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家铁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妇科杂病的认识及治疗上有独到见解,强调肝脾肾在妇科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治疗上侧重调肝补脾益肾,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疗效甚显。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与“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个坏病的概念。坏病一般认为是因医生误治而致的变证,实际内涵还应包括各种疑似难辨难治的病证。二是《伤寒论》关于坏病的辨治原则及其具体例证,并通过对这些具有例证的分析探讨,揭示辨证方法。这是《伤寒论》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伤寒论》理论的精髓所在。三是辨治坏病的方法和规律。因其能有效地指导疑难病的辨治,因而最有临床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学林  马静 《中国药房》2010,(47):4493-4495
目的:了解丹红注射液在临床中的"辨证"与"辨病"情况,探讨丹红注射液临床使用方法,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收集丹红注射液的集中监测病历资料,提取其临床使用时辨证与辨病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丹红注射液临床使用中既有辨证使用也有辨病使用,但存在辨证或辨病与说明书不符情况。结论: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中应规范辨证与辨病的书写,并在临床使用中正确辨证与辨病,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小儿便秘与泄泻的辨证相关性,依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临证中饮食积滞、肝郁气滞、脾肾亏损、寒热错杂等证型,均可同证同治。从而拓宽临床诊疗思路,使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更为具体化的参考依据,同时使临床治疗简化明了,有利于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伤寒論原有二十二篇(根据明代赵开美复刻宋代高保衡等校正本) ,卽:①辨脉法;②平脉法;③伤寒例;④辨痙湿喝病脉証;⑤辨太阳病脉証并治上;⑧辨太阳病脉証并治中;⑦辨太阳病脉証并冶下;⑧辨阳明病脉証并治;⑨辨少阳病脉証并治;⑩辨太阴病脉証并治;(11)辨少阴病脉証并治;(12)辨厥阴病脉証并治;(13)辨霍乱病脉証并治;(14)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津液代谢障碍类病证辨治思路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匮要略》津液代谢障碍类病证主要指痰饮、水气、咳嗽上气及湿病等病篇的内容,因其皆为肺脾肾三焦所主的津液代谢出现障碍而致的病证。《金匮要略》在该类病证的辨与治方面呈现出规律性的思路,各病的辨治既各有重点,又互有联系。笔者即试图揭示这种规律性思路。  相似文献   

7.
刘英莲  岳雯  黄礼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11-312
《傅青主女科·带下病》辨治特色分别从带下以湿为主;病机突出肝郁脾虚,伤及任带,辨证强调肝脾肾同调,顾护正气,在处方用药,别具一格四个方面论述,以期更深入了解傅青主辨证治疗带下病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王志意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105-1106
辨病与辩证,是诊治中的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又可谓一体。中医学比较注重辩证而忽视辨病,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辨病;西医学注重辨病而忽视辩证(对症)治疗。为了正确理解辨病与辩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辨病与辨证的含义中医学有人称之为经验,实际上是指辨病而不辩证。所谓  相似文献   

9.
<正>脊柱、脊旁软组织病变的诊断要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但重在辨病。辨病即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包括中医的四诊),充分收集病情资料,弄清发病部位、原因、有无并发症等,以便对疾病做出明确诊断。辨证则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分析局部与整体、脊柱与肢体内脏的关系,以及病邪与人体抵抗力的消长变化,运用八纲、气血、脏腑、经络等辨证方法,判断疾病发生的部位、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确定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开展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科研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转录生成SPSS13.0统计软件包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结果年龄分段中儿童和青、中年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比例较高,老年患者发生阻塞性肺系疾病和肺炎的比例较高,住院患者分年龄疾病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1)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中医辨病以乳蛾排在第1位,占27.19%,中医辨证以风热证最多,占57.53%;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住院患者中医辨病均以咳嗽排在第1位,分别占47.89%、45.54%,中医辨证均以风热证最多,分别占21.39%、25.08%;阻塞性肺系疾病住院患者中医辨病以肺胀排在第1位,占89.49%,中医辨证以肺脾两虚最多,占41.50%。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中医证候主要为风热证,以实证为主,阻塞性肺系疾病中医辨证多以虚证为主,且多以老年患者为主。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病、辨证存在不规范。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对于疾病的系统认识和辩病论治理论的提出源远流长。但长期以来.由于对辩证论治的大力推崇.中医辨病理论进渐弱化。本文简要论述辩病理论的源流和辨病与辨证之间的关系,认为在21世纪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中医辩病理论,将辩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进而促进中药药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小儿久泻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将小儿久泻分为4型,以自拟经验方进行治疗观察:(1)迁延性肠炎见脾胃虚弱症状者,用自拟健脾止泻汤补脾健胃、燥湿止泻;(2)慢性肠炎见脾肾阳虚症状者,用自拟温阳固涩汤补肾温阳、益气固涩;(3)霉菌性肠炎见久泻伤阴症状者,用自拟生脉连梅汤育阴敛津、益气止泻;(4)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腹泻见脾虚气滞症状者,用自拟补脾理肠汤配合中药敷脐补脾健运、理气导滞。结果共116例(迁延性肠炎38例、慢性肠炎6例、霉菌性肠炎12例、肠易激综合征60例),痊愈90例,好转21例,无效5例。结论辨病辨证相结合分型治疗小儿久泻疗效好,有必要进行进一步临床探讨与观察。  相似文献   

