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脏复苏中的应用:附3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脏复苏中的应用(附36例报告)李树正郭玉显肾上腺素(E)是心脏复苏时的首选药物。美国心脏病学会(AHA)规定,复苏时肾上腺素的常规剂量为0.5~1.0mg/次〔1〕。近年来,我们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HDE)对心脏骤停的36例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肾上腺素心肺复苏的应用体会娄底地区人民医院曾德才,申道君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祁述善肾上腺素是目前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但其最佳剂量仍不明确。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的标准剂量为0.5~lmg每5min1次,但近年来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71例心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术的同时,给予三种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弹丸式静脉注射,结果大剂量肾上腺素组(0.1mg/kg/次)心律恢复率70.33%,血压恢复率62.5%,呼吸恢复率41.76%,与中剂量组(1.0mg/首次 ̄0.1mg/kg/次)相近,显著高于小剂量组(0.5 ̄1.0mg/次,P〈0.05);大剂量组存活出院率33.33%,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结果提示,在对心脏骤停者进  相似文献   

4.
心跳骤停早期静注大剂量肾上腺素对自主循环恢复的改善作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内科张全贵,刘光耀肾上腺素是目前抢救心跳骤停首选而有效的药物[1],成人用量为每5min静注0.5~1.0mg。晚近对心跳骤停晚期的研究提示,此量可能偏小,大剂量肾上腺素对自...  相似文献   

5.
心肺复苏时静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主动脉内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时静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主动脉压的影响。方法:对5例心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的同时,经股动脉插管测压,观察静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时主动脉内压力的变化。结果:在应用1mg肾上腺素时,主动脉内压力为(6.773±2.665)kPa(1kPa=7.5mmHg),与用药前的压力(6.613±2.265)kP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当肾上腺素剂量增至每次5mg时,主动脉内压力增至(7.973±3.044)kPa,与应用1mg肾上腺素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将肾上腺素剂量再增至每次10mg时,主动脉内压力为(8.453±3.148)kPa,与肾上腺素剂量每次5mg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肾上腺素增加主动脉内压力效应的持续时间为(7.45±1.41)分钟,与剂量无关。结论: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首剂可试用5mg,若需再次应用,可隔5分钟按原剂量追加,能获得较好的血管效应而避免过大剂量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犬心脏骤停复苏时平均动脉压、血清肌钙蛋白T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24只,雌雄不拘,体重(12.4±2.8)kg。按心脏复苏时肾上腺素给予的不同剂量分为A、B、C、D4组,每组6只。复制犬急性心肌梗塞心室颤动模型,24只犬随机分入上述实验组进行心肺复苏,测定复苏时主动脉压及平均动脉压,计算自主循环恢复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肾上腺素给药后2.5分钟及7.5分钟时的血清肌钙蛋白T含量。结果:心脏复苏时大剂量肾上腺素组(C、D组)平均动脉压及自主循环恢复率显著高于标准剂量组(A、B组),P<0.05;大剂量肾上腺素组7.5分钟的肌钙蛋白T含量显著高于2.5分钟的肌钙蛋白T含量(P均<0.05);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肌钙蛋白T含量在2.5分钟与7.5分钟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大剂量肾上腺素虽能提高犬心脏骤停复苏的成功率,但可加重心肌缺血及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期间应用血管升压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血管升压系的复苏疗效,明确其最适剂量及安全性。方法:83例心脏停搏患者随机分为4组:标准剂量肾上腺素(SDE)组22例,大剂量肾上腺素(HDE)组21例(此2组肾上腺素首剂量分别为1.0mg和5.0mg),若无效,每5分钟重复首剂量),低剂量血管升压素(LDV)组20例,大剂量血管升压素(HDV)组20例(此2组血管升压素首剂用量分别为0.5U/kg和1.0U/kg,若无效,每10分钟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血肺复苏(CPR)时肾上腺素的最佳用药浓度及剂量。方法 38例新生儿CPR病例,按静注肾上腺素的不同用药浓度和剂量归类为A、B、C三组。A组用1:1000肾上腺素0.01~0.03mg/kg;B三组肾上腺素首剂有效率、短期存活期存活率和长期存活率的差异。结果 A组和B组肾上腺首剂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x1^2=4.99,x2^2=6.14,P〈0.05),而在A、B两组间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肺复苏(CPR) 时肾上腺素的最佳用药浓度及剂量。方法 38 例新生儿CPR病例,按静注肾上腺素的不同用药浓度和剂量归类为A、B、C三组。A 组用1 :1 000 肾上腺素0-01 ~0-03 mg/kg;B组,即大剂量组,用1:1 000 浓度0-1~0-2 mg/kg;C组,即常规浓度剂量组,用1:10 000 浓度0-01 mg/kg。对照分析三组肾上腺素首剂有效率、短期存活率和长期存活率的差异。结果 A组和B组肾上腺素首剂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χ21 =4-99,χ22 =6-14,P< 0-05) ,而在A、B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 =0-21,P>0-05)。短期存活率A、B两组也明显高于C组(χ21= 4-89,χ22 =5-24 ,P<0-05) 。长期存活率则A组显著高于C组(χ2= 5-24,P< 0-05),B组和C组无统计学差异(χ2= 1-51,P>0-05)。结论 新生儿CPR 时肾上腺素的最佳浓度和剂量是1:1000 浓度0-01~0-03mg/kg。  相似文献   

