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潜行性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共23例。其中单节段减压10例,2节段减压13例。术后6个月~2年随访优良率100%。结论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手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充分,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我科从1990年~1997年,开展卷帘式扩大成形术,7年中共施行18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86例,男性105例,女性81。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46岁。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156例,其中15例为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单纯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9例,胸椎管狭窄2例。椎管内肿瘤(颈段、胸段、胸腰段)12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椎管狭窄4例,同时行腰椎椎间植骨67例。椎弓根峡部断裂滑脱2例。通过对186例卷帝式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Hippocrate叙述了牵引及按摩治疗腰骶痛;1803年法国学者Portal发现椎管大小存在着差异;1900年Sachs等首次实行椎板切除减压术治愈第1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954年荷兰神经外科医师Verbiest首次将腰椎椎管狭窄症作为独立的疾病进行描述,随后1976年Arnoldi依据病因不同对其进行分类。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定义为腰椎中央管和外侧椎间孔任何部位容量的减少与内容物的不相适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但不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肿瘤和骨折脱位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83例在该院住院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Mis-TLIF组(n=40)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组(n=43).Mis-TLIF组腰椎椎管狭窄原因:腰椎滑脱15...  相似文献   

5.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任何组成腰椎椎管的骨性及纤维性结构因素而致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的病变。腰椎管狭窄症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多由于先天性畸形或发育性障碍引起,较为少见;而后者则比较常见,多为退变性,其他有外伤性、医源性等,某些病变如氟骨症、腰椎滑脱等亦可引起。在发育性狭窄的基础上,再加上继发性退变因素就更容易产生狭窄。腰椎管狭窄多为节段性或局限性。一、腰椎管形态及测量腰椎管由各腰椎椎孔上下相连而成,第1、2腰椎椎孔多呈卵圆形;第3、4腰椎呈三角形;第5腰椎多呈三叶形。腰椎管分中央椎管及侧椎管。腰椎椎孔矢径即自椎体后面中点至两侧椎板会合处距离,约为15~17cm,以腰_(3-4)最窄,约为15~15.5cm。腰椎椎孔横径即两侧椎弓根间距离,  相似文献   

6.
腰椎管狭窄症以中老年人发病率最高,绝大多数是退行性变所致。其手术治疗较多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疗效虽好,但尚存在术后稳定性方面的问题[1]。我院从1992年6月至1997年6月采用半椎板切除术并游离脂肪块移植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76例,其中得到随访65例,平均随访25个月,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1例,女15例,年龄45~71岁,平均53.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3年,平均3年10个月。体力劳动者72例,曾有外伤史者11例。全组病例皆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以推管一侧狭窄为主的侧方型腰椎管狭窄症,其中伴有腰椎间盘…  相似文献   

