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脑损伤患者在应激状态下,组织分解代谢增强,谷氨酰胺(Gln)消耗增加,体内谷氨酰胺急剧下降;而以其作为主要燃料的肠粘膜细胞、免疫细胞等将发生功能障碍,导致肠粘膜屏障及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易发生细菌和内毒素易位。本研究以严重脑损伤患者为对象,探讨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对其肠粘膜屏障及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严重脑损伤患者在应激状态下,组织分解代谢增强,谷氨酰胺(Gln)消耗增加,体内谷氨酰胺急剧下降;而以其作为主要燃料的肠粘膜细胞、免疫细胞等将发生功能障碍,导致肠粘膜屏障及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易发生细菌和内毒素易位[1-3]。本研究以严重脑损伤患者为对象,探讨谷氨酰胺强化营养  相似文献   

3.
丙氨酰谷氨酰妥对创伤后肠粘膜屏障的修复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SPF大鼠模型,观察失血后低血容量性休克全胃肠外营养(TPN)、TPN液中添加Ala-Gln(TPN加Ala-Gln)和经口进食(TEN)3种营养模式对肠粘膜免疫系统、肠粘膜菌群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和血浆内毒素(LPS)水平的影响,探讨Ala-Gln是否对损伤后肠粘膜屏障有修复作用。方法:24只SPF Wistar大鼠实施失血后低血容量性休克,复共后以TPN、TPN加Ala-Gln和T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甲泼尼龙对失血性休克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组、甲泼尼龙组、对照组。失血性休克采用股动脉放血制做模型,休克持续2h后回输失血及等量林格氏液复苏;甲泼尼龙组在复苏时静注甲泼尼龙50mg/kg一次;对照组不行放血处理。复苏后2h,留取血浆检测D-乳酸水平;取小肠组织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并制备肠组织匀浆测定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失血性休克组肠黏膜结构破坏,血浆D-乳酸显著升高,肠组织匀浆中TNF-α和MDA水平增加。甲泼尼龙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失血性休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使用甲泼尼龙对失血性休克后的肠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伴失血性休克状态下的不同的程度创伤性肝破裂后肠屏障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4例不伴失血性休克的不同程度创伤性肝破裂患者在术前和术后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水平,3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肝破裂Ⅱ级以上者的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水平明显增高,肝破裂Ⅲ级以上者伤后6h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水平明显增高,伤后72h仍明显增高(P〈0.01)。结论不伴失血性休克状态下的创伤性肝破裂同时有肠屏障的损害,伤势越严重,肠屏障的损害出现越早,且越严重;创伤性肝破裂后应注意保护肠屏障,伤势越重越应尽早保护肠屏障。  相似文献   

6.
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对肠粘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对肠粘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4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犬模型,随机分为切痂组(E组)和非切痂组(C组),伤后1小时按Parkland公式补给平衡盐溶液,E组动物伤后3小时切痂。分别于伤前、伤后30分钟及3、6、12、24和48小时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乳酸、内毒素(LPS)含量,伤后48小时检测肠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2组动物伤后血浆DAO、乳酸、LPS含量明显增加。切痂后能明显降低血浆中DAO、LPS和乳酸含量,肠组织中MDA含量也明显减少。结论: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有利于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SPF大鼠模型,观察失血后低血容量性休克后全胃肠外营养(TPN)、TPN液中添加Ala-Gln(TPN加Ala-Gln)和经口进食(TEN)3种营养模式对肠粘膜免疫系统、肠粘膜菌群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和血浆内毒素(LPS)水平的影响,探讨Ala-Gln是否对损伤后肠粘膜屏障有修复作用。方法:24只SPFWistar大鼠实施失血后低血容量性休克,复苏后以TPN、TPN加Ala-Gln和TEN3种营养方式支持7日后剖杀。以回肠内容物细菌S-IgA包被率、肠固有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计数、回肠革兰氏阴性细菌粘附率及血浆LPS水平为观察指标。结果:上述各项指标在TEN组变化最轻;,在TPN组变化最重,表现为肠固有层CD3 、CD4 、CD8 淋巴细胞和IgA浆细胞明显减少,肠腔细菌S-lgA包被率下降,肠道微生态发生紊乱,细菌粘附率和易位率上升,血浆LPS水平升高,死亡率高;TPN加Ala-Gln组各参数接近TEN组。结论:标准TPN能削弱肠粘膜免疫系统,加重粘膜屏障损伤;而适量补充Ala-Gln能减轻这种损害,有利于肠粘膜屏障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内毒素(LPS)致休克模型大鼠肠粘膜损伤情况以及“促动合剂”及其主要组分对休克大鼠肠粘膜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Wistar雄性大鼠,实验发两进行,第一部分绘模大鼠灌胃“促动合剂”及其主要组分水煎剂,2小时后取肠系膜淋巴结,心、肝、脾、肺、肾和血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各大鼠肠外器官细菌染率衣肠外器官易位细菌数;同时取用药2小时后的血及小肠组织,测定血一氧化氮(NO)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手术证实为严重腹腔感染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0)和精氨酸治疗组(n=20),精氨酸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左旋精氨酸0.3g/(kg·d)静脉滴注,连续5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d抽取两组静脉血检测血浆内毒素、血浆D-乳酸水平和血清C反应蛋白,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术后4d精氨酸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浆内毒素[(0.27±0.11)EU/Lvs(0.39±0.13)EU/L]、血浆D-乳酸水平[(2.47±0.57)!g/Lvs(3.87±0.98)!g/L)]、C反应蛋白水平[(23.12±16.33)mg/Lvs(39.30±17.45)mg/L)]、SIRS评分(0.76±0.89vs1.41±0.94)均显著减轻(P<0.05);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左旋精氨酸可减轻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维护肠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严重创伤引起的全身应激反应与肠黏膜屏障破坏可引起肠道细菌移位和发生内毒素血症,失控性炎症反应可进一步诱发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相似文献   

11.
