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们参考有关资料,设计了一种细菌生化反应快速系统鉴定装置.参照肠杆菌科编码,可以对肠杆菌科的所属细菌,13个属.上千种细菌进行鉴定,而且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兹将方法介绍如下:一、材料及方法1.生化反应盘:由聚苯乙烯塑料制成,厚1mm,  相似文献   

2.
葡萄糖酸钙制备葡盐试验用于肠杆菌科细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糖酸钙制备葡盐试验用于肠杆菌科细菌鉴定周惠琴,俞白(苏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江苏苏州215004)关键词:葡萄糖酸盐,肠杆菌科目前,临床上对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常用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葡萄糖酸盐两种生化反应进行分类。葡萄糖酸盐培养基中主要成份是葡萄糖酸钾,...  相似文献   

3.
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的研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将自行研究的生化基质置聚苯乙烯条中脱水制干组合成鉴定条,辅以细菌编码技术对13株标准菌株、56株质控菌株和127株临床菌株进行鉴定,并与AP120E和微量生化管方法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系统鉴定13株标准菌株和56株质控菌株的准确率达98.5%,与AP120E同时鉴定127株临床菌株符合率达96.8%(P〉0.05),与微量生化管方法比较,生化反应结果的符合率达97%(P〉0.05)。结论 该系统能准确、快速、简单、经济地鉴定肠杆菌科细菌。  相似文献   

4.
在肠杆菌科细菌鉴定中 ,克氏双糖管已沿用了多年 ,由于其生化反应项目较少 ,在细菌鉴定中只能起到粗筛作用 ,为了减少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的环节 ,缩短患者候检时间 ,我科采用了综合鉴定培养基 (又称多糖管 ) ,通过临床标本分离到的 94 5株菌株生化反应观察 ,认为该培养基可同时观察葡萄糖、乳糖、甘露醇的产酸与产气、硫化氢、动力及尿素的分解 ,根据以上生化结果 ,结合血清学凝集试验 ,具有快速筛选肠道致病菌的优点 ,对非发酵菌结合氧化酶试验亦能初步作出鉴别 ,现将其配制及反应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培养基  1底层成分 :蛋白…  相似文献   

