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建人  吴立萍 《浙江医学》2005,27(12):945-947
重症监护病房(ICU)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等特点,使细菌感染的发生率高于普通病房,细菌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加,了解ICU内感染细菌种类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0月重症监护病房各种标本的细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作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主要收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常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以感染最常见。而感染将加重其病情,增加治疗的困难及预后恶化。ICU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其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细菌耐药性明显高于普通病房。为了解1CU病房细菌感染及耐药状况,笔者对所在医院2004—01。2005—12ICU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危重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非隔离式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感染高危病区,外科系统和ICU内50%的死亡患者与医院内感染有关,控制和预防ICU医院获得性感染显得十分重要。 1ICU感染的分类及危险因素 根据医院感染来源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ICU感染主要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创建和完善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许多新问题伴随而来。ICU内的感染患者,除一部分是本身因为重症感染而入住以外,相当一部分是医院获得性的,即使是感染性疾病入住的患者,也可以因为处理不当或其它原因在ICU内再次获得感染。感染可以是导致抢救最终失败和医疗费用增加的最重要原因。控制和预防ICU内医院感染因而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本文就ICU内获得性感染的流行病学、主要病原菌及预防对策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ICU院内感染初步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ICU(重症监护病房)内都是危重患者,机体抵抗力低,正常防御功能减弱或消失,有害物质易侵袭诱发感染。降低ICU院内感染率,对减轻患者病痛,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期有重要意义。现对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蒋琳  杨涵铭 《上海医学》2004,27(7):527-528
重症监护室(ICU)以气管切开患者居多,因此感染和抗菌治疗尤为重要。随着近年来ICU内交叉感染率、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提高,及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其费用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本研究旨在探讨降低ICU内患者感染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赵霞 《中原医刊》2007,34(12):66-67
目的探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入住ICU患者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15%,多见于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和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结论积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重症医学科(ICU)是危重患者监护及治疗的特殊区域,能对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ICU医院感染率较普通病区高,医院感染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提示,ICU患者花费最多的是医院感染[1],因此,控制医院感染异常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医院感染现状,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文郎  唐恒锋  王文杰  陈爱华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57-1958,1939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与同时间段内普通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感染率、感染菌种、感染部位及主要细菌耐药性的对比研究,指导临床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ICU与普通神经外科2009年1月~2010年10月出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感染率、感染菌种、感染部位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地对照研究。结果:ICU病房患者的易感性强,细菌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普通病房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洋葱假单胞菌为主;ICU病房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普通病房严重。结论:ICU病房与普通病房的细菌构成、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采取一定的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阻断病原菌在不同病房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神经外科ICU是重症脑科患者监护及治疗的特殊区域,由于住院患者病情危重,接受各种有创检查和治疗较多,极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为了给预防和控制神经外科ICU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ICU住院患者进行每月医院感染前瞻性目标监测,持续48个月,结果提示神经外科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建立人工气道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黄鹏 《医学文选》2006,25(3):563-566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又称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重症监护病房(ICU)为抢救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先进的设施,但也造成了一些患者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据报道,外科ICU的医院感染率(15.9%)明显高于普通病房(5.4%),北京某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的检测资料表明,ICU院内感染率高达到50%以上,甚至达100%,感染是导致抢救最终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医院内感染不仅会引起病人病情的恶化,还会造成病人治疗费用的上涨,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可见ICU病房为医院感染的重点,感染控制十分必要。本文旨在通过对ICU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分析,阐述ICU获得性感染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黄日丽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865-1866
目的分析儋州市农垦那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情况和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5月,在ICU住院时间〉48h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106例,其中21例ICU患者发生了26例次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9.81%,呼吸道感染(46.15%),泌尿系感染(38.46%),胃肠道感染(7.69%),是主要的感染。其感染因素与年龄、ICU住院时间(〉7d)、侵入性治疗和手术有关。结论应重视ICU医院感染的控制,加强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以达到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时ICU有病原学诊断的31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ICU医院内感染中,仍以G^-杆菌为主,念珠菌次之。肺部感染占90%,败血症占19%,泌尿系感染占9.6%。结论 加强ICU医院感染监测,重视ICU病房管理,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占前三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基础疾病以损伤性疾病、脑血管意外及消化道疾病的感染率最高;并与创伤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等有关。结论加强ICU病室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和治疗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ICU病房真菌性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研究其分布及耐药状况,为真菌性医院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ICU病房送检615例各种原因致重症创伤手术治疗后或重症内科患者标本进行医院内真菌感染病原学调查。结果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52例,发生率为8.6%,占检出病原体的21.6%,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61.5%),其次是泌尿道感染(19.2%);以白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等为主;对两性霉素B(AMB)、5-氟胞嘧啶(5-FC)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4.1%、90,批,对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则存在较低敏感率,耐药率分别为25.2%、19.2%,同时低水平耐药问题突出。结论ICU病房真菌性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严重,对抗真菌药物耐受性明显提高.必须加强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重视真菌的细菌检验,减少或杜绝滥用抗生素。真菌的治疗必须严格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谨慎、合理、科学选药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的方法 对2006年1月至12月入住ICU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ICU患者医院感染率29.1%,显著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3.4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75.0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萄萄球菌属细菌为主.结论 ICU由于危重患者多,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均是医院感染高发因素,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ICU病房细菌感染情况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病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为了解我院ICU病房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帮助,我们对5年间ICU病房院内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培养出的348株病原菌作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危重病人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情况,探讨其防治策略及细菌耐药性. 方法 回顾158例ICU病人医院内肺部感染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实验结果. 结果 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细菌特别是气管切开后病人肺部感染细菌培养阳性,占26.58%,培养出致病菌10 种共66 株,以革兰染色阴性(G-) 杆菌为主,共43 株,占65.15%,革兰染色阳性(G+) 球菌为,共12株,占28.57%,另11株为真菌,占26.17%.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13例,控制4例,死亡25 例,死亡的25例中肺部感染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耐药普遍. 结论 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原体主要以G- 杆菌为主,肺部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危重病人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情况,探讨其防治策略及细菌耐药性. 方法 回顾158例ICU病人医院内肺部感染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实验结果. 结果 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细菌特别是气管切开后病人肺部感染细菌培养阳性,占26.58%,培养出致病菌10种共66株,以革兰染色阴性(G-) 杆菌为主,共43株,占65.15%,革兰染色阳性(G+)球菌为,共12株,占28.57 %,另11株为真菌,占26.17%.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13例,控制4例,死亡25例,死亡的25例中肺部感染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耐药普遍.结论 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原体主要以G-杆菌为主,肺部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ICU监护室是医院主要科室之一,主要集中了全院危重症患者,由于患者普遍存在自身免疫低下、抵抗力差、接受侵入性诊疗多,监护措施多、使用广谱抗生素大、时间长等特点,其院内感染率比普通病区高,致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在ICU相对增高”。可见ICU病室的感染控制是十分重要,当前,医院感染控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更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而ICU监护室由于其接收的病人病情重、抵抗力低,加之各种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及个人治疗等,使ICU病人感染的机率明显高于一般病房。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我院重症监护病室的工作,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