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乐胃饮对脾虚大鼠胃泌素和胃动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乐胃饮治疗胃肠功能性动力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200%大黄水煎液造脾虚模型.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乐胃饮、西沙必利、香砂六君丸,放免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结果:脾虚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乐胃饮治疗组胃泌素含量升高,与香砂六君丸组比较,P<0.01,胃动素含量降低.结论:乐胃饮能使异常改变的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本方可能是通过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而达到有效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2):408-409
目的:从神经内分泌角度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模型大鼠胃肠道运动障碍与胃肠激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夹尾刺激法制备FD肝郁动物模型,采用定量方法观察模型大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肠激素血浆胃动素(MTL)、P物质(SP)、血清胃泌素(GAS)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胃肠排空功能较空白对照组减慢(P0.05);血浆MTL、SP、血清GAS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肝郁是FD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胃肠激素含量的改变是肝胃不和型FD胃肠道运动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大鼠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动力及相关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给予胃大部切除手术,造模后8d,治疗组给予大承气汤灌胃(100%大承气汤煎剂10mL/kg,2次/d),连续灌胃7d。之后所有动物给予酚红灌胃,观察各组动物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变化。同时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胃动素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血清胃动素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而血清胃泌素较空白组高(P<0.01);大承气汤治疗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血清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血清胃泌素较模型组低,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大承气汤能够明显改善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与促进胃动素、胃泌素的分泌有关,具有防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调节术后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结肠吻合术)和针刺组。针刺组术后予针刺双侧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观察食欲及排便情况,治疗结束后行核素胃排空试验,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含量,取胃起搏区组织和结肠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c-kit阳性Cajal间质细胞(ICC)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排空减慢,血浆胃动素水平下降,结肠组织c-kit阳性ICC减少(P<0.05或P<0.01)。针刺组较模型组胃排空加快,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结肠组织c-kit阳性ICC增加(P<0.01或P<0.05)。血清胃泌素和胃起搏区ICC表达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促进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血浆胃动素水平和促进受损部位c-kit阳性ICC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OT)的影响,探讨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多因素方法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放免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含量。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预防组胃泌素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胃动素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使异常改变的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针刺可能是通过对胃肠激素的调节而达到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慢性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模型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血浆胃动素(MTL)、血清胃泌素(GAS)的影响,探讨加味四逆散干预应激性胃肠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西沙比利组,采用慢性心理性应激方法建立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经加味四逆散等干预后检测胃肠动力、胃肠激素变化.结果 血浆MTL及血清GAS比较: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及正常组MTL及GAS水平明显升高(P <0.05 ~0.01);与西沙比利组比较,中药中、大剂量组MTL及GAS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 ~0.01);与中药小剂量组比较,中药中、大剂量组MTL及GAS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 ~0.01);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比较: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及正常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均明显升高(P<0.05~0.01);与西沙比利组比较,中药大剂量组胃排空率升高不明显(P>0.05),而小肠推进比升高明显(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中药中、大剂量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升高明显(P <0.05 ~0.01).结论 加味四逆散可提高慢性应激大鼠血浆MTL、GAS含量及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佛胃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参佛胃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采用100μg/ml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2%水杨酸钠和30%酒精等综合方法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采用高中低剂量参佛康煎剂灌胃治疗,并设空白组和模型组,维酶素组,放免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含量.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参佛胃康大、中剂量组对胃泌素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胃动素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佛胃康能使异常改变的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参佛胃康可能是通过对胃肠激素的调节而达到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香砂平胃颗粒对正常小鼠及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小鼠胃排空、肠推进和血清中胃动素(MOT)、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P物质(SP)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含量的影响。[方法]灌胃给予正常小鼠及阿托品所致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小鼠香砂平胃颗粒高、中、低剂量(2.6 g/kg、1.3 g/kg、0.65 g/kg),采用称重法计算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炭末推进法计算小鼠肠推进率,进一步应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MOT、GAS、SS、SP及Ghrelin的含量,并利用RT-PCR技术检测下丘脑中Ghrelin mRNA与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mRNA转录水平。[结果]在胃肠运动方面,香砂平胃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促进正常小鼠的胃排空(P<0.05),并能拮抗阿托品所致小鼠的胃排空抑制作用(P<0.05),香砂平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拮抗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抑制作用(P<0.05或P<0.01);在胃肠激素方面,香砂平胃颗粒高剂量组能提高正常小鼠及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小鼠血清中MOT和GAS水平(P<0.05或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活灵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胃活灵片组各10只,采用夹尾刺激法建立FD大鼠模型,观察胃活灵片对FD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明显降低,胃活灵片能显著升高FD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及P物质、胃动素水平.结论:胃活灵片通过升高P物质、胃动素水平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能有效治疗FD.  相似文献   

10.
