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描述安徽省青少年的留守状况,探索不同类型青少年留守率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南、皖北城乡普通中学7所,获得样本3 421人,其中留守青少年682人.自行设计流行病学凋查表对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留守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安徽省10 ~ 18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不同类型青少年留守...  相似文献   

2.
徐晶晶 《大家健康》2016,(9):278-278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自编家庭人口统计学资料和客观家庭环境调查表调查和分析了台州某县级中学生留守情况。结果表明,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性别和年级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这六个因子与其学习成绩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农村地区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肃省农村地区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非留守青少年进行比较,进而为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对甘肃省榆中县、靖远县、庆城县、礼县、临洮县、通渭县、甘谷县7个县的202名农村留守与非留守青少年进行调查,并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症状分析。结果被调查的青少年中,157名(77.72%)评分显示阳性结果;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阳性率高于非留守青少年(P<0.01);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结论甘肃省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比较普遍,且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同地区间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轻重不同。  相似文献   

4.
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SCL-90对卫校一至三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成人差,尤其是一个级一和三年级毕业班老生,护理专业学生的问题也较社区医学专业学生明显,但未发现生源性质与心理健康有明显关系。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议重视该群体的心理卫生工作,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逐渐引起了国内专家的注意.只有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根据已有国内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这就需要父母、监护人、学校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以改善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批的农民进城务工,大批儿童留守家中,于是,被留在家里的孩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根据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 000多万人,并呈逐年增长趋势,在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比例已高达18%至22%”[1].由于远离父母,留守儿童一般由老人和亲戚朋友监管,和父母聚少离多,导致生活、学习监督不到位等,给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性格形成、品德等方面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基本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国民工总数已经超过一亿,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民工潮”。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流动人口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留守老人是留守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了解农村地区留守老人的基本状况,更好地解决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辽宁葫芦岛地区一所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抽取的510名高中生进行SCL-90测试.结果存在轻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4.31%,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为6.27%;女生组的恐怖、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组,而男生组偏执及附加项目因子分高于女生组;毕业班的高中生主要表现在焦虑及躯体化方面,而非毕业班的高中生则主要表现在恐怖及敌对因子方面的不同.结论本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仍需重视,干预措施应结合性别及年级的差异而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荆州市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市位于城郊结合部的某中学具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果:MHT总分>65分者占15.2%,单项心理问题占前三位的依次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EPQ>60分者占17.6%,SCL-90因子分≥2分者占18.2%,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大于常模(P<0.01),男性大于女性(P<0.01或0.05),位于前三位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结论: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焦虑障碍突出,不容忽视,MHT、SCL-90、EPQ-N筛查结果接近(15.2%/18.2%/17.6%),三者可作为高危人群筛选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0.
郭向影  贾海涛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392-393,398
目的:调查辽宁葫芦岛地区一所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抽取的510名高中生进行SCL-90测试。结果:存在轻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4.31%,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为6.27%;女生组的恐怖、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组,而男生组偏执及附加项目因子分高于女生组;毕业班的高中生主要表现在焦虑及躯体化方面,而非毕业班的高中生则主要表现在恐怖及敌对因子方面的不同。结论:本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仍需重视,干预措施应结合性别及年级的差异而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同伴教育对农村留守中学生性健康的干预效果,探索适合西部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多阶段整群随机抽取四川达州3个农村中学,每个中学抽取6个初二班级,再随机分为同伴教育组、传统教育组和对照组。分析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数据以检验短期效果(知识),对同伴教育组和传统教育组干预后6个月再进行随访调查以检验中长期效果(态度和行为)。结果干预后,同伴教育组的性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从49.4%提高到75.3%,知识平均分从(6.77±3.14)分提高到(8.61±2.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传统教育组的总知晓率从51.0%提高到67.5%,平均分从(6.89±2.91)分提高到(7.41±3.11)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4)。对照组干预前后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伴教育组干预后即时调查的知识平均分为(8.61±2.88)分,显著高于传统教育组的(7.41±3.11)分(P=0.000),平均分差异为1.19分(95%CI为0.58-1.81)。6个月后随访调查显示,与干预前比较,同伴教育组和传统教育组均正性态度率提高、负面行为率降低(P〈0.05);且同伴教育组效果优于传统教育组(P〈0.05)。