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摄影时微钙化病灶的LeGal分型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伴有乳腺微钙化灶的女性患者106例,术前均行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分析微钙化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LeGal分型。结果:本组患者中共发现111个微钙化病灶(5例为双乳病变),经病理证实,恶性病灶50个(45.0%),良性61个(55.0%)。微钙化LeGal分型中恶性病变的比例分别为:Ⅱ型29.6%(16/54),Ⅲ型31.0%(9/29),Ⅳ型87.0%(20/23),Ⅴ型100%(5/5)。良恶性病灶的微钙化类型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分型的升高,恶性病变的比例逐渐递增。Ⅱ型和Ⅲ型中,微钙化单位面积数量以及是否合并肿块在良恶性病变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微钙化病灶的LeGal分型与其病理学表现间有明显相关性,结合其它影像学表现能提高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由乳腺钼靶片发现多发钙化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76例乳腺X线钼靶片显示多发钙化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乳腺恶性病变52例.良性病变24例。采用下列4项指标分析上述76例簇状钙化的特征并进行良恶性对照研究:(1)病灶钙化总数;(2)每平方厘米钙化数目(N/S);(3)钙化灶的大小形态;(4)钙化灶合并肿块存在。结果:76例多发钙化病例中钙化总数〉30个、N/S≥10个、各钙化灶大小形态不一致、钙化合并肿块这4项指标诊断恶性钙化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3.3%和69.2%,79.2%和76.9%,62.5%和92.3%,62.5%和53.8%,结论:N/S≥10个、钙化总数〉30个及各钙化灶太小形态不一致这三个特征对恶性钙化最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博   《放射学实践》2013,28(1):42-46
目的:探讨簇状钙化对乳腺触诊阴性的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X线表现为簇状钙化病例的X线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术前立体定位放置导丝下手术病理证实。结果:62例簇状钙化病例中恶性病变20例,良性病变42例;恶性病变中无Ⅱ型钙化,Ⅲ型钙化5例,Ⅳ型钙化10例,Ⅴ型钙化5例;良性病变中Ⅱ型钙化20例,Ⅲ型钙化19例,Ⅳ型钙化3例,无Ⅴ型钙化病例。恶性钙化中密度均匀2例,不均匀18例;良性钙化中密度均匀35例,不均匀7例。良恶性钙化灶在形态、密集度、密度均匀性及钙化总数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钙化灶的形态及密度均匀性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钙化大小、密度高低、分布范围及分布形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化灶的形态、密集度、密度均匀性及钙化总数对鉴别诊断良恶性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摄影中微钙化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临床触诊阴性而数字化乳腺摄影发现微钙化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其中乳腺癌131例,乳腺良性病变81例。着重对微钙化的形态分型(根据Le Gal乳腺微钙化分型,Ⅰ型:环形钙化;Ⅱ型:形态规整的小点状钙化;Ⅲ型:泥沙状钙化;Ⅳ型:形态不规则的点状钙化;Ⅴ型:蠕虫样钙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比较其在良、恶性病变中的差异。数字化乳腺摄影的诊断采用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结果乳腺微钙化在良性病变中多为环状、规则细点状,散在分布,密度较高;微钙化在恶性病变中多为泥沙状、不规则颗粒状、蠕虫状、簇状分布,密度较低。乳腺微钙化的形态、大小、数量、密度、均匀性、密集度及其分布在良、恶性病变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钙化对乳腺癌(尤其是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在乳腺单纯性钙化病灶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诊断医师的影响。方法:46例经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检出的单纯性钙化灶患者,包括单纯中间性钙化灶和单纯恶性钙化灶,比较CAD分析前后每个病灶的BI—RADs分类有无差异。比较放射医师在cAD分析前后诊断病灶的准确性和检出恶性病灶的敏感性有无差异。结果:放射医师对单纯钙化性病灶的BI—RADS分类评价在使用cAD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8.04,P〈0.001),使用CAD前后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检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在使用CAD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9)。结论:在临床患者人群中使用cAD能够帮助放射医生提高对乳腺单纯性钙化灶的诊断准确性,但对单纯恶性钙化病灶的诊断敏感性没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钙化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中的表现特征及其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乳腺X线钼靶片中表现为微小钙化的病例,观察钙化的数目、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疾病均可出现钙化。本组病例乳腺恶性病变112例,其中导管原位癌24例,浸润性导管癌88例,良性病变48例。钙化呈簇状分布、沿导管方向走行或呈蠕虫型、混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癌,弥漫性分布及粗颗粒型或融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良性病变。结论分析乳腺X线片中微小钙化形态学表现、密度、数目、走向分布及钙化与肿块的关系,能显著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汪登斌  李志  王丽君  阮玫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89-1094
