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2008年化妆品皮肤病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化妆品卫生监督规范的制定和修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到广州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投诉和就诊的24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以青年女性为主,20~29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59.2%;职业以自由职业、公司职员及学生为主,占66.3%。临床表现主要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占93.8%)。共涉及502个品种的化妆品,其中普通化妆品446种,以乳液水剂面霜护肤类为主,共224种,占44.6%,特殊化妆品56种,占11.2%,祛痘类产品的投诉突出,且引起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结论本研究结果认为,2008年广州地区化妆品皮肤病发病以接触性皮炎为主,主要涉及女性自由职业者和公司职员及女大学生,护肤类产品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建议祛痘类产品应作为特殊类型化妆品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2.
化妆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化妆品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查阅最近的相关文献获得。结论: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较为普遍,七种接触性皮炎是最常见的化妆品皮肤病。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的汞导致的病变多而且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延安市博爱医院皮肤科于2008-07~2009-12月应用复方克霉唑乳膏(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115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皮肤科门诊患者,男60例,女55例,年龄13~60岁,平均28.5岁。病程2d~10年,平均1.43年。诊断以皮肤性病学为标准[1],其发病部位主要为躯干、四肢,少数为面颈部。其中急性湿疹14例,占12.17%;亚急性湿疹12例,占10.43%;慢性湿疹32例,占27.83%;接触性皮炎15例,占13.04%;神经性皮炎20例,占17.39%;脂溢性皮炎16例;占13.91%,异位性皮炎6例,占5.2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化妆品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的状况,对56例化妆品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以中青年农民患者居多(占75%),临床主要表现为接触性皮炎(占96%),大部分是由一般化妆品引起,其次为染发剂、祛斑增白类化妆品。认为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加强化妆品基本知识的宣传及化妆品的市场管理,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斑贴试验(简称班试)可帮助皮肤科医生对接触性皮炎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进行诊断及防治。目前,国内外斑贴试验的方法有多种,我科参照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研制的标准筛选抗原,对20例接触性皮炎及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显示,有17例呈现一项或两项阳性反应,总阳性率85%,表明本试验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寻找接触性致敏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高云  陈丽  崔文颖  陈雪  孙雅纯  张涵婷 《北京医学》2010,32(11):893-893,898
面部化妆品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是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8月至2010年3月应用皮炎汤联合蓝科肤宁治疗化妆品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57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致敏原及其特点.方法 以标准筛选抗原斑对57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 57例患者中45例对20种标准筛选抗原中的18种出现1种或1种以上抗原阳性反应,总阳性反应率78.9%,其中以硫酸镍阳性率最高,达26.3%,其余依次为重铬酸钾、氯化钴、硫柳汞、芳香混合物.湿疹、脐周皮炎及汗疱疹之间抗原阳性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明显高于颜面再发皮炎的抗原阳性反应率(P<0.01).结论 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皮炎湿疹类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及接触性致敏原及其性质,并有助于系统性接触性皮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对108例化妆品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分析,并对部分患者做了可疑致病化妆品斑贴试验。结果表明,中轻年女性患者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皮炎(96.3%);大部分是由一般化妆品引起,其次为祛斑增白类化妆品。14例做了可疑化妆品斑贴试验.有6例阳性。  相似文献   

9.
皮炎、湿疹等皮肤病240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部分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因.方法 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制的皮肤过敏原试验诊断试剂盒斑贴器对240例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 斑贴试验阳性反应者208例,阳性率87%.各病种阳性率:接触性皮炎97.5%,湿疹94.25%,荨麻疹75%,特应性皮炎58%.标准筛选抗原中阳性率较高,抗原有香料、硫酸镍、硫汞、对苯二胺、重铬酸钾、松香、甲醛等.结论 清洁剂、染发剂、化妆品以及含汞的医用药品是主要的皮肤接触致敏物质.  相似文献   

10.
伍嘉亮 《中外医疗》2007,(11):47-47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中规定,氢醌在祛斑类化妆品中是被禁止使用的.本文针对美白祛斑类产品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讨论了氢醌的检验方法并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对美白祛斑类产品监督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发生明显变化,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日益迫切。这一切为我国的美容业带来了生机,美容院的数量成倍增长,生意火爆。美容院中的劣质化妆品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美容不成反被毁容的事件时有发生,使当事人身心受到伤害。美容院中使用的化妆品质量问题日显突出,加强对美容院中化妆品的卫生监督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管理对策。1存在的主要问题1.1美容院中存在大量进口的祛斑类化妆品和部分自制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未经有关部门检测,而进口化妆品多为“水货”。目前,美容院经…  相似文献   