大黄对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利用失血性休克和内毒素对肠粘膜屏障的致伤模型,对大黄的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机制进行了部分研究。失血性休克模型的肠粘膜病理检查显示:大黄能促进肠粘膜内杯状细胞大量增生,增加肠腔内粘液的分泌,保护肠粘膜。内毒素模型的生化检查结果表明:大黄对肠道、肝脏和血浆中的氧自由基有明显清除作用。由此推测:大黄对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部分机制可能通过此二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对感染性休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感染患者血二胺氧化酶活性(DAO)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发生感染性休克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49例严重感染患者于全身性感染、严重全身性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的DAO活性,并选择16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全身性感染组、严重全身性感染组和感染性休克组;另根据感染性休克发生与否分为非休克组和休克组,并分别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1.92±0.42)相比,全身性感染组DAO活性(2.50±0.98),严重全身性感染组DAO活性(2.80±1.06)和感染性休克组DAO活性(3.42±1.19)明显升高,P〈0.05;分别同全身性感染组(2.50±0.98)和严重全身性感染组(2.80±1.06)相比,感染性休克组DAO活性(3.42±1.19)明显升高,P〈0.05。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选研究时的DAO活性升高较未发生感染性休克更为显著[(3.17±1.12)vs(2.35±0.85),P〈0.05],且第3天的DAO活性明显升高[(3.34±1.03)vs(2.31±0.83),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3,最佳阈值为2.7U/ml。结论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在严重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且血DAO活性可以预测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大黄对大鼠肠粘膜及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62  
目的:研究大黄对肠粘膜及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用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内毒素性休克大鼠动物模型,以荧光标记白蛋白和小肠湿/干重比值检测内毒素性休克肠血管通透性,以血浆内毒素含量来衡量肠粘膜通透性。结果:内毒素能引起小肠组织明显水肿,其湿/干重比值显著增高,同时明显提高肠血管壁对荧光标记白蛋白的通透性;而大黄能减轻肠壁水肿和湿/干重比值(内毒素组为3.75±0.68,大黄组为1.66±0.33,P<0.01),降低肠血管通透性〔小肠组织荧光标记白蛋白含量:内毒素组为(1.254±0.117)μmol/g,大黄组为(0.900±0.071)μmol/g,P<0.01〕。低血容量性休克能破坏肠粘膜屏障,提高肠粘膜对内毒素的通透性,而大黄可明显降低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肠粘膜通透性,抑制肠道内毒素的吸收〔血浆内毒素含量:休克组为(0.557±0.069)EU/ml,大黄组为(0.345±0.055)EU/ml,P<0.01〕。结论:大黄能保护肠粘膜屏障,抑制肠道内毒素吸收,降低肠粘膜及肠毛细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在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中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阻黄组(OJ)、治疗组(UTI),制模成功后治疗组从尾静脉注射UTI1mL(1万U·只^-1),1次·d^-1。UTI3、UTI6和UTI9组分别连续用3d、6d和9d后处死,sham组、OJ组同期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处死;观察一般情况、下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浆内毒素(ET)、TNF—α、WBC计数、细菌易位率、肝功能(ALT、SB),及取肝、小肠标本作病理分析。结果:UTI在治疗梗阻性黄疽大鼠时,与OJ比较,UTI组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酸(ALT)、总胆红素(SB)、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菌易位率、腹水、伤口感染、出血、肝淤胆、肝细胞坏死程度、小肠粘膜水肿、糜烂、萎缩、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等明显降低。结论:UTI在治疗梗阻性黄疸大鼠时对保护肝功能、抑制全身炎症反应、降低肠道细菌易位率、保护肠粘膜屏障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动物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 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在低压舱内减压至海拔4 000 m,经股动脉放血使其平均动脉压(MAP)降至 40 mm Hg(1 mm Hg=0.133 kPa),实验组动物给予氧浓度(FiO2)为0.80的O2吸入,并回输全部失血量及 1.5倍失血量的平衡盐溶液抗休克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抗休克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的 MAP于治疗后4 h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而治疗后h和8 h实验组的血浆乳酸水平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1和P<0.05);血浆内毒素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实验组 动物的小肠黏膜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高原失血性休克可以造成肠黏膜屏障损伤,氧疗对高原失 血性休克家兔的肠黏膜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复方氯化钠溶液组(RS组)、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组(HES组),RS组和FIES组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在复苏后1 h和24 h,检测各组动物细菌移位、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的变化,并行Chiu氏评分.