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颈椎病引起颈脊神经根受刺激致心前区疼痛不适的一组综合症状称为颈心综合征。临床上由各种颈椎病而引起的心血管损害,都归为颈心综合征,心前区疼痛称之为“颈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斌  李宏宇  韦敏克  孙可  莫冰峰 《广西医学》2005,27(9):1352-1353
目的 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 本组25例,选择性颈脊神经后根切断10例,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15例,术后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平均随访16个月,每例患者均作功能评定及疗效分析。结果 按Ashworch肌张力五级分类标准,25例患者肢体痉挛均获得明显改善,肌张力下降1~2级。疗效评定:明显改善9例,改善15例,无改善1例,改善率为96%。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理想方法之一,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后配合严格的康复训练,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观察在 X线引导下行颈4、5脊神经后支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81例。所纳 入研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松解组(n=40)和阻滞组(n=41)。松解组在 X 线透视下采用一次性硬膜外穿刺针钝性 分离颈4、5脊神经后支,并注射镇痛混合液(倍他米松4mg+利多卡因40mg,以盐水稀释至6~12mL,各点约3mL)。 阻滞组单纯采用颈4、5脊神经后支注射镇痛混合液治疗方法(药物同松解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周、1月及6月疼痛程度;评估术后6月疗效。结果 与术前相比,治疗后1周两组的 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松解组与阻滞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月及6月,松解组患者的 VAS评分明显低于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6月 疗效评估,松解组(显著有效率93%)要明显优于阻滞组(显著有效率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 后即时及术后3d均未出现局部血肿、感染、区域麻木等并发症。结论 X线引导下颈4、5脊神经后支松解术可长期有 效改善患者颈肩部疼痛,具有安全、远期效果理想等特点,是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临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术)和选择性脊神经前根切断术(SAR术)的开展提供齿状韧带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对30例(60侧)成人尸体的齿状韧带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左、右齿尖平均为20齿,最上一齿85.0%位于C1N根上方,最下一齿91.7%位于T12N与L1N根之间,颈脊神经前、后根之间有恒定的齿状韧带。结论:在SPR和SAR术中,齿状韧带的形态、位置、齿数等相关指数,是鉴别前后根的主要依据,尤以颈部为甚。  相似文献   

5.
以往对脑瘫治疗的报道都是脑腰段脊神经的手术,颈段手术目前尚无报道,2001年3月始,我院采用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13例,笔制定了可行的术后护理对策,使上肢肌痉挛得到解除,功能康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各种脊神经根压迫出现疼痛的原因,探索致痛机理,减少误诊率的发生。方法 各种脊神经根压迫的临床资料及复习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压迫,但其神经根性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及发生率不同,有助于判断病因。结论 炎性刺激与免疫反应是根性疼痛的主要因素,根性压迫与根性疼痛无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7.
椎旁阻滞是将药物注射到椎旁间隙,达到阻滞相应脊神经根的作用,可适用于颈,胸和腰不同部位的多种疼痛治疗,本文就椎旁阻滞的适应证、合并症作一论证.  相似文献   

8.
颈椎间盘突出由于某种原因,向后外侧突出,压迫颈脊神经或颈脊髓而引起症状时,称颈椎间盘突出症。有的病人表现为交感神经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力障碍、心慌、多梦、失眠等颈性眩晕症状。而有的病人则表现为颈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症状,轻者病人患侧上肢麻木,如刀割样或烧灼感,重者有不全痉挛性瘫痪,如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它是一种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颈椎间盘突出症可引起颈脊髓、颈脊神经根及椎动脉的损害。长期来,本病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X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皮肤及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引起该脊神经感受区内疼痛,表现为相关部位有群簇水泡丘疹。祖国医学称“缠腰龙”。我们用中西医结台的方法治疗本病,不仅有显的止痛效果,且对疱疹的消退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现初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报道10例手术患者在硬膜外阻滞时硬膜外穿刺针和导管损伤脊神经根的处理体会。认为,损伤脊神经根后及时硬膜外腔注入激素和维生素B12是预防和治疗脊神经根损伤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腰骶部脊神经后根形态及周围结构在脑瘫肌骈挛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用手术显微镜解剖观察童尸标本40具,成尸标本60只腰骶部脊神经后根及其周转结构。结果;儿童自然后根丝为4-6束,成人为8-12束,集成2个干,形成后根到达硬脊膜初级孔,分为硬脊膜内侧段,硬脊膜外腔段,脊神经节段,脊神经外人为8-12束,集成2个干,形成后根到达硬脊膜初级孔,分为硬脊膜内侧段,硬脊膜外腔段,脊神经节段,脊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作为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旨在减少神经纤维过度的兴奋信号传到,降低肢体过高肌张力,以解除肢体痉挛状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接诊1例痉挛性狼疮性脑病后遗症患者,右上肢出现痉挛状态,功能丧失,在我科予行颈段SPR手术,切断部分颈段右侧脊神经后根,术后患者右上肢痉挛症状明显缓解,证明此类手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后的痉挛性瘫痪同样有效,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地外科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瘫痪的手术配合赵洁岳迎新侯敏张芹(附属医院手术室,滨州市256603)关键词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痉挛性瘫痪;手术治疗近年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肢体痉挛性瘫痪,有效率显著提高。我院1993年11月至19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改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采取高选择性脊后根定量切断治疗痉挛性瘫临床研究,方法:利用神经阈值测定仪,高选择L1-S2脊神经后根定量切断,限制性椎板切除,治疗痉挛性脑瘫31例。结果:下肢痉挛消除率100%,上肢功能,眼斜视,流涎及语言障碍等伴随症状也有改善,经疗效评定,优90%,良7%,一般3%,结论: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定量切断术及改良手术方法疗效可靠,明显提高了脊神经后根切断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陈士杰,刘风军,刘素芹(赤峰市第五医院)Foerster1908年切断L2~S2脊神经后根,保留L4或L5,治疗痉挛型脑瘫[1],术后运动、感觉功能丧失。Fansano1978年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该...  相似文献   

17.
改良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李宜生,周华(山东日照市人民医院外科)关键词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脑瘫;小儿我院自1993年2月-1994年10月,对13例脑瘫患儿,采用保留椎板和棘突及椎管切开,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根本上解除肌肉痉挛,避免产...  相似文献   

18.
作者观察了4例患下部胸椎和腰椎不同疾病的病人、发现当这些病人在疼痛发作时,前腹壁及其侧面的肌肉可产生自发性阵挛。一例为伤寒病后脊椎炎、并发脊神经根炎:一例为结核性脊惟炎并发流注脓痬及续发性脊神经根炎;其余两例为畸形性脊关节黏连并发有续发性脊神经根炎。这些病人均因误诊为腹腔内脏器的急性疾患而被收容入院,仅在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后才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电生理方法,观察了颈交感神经对其相庆节段脊神经背根自发放电的影响,当给颈交感神经干15-20HZ的电刺激后,颈胸段的脊神经背根平均自发放电明显增加,此种作用可持续5-6分钟。本实验进一步证实颈交感神经干对初级感觉信息的传递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脊神经后根的机能是传入性的,前根的机能是传出性的。这就是生理学中有名的Bell——Magendie定律。一般都认为,脊神经的前根完全是由传出纤维组成,它包括支配骨骼肌的α和有髓纤维。脊髓胸腰段的前根中,还附有纤细的、薄髓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后根的神经纤维是由来自皮肤、肌肉和内脏的传入纤维所组成。多年来,临床工作者根据对于患有各种疼痛的患者施行后根切除术,企图缓解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