7.
CT引导下经椎板间孔穿刺化学溶解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磊  吴云松  巨辉  白国强 《华西医学》2006,21(1):101-102
目的:探讨在CT定位下经椎板间孔穿刺行腰椎间盘化学溶解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100例腰椎平片及CT的影像学研究,观察椎板间孔最大横径与相应椎间盘的位置关系,测量椎板间孔最大横径、硬膜囊及硬膜外侧腔的宽度,设计椎板间孔穿刺的途径。经椎板间孔穿刺化学溶解术治疗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L5-S1所有病例和L4-5的男48、女47例椎板间孔最大横径与相应椎间盘在同一横截面上,其余5例腰椎椎间盘均位于相应椎板间孔最大横径上方。硬膜外侧腔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宽,L2-3、L3-4、L4-5、L5-S1硬膜外侧腔宽度,分别为:男-0·28±1·58、1·73±1·80、4·64±2·00、7·31±1·69,女-0·85±1·49、0·88±1·47、3·70±1·65、6·28±1·42。经椎板间孔穿刺时,穿刺针可直接通过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进入椎间盘内,根据不同病变类型,可将药物注射到椎间盘或突出物内。穿刺成功率达99%,治疗优良率达92%,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椎板间孔穿刺化学溶解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郭奇峰  温世锋  徐中和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4):172-174,F0003
背景: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尤其是关于实施前、后路手术及减压范围.内固定装置的选择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目的:探讨MossMiami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改善患者脊髓功能、脊柱活动度及下肢疼痛的效果。设计:前后对照分析.、对象:选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2001-01/2003-06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行MossMiami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患者27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男17例.女10例;年龄19~65岁.平均32.8岁。损伤部位:L1 14例,T-16例.T13,.L1 4例.L1,L2 2例,L2,L2,L3 1例;其中有脊髓损伤11例,Frankel分级为A级1例,B级2例,C级8例。术前CT显示椎管狭窄率(43&;#177;13.5)%。干预:19例进行Moss 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板间植骨融合术.8例经后外侧减压、半椎板切除,Moss 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术,脊髓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分为5级,A级为严重障碍,E级为正常);术后疗效评价根据神经功能、脊柱活动、腰背痛及下肢疼痛恢复情况评估(分为改善、无变化、加重):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应用Moss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疗效评价。②手术前后和随访时患者伤椎椎体前后高度及椎管狭窄率。③手术前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27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Moss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疗效评价结果:神经功能改善10例,无变化1例:脊柱活动改善26例,无变化1例;下肢疼痛改善10例,无变化17例;腰背痛改善23例,无变化3例,加重1例.②手术前后和随访时患者伤椎椎体前后高度及椎管狭窄率结果:随访时伤椎前后高度及椎管狭窄率均较手术前有显著改善[伤椎前高度:93.5%比44.2%;伤椎后高度:90.7%比79.3%;椎管狭窄率:(8.2&;#177;6.6)%比(43.0&;#177;13.5)%,P〈0.01]。手术后和随访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术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评定结果:11例脊髓损伤患者中.10例分别提高1~3级,1例A级无变化。结论:MossMiami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操作简单.复位固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2000-08~2006—12我科经腰椎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及骨折等患者300余例,现对术中术后出血量超过600ml的25例分析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8例,女7例,年龄23~68(平均44)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行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术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定共48例,平均年龄55.7岁,病程1~12年,平均4.5年.全部病例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其中1个节段椎管减压8例,2个节段减压35例,3节段减压5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4月(6月~24月),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良率92%.植骨融合未发现骨不连或假关节形成.结论: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可以达到满意疗效.术中减压应彻底,植骨融合对后期腰椎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应注重植骨床的准备和植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手术入路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突出位于椎间孔内的3例采用椎管内入路,其中2例保留关节突,1例切除椎弓峡门路及上下关节突。突出位于椎间孔外的3例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果:6例均得到随访,其中优5例,良1例,效果满意。结论:位于椎间孔内突出和合并后外侧突出或椎管狭窄的椎间孔内突出应选择椎管内手术入路。向上移位的椎间孔内突出和位于出口区及椎间孔外突出应选择椎旁椎板侧方入路或椎旁肌间隙入路。椎旁肌间隙入路避免了椎板侧方入路骶棘肌过多剥离的缺点,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BAK椎间融合器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 1998年 10月~ 2 0 0 3年 3月 ,我们应用BAK椎间融合器治疗 2 9例腰椎间盘突出 ;11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 ;8例椎管狭窄。其中 4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后 ,症状仍无缓解者。BAK植入的模式为 :L3、4间隙植入 2枚者 3例 ;L4、5间隙植入 1枚者 10例、植入 2枚者 6例 ;L4、5间隙 ,L5、S1 间隙各植入 1枚者 2 9例。结果 :本组 48例 ,随访 42例 ,随访 3个月到 5a ,平均 3a 9个月。随访时症状完全消失者 3 5例 ,临床满意率为 83 3 %。术后随访 6个月以上者 3 1例 ,均能达到临床融合 ,正侧位X线片显示BAK融合器周围无透视带存在 ,融合器中空区域逐渐有骨组织生长 ,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融合器移位。但有 5例 60岁以上患者出现 1 5mm的BAK融合器下沉 ,6例 5 0岁以上患者出现 1 5mm的BAK融合器沉降。结论 :对需要扩大减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狭窄症患者运用BAK椎间融合器治疗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颈椎管狭窄症减压植入内固定后神经根麻痹与颈椎稳定性以及颈椎生理曲度有关,目前还存在争议。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后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
  方法:选取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法①: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在C3-6侧块以及C7椎弓根钉内固定,关节突关节处造成粗糙面。方法②:根椐治疗前对正侧位平片及动力位片结合MRI、CT影像学图片,明确不稳定的节段,给予相应节段侧块内固定、椎板行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
  结果与结论: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随访8个月-2.3年,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治疗的患者14例,植入后早期出现C5神经根麻痹2例,远期症状复发出现不全瘫3例,二次手术行瘢痕切除减压治疗;采用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的患者15例,治疗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肩外展功能不良1例,无治疗前症状复发病例。神经根麻痹最短6周,最长9个月均恢复。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后,C5神经根麻痹与节段稳定性、颈椎生理曲度、椎管减压程度、脊髓漂移范围是否相关以及发生程度、远期因瘢痕致再度出现椎管狭窄,两种治疗方式的区别是否有意义,目前病例数有限,有待病例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与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棘突基底部截骨全椎板切除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1999—12/2005—12笔者采用该术式对腰椎管狭窄症单节段485例、两节段115例进行椎管扩大减压、椎管成形。结果:疗效评分采用北美脊柱外科学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进行评定。术后1~6a 600例均得到随访,其中507例改善率为53%~84%,优良率为84.5%(507/600)。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实等优点,绝对手术适应证为腰椎管狭窄症需要全椎板切除减压者。  相似文献   