结果 Sham组未检测出细菌和TNF-a表达.与RS 1 h组比较,H-IES 1 h组移位的细菌数量、TNF-α表达和MPO活性明显较多;与RS 24 h组比较,HES 24 h组移位的细菌数量和TNF-α表达明显降低,MPO活性恢复至Sham组水平.结论 与RS比较,HES较好的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建立肠粘膜屏障功能衰竭(Intestinal barrier failure,IBF)的临床分期标准。方法 选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肝硬化、炎性肠病等患者共5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口服双糖探针后检测样本尿液中乳果糖/甘露醇(lactulose/mannitol,L/M)含量以评价肠道通透性,同时采集其新鲜粪便行菌群分析,记录其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表现、肠道通透性、肠菌群及免疫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同对照组(0.02938±0.00725)相比,病例组尿L/M比值(0.06694±0.02343)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74,P<0.01)。不同程度菌群失调患者肠道通透性无显著差异(F=2.285,P=0.113)。随着患者腹胀及腹泻程度的增高,肠道通透性增高及中重度菌群失调的比率也增加。病例组C反应蛋白(47.8±33.5mg/L VS 3.2±2.6mg/L)、血浆内毒素(5.806±4.219EU/ml VS 0.018±0.056EU/ml)及血清IL-6(22.19±8.45pg/ml VS 6.24±0.13pg/ml)水平较之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肠粘膜通透性、肠菌群状态及免疫指标间的关系,可初步建立IBF的临床分期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内毒素(LPS)致休克模型大鼠肠粘膜损伤情况以及“促动合剂”(以厚朴、大黄等为主药组方)及其主要组分对休克大鼠肠粘膜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Wistar雄性大鼠,实验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给制模大鼠灌胃“促动合剂”及其主要组分水煎剂,2小时后取肠系膜淋巴结、心、肝、脾、肺、肾和血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各大鼠肠外器官细菌感染率及肠外器官易位细菌数;同时取用药2小时后的血及小肠组织,测定血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小肠组织DAO活性;第二部分大鼠制模同时灌“促动合剂”及其主要组分的水煎剂,1小时后给大鼠灌胃乳果糖和甘露醇混悬液,收集其后的6小时尿液,用高压液相电化学检测器测定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含量,计算它们排除率之比。用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再灌注进肠粘膜pH(pHi)及肠粘膜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差(Pi-aCO2)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兔低血容量性休克及主模型,通过Tonometry张力计测定半计算休克前(S0),休克1小时(S1)及再灌注1小时(REP1)2小时(REP2)乙状结肠pHi及Pi-aCO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液体复苏对新西兰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肠系膜微循环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方法选取4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将其分为A、B、C和D组4组各10只,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A、B和C组分别采用低温、常温和温热复苏液进行液体复苏,D组未行液体复苏。比较4组休克前(T1)、休克时(T2)、液体复苏1 h(T3)和液体复苏3 h(T4)时肠系膜微血管直径、红细胞流速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结果肠系膜微血管直径和红细胞流速,与T1时比较,4组T2时均降低,A、B和D组T3时降低,D组T4时亦降低;与T2时比较,A、B和C组T3和T4时升高;与T3时比较,A和B组T4时升高(P0.05)。肠系膜微血管直径,T3时C组最长,B、A和D组依次缩短;T4时A、B和C组均长于D组(P0.05)。肠系膜微血管红细胞流速,T3时A、B和D组慢于C组,A和B组快于D组;T4时A、B和C组均快于D组(P0.05)。与T1时比较,血清DAO和D-LA 4组T2、T3和T4时均升高;与T2时比较,A和B组血清DAO和D-LA T3和T4时升高,C组血清DAO T3时升高;与T3时比较,C组血清DAO和D-LA T4时降低(P0.05)。血清DAO,T3时A和B组分别高于C和D组,C组高于D组;T4时A和B组分别高于C和D组(P0.05)。血清D-LA,T3和T4时A和B组分别高于C和D组(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可导致新西兰兔出现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使用温热复苏液进行液体复苏利于改善肠系膜微循环,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