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Gu YT  Jia LS  Chen TY  Qi J  Wang J  Cui SF  Li XH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6):1127-1131
目的 本研究在活体山羊颈椎上从椎间支撑能力、二期生物力学稳定性及椎间融合组织学方面比较三面皮质骨、Harms椎间融合器(cage)、Carboncage及自行所研制的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hat type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HCIFC)的术后效果。方法 取32头山羊随机平均分为4组:第1组自体三面皮质髂骨;第2组Harmscage;第3组Carboncage;第4组HCIFC。分别行C3,4椎间盘切除术并分别植入以上内植物。术后共观察12周并测量平均椎间高度(DSH)、椎间角(IVA)及前凸角(LA),处死后进行影像学、生物力学及组织学评估。结果 术后1周方盒形HCIFC、Carboncage组的平均DSH、IVA及LA要显著大于垂直圆柱体Harmscage和三面皮质骨组(P〈0.05);术后12周时3个cage组的平均DSH、IVA及LA显著高于三面皮质骨组(P〈0.05)。垂直圆柱体Harmscage轴向旋转和侧屈时平均刚度显著大于其他组(P〈0.001),轴向旋转时的最大活动度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与三面皮质骨组相比,3个cage组的椎间融合效果略好。结论HCIFC的椎间支撑能力、生物力学性能及椎间融合效果均适合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保留终板的颈椎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终板的颈椎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试验组22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和保留颈椎终板融合器植入术。对照组2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和单纯自体髂骨移植。术后随访X线,观察椎间隙高度的变化,比较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3个月后的X线检查,试验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增加(1.1±0.9)mm,而对照组降低(1.0±0.8)mm(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X线全获骨性融合;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保留终板的椎间融合器能够有效的恢复椎间隙高度,促进颈椎融合。  相似文献   

3.
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试自行研制的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HCIFC)的生物力学性能,探讨其用于颈椎椎间融合的可行性。方法:48个羊颈椎标本随机分为6组,A组,完整颈椎节段;B组,自体三面皮质髂骨;C组,Harms cage;D组,Syncage C;E组,Carhon cage;F组,HCIFC。除A组外均完全切除C3/4椎间盘后置入以上颈椎内置物,进行生物力学测定.计算出各组平均刚度及体积相关刚度,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置入HCIFC后颈椎屈曲刚度显著增大,而伸展、侧屈和轴向旋转刚度无变化;Syncage C在各方向上的刚度均最大,HCIFC与Carboncage相似;HCIFC在屈曲、伸展和侧屈刚度上小于Harms cage,而轴向旋转刚度显著大于Harms cage。与移植的三面皮质髂骨相比,所有cage在体积相关刚度上均有显著增加。Harms cage在各个方向上的体积相关刚度显著大于其它cage,其次为Syncage C、HCIFC及Carbon cage。结论:HCIFC可为颈椎椎间融合提供足够的初始生物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可吸收颈椎融合器在山羊颈椎融合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聚-L-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HA/PLLA)颈椎椎间融合器进行山羊颈椎融合试验研究。方法12只成年雄性山羊,支气管内麻醉,于C3、4椎间隙植入HA/PLLA颈椎椎间融合器,术后3、6、9、12个月进行放射学观察、生物力学评价。结果12只雄性山羊均存活良好,术后即开始正常行走,未见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体重、饮食均无异常,术后12个月所有山羊均发生了融合(3级),融合率明显高于钛合金颈椎椎间融合器组。结论可吸收颈椎椎间融合器具有并发症少、融合率高、人工可吸收等特点,是今后较理想的颈椎融合材料。  相似文献   

5.
颈椎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0年报道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以来,该术式已广泛应用于颈椎退行性变、肿瘤、创伤等。成为治疗颈椎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手术要求:(1)彻底减压;(2)牢固固定和骨性融合,防止颈椎不稳造成新的损害。但由此而出现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克服这种并发症,国内外学者不断寻找理想的融合材料和方法,既能实现植入后的即时稳定,又能促进融合并很好地重建并维持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1988年Bagby和Kuslich等将在兽用融合器基础上改良的BAK融合器用于人腰椎椎间融合术,并增加了表面螺纹,材料用钛合金,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颈椎椎间融合器具有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提供初始力学稳定性、促进椎体间融合的特点,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广泛。该文对常用聚合物颈椎椎间融合器(包括不可降解的聚醚醚酮、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酸酯椎间融合器以及可降解的聚乳酸、氨基酸共聚物椎间融合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椎间融合器植入颈椎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①探讨不同直径螺纹状椎间融合器对颈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影响。②椎间融合器植入法改进 ,最佳融合器直径的选择 ,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成人新鲜颈椎标本 12具 ,实验应力分析 ,对颈椎的稳定性与不同程度切除终板、植入不同直径融合器后的生物力学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 :①椎间融合器植入后 ,颈椎强度增加 2 2 % ,椎体应变下降 15 % ,而刚度增加 43 % ,位移减小 2 0 % ,与植入前颈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颈椎稳定性得到增强。②在改进植入法中 ,选用直径 11~ 12mm融合器 ,其覆盖椎体终板超过 3 0 %以上 ,接触面积达 65 %以上 ,颈椎最稳定 ,其椎体应变、融合器位移及沉降率最小。结论 :颈椎前路螺纹状椎间融合器植入是一种有效的初始稳定手段 ;改进植入法应选用直径 11~ 12mm之椎间融合器。  相似文献   