5.
纸片法快速鉴定肠杆菌科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杆菌科在发达国家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已用多种微量快速商品诊断试剂进行鉴定.主要原理是使用浸渍的纸片,小反应孔和相对大的接种量,利用细菌已形成的酶的活性,在短时间内形成可检出的足够浓度的生化产物.根据上述原理,我们自制16种生化纸片,快速鉴定临床肠杆菌科细菌,取得较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细菌微量快速生化鉴定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细菌微量快速生化鉴定系统,用于临床实验室细菌学的快速诊断。方法应用所研制的27种微量快速生化反应试剂与传统试管方法检测208株临床分离菌及8种质控菌株生化反应符合率,依据杭州24 h的JY Z-15E及JY Z-11E肠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的项目要求组合了该法的肠杆菌15种(RE 15n)及肠杆菌11种(RE 11n)生化鉴定试验条,用208株临床分离菌及8种质控菌菌株进行鉴定试验。结果27种细菌微量快速生化反应试剂与传统试管法生化反应总符合率为93.5%~100%。对208株临床分离菌及8株质控菌的菌种鉴定,其完全符合率15种(RE 15n)为99.9%,11种(RE 11n)为100%。8种质控菌株鉴定完全正确。结论用细菌微量快速生化反应系统鉴定细菌,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无需特殊设备,成本低廉,所得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P I 20 STREP鉴定猪链球菌Ⅱ型的实验室快速诊断。方法无菌采集血样或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阳性菌用AP I 20 STREP做生化鉴定。结果脑脊液2~7 h阳性报警,血样6~12 h报警,AP I 20 STREP生化鉴定编码:4641453、4641003,属猪链球菌Ⅱ。结论BACTEC 9050细菌全自动培养仪,BD公司培养液能够使细菌快速增长,短时间内阳性报警,AP I 20 STREP生化鉴定系统能准确鉴定出菌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MIKRO LA TEST系统对临床常见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能力。方法将新鲜培养的细菌经形态学和/或初步生化鉴定后,制备规定浓度的菌液,接种相应板条,置35~37°C孵育24h。按要求加入生化试剂,判读并记录所有反应结果,经电脑分析后得菌株鉴定结果。结果58株细菌全部获得属水平的正确鉴定(占100%),除去无法鉴定到种的19株细菌,其余39株中有36株获得种水平的正确鉴定(占92.3%)。结论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系列、API系统及美国DADE公司MICROSCAN系统相比,MIKRO LA TEST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的特点,中小型医院可以用其完成临床常见细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9.
娄峥  陈蓉  葛平 《检验医学》2005,20(4):310-312
目的 评价MIKRO-LA-TEST系统对临床常见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能力。方法 将新鲜培养的细菌经形态学和/或初步生化鉴定后,制备规定浓度的菌液,接种相应板条,置35~37℃孵育24h。按要求加入生化试剂,判读并记录所有反应结果,经电脑分析后得菌株鉴定结果。结果 58株细菌全部获得属水平的正确鉴定(占100%),除去无法鉴定到种的19株细菌,其余39株中有36株获得种水平的正确鉴定(占92.3%)。结论 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系列、API系统及美国DADE公司MICROSCAN系统相比,MIKRO-LA-TEST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的特点,中小型医院可以用其完成临床常见细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革兰阳性链球菌生化表型及药敏情况。方法采用VITEK细菌自动分析仪及手工生化、药敏相结合的方法鉴定链球菌。结果革兰阳性链球菌生化表型菌名29种,生化反应共性12种,具有诊断特性的生化反应表型三种,杆菌肽不能作为A群链球菌的确诊试验,A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0%,肺炎链球菌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超过了60%。三代头孢和三代头孢加酶抑制剂的药物,耐药率低,可以作为治疗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结论革兰阳性链球菌生化表型的建立,可以解决细菌鉴定中出现"不能鉴定"的问题,给细菌鉴定提供一定的帮助;了解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致病性弧菌检验中,用30V12D微量生化菌种鉴定系统,对弧菌科细菌鉴定,多年来共鉴定出弧菌科细菌五种计126株,并与常规的鉴定方法相比较,该系统简便、迅速且准确,鉴定符合率达98.39%。除气单胞菌属符合率为94.89%外,所检鉴定菌株符合率均达100%,并在鉴定中发现一株海栖弧菌。本文包括以下内容:①30V12D微量生化菌种鉴定系统应用中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②30V12D微量生化菌种鉴定系统应用所获取的相关结果;③30V12D微量生化菌种鉴定系统应用过程中得到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气单胞菌属曾归入弧菌科 ,弧菌科内还有弧菌属、原细菌属 (Protobacterium )和邻单胞菌属。后发现气单胞菌与弧菌的基因并不紧密相关 ,而与Proteobacteria的r 3亚群相关。因此将气单胞菌属自弧菌科移出 ,独立成属 ,属内含有效的基因型共 14个种 ,估计种数还会增加。气单胞菌属中致病性明确的细菌可引起人腹泻、胃肠炎、免疫力低下者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败血症、严重的伤口感染。少见的感染有腹膜炎、脑膜炎、眼部感染、骨关节感染等。气单胞菌鉴定到种比较困难 ,传统的鉴定方法依生化反应在弧菌科内分为 6组 ,但生化反应多有重叠 ,难以明确划分 ,鉴定的试验方法也不一致。商品化的鉴定装置能鉴定的菌种有限 ,其结果与传统的方法不尽一致 ,但传统的鉴定方法未能包括新的菌种。最近Abbott等收集了 14个菌种共 193株气单胞菌 ,全面地观察其生化反应 (包括药敏试验在内的 5 3项试验 ) ,分别记录其典型的和非典型的表型特征 ,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鉴别方案[1] 。此鉴定方案应用Moeller′s赖氨酸脱羧酶 (lysinedecarboxylase,LDC )、鸟氨酸脱羧酶 (ornithinedeca...  相似文献   