目的:探讨乳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X线摄影中含成簇微钙化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行乳腺钙化灶立体定位下活检术或术前钩丝定位局切活检术的97例病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乳腺X线摄影和MRI检查且病灶钙化表现为成簇微钙化灶,分析含不同形态成簇微钙化病变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病灶总数为97个,其中病理结果为良性者73个(75.3%),恶性24个(24.7%)。良恶性病变乳腺X线上表现均以无定形钙化为主者,分别占57.5%(42/73)、37.5%(9/24)。MRI对含成簇微钙化的恶性病灶诊断的阳性预测值72.4%(21/29)高于乳腺X线摄影28.9%(22/76)(P=0.000)。MRI对含成簇无定形钙化的恶性病灶诊断的阳性预测值66.7%(8/12)高于乳腺X线摄影17.6%(9/51)(P=0.002)。MRI上节段性强化诊断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100.0%(9/9);无强化对诊断含成簇钙化病变的阴性预测值为100.0%(9/9)。含成簇微钙化的恶性病变早期强化率平均值为109.6%±78.5%,高于良性病变62.8%±25.9%(P=0.000)。结论:MRI对含成簇微钙化特别是无定形成簇微钙化的乳腺病变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X线非弥漫分布钙化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变379例,对病变钙化的形态、分布、数目、直径、密集度、密度、钙化范围最大径、钙化伴有情况在良恶性钙化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钙化形态:恶性细小多形性较多占58.5%,良性点状较多占49.3%;线样或线样分支状均为恶性,圆形均为良性。钙化分布:恶性区域性分布较多占43.9%,良性成簇分布较多占58.4%;叶段分布均为恶性。钙化直径:恶性<0.5mm较多占71.6%,良性>1.0 m m较多占69.3%。钙化密集度:恶性>25枚较多占71.8%,良性15~25枚较多占58.4%。钙化密度:恶性不均匀居多占94.2%,良性均匀居多占63.4%。钙化范围最大径:恶性在40~80 m m占59.0%,良性在0~40 m m占77.2%。结论乳腺非弥漫分布钙化的形态、分布、直径、密集度、密度、钙化范围最大径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
乳腺微小钙化灶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评价乳腺微小钙化灶在乳腺癌高频超声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通过分析高频声像图上87例乳腺微小钙化灶(经钼靶X线片证实)的显示情况.以及局部乳腺回声特点与病理的对照研究,对乳腺微小钙化灶的高频超声检出率及良、恶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正确率进行评价。结果:乳腺微小钙化灶的高频超声检出率为81.6%,其中在恶性病例中微小钙化灶的超声检出率达927%,而良性病例中的检出率为62.5%。超声列乳腺微小钙化灶病例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和84.4%,尤其是对伴有肿块的乳腺微小钙化灶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无肿块组。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有效地检出并识别乳腺内的微小钙化灶,超声微小钙化灶征象(尤其是存在于肿块内的)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钙化的声像图特征,评价高频超声对乳腺微小钙化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乳腺钙化患者的术前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及钼靶乳腺摄片结果相对照,对比分析乳腺良恶性钙化的声像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乳腺微小钙化灶的高频检出率为82.6%,其中在恶性钙化中的超声检出率达92.7%,而在良性微小钙化中的检出率为61.5%。超声诊断乳腺恶性微小钙化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8%和84.4%,尤其是对伴有肿块的乳腺微小钙化灶的诊断正确率更高。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有效地检出并识别乳腺内的微小钙化灶,超声微小钙化灶征象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乳腺癌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个乳腺小肿块(恶性94个,良性112个)声像图特征,将其按病理改变分为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用K系数检验超声征象和病理的吻合度。结果:直接征象中微钙化、Ⅱ-Ⅲ级血流、阻力指数(R I≥0.7),及间接征象中浅筋膜的改变恶性与良性小肿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理吻合度一般(0.7(K≥0.4),综合分析直接及间接征象与病理吻合度较强(K=0.726)。结论:超声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对诊断小乳腺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实质X线分型法(mammographic parenchymal patterns,MPP)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法(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在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中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及应用意义。方法:2 619例本地区农村妇女,其X线检查结果行MPP分型和BI-RADS分类法分类,将MPP的Ⅲc、Ⅳc型及BI-RADS分类法Ⅲ类定为高危患者。对BI-RADS分类Ⅰ、Ⅱ类的MPP高危妇女,随访2年后重新行BI-RADS分类,比较2种分类方法的关联性及随访差异。结果:2 619例农村妇女MPP所得各型结果及其包含BI-RADS分类法高危结果:Ⅰa 66例/5例,Ⅰb 189例/3例;Ⅱa 354例/6例,Ⅱb 96例/1例;Ⅲa 153例/6例,Ⅲb 132例/1例,Ⅲc 93例/6例;Ⅳa 474例/14例,Ⅳb 564例/45例,Ⅳc 66例/9例。2种分类方法关联分析有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无意义(P>0.05)。207例BI-RADS分类非高危的MPP高危妇女,随访有6例BI-RADS分类评价为高危(P<0.05)。结论:MPP用于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有意义,与BI-RADS分类法所得结果有关联,但不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X线摄影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乳腺黏液腺癌(单纯型19例,混合型11例)的X线摄影表现,并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①乳腺黏液腺癌最常见的x线表现为肿块(25例),伴或不伴钙化。