8.
颈椎椎间融合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颈椎退变性疾病如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外科治疗 ,现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上世纪 5 0年代Smith、Robinson[1]和Cloward[2 ] 开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以来 ,大量的颈椎病患者由此经典的手术方法而得益 ,但随全球开展此类手术病例数的增加 ,由此而出现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3 ] ,一般认为经典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不足在于 :融合材料的来源问题 ,取自体髂骨被认为是经典而理想的植骨来源 ,但髂骨供骨区的并发症至今仍困扰着脊柱外科医生[4] ,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替代材料存在融合率不足的弊端[5] ;…  相似文献   

9.
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山羊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山羊动物模型,比较其与三面皮质髂骨、钛网的融合效果及并发症。方法18只成年公山羊随机分为自体三面皮质髂骨(A组)、钛网(B组)、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C组)3组,均行C4椎体次全切除植骨术,附加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即刻及12周摄颈椎X线片,术后12周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A组出现1例髂骨血肿,B组出现1例不全瘫及1例钛网下沉,B组、C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术后12周各组山羊颈椎获得放射学及组织学融合。C组山羊颈椎获得牢固的椎体间融合。结论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可获得满意的融合效果,手术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0.
我院根据脊柱界面固定理论和神经根管扩大理论,参照国人的解剖特点,自行制作了纯钛螺纹笼状椎间融合装置(WDFC).1998年用于临床,经56例随访观察,发现2例术后有部分旋出松动.为加强椎体间稳定性,2001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自行研制的颈前路自锁钢板与WDFC联合应用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及失稳患者3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n-HA/PA66)椎间融合器在山羊颈椎前路融合中的效果。方法:15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5只,均行经前路C3/4椎间盘切除术,A组椎间置入n-HA/PA66椎间融合器植骨;B组置入钛网植骨;C组采用自体三面皮质髂骨块植骨。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4周、8周及12周拍X线片观察测量各组手术节段平均椎间高度(disc space height,DSH)、椎间角(intervertebral angle,IVA)及前凸角(lordosis angle,LA);12周时处死动物取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三组DSH、IVA和LA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三组间DSH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周及12周,A组DSH与B、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8周三组间IVA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周,A、B组IVA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8周三组间LA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周,A、B组LA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周时,A、B组颈椎标本各向角位移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后伸外A组各向稳定性优于B、C组;平均刚度均强于B、C组;ROM均小于B、C组(P0.05)。A组在植骨区和椎间融合器边缘可见大量成熟的骨小梁组织,材料交界处可见大量纤维骨痂及新生骨形成,骨组织与材料表面已发生嵌合;B组的植骨块与椎体间的新生骨小梁已改建为成熟的骨小梁,部分区域尚可见未完全矿化的类骨质;C组可见较多的纤维骨痂形成,在骨小梁表面有红色的类骨质,部分区域有成熟的骨小梁。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能有效维持椎间隙高度,促进山羊颈椎前路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2.
应用异体骨螺纹融合器行颈椎前路融合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应用异体骨螺纹融合器(ATFC)行颈椎前路融合的疗效,观察融合器的转归。方法:20例患者行单间隙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后置入ATFC,并与20例植入自体髂骨(AICA)者对照。根据影像学资料,观察不同时期ATFC在体内的变化,测量椎间高度及节段前凸角改变,判断融合情况,并根据Odom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ATFC组与AICA组各有18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3.5年与3.4。ATFC年组优良率77.8%,AICA组83.3%。ATFC组不融合率16.7%,AICA组11.1%,两组临床疗效及融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TFC在术后2 ̄4个月破裂;年时大部分未被新生骨替代;年时部分被新生骨替代;年时仍未被完全替代。135ATFC组椎间高度平均丢失2.7mm,AICA组丢失1.4mm。ATFC组节段前凸角平均丢失4.5°AICA组丢失1.7°,。两组椎间高度及节段前凸角丢失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TFC在体内的替代是一缓慢过程,其维持椎间高度及节段前凸能力较自体髂骨差。  相似文献   

