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安全输血”工作的推广和深入,从血液的采集、检测、保存,到血液的配合、发放等环节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规范,血站和输血科成为检查和监督的重中之重,其中包括”冷链”的管理。为此医院输血科配备了相应的人员和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2.
<正> 如何加强血液质量管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是当前输血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课题,已成为各级采供血机构、医院输血部门和广大输血工作者所面临的艰巨任务。1.当前输血工作面临的形势 近10余年来,我国输血事业发展迅速,实行了公民义务献血和倡导无偿献血,改善了血源结构;成分输血比率明显增加,用血更趋合理;输血新疗法、新技术不断提高,促进了输血医学的发展。但目前我国输血事业发展还很不平衡,在血源、血液质量和采供血机构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血液质量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3.
输血安全是关系到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医疗措施,输血科的质量安全管理是联系患者和供血者之间纽带是输血是否安全的重要保障。根据从血管到血管的现代输血理念,必须对输血的全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质量控  相似文献   

4.
刘延  周菁  孙玮 《北京医学》2005,27(4):229-232
输血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抢救、治疗手段。输血工作的质量管理对患者的救治效果、医院的医疗质量、提高输血工作者自身医疗水平、避免医疗事故及减少医疗纠纷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实为当务之急。对此,我们以ISO9000标准的系统管理思想为指导,以WHO  相似文献   

5.
血液是直接用于人体的特殊物质,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加强血液质量的管理是关系到输血安全的大事。血库质量管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同于医疗临床管理,有其特殊的管理体系,一时的疏忽就会造成医疗事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生命危险。为确保血安全和治疗高效,储血室必须严把质量关,使每一位医务人员系统的了解血液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专业知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陈兴智 《海南医学》2010,21(15):117-119
通过对少白细胞血液制剂的质量等进行检验,发现它的质量受制备方法、血液储存时间、温度、过滤速度、介质电荷、血液量、滤器材料以及环境温度等多因素的影响。少自细胞血液制剂可防止白细胞抗原同种免疫和血小板输注无效,降低传播白细胞相关传染性病原体的危险性,增强肿瘤治疗效果,减少肿瘤复发率,有效减少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NHFFR)的发生率,与病毒灭活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查找常见输血不顺畅的原因。方法:对11家医疗单位123例输血不顺畅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查找造成输注不顺畅的原因。结果:输血不顺畅与血液及成分本身性质、采血输血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患者的自身因素有关。结论:输血不顺畅应以预防为主,提高工作人员采、输血技术熟练程度提高成分输血比率,可降低输血不顺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血液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缺少某种或某些成分会引起肌体生理功能的紊乱。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补充。输血作为现代医疗的重要手段,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成功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然而,输血同样也存在多种风险和副作用,它可能传播多种疾病、细菌、寄生虫等,还可能发生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9.
输血科是医院的供血机构 ,也县最后一道输血质量关口 ,医院输血科的血液贮存管理是安全输血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提高输血质量 ,输血科的工作尤为重要。1 因地制宜 ,计划贮存血量  将年输血总量分解为每星期的血量保存 ,AB、A、B、O各血型的血量有一个适当的比例 ,以防过期。2 严格执行操作规定 ,加强血液的入库工作管理  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送来血液后 ,由输血科专业人员进行各项严格检查 ,合格后当面验收 ,数量相符 ,才能签收。逐袋验收登记 ,包括采血日期、献血员姓名、编号、入库时间等 ,核查标签是…  相似文献   

10.
林国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916-2917
通过严格的血液检测排除一切可检出的病毒阳性血液是提高输血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实验人员只有了解影响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并加以注意且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为此,结合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影响因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血液标本的全程质量控制是采供血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标本采集、标本标识、标本交接、标本核对、标本检验、标本保存、标本处理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辐射了体采、成分、检验、质控、总务等诸多科室的工作,贯穿采供血工作输入与输出的若干子过程,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3个阶段的质量控制。1实验前阶段1.1留样试管的选取  相似文献   

12.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有着特殊作用,近年来,输血理论与技术进展迅速,成分输血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这不仅节约了大量血源,也显著减少了由输注全血引起的不良反应[1].护士在执行输血时,应严密观察病人,遵守输血操作规程,熟悉各种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时提供恰当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建飞 《广西医学》2006,28(9):1459-1460
随着输血事业的快速发展,血站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各个质量环节都应摆在重要位置.因为,影响血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急救运输血液车辆而言,它是采供血机构血液冷链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运血车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通常人员是"软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设备是"硬件",是一种投入的方式,只有加强这两方面的管理,才能保证血站质量管理一环扣一环,不产生脱节现象,从而,保障血液质量和安全输血.笔者就多年的工作实践,对血液运输车辆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医院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探讨其安全防护。方法对新乡市中心医院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的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新乡市中心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率最高,以发热反应多见,而输注血浆和机采血小板引起的不良反应则以过敏反应常见。结论认真防护,迅速有效抢救,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的安全防护体系,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15.
高敏华  卢小莲 《广西医学》2006,28(12):1982-1983
向需要输血的病人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并保证临床应用的血液质量是国家血液工作的责任[1].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市卫生局会同相关部门在辖区范围对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进行血液质量管理拉网式检查.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适应新时期临床用血的需求,使其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并能有效运行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防止输血医疗纠纷的发生.下面就结合医院血液质量管理检查情况进行简单归纳,并探讨今后血液管理工作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医院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探讨其安全防护.方法 对新乡市中心医院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的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新乡市中心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率最高,以发热反应多见,而输注血浆和机采血小板引起的不良反应则以过敏反应常见.结论 认真防护,迅速有效抢救,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的安全防护体系,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液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从该站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未进行输血质量控制体系的血液标本中抽取出120份为对照组,从我站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进行输血质量控制体系的血液标本中抽取出12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关键物料质量、全血及成分血质量、卫生质量、关键设备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关键物料质量、全血及成分血质量、卫生质量、关键设备质量均达到质量标准.结论:中心血站实施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可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  相似文献   

18.
吴敬林 《广西医学》2002,24(9):1522-1522,F003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 ,人们对输血安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输血在抢救生命的同时还要避免各种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所以如何提高和保证血液质量 ,保障输血安全成了输血界共同关心的课题。对此输血界进行了积极探讨 ,如积极推广无偿献血、开发先进血液检测技术和新型血液传染病检测试剂、开发先进的血液成分分离设备等等 ,这些措施对提高血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 ,要保证血液质量 ,在采供血机构中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很有必要。质量保证体系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该体系包括体系网络构成 ,网络内相关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规定及相关管理…  相似文献   

19.
输血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敦促非洲各国重视血液安全。目前,已有30%的非洲国家制订了输血安全条例,但还有15%的国家才刚刚开始考虑此事。在一些非洲国家,80%的手术用血直接来自患者的家庭成员。我国目前已有6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通过血液传染是艾滋病病  相似文献   

20.
输血治疗在医疗机构抢救治疗中是不可避免的,如何确保输血在临床抢救、治疗中真正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目前,输血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只有认识输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才能坚持科学、合理用血。现将临床输血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由于输血引发的疾病和医疗纠纷问题进行共同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