15.
背景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尤其是关于实施前、后路手术及减压范围,内固定装置的选择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目的探讨Moss Miami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改善患者脊髓功能、脊柱活动度及下肢疼痛的效果.设计前后对照分析.对象选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2001-01/2003-06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行Moss Miami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患者27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男17例,女10例;年龄19~65岁,平均32.8岁.损伤部位L114例,T12 6例,T12,L14例,L1,L2 2例,L1,L2,L3 1例;其中有脊髓损伤11例,Frankel分级为A级1例,B级2例,C级8例.术前CT显示椎管狭窄率(43±13.5)%.干预19例进行Moss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板间植骨融合术,8例经后外侧减压、半椎板切除,Moss 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术.脊髓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分为5级,A级为严重障碍,E级为正常);术后疗效评价根据神经功能、脊柱活动、腰背痛及下肢疼痛恢复情况评估(分为改善、无变化、加重).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应用Moss 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疗效评价.②手术前后和随访时患者伤椎椎体前后高度及椎管狭窄率.③手术前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27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Moss 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疗效评价结果神经功能改善10例,无变化1例;脊柱活动改善26例,无变化1例;下肢疼痛改善10例,无变化17例;腰背痛改善23例,无变化3例,加重1例.②手术前后和随访时患者伤椎椎体前后高度及椎管狭窄率结果随访时伤椎前后高度及椎管狭窄率均较手术前有显著改善[伤椎前高度93.5%比44.2%;伤椎后高度90.7%比79.3%;椎管狭窄率(8.2±6.6)%比(43.0±13.5)%,P<0.01].手术后和随访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术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评定结果11例脊髓损伤患者中,10例分别提高1~3级,1例A级无变化.结论Moss Miami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操作简单,复位固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扩大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以评估该术式对于临床的借鉴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因腰椎管狭窄症行扩大半椎板切除联合对侧潜行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并获得随访的患者9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腰椎神经功能状态JOA评分。结果共收集病例95例,男40例、女55例,平均年龄64.9岁(52~81岁)。术前JOA评分(14.5±3.2)分,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23.4±4.1)分,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术后患者骨性融合率98.9%;治疗改善率,优42例、良4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92.6%;术中1例撕破硬膜导致脑脊液漏,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扩大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椎间融合术是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手术方式。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1990~2002年我科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78例。其中男53例,女25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2.6岁,经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治疗,术后随访10~18个月。优秀56例,良好19例,一般3例,优良率96.1%。笔者认为,需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防止仅满足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而遗漏了同时存在腰椎管狭窄症而导致手术失败,治疗方法用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同时强调手术要细致,减压切除要彻底。  相似文献   

18.
背景: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类型,目前的治疗方法多样,但治疗效果和复发率报道不一。 目的:探讨应用腰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修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行腰椎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治疗的1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目测类比评分标准及Macnab评价标准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治疗后腰椎稳定性,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方法评估腰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修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1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3年。所有患者治疗后即有下肢及腰部疼痛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前目测类比评分为(7.3±1.3)分,治疗后为(2.1±0.8)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Macnab评价标准,优15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断钉、断棒及松动现象,所有椎间融合器均达到融合,未发生继发性腰椎管狭窄。提示腰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修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缓解快,内固定牢固,可获得良好的腰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方形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手术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34例腰椎管狭窄伴有腰椎不稳患者行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和经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 34例患者部分术后随访6—18月,无融合器松动,椎间隙高度均恢复正常。结论 方形椎间融合器在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腰椎不稳定等治疗过程中具有恢复椎间隙高度、增加节段固定及增强脊柱的稳定性等特点,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CT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L PMN) ,是造成椎管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由于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不足 ,常被误诊 ,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而 CT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我院自 1990 -0 1~ 2 0 0 3- 0 8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86 0例 ,其中 2 8例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为 L PMN(3.2 6 % ) ,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17~ 5 6岁 ,平均 34.2岁。主要症状为腰腿痛 ,大多经休息后减轻或缓解 ,反复发作 ;伴马尾神经综合征 15例 ,伴神经根压迫综合征 9例 ,两种综合征并存 4例 ;有明确外伤史者 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