13.
锚定式颈椎椎间融合器临床应用中期随访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后应用锚定式颈椎椎间融合器(anchoring cervical intervertebralfusion cage,ACIFC)植骨融合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2月收治颈椎疾病患者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5~69岁,平均48.2岁。颈椎病31例,其中脊髓型14例,神经根型9例,混合型8例;下颈椎不稳症4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5例;Klippel-Feil综合征2例。均经前路行椎间盘切除减压、ACIFC植骨术,融合节段:单节段27例,双节段14例,三节段1例;共置入ACIFC 58枚,C3/4 11枚,C4/5 13枚,C5/618枚,C6/7 14枚,C7/T1 2枚。初次行颈椎手术者40例,颈椎术后再手术2例。术后定期行X线片及MRI复查,判定植骨融合及邻近节段退变情况;采用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COA)40分法及颈椎残障指数(NDI)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术前、术后颈脊髓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5例患者术后24h内出现咽部疼痛,经对症治疗于术后1周内症状消失。术后48h内发生轴性症状2例(3.4%),经对症处理术后1周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5年,平均4年。58个椎间隙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2.5~6个月,平均3.5个月。术前COA评分30.21±2.69分,术后末次随访时37.18±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改善率71.2%;术前NDI为40.03±3.92,术后末次随访时为29.95±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4.5年(平均4年)发现融合节段邻近节段退变5例(11.9%),其中融合节段相邻上位椎间盘3例,下位椎间盘2例。结论: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后应用ACIFC行植骨融合,融合率高,轴性症状及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低,中期随访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3D打印人工椎体与传统钛笼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单椎体ACCF的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5例术中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观察组),25例术中应用传统钛笼植骨(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及随访时间。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体次全切除节段椎间高度(H1、H2)、C2-7 Cobb角、C2-7矢状面轴向距离(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7 SVA)及T1倾斜角,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影像学参数;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应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颈部疼痛。根据Kandziora标准判断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1...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Background. The use of a graft in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repair is still a controversial procedure. The aim of the treatment is to restore the physiological disc height and to achieve fusion.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rate of narrowing of the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after using a titanium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cage (BAK-C; Sulzer Spine Tech, Minneapolis, MN). Methods. 43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Each had a cervical disc protrusion, resulting in radiculopathy. All underwent surgery involving an anterior one level cervical microdiscectomy and fusion with a cylindrical titanium cage. The mean follow-up time was 18±5 months. Findings. The extent of the mean narrowing rate of disc space was 35.6±9%. The fusion rate was 98% and the mean time to fusion was 6 months. Interpretation. The use of a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cage in anterior cervical microdiscectomy does not prevent the loss of the height of the cervical disc space after the operation.Published online July 25, 200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体成型式皮质骨生物型颈椎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前路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对15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一体成型式皮质骨生物型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钢板内固定术,男12例,女3例;年龄45~68岁,平均54.6岁;颈椎创伤4例,退变性11例,病变节段C3-4 2例,C4-5 6例,C5-6 7例C6-7 3例;1个节段11例,2个节段4例.颈椎不稳5例,神经根型6例,脊髓型4例.术后对比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颈椎前凸Cobb角,判断术后颈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获15~24个月(平均18.4个月)随访,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和颈椎前凸Cobb角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间隙高度和颈椎前凸cobb角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15例患者X线片均示椎间融合,融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2个月.结论 一体成型式皮质骨牛物颈椎椎间融合器可辅助维持脊椎的生理弧度和椎间隙的高度,提供颈椎初始及中期的稳定性,以实现椎问骨性融合及便于判断椎间融合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后应用3D打印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或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的CSM患者7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3D打印微孔钛合金椎间融...  相似文献   

18.
颈椎椎间融合器融合效果的在体动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在活体山羊颈椎上比较三面皮质自体骨、垂直圆柱体Harmscage及方盒形Carboncage的椎间融合效果。方法取24只成年雄性山羊,随机分为三组:自体骨组、Harmscage组及Car-boncage组。所有动物均行C3-4椎间盘切除术并分别植入以上内植物。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2、4、8、12周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于侧位X线片上测量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C3,4节段标本进行组织学评估。结果术后1周Carboncage组的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大于Harmscage组和自体骨组(P<0.05);术后12周两个cage组的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均大于自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依据融合分级标准对三组进行影像学评估,和自体骨组比较,两个cage组的骨融合效果略好,但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形态学亦发现两个cage组的椎间融合效果较好,但与自体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垂直圆柱体Harmscage中形成的新生骨量多于方盒形Carboncage。结论方盒形Carboncage具有良好的椎间支撑能力,而垂直圆柱体Harmscage的椎间融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