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与内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勤 《中原医刊》2003,30(16):24-25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和胆管、胰管的出血 ,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病变的出血。临床上要求我们对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病因能及时正确地分析并准确地治疗。1 临床特点1 1 出血量与颜色的估计 :每日出血量在 5ml以上 ,潜血试验阳性 ;每日出血量在 5 0 70ml以上 ,表现为黑便 ;每日出血量在 2 5 0 30 0ml以上 ,可引起呕血。①黑便呈柏油样 ,系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当出血量大 ,血液在肠内推进较快 (此时肠鸣音亢进 ) ,黑便呈暗红色 ,甚至鲜红色 ,酷似下消化道出血。空肠、回…  相似文献   

2.
自1995年8月~1998年2月,笔者对20例妊娠妇女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单用凝血酶口服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中均为妊娠妇女,年龄25~32岁。其中早期妊娠12例,中期妊娠6例,晚期妊娠2例。既往有慢性胃炎史12例,消化性溃疡2例。呕血伴黑便1例,单纯黑便19例。19例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其余为强阳性。根据全国消化病会议制定上消化道出血程度的分级,本组中轻度出血19例(出血量<500ml),中度出血2例(出血量>500ml)。1.2治疗方法:①轻度出血:凝血酶lop单位加冰生理盐水20ml,口服,每4小时l”次…  相似文献   

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约为 10 % ,60岁以上患者出血死亡率高于中青年患者 ,约为 30 %~5 0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 ,使某些患者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处理 ,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其间护理工作的及时到位是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保证。本文收集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上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 115例 ,对该疾病的心理护理进行分析总结。1 临床资料本组 115例患者 ,男 94例 ,女 2 1例 ,年龄 17~81岁 ,平均 4 7.2岁 ,临床表现 :呕血为主 8例 ,呕血伴黑便 35例 ,黑便 72例 ;出血量估计大于 2 0 0 0ml 5例 ,(5 0 0~ 2 0 0 0 )ml 2 8例 ,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其应激性溃疡各项症状出现情况及出血量、总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大便潜血(6.52%)、黑便(4.35%)、胃液潜血(6.52%)、大出血(0)、总出血量(43.07±11.31)ml,出血停止时间(3.27±1.12)d,总住院时间(8.17±2.1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的大便潜血、黑便、胃液潜血及大出血出现率,减少总出血量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重症.笔者用复方五倍子液口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8例,获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8例患者均以急性呕血和(或)黑便来诊,患者在门诊或入院后均经胃镜明确诊断.其中,男性3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0.5岁(15~85岁).单纯黑便17例,呕血8例,呕血及黑便13例,出血量超过1000ml以上者19例,500~1000ml者10例,出血量500ml以下者9例.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3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胃溃疡10例,复合性溃疡3例,吻合口溃疡1例),急性胃粘膜病变3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胃窦癌1例.  相似文献   

6.
正确地判断出血量对指导医生及时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至关重要。通常可采用下列方法判断失血量的多少。一、出血方式一般说来,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时,提示24小时出血量达5ml 以上;失血量在60ml 以上时即可出现黑粪;如粪便呈咖啡色时,失血量已达100ml 左右;胃内积血量达到250~300ml 时才出现咖啡样呕吐物。根据呕吐物与黑粪多少,只能粗略估计失血量大小,这是因为呕吐物中除含血液外,尚混有其他胃内容物;粪便与血液混在一起。呕血与黑粪的多少还与出血部位,出血速度及出血量等因素有关。如贲门以上的病变,即使出血较少亦可出现呕血。当肠蠕动缓慢  相似文献   

7.
<正>近来年农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高,现将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232例病因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本组232例,男184例,女48例,男:女之比为5:1;发病年龄最小13岁,46~60岁发病率占39.4%。重体力劳动者215例,占92.7%。 第一次出血者185例,二次或二次以上出血者47例;单纯黑便142例,呕血加黑便90例。轻度出血,出血量<100ml 99例,占42.6%;中度出血,出血量>1500ml 71例,占30.6%。约1/3病例系慢性出血。  相似文献   

8.
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胡正操 《广西医学》2003,25(2):255-256
急诊胃镜检查作为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最直接可靠的方法 ,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我院近几年来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35 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评价急诊胃镜检查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5 8例患者中 ,男 2 5 6例 ,女 1 0 2例 ,年龄 1 3~ 75岁 ,平均 40 .3岁 ,临床表现为单纯呕血 2 9例 ,单纯解黑便 1 78例 ,二者兼有 5 1例 ,估计出血量 <5 0 0 ml67例 ,5 0 0~ 1 0 0 0 ml1 35例 ,>1 0 0 0 ml5 6例 ,将出血后 48h内行胃镜检查 1 96例为A组 ;出血 48h后行胃镜检查 1 62例为 B组。两组病例的性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肝硬化患者108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9例患者进行出血量、昏迷、出血时间、黑便或呕血,呃逆、烦躁等项目的 观察.结果 观察出血时间1~7 d 14例,7 d后5例,昏迷9例,黑便或呕吐7例、呃逆3例,烦躁2例,其他2例.结论 出血量大、昏迷患者应早期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0.
王永翠 《华夏医学》2002,15(3):335-336
上消化道出血在尿毒症患者中常见 ,1 995年 6月至 1 999年 1 2月我院应用洛赛克加思密达联合治疗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 3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为 1 995年 6月至 1 999年 1 2月住院患者 ,共60例 ,其中男 41例 ,女 1 9例 ;年龄 2 8~ 74岁 ,平均年龄 44.8岁 ,均因呕血或黑便入院。所有病例均经过不同程度血液透析。全部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急性胃粘膜病变 2 9例 ,溃疡病 2 3例 ,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8例。1 .2 出血量判断标准出血量 >1 0 0 0 ml,血红蛋白 <70 g/ L,心率 >1 0 0次 / min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三年中2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中所发现的15例非曲张静脉出血患者作以简要分析。1 临床资料 三年中(1988~1991)共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4例,行急诊胃镜检查的28例,6例因病情危重休克未能检查。 28例患者均有肝硬化临床表现,呕血、黑便、呕吐物或便潜血阳性,胃镜发现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15例为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占53.57%,12例为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占42.86%,1例未找见明显出血病灶。  相似文献   

