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依从性的原因,探讨其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0年6月收治的68例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并伴有不同部位骨折、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针对问题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影响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患者的重视程度、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诊断率、经济状况、对治疗的信心。采取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比较多,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排舞运动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效果。方法以社区86名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排舞运动组和一般教育组,12个月后采用双能骨密度测定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分记录。结果干预治疗后,排舞运动组骨密度值高于一般教育组(P〈0.05)。排舞运动组在总体健康、活力、生活实践、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方面均高于一般教育组(P〈0.05)。结论排舞运动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推荐为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3.
马利红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491-1492
目的探讨吸烟对围绝经期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妇女雌激素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应用激素替代治疗期间吸烟的围绝经期妇女(观察组)与50例不吸烟应用激素替代治疗的围绝经期妇女(对照组)的雌激素水平及疗效作比较。结果观察组雌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绝经综合征症状缓解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吸烟与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雌激素水平及疗效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长沙市围绝经期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长沙市围绝经期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提供依据. 方法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体检的全市各单位围绝经期妇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对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及非患者分别进行相关因素的调查.对所获资料进行χ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城市围绝经期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重指数高是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保护性因素,而年龄、怀孕次数、生育次数是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重指数高是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保护性因素,OR值为0.430,而年龄是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OR值为3.580. 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维持适当的体重有可能对骨量丢失有保护作用,并可能降低其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对妇女围绝经与绝经期抑郁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妇女的雌激素水平以及用雌激素治疗妇女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的效果.方法 采用磁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了30例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抑郁障碍妇女血清雌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用雌激素(单用组)或联合应用抗抑郁药物(联合组)治疗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抑郁障碍妇女,并用Hamiltom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用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症状评分量表评估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 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妇女血清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P<0.05).治疗后两组Hamiltom抑郁量表总分均明显下降(P<0.001);联合组和单用组的减分率分别为70.53%和58.2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和单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联合组高于单用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01);联合组和单用组的减分率(73.99%和70.66%)、联合组和单用组的总有效率(96.67%和93.33%)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关,因此采用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受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在原来抗抑郁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雌激素对提高疗效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教育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效果。方法:从增城地区选取400名符合要求的围绝经期妇女,平均分为A、B两组,A组为非干预组,B组为干预组,对A组只进行一般指导,对B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干预。记录两组妇女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两组妇女3个月、6个月时的骨密度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9个月和1年时骨密度检测结果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干预,能明显的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身体状况,为今后探索更加积极的防治措施,制定更加有效的干预模式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保健医苑》2009,(10):55-55
<正>绝经期妇女经常面临骨质疏松症困扰,增加她们老年时骨折的风险。西班牙研究者发现,绝经期妇女适量饮用啤酒可增强骨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由轻创伤引起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与骨密度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86例40~58岁由轻创伤引起的Colles骨折女性患者和232例同年龄无骨折史来我院健康检查的女性,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左股骨上端骨密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折组BMD明显低于对照组,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检出率Colles骨折组为31.82%,对照组为12.16%。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由轻创伤引起的Colles骨折与BMD有密切关系。围绝经期妇女更应该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以避免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多见于绝经期妇女。事实上,年轻女性尤其是白领丽人也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0.
邬时民 《家庭医学》2004,(24):34-34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多见于绝经期妇女。事实上,年轻女性尤其是白领丽人也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4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期选择148例绝经后无骨质疏松症的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绝经后妇女年龄、生育次数、哺乳时间、绝经年龄、绝经期限、体质量指数、规律运动、初潮年龄、吸烟、饮酒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可见,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与年龄、生育次数、哺乳时间、绝经年龄、绝经期限、体质量指数及规律运动有关(P0.05);与初潮年龄、吸烟及饮酒无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较大、绝经期限长、体质量指数低、无规律运动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与年龄、生育次数、哺乳时间、绝经年龄、绝经期限、体质量指数、规律运动有关,其中年龄大、绝经期限长、体质量指数低、无规律运动是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此类因素并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2.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和行为状况 ,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她们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 ,从1997~ 2 0 0 0年 ,对自愿接受调查随访和健康检查的社区围绝经期妇女每年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检查。结果显示 :35 8名围绝经期妇女中 ,绝经者占 16 .48% ,平均绝经年龄为 48.79岁 ;绝经后妇女的性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和行为状况在各年龄段之间有很大差异 ;身高和体重的变化在各年龄段的分布差异明显 ;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对身高和体重的变化有显著影响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 2 5 .42 % ,绝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明显高于未绝经期妇女 ;高血压、乳房疾病和妇科疾病在围绝经期妇女中占有相当比例 ,且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也有显著差异。提示部分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意识不强 ,保健知识贫乏。因此要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补充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改善临床症状和激素水平的分析.方法:纳入我院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观察疗效及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E2和FSH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较好(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改善了围绝经期妇女的激素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丛德红  宫美轩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649-1650
目的:探讨妇女围绝经期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对112名围绝经期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疗效、预后等施行跟踪观察,综合评价。结果:112例患者中,经试验性治疗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44例(39.3%),其余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心血管表现。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冠心病的诊断要慎重,应多因素综合分析,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吕福英 《现代保健》2013,(21):60-61
目的:观察雌激素替代治疗(HRT)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替代治疗(HRT),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Kupperman评分和HAMD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相关激素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激素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雌激素替代疗法(HRT)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求医信箱     
自《中老年保健》刊出《更年期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一文后,我陆续收到湖南、湖北、云南等地多位读者的来信,现就信中一些共性问题回答如下: 问:围绝经期妇女能否使用激素替代治疗? 答:围绝经期是指40岁后的妇女出现更年期症状或月经紊乱至停经1年内的阶段。为了缓解更年期症状,保护心脏及预防骨质疏松症,围绝经期妇女及早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可以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问:药品种类很多,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17.
谭振朝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322-3323
目的:根据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测量值与具有正常生育能力女性骨密度测量值对比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声骨强度测量仪对观察组(206例围绝经期妇女)与对照组(206例正常女性)进行骨密度测量,比较两组SOS值,T值和Z值。结果:观察组SOS值、T值和Z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断患有骨质疏松患者33例(16.02%),对照组诊断患有骨质疏松患者1例(0.49%),观察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量流失从围绝经期开始,该阶段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键时期,应适时进行骨密度测量,及时发现估量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夏荣林 《中国校医》2021,35(7):554-556
围绝经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急剧降低,骨微环境出现紊乱,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引起高转换型骨代谢。目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围绝经期妇女常见慢性骨代谢性疾病,其治疗主要方法为药物疗法,但长期应用药物可引发严重毒副作用。运动疗法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疗法,其副作用少、操作简便。但目前临床暂无统一、特效的运动方案,对运动方式、强度、时间等方面的选择尚无统一认知,且疗效评估标准不一,导致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9.
25%的围绝经期妇女遭遇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随着妇女年龄增长,患病率亦相继上升,25%的围绝经期妇女罹患此病。  相似文献   

20.
妇女进入围绝经期以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波动性下降,会减少对钙的吸收,同时破骨过程增加,新生骨骼无法及时形成,骨骼密度降低,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重在预防,膳食营养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其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分析不同营养物质在预防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阐述科学合理饮食和运动,预防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