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普米克令舒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症状改善快,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沐舒坦联合肝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沐舒坦联合肝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沐舒坦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52.0%),有效9例(36.0%),无效3例(12.0%),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显效7例(29.2%),有效8例(33.3%),无效9例(37.5%),总有效率62.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沐舒坦联合肝素雾化吸入疗效优于沐舒坦雾化。。  相似文献   

3.
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佐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与传统药物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的386例患儿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186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抗菌、抗病毒、使用糖皮质激素、解痉平喘)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沐舒坦(15mg/次,3次/d)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沐舒坦(15mg/次,3次/d)超声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治愈112例(56,00%),显效63例(31.50%),无效20例(13.50%);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痊愈58例(30.11%),显效44例(23.66%),无效51例(46.23%),总有效率为53.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1,P<0.01。结论应用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满意,未出现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可作为一种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空气压缩泵驱动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一组采取空气压缩泵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一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疗效判定将治疗效果分为三级: 显效、有效、无效.结果 治疗1组显效37例(61.7%),有效22例(36.7%),无效1例(1.6%):总有效率98.4%:治疗2组显效49例(81.7%),有效10例(16.7%),无效1例(1.6%):总有效率98.4%,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显效χ2=7.85 P<0.01,则两组显效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优于空气压缩泵驱动,是临床治疗婴幼儿哮喘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2-03~2013-03宝鸡市陇县人民医院150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同时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溴索加地塞米松氧气联合驱动雾化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45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6.00%;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3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2.67%。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效果明显,见效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和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给予氨溴索和地塞米松氧气驱动雾化治疗,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57.1%),有效13例(31%),无效5例(11.9%);对照组显效17例(39.5%),有效14例(32.6%),无效12例(27.9%),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氨溴索和地塞米松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起效快,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氨溴索联合氨哮素高频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30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2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雾化治疗,治疗组采用氨溴索联合氨哮素高频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对照组显效65例,有效54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73%;治疗组显效118例,有效2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氨溴索联合氨哮素高频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将药液气雾成直径4 μm的微粒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靶器官而迅速发挥作用,避免静脉滴注激素造成全身毒副作用;与传统的超声雾化相比,作用更直接,起效更快,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贺鸾 《吉林医学》2010,31(27):4726-4726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6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3例,两组病例均予常规治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沐舒坦15mg和普米克令舒1ml;对照组采用糜蛋白酶2000U和普米克令舒1ml,通过雾化吸入,观察并记录两组的疗效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和沐舒坦复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闫玲  康巧乐 《吉林医学》2012,33(24):5330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将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治疗、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轻微胃肠道反应,未经处理自行治愈。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配合治疗后护理,疗效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机械排痰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及对照组(5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予盐酸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及机械震动排痰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及手工排痰,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呼吸急促恢复、嗽喘缓解、肺部啰音消失、住院治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血气分析、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平均每日吸痰次数及总有效率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43例(79.6%)、有效9例(16.7%)、无效2例(3.7%),对照组分别为32例(60.4%)、14例(26.4%)、7例(13.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8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人工排痰相比,氧气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及机械排痰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更佳,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沐舒坦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控制感染、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沐舒坦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对照组采用沐舒坦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加地塞米松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超声雾化吸人和氧气雾化吸入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4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分成氧气吸入组和超声吸入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氧气吸入组和超声吸入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8.4%,氧气吸入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超声吸人组(P〈0.05)。超声吸入组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哕音的消失时间分别为(4.11±1.24)d、(4.34±1.32)d和(4.84±1.65)d,氧气吸人组为(3.25±1.24)d、(3.31±1.26)d和(3.76±1.48)d,氧气吸人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显著短于超声吸入组(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疗效优于超声雾化吸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氨溴索联合干扰素γ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支急性加重期病人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和对照组(B)两组。用氧启动雾化吸入治疗,A组联合运用氨溴索和干扰素γ雾化液,B组运用氨溴索雾化液。结果:A组、B组的有效率为95.35%和66.67%,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氧启动雾化联合运用氨溴索和干扰素γ可以较好地改善慢支急性加重期症状。  相似文献   

14.
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在婴幼儿肺炎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比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氧气雾化组(氧气组)和超声雾化组(超声组)各80例,两组雾化药物及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氧气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较超声组缩短(P<0.05,P<0.01)。两组雾化吸入中HR、RR较雾化前显著增快(均P<0.05),超声雾化吸入中SPO2较雾化吸入前、吸入后1 h显著降低(均P<0.05);氧气组雾化治疗不良反应如哭闹、治疗中止发生率显著低于超声组(均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刺激性小,患儿耐受性好,提高了治愈率及护士工作效率,优于超声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15.
邹红  赵洪亮 《吉林医学》2013,34(18):3529-3530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联合普米克令舒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6例。全部病例均给予改善通气、氧疗、抗感染、化痰、止咳、镇静、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平喘、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组给予3%高渗盐水联合普米克令舒氧气雾化吸入,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喘憋、气促、发热、咳嗽、肺部体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5)。结论:3%高渗盐水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毛细支气管炎症状及体征,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治疗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张秀瑜  黄健 《吉林医学》2012,33(13):2759-2760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辛菊雾化液鼻腔雾化吸入对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医辨证论治加辛菊雾化液吸入),对照组(中医辨证论治),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4.0%,总有效率为94.0%,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8.0%,总有效率为82.0%,治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小儿变应性鼻炎,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辛菊雾化液雾化吸入的疗效优于单纯中医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徐迎春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3967-3968
目的:观察应用超声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并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240例患者,其中160例患者进行超声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80例患者予传统药物治疗。超声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的160例患者用清水棉球擦净阴道分泌物后,通过一次性导气头将臭氧治疗仪产生的臭氧混合气体引入阴道后穹隆,治疗10 min,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与经传统药物治疗的80例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160例阴道炎患者经臭氧治疗后外阴瘙痒、阴道黏膜充血和阴道清洁度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8.1%,平均缓解时间(2.5±0.5)d。经传统药物治疗的患者有效率为92.5%,平均缓解时间(3.8±0.8)d,2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臭氧雾化治疗阴道炎的治愈率高,症状缓解时间缩短,且方法简便易操作,安全性较高,是临床上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60例肺炎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7.5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照组60例给予糜蛋白酶2 000 u加入生理盐水20 mL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1.6%,P<0.01)。治疗组在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见效快,操作简便,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晓红  李霞  杨栋 《华夏医学》2012,25(2):151-153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和细辛脑联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同时予细辛脑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咳嗽、喘憋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细辛脑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早产BP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肠外营养、保暖、吸氧等支持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0.3-0.5 mg/(kg·d)地塞米松在氧气驱动下雾化吸入,观察组给予0.1 mg/(kg·d)地塞米松+10 mg/d氨溴索在氧气驱动下雾化吸入,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吸氧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57.89%(P〈0.01);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早产儿BPD效果显著,利于患儿早日脱离吸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