12.
杜云  王茜  孙红格 《海南医学》2013,24(13):2019-2021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妇应用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来我院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621例,对其实施产后出血预防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另同期选择1874例行阴道分娩的产妇,给予实施预防产后出血的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产后出血24例,产后出血率为1.48%,第三产程出血量为(211.3±57.6)ml,产后2h出血量为(87.34±16.38)ml,产后24h出血量为(149.61±23.52)ml;对照组中产后出血52例,产后出血率为2.77%,第三产程出血量为(272.8±60.9)ml,产后2h出血量为(146.96±25.13)ml,产后24h出血量为(248.28±36.49)ml;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罕见病因的上消化道出血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崇体  周可 《重庆医学》2001,30(3):287-288
例1:患者,男,48岁,便血15d,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10年有,曾因不明原因黑便住院,保守治疗出血停止。近三年来常感饥饿痛,进食后可缓解,酷似十二指肠球都溃疡病,经多次上消化钡餐透视、纤维胃镜检查未发现病灶。入院后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再次急诊行胃镜检查,无阳性发现。但进食后即诱发出血,1次出血量在1 000~1 400ml。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95年5月至2003年6月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257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57例,其中男189例,女68例,年龄8~83a,平均41.5a,病程1d~41a.出血方式:黑便178例,呕血17例,呕血兼黑便62例.出血前有上腹部疼痛史135例,肝病史12例,酗酒38例,服强的松及解热止痛药7例.出血量100~1500ml者24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在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根据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头颅CT检查的资料,分析出血量、出血部位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基底节区出血47例,占54.7%,丘脑出血17.4%(15/86),脑叶出血12.8%,小脑出血9.3%;脑干出血5.81%.26例出血伴破入脑室,占30.2%.出血量≤20ml为59例,21~40ml,14例,41~60ml,7例,61~80ml,3例,81~100ml,2例,101ml以上,为1例.脑出血的死亡率和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系.结论:CT是诊断脑出血的便捷和可靠的方法,明确诊断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6.
20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临床以呕血、黑便为主要特征,属祖国医学“血证”范围。我科于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6例,应用中药,辨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病例分析男174例,女32例,年龄(45.3±27.4)岁。引起出血的原发病为十二指肠溃疡98例,胃溃疡63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14例,慢性胃炎19例,胃吻合口溃疡3例,胃癌7例,原因不明2例。首发症状黑便125例,黑便合并呕血81例。出血总量<500ml51例,500~1000ml67例,>1000ml88例,大便潜血试验均强阳性。Hb>100g/L66例,Hb70~100g/L58例,Hb<…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在数小时内失血量可达到1000ml以上或超过循环血量的20%,除呕血、黑便外,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为了及时抢救患者,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并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预防并发症,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8.
林小梅  林小玲 《医学文选》2000,19(2):270-270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疾病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的出血。许多原因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急性胃粘膜损害、胃癌、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等。笔者对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的体会如下。1 临床观察1.1 呕血情况 上消化道出血时患者并不一定都有呕血现象。一般而言 ,幽门以上的出血才可表现呕血。呕鲜红色血或伴有血块 ,表示出血量大。当出血量少且出血速度较慢时 ,呕血多为棕褐色或咖啡色胃内容物。1.2 黑便情况 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特征性表现。典型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简称PSA)对前列腺增生或尿潜血阳性患者中早期诊断或筛查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76例在我院已诊断前列腺增生疾病(含7例前列腺癌)或伴有尿潜血阳性的患者进行PSA测定,将测定结果在不同的年龄组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276例患者中,PSA >4ng/ml的116例,占42.1%;PSA≤4ng/ml的160例,占57.9%;7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3例PSA >4ng/ml,4例PSA≤4ng/ml;117例年龄在 70~79岁的患者中,PSA >4ng/ml的62例,PSA≤4ng/ml的55例,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其差异性显著;107例前列腺增生同时伴有潜血阳性的患者中,PSA >4ng/ml值的40例,PSA≤4ng/ml值的67例,潜血与PSA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PSA对早期诊断或筛查前列腺癌意义不大,它只能对高度疑视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提供一个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疾病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所致的出血。临床特征为呕血和黑便。出血量大时,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