10.
经确诊为尿布皮疹100例患儿,男54例,女46例,年龄3~15天。暴露患部,如涂有药物应清洗干净。冷光紫外线波长258.7nm,照射距离1.0cm,照射范围超出病变边缘1.0cm,5秒为1个生物剂量,从3/5个生物剂量开始(即3秒),隔日1次,每次增...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心肺复苏后低血压(附32例临床观察)安徽省巢湖市人民医院儿科(238000)陈爱武大剂量肾上腺素(0.1~0.2mg·kg-1/次)在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使即时存活率明显提高。CPR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过程。复苏后多种因素直接...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观察1∶20万肾上腺素对丁布氟芬液行术后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PCEA)效应的影响。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腔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20):丁布氟芬液100ml+0.1%肾上腺素0.5ml(即含1∶20万肾上腺素);Ⅱ组(n=20):丁布氟芬液100ml+NS0.5ml。用双盲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24小时用药量、镇痛效果、血压、心率变化及嗜睡发生率。结果:24小时用药量、VAS评分、嗜睡发生率,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内镇痛前、后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心率变化:I组镇痛后比镇痛前增快(P<0.05)。结果表明:1∶20万肾上腺素对丁布氟芬液术后PCEA无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3.
高浓度烟酸致发热反应误诊为输液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例资料男,59岁。因一氧化碳中毒后40天,反应迟钝5天,诊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于1998年2月4日住院。入院后,予烟酸0.4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治疗,以后每隔3日烟酸增加0.2g。至16日,烟酸剂量达到1.0g时,除输液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研究大剂量茶多酚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性损伤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茶多酚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健康家兔1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6只)。经静脉注射乌拉坦(1.0g/kg)麻醉实验动物后,记录体表标准Ⅱ导联心电图,气管插管后开胸暴露心脏,在左室支主干上、中1/3交界处穿线备用。稳定15min后,对照组经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实验组则给予茶多酚溶液10ml(剂量为50mg/kg)。30min后结扎左室支,持续15min。缺血期由专人连续观察(必要时记录)实验动物的体表心电图变化。结果实验组缺血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83.3%(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1/8,P<0.05)。实验组缺血期的动物死亡率为83.3%(5/6),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P<0.05)。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茶多酚可加重实验性心肌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甲氧氯普胺致锥体外系症状2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氧氯普胺用于治疗婴幼儿呕吐在农村基层卫生院比较广泛,因其价格低,效果好,医师及家属均容易接受。我院1987~1997年收治甲氧氯普胺治疗婴幼儿呕吐引起锥体外系症状者65例,其中23例曾有过误诊,误诊率为35.38%。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3例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5个月~1岁10例,~2岁8例,~3岁5例。1次剂量大于0.3mg·kg-18例,1次剂量在0.25~0.3mg·kg-19例,1次剂量在0.2~0.25mg·kg-16例。出现症状均在肌内注射后5分钟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肾上腺素(E)大剂量(HDE)与标准量(SDE)静脉注射在心肺复苏(CPR)时疗效进行评价。136例心脏骤停(CA)或依E用量不同分为两组。HDE组(n=24)首剂量1mg后,每隔3~5分钟重复2~8mg,累积量最小6mg,最大22mg,平均量(x±S)10.20±0.78mg;SDE组(n=112)首剂量1mg,3~5分钟重复首剂量。对两组自主循环恢复(RSC)率及存活率进行对照,结果HDE组RSC率(9/24)明显高于SDE组(17/112),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HDE组在活率(1/24)与SDE组(6/112)对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7例存活者病因主要是中毒、原发室颤、电击与溺水。本研究证明:HDE可显著提高RSC率,而与存活率似乎无关,存活率与CA的病因学及是否早期采用有效的CPR综合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7.
马性觉  周刚 《华西医学》1997,12(4):493-494
105例行气管插管全麻的病人,供氧流量分为0.5L/min,1L/min,1.5L/min,2L/min,2.5L/min5组,分别固定吸入0.5%,1%,1.5%,2%的安氟醚。结果发现回呼内安氟醚的浓度明显低于设定的浓度,回路内浓度与设定浓度相比0.5L/min,1L/min组P〈0.01;1.5L/min组P〈0.05;2L/min2.5L/min组P〉0.05,导致回路内安氟醚度浓度低下原  相似文献   

18.
不同剂量甘露醇降颅压的效果观察路德利甘露醇作为降颅压药用于临床由来已久。但对其用量尚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1]:甘露醇降颅压的有效剂量为1.0g/kg,而另一种观点认为[2]:小剂量(05g/kg,下文同此)对脑血管病的治疗与常规剂量的(10...  相似文献   

19.
双侧合谷,内关穴注入复合液封闭治疗呃逆30例,痛经15例,颈部手术疼痛78例,复合液为杜氟液和胃氟氯液。其药物组成及剂量分别为杜冷丁1.00mg/kg,氟哌啶醇0.08-0.10mg/kg;胃复安1.50-2.00mg/kg,氟哌醇0.08-0.10mg/kg,氯丙嗪0.07-0.09mg/kg。结果:呃逆病人注入胃氟氯液3-5min治愈,痛经病人注入杜氟液5-10min治愈颈部手术疼痛病人注入杜  相似文献   

20.
病例摘要:例一,男,4岁。因铁钉擦伤额部作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呈阳性反应而行脱敏注射。第一针注射后3分钟即出现全身瘙痒、风团,迅即出现面色青紫、四肢厥冷,测血压0。即予吸氧,肌注地塞米松5mg,非那更15mg,静推0.1%肾上腺素0.2ml,并予扩容、纠酸处理,约1小时后症状好转,血压恢复正常。例二,男,1岁,因烫伤作TAT皮试阳性而行脱敏注射,注射第一针后5分钟即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四肢厥冷,测血压为0。立即吸氧,静推0.1%盐酸肾上腺素0.2ml,地塞米松3mg,肌注非那更10mg,同时予气管插管吸痰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