复方隔山消颗粒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复方隔山消颗粒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沙必利(小鼠0.003 g.kg-1,大鼠0.001 5 g.kg-1)组和高、中、低隔山消颗粒(小鼠:10,5,2.5 g.kg-1,大鼠:5,2.5,1.25 g.kg-1)组。按20 mL.kg-1剂量给药6 d后,用硫酸阿托品抑制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测定各组小鼠的小肠推进率;以夹尾刺激法制造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按10 mL.kg-1剂量给药7 d,测定各组大鼠胃黏膜一氧化氮(NO)含量和血中胃肠激素水平。结果:西沙必利组和高、中、低隔山消颗粒组小鼠小肠推进率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西沙必利组和高、中、低隔山消颗粒组大鼠胃黏膜NO含量均明显低于FD模型对照组,西沙必利组和高、中隔山消颗粒组大鼠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TL)含量均明显高于FD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复方隔山消颗粒能促进胃肠运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胃黏膜NO含量,提高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芍药八味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血清中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含量的变化,测定胃排空率及肠推进率,探讨该方对胃肠动力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复合造模法复制清洁级Wistar大鼠CAG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维霉素组、芍药八味汤高、低剂量组,并设不加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各用药组灌胃给药、各对照组灌服等容量生理盐水3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MTL和GAS含量,观察胃排空率及肠推进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MTL、GAS含量明显降低(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血清MTL、GAS含量显著增高(P均0.01);高、低剂量组对MTL含量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模型组胃排空率、肠推进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用药组胃排空率、肠推进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1)。结论:MTL和GAS含量的降低影响了CAG病理过程,芍药八味汤通过提高CAG大鼠血清MTL和GAS含量,促进胃肠动力,以恢复肌体消化机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柴枳夏及汤作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大鼠模型胃肠动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5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并按照大鼠体重分成五组,分别为西药组(达喜和莫沙必利)、柴枳夏及汤低剂量组(生药量12.77 g/kg)、柴枳夏及汤高剂量组(生药量25.54 g/kg)、模型组以及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气虚证大鼠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仁术健胃颗粒预防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的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40%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同时以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训练进一步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将CAG脾气虚证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和仁术健胃颗粒3个剂量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治疗5周,正常组给予等量NS。实验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GAS、SS和MTL水平。结果:CAG脾气虚证模型组大鼠GAS和SS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MTL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经仁术健胃颗粒治疗后,6g/kg和12g/kg剂量组可显著降低MTL水平;升高GAS和SS水平。结论:仁术健胃颗粒治疗CAG脾气虚证与调节GAS、MTL、SS等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黏膜的炎症反应,促进局部胃黏膜的修复和腺体的再生有关。这可能是其治疗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半夏茯苓胶囊对化疗呕吐家鸽胃肠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半夏茯苓胶囊抗化疗呕吐的内在机制加以探讨。方法:采用家鸽翼下静脉注射顺铂法制造呕吐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中的胃肠激素。结果:与水煎剂一样,半夏茯苓胶囊高剂量组能明显升高外周血中胃动素(MTL)的含量(P<0.05),同时可明显降低外周血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和胃泌素(GAS)的含量(P<0.05)。结论:半夏茯苓胶囊(BFC)可能具有减少化疗对胃肠黏膜的损害,增加胃肠蠕动和加快胃排空的作用,其正性的胃肠活动可能参与了止吐,这可能是该药抗化疗呕吐的机制所在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健脾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运动功能及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影响,探讨该方调节胃肠动力的机制。