12.
手部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美观。有研究显示,手部皮炎患者中,54.4%的患者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27.4%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1]。为探讨手部皮炎接触性致敏原及其特点,以期更好地诊断与治疗,我科对198例手部皮炎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并分析其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分析抗震救灾前线皮肤病发病情况.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 对诊治的2753例救灾部队官兵和灾民进行皮肤病发病情况调查.结果 1930例患皮肤病,患病率69%.在皮肤病的病种构成上,虫咬皮炎、足癣、夏季皮炎、股癣、松毛虫皮炎、蚊虫叮咬、脓疱疮、湿疹、花斑糠疹、接触性皮炎所占比例较高,其中虫咬皮炎患病率所占比例最高,达42.1%.结论 皮肤病是抗震救灾前线部队官兵和灾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皮肤病的病种构成灾后发生了显著变化,昆虫性皮肤病,特别是虫咬皮炎的患病率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4.
彭书莉  王敏 《实用全科医学》2011,9(6):898-898,912
目的探讨斑贴试验在寻找皮肤科常见疾病病因方面的应用。方法对门诊2008年4月-2009年10月确诊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105例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并对各组间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05例患者出现一项及以上阳性的87例,总阳性率82.86%;其中接触性皮炎阳性率27/33例(81.81%),过敏性皮炎阳性率18/25例(72%),湿疹阳性率18/24例(75%),面部复发性皮炎阳性率10/16例(62.5%),神经性皮炎阳性率2/4例(50%),脂溢性皮炎阳性率1/3例(33.33%);阳性率最高的物质为重铬酸钾为21/105(20%),其次为硫酸镍19/105(18.1%)、硫柳汞9/105(7.6%)。结论本研究证实在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接触性过敏原起着重要的作用,斑贴试验是目前多种皮肤病病因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靳云霞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9,(24):3105-3105,3143
目的:研究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查找皮炎、湿疹的过敏原因。方法:应用北京元康医学实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皮肤过敏原试验诊断试剂盒斑贴器对360例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斑贴试验阳性反应312例,阳性率86.7%。接触性皮炎阳性率92.7%,湿疹90.8%,荨麻疹89.1%,神经性皮炎52.0%,特应性皮炎38.5%。抗原阳性率依次为芳香混合物、硫酸镍、硫汞、对苯二胺、重铬酸钾、松香、甲醛等。结论:清洁剂、染发剂、化妆品以及含汞的医用药品具有较高的致敏性,是主要的接触致敏物质。  相似文献   

16.
斑贴试验36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云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05-3105,3143
目的:研究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查找皮炎、湿疹的过敏原因。方法:应用北京元康医学实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皮肤过敏原试验诊断试剂盒斑贴器对360例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斑贴试验阳性反应312例,阳性率86.7%。接触性皮炎阳性率92.7%,湿疹90.8%,荨麻疹89.1%,神经性皮炎52.0%,特应性皮炎38.5%。抗原阳性率依次为芳香混合物、硫酸镍、硫汞、对苯二胺、重铬酸钾、松香、甲醛等。结论:清洁剂、染发剂、化妆品以及含汞的医用药品具有较高的致敏性,是主要的接触致敏物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化妆品生产品种繁多,用者更多,由于选的品种,使用方法不当,由此产生皮炎者甚多,现将我院自1992年~1995年门诊所见化妆品引起皮炎99例分析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99例中,男5例,女94例,年龄14~53例,平均30.25岁。详细询问病史,追查可疑的化妆品,认真观察皮疹特点,随诊时间为初诊后第3、7、14及21天,病程经过,对症治疗后的疗效及病人的顺从性由每位随诊医师评价,并做详细的记录、分类、整理。99例病例中有急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5例;慢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O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14例;光毒性接触性皮炎3例;光变应性…  相似文献   

18.
化妆品皮炎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俊 《华夏医学》2000,13(3):346-347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化妆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化妆品遍布全国,产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化妆品皮炎逐渐增加,现就我站1996~1998年门诊所见有完整病历的化妆品皮炎52例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性别 总病例数52例,其中男8例,占15.38%,女44例,占84.62%。1.2 年龄 按年龄组统计:16~20岁9例;21~30岁28例;40~55岁15例,发病年龄最大55岁,最小16岁,以中青年患者居多,这与中青年人使用化妆品较多有关。1.3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化妆品 共计21种,其中:具有营养护肤类化妆品共计有11种24例,有永芳增白霜3例、雅倩珍珠霜2例、玉兰油防…  相似文献   

19.
汞(Hg)在室温下为银白色可挥发性液体,可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长期接触会造成汞在人体内蓄积,引起慢性汞中毒,从而引起肾脏、神经、消化、内分泌等系统损伤[1-3].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规定的化妆品终产品汞限量为1 mg/kg,特殊用途类化妆品如美白、祛斑类化妆品汞含量严重超标,长期使用含汞量高的化妆品可引致不同程度的损害[4].汞中毒的基本原因是离子汞与酶蛋白的巯基(-SH)结合,抑制多种酶的活性,从而阻碍正常细胞的代谢[5-6].  相似文献   

20.
高雁  杨旭昕 《中外医疗》2012,31(13):100-101
生活中常见使用含汞偏方治疗皮肤病引起汞中毒,近年来随着各种各样的美白、祛斑等化妆品大量涌入市场,关于化妆品汞中毒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所以化妆品的安全问题也越发的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我院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15例化妆品汞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