13.
肠杆菌科的细菌是造成各种感染的常见菌,对于它的鉴定,应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大多数中、小医院不具备条件,按传统方法必须进行一系列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往往造成人力、材料的浪费,甚至造成漏检和需要时间长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参照丹麦专家本特·尼森的《细菌的酶学鉴定方法》,我们研制了微量快速生化反应扳、鉴定肠杆菌科。鉴定了23株标准菌株,结果全部正确。测试了临床标本130例、与传统鉴定法比较、符合率92%。该扳鉴定快速、准确、特异生和敏感性增多佳,可广泛适用于临床细菌学的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5.
肠细菌科细菌分布极广,在空气、水、土壤、人和动物的体表都有存在,大多数为腐生菌,某些情况下也能引起人类泌尿道,呼吸道的炎症.它们的酶系统十分活跃,能分解多种糖醇类.常用多种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反应鉴定菌种.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际微生物学会对沙门菌属细菌的定义 ,沙门菌属细菌的生化反应特点之一 ,是对蔗糖不发酵和硫化氢试验一般为阳性。我们自 1996~ 1998年先后检出 12株蔗糖发酵迅速而硫化氢试验阴性的伤寒沙门菌 ,经生化鉴定及血清凝集鉴定试验 ,符合伤寒沙门菌 ,按伤寒沙门菌感染治疗 ,患者在短期内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标本来源 :12株蔗糖发酵型伤塞沙门菌 ,均来自我院住院患者的血液 (7株 )、骨髓 (3株 )、粪便 (2株 )标本。2 培养与鉴定 :将上述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后 ,取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的菌落按肠杆菌科生化试验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上,细菌的检测方法先将标本进行培养,分纯,配制成一定浊度的细菌浓度,再进行各种不同生化反应,最后综合所获得的生化结果实现对细菌的鉴定。该方法影响因素多、操作繁杂、仪器设备要求高、检测周期长、对技术人员专业技能要求高,甚至因个别细菌生长的特殊要求而无法得到鉴定结果。目前,特异酶的使用、质谱技术的应用和生物传感器等新型技术的应用,使得细菌的检测方法在鉴定技术、免疫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步,进而大幅缩短细菌鉴定周期,实现了无需分纯即可鉴定细菌和实现了高通量检测细菌。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上,细菌的检测方法先将标本进行培养,分纯,配制成一定浊度的细菌浓度,再进行各种不同生化反应,最后综合所获得的生化结果实现对细菌的鉴定。该方法影响因素多、操作繁杂、仪器设备要求高、检测周期长、对技术人员专业技能要求高,甚至因个别细菌生长的特殊要求而无法得到鉴定结果。目前,特异酶的使用、质谱技术的应用和生物传感器等新型技术的应用,使得细菌的检测方法在鉴定技术、免疫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步,进而大幅缩短细菌鉴定周期,实现了无需分纯即可鉴定细菌和实现了高通量检测细菌。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答     
问:什么是细菌鉴定的标准方法?答:标准方法在有些情况下也称参考方法,也俗称“金方法”。细菌生物种的确立是依据其各种表型特征及DNA分子的性质。确定表型特征,用的是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所以,传统的方法是细菌鉴定的标准方法。例如,对肠菌科,标准方法是美国CDC实验室惯用的,记载在爱德华和爱文编写的《肠菌科生化鉴定》一书中。鉴定葡萄球菌的标准方法是Kloos和Schleifer在研究葡萄球菌分类工作中使用的。鉴定非发酵菌,碳水化合物分解试验使用HufgLeifson设计的OF培养基,等等。现在,日常…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采用上海医化所刘杰1980年编的《肠细菌科细菌编码鉴定手册》(简称E-10)和开封市医科所1983年编的《微量快速生化鉴定系统使用说明和快速编码检索简表》(简称E-15)鉴定了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70株肠杆菌科细菌并与常规鉴定法作了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