13.
所谓综合疗法,是指中医用中药对疾病采取以内治为主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采用综合性的诊断与分析、综合性的辨病与辨证、综合性的选方与用药等方法进行治病防病。笔者将其应用到治疗疑难杂病中,取得显著效果。现从病因病机、诊断分析、辨证论治及疗效观察几个方面对综合疗法在疑难杂病中的应用与效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张士舜主任医师提出的“三辨治癌”,是在传统的辨证论治基础上加辨病论治,即辨病理论治与辨病位论治。在此理论指导下,与现代医学、药学相结合,应用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靶向给药抗胃癌,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辨病辨证治疗慢性咳嗽64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辨病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护理要点。方法根据64例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及证候特征,实施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及护理。结果临床控制41例,占64.1%;显效13例,占20.3%;有效8例,占12.5%;无效2例,占3.1%,其中1例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者,1例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患者。总有效率96.9%。结论对慢性咳嗽进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及护理,能相互取长补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刘虹主任医师在诊治小儿失治、误治的疑难病过程中,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出发,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脏腑辨证、八纲辨证,谨守病机,疗效显著。附小儿腺样体肥大、顽固性湿疹、慢性唇炎3则案例,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介绍了中西医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认识的异同,并讨论了两者的优缺点。此外,介绍了自1972—1973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其中包括: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断分型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以及疗效标准。通过123例的临床观察,初步体会到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是比较能全面估计病情的诊断方法。治疗上标本兼顾是缩短疗程的有效措施。补肾是调经的重要环节,有促进排卵的苗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医辨治湿疹进行探析。方法:根据自身临床经验,结合文献研究,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两方面对中医辨治湿疹进行探讨。结果:湿疹病因为风、湿、热之邪内侵所致;病机为脾湿内蕴,加之风邪外袭,久郁化热,营卫气血运行失畅而病:湿疹的辨证分型多为湿热内蕴型、脾虚湿盛型和血虚风燥型三型,临床分别以龙胆泻肝汤、参苓白术散及自拟首乌四物汤进行加减治疗。结论:湿疹病程中各阶段均存在风热湿毒的病理变化,故清热、利湿、祛风法是本病贯穿始终的三大治法。此外,酌情运用活血化瘀之法,重视皮损部位与经络脏腑的关系及内外同治,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张新建主任医师认为小儿遗尿症病因有虚实之分,但以"虚"为多,病因病机为先天肾虚不固,下元失调;后天失养,肺脾气虚;肝脾湿热,下迫膀胱,火邪妄动,水不得宁;心肾不交,水火不济,上不制下,气机紊乱。临床治疗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家庭管理与内服药物、中医外治相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附案例4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20.
中医儿科临床应用现代诊断手段,拓展传统中医四诊,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有助于理解中医证候,全面了解疾病和判断预后,具有优化治疗方案的优势,还可开拓中医科研思维,同时指出对诊断不明确、疗效不确切的疾病适宜中医辨证论治。旨在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如何取长补短,让患儿获得更好的疗效,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