方法:72只SPF级Wistar大鼠共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组)、健脾理气方低、中、高剂量组及莫沙比利组,每组12只;健脾理气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80,48,16 g·kg-1;莫沙比利组予莫沙比利0.005 g·kg-1;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ig,每天给药1次,从造模后第7天开始用药,持续给药14 d.观察健脾理气方对FD大鼠胃肠运动功能及MTL,GAS的影响。结果:健脾理气方各剂量组均可不程度地降低模型大鼠胃酚红残留率,升高模型大鼠小肠推进率(P<0.05或P<0.01),且高剂量组与莫沙比利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中MTL及GAS的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剂量的健脾理气方均能不同程度增高大鼠血浆中MTL、GAS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健脾理气方高剂量组与莫沙必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健脾理气方可以改善脾虚气滞型FD大鼠的胃排空功能、促进小肠推进功能、提高血清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等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F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薏苡仁及其麸炒品对正常动物,脾虚模型动物胃肠动力的影响和比较,以探讨该药对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验证其炮制工艺的原理和意义。方法:采用正常动物、脾虚模型动物,研究和比较薏苡仁生制品对其胃排空、小肠推进率、腹泻指数、脾虚指数和胃肠激素MTL、GAS、SS、VIP的影响。结果:薏苡仁生制品能够提高并促进正常及脾虚小鼠胃肠动力,改善脾虚大鼠胃肠激素紊乱异常水平,且制品作用强于生品。结论:验证了炮制理论中提出的薏苡仁麸炒品更善于健脾止泻的药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六君子汤中陈皮对脾虚模型大鼠胃肠道调节的药效学过程,从而明确中药复方配伍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后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脾虚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以胃肠激素水平、CD3细胞百分率及TFF3mRNA表达情况为主要指标,大鼠体质量变化、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为辅助指标,追踪并鉴定陈皮胃肠动力调节及胃肠免疫作用的活性成分。结果:各批次六君子汤可显著改善脾虚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对脾虚模型大鼠有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推进作用,可显著升高血浆中MTL及血清中GAS的含量,降低血浆中VIP的含量,使小肠黏膜中CD3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TFF3mRNA的表达情况明显优于造模恢复组及长期造模组。结论:含有陈皮的六君子汤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从而改善脾虚症状引起的胃肠动力紊乱,能够升高免疫细胞的数量,增强TFF3mRNA的表达,可进而促进受损肠黏膜细胞的修复,增强肠黏膜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健脾口服液对脾虚小鼠胃肠运动功能及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探讨健脾口服液调节胃肠运动功能的机制.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健脾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健脾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22.88,11.44,5.72 g·kg-1;启脾口服液为8 mL· kg-1;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ig给药1次,造模14 d后开始用药,持续给药7d.观察健脾口服液对脾虚小鼠胃肠运动功能及胃泌素、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影响.结果:健脾口服液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脾虚模型小鼠胃甲基橙残留率,降低脾虚模型小鼠小肠内容物推进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健脾口服液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脾虚模型小鼠血浆中胃泌素(GAS)、降低血管活性肽(VIP)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健脾口服液可以改善脾虚泄泻小鼠胃排空功能和小肠推进功能,提高胃泌素和降低血管活性肽含量可能是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灸中脘穴对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脾胃虚寒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灸中脘穴治疗。疗程结束后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胃动力学(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主要临床症状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AS、MTL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重灸中脘穴治疗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可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