少见征象为局部不对称性致密影伴钙化(5例);②单纯型黏液腺癌X线表现多为边缘小分叶,混合型黏液腺癌X线摄影多表现为边缘浸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肿块的形状、大小、密度情况在判断黏液腺癌的病理分型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亚型的乳腺黏液腺癌的X线摄影表现不完全一致,单纯型黏液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为边缘小分叶的肿块,较少伴钙化;混合型黏液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为边缘浸润的肿块,多伴细小、多形性钙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溢液性乳腺癌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26例,回顾性观察其乳腺导管造影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26例中,导管原位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导管原位癌伴早期浸润7例;复合型癌3例,其中导管原位癌合并浸润性小叶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合并浸润性小叶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癌变3例,其中乳腺X线平片未发现异常5例,毛刺或分叶状肿块2例,肿块伴钙化9例,多形性钙化灶10例。乳腺导管造影主要表现:导管内充盈缺损伴有不同程度导管扩张;导管管壁浸润破坏对比剂渗漏,形成"潭湖征";导管管壁不规则,呈"虫蚀样"改变或"断续征"。本组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88.4%。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是溢液性乳腺癌诊断的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尤其对临床触诊阴性的早期乳腺癌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乳腺黏液癌的钼靶X线表现及病理分子生物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黏液癌钼靶X线表现及病理、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对21例乳腺黏液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钼靶X线表现、病理基础,免疫组化检测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表达状态。结果:钼靶X线表现:肿块16例,仅表现为钙化2例;结构变形3例。病理:单纯型15例,混合型6例。21例中,P53阳性8例、阴性13例;ER阳性16例、阴性5例;PR阳性18例、阴性3例。结论:乳腺黏液癌钼靶X线表现具有不同病理基础,分子生物学特点提示其预后较好。本研究为探讨其X线表现与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154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仁知  周纯武  李静  宋颖   《放射学实践》2010,25(7):750-753
目的:探讨X线平片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病灶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将脂肪型及少量腺体型乳腺归为Ⅰ型,多量腺体型及致密型乳腺归为Ⅱ型。对所有病例进行术前X线表现与术后病理的对照分析。结果:本组中Ⅰ型35例,其中X线平片表现与术后病理一致者31例(88.58%),不一致者4例(11.42%),X线高估病灶范围3例,低估1例。Ⅱ型119例,一致者30例(25.21%),不一致者89例(74.79%),89例中高估者66例(其中44例X线仅表现为多形性钙化),假阴性者23例。X线平片对Ⅰ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于Ⅱ型(P〈0.001)。结论:X线片对Ⅰ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病变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Ⅱ型;X线片对Ⅱ型中仅表现为多形性钙化者,不能准确判断其癌灶是否残存以及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17.
戴攀   《放射学实践》2012,27(9):971-974
目的:探讨MRI对先天性胆管囊肿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的MRI及MRCP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4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据MRI和MRCP图像,分型结果为Ⅰ型19例、Ⅱ型3例、Ⅲ型0例、Ⅳ型14例Ⅴ型9例,分型结果与手术对比符合率为100%;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并发症中,MRI正确诊断结石12例(12/16),胆囊炎11例(11/12),胆管炎3例(3/4),胰腺炎1例(1/2),诊断结果与手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MRI与MRCP有助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及其并发症的的诊断及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分型与再出血危险性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CT分型与再出血危险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2月~2008年7月经CT检查并在我院治疗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981例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SAH再出血临床常见诱因为:用力排便、大声说话或与人争吵、情绪激动、打喷嚏及用力咳嗽等。按出血浓聚部位的不同,SAH初次出血CT表现可分为脑底池型(516例)、侧裂池型(341例)、脑沟裂型(59例)、血肿型(65例)。再出血251例(25.6%),其中3次出血39例,4次出血6例。脑底池型再出血率(28.3%,146/516)较脑沟裂型(7%,4/59)或血肿型(10.8%,7/65)高(P<0.01),而与侧裂池型(27.6%,94/341)再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1);侧裂池型再出血率较脑沟裂型或血肿型高(P<0.01);而脑沟裂型与血肿型再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多重比较取α=0.05得α′=0.01)。结论:脑底池型及侧裂池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率较高,分析初次出血的不同分型,可帮助临床估计患者的再出血危险性大小,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应严格避免再出血的诱因并积极使用抗纤溶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