结论针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开展性健康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同伴教育方法更适合留守农村中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健康态度和行为的长期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面临的生活事件的差别以及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湖南省五个县(市)5个乡(镇)中学240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初中生面临的生活事件主要来自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因子,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总分和各因子得分高于非留守初中生,除丧失因子[(5.13±2.56)分vs(4.94±2.33)分,P=0.095]外,2组生活事件总分[(49.22±13.25)分vs(46.42±12.67)分,P=0.000]、人际关系[(10.28±3.74)分vs(9.86±3.49)分,P=0.009]、学习压力[(11.52±3.66)分vs(11.03±3.66)分,P=0.014)、受惩罚[(11.84±4.47)分vs(11.28±4.12)分,P=0.005]、健康适用[(6.18±2.19)分vs(5.36±1.82)分,P=0.000]、其他[(6.12±2.26)分vs(5.73±2.09)分,P=0.000]得分差异有显著性;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分非留守儿童[(2.18±0.56)分vs(2.07±0.57)分,P=0.000]差别有显著性;留守初中生心理状况与人际关系因子(r=0.437)、学习压力因子(r=0.373)、受惩罚因子(r=0.345)、丧失因子r=0.199)、健康适应因子(r=0.338)、其他(r=0.380)及生活事件总分(r=0.485)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相关的水平(P<0.001),其中人际关系(β=0.229)、学习压力(β=0.177)、健康适应(β=0.152)和其他(β=0.117)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解释其变异的26.4%.结论 与非留守初中生相比,留守初中生发生负性生活事件的频率更高,生活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济宁地区905名农村初中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其进行测量。结果 1)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29.5%,留守初中生主要的监护类型是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2)留守初中生人际敏感、抑郁和敌对因子得分方面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初中生寻求社会支持、忍耐、逃避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得分与社会支持、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定因子呈正相关(P〈0.05)。结论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多于非留守初中生,消极的应对方式与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庆市永川区小学阶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留守儿童心理研究和制订预防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 H RS P )对永川区4所小学4987名在校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其中非留守儿童3482人(69.82%),留守儿童为1505人(30.18%)。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为4753份,有效回收率为95.31%。留守儿童M H RS P总分偏离检出率为13.98%,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M H RS P总分偏离检出率(6.33%);留守儿童学习障碍的偏离检出率为14.90%,情绪障碍的偏离检出率为16.81%,性格缺陷的偏离检出率为12.36%,社会适应障碍的偏离检出率为13.91%,品德缺陷的偏离检出率为14.27%,不良习惯的偏离检出率为15.61%,行为障碍的偏离检出率为16.53%,特种障碍的偏离检出率为11.72%,与非留守儿童相比,除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5项检出率及评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男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不良习惯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级学生在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行为障碍分量表得分高于低年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永川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较非留守儿童问题更为严重,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尤其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城乡医护专业学生,即城市籍与农村籍不同生源医护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情况。方法本文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Catell 16personality factor test,16PF)、艾森克EPQ-人格测试量表作为测查工具,采取量表调查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1)根据SCL-90的检测结果,在恐怖均分上,城市学生得分低于农村学生以外,在其他因子上,城市学生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各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根据艾森克人格量表的检测结果,在掩饰性得分上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在精神质、神经质、外向内向因子得分上差异不显著;(3)在卡特尔的次级人格比较中发现,在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上,农村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学生,而在适应与焦虑型、怯懦与果断型、内向与外向型得分上差异不显著;(4)在卡特尔的4种人格因素比较中发现,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上,城市学生显著低于农村学生,而在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创造能力人格因素得分上差异不显著。结论农村籍学生刚进入城市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积极促进城乡学生的交往,鼓励他们融入城市生活,有利于农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全面提高本市医药卫生人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皖北农村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卫生服务公平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对皖北地区2所农村小学437名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并对248名监护人和部分基层医护人员进行访谈。结果:留守儿童四周患病率60.6%稍高于非留守儿童的5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患病后未采取任何措施占9.5%,高于非留守儿童的6.5%(P<0.05)。生病未就诊原因中:14.6%的单亲留守儿童选择经济原因,高于双亲和非留守儿童(P<0.01);双亲和单亲留守儿童选择"无人陪同"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独生子女、父母外出务工时间、参加医保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等因素对留守儿童的卫生利用情况产生影响。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卫生需求差别不大,他们的实际就医行为比例相对较低,故应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卫生服务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心理辅导措施。方法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对62名新乡医学院护理专业男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护理专业男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对护理职业的认识有较大偏差,在学习生活中存在较大困难。结论对护理专业男生应加强心理辅导,并制定相应措施,以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应对方式、个性与自尊的差别,并探讨应对方式、个性与自尊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自尊量表以及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湖南省五个县(市)5农村个乡(镇)中学240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初中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非留守初中生[(1.58±0.45)分vs(1.64±0.46)分,P=0.011],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非留守初中生[(1.14±0.49)分v8(1.09±0.48)分,P=0.022];两者精神质[(4.96±3.26)分vs(4.83±3.23)分,P=0.357]、内外向[(16.39±3.87)分vs(16.61±4.06)分,P=0.592]、掩饰性[(2.77±3.76)分vs(12.84±3.71)分,P=0.447]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情绪稳定性得分[(10.94±4.83)分vs(10.46±5.03)分,P=0.020]差异有显著性;留守初中生自尊得分低于非留守初中生[(26.67±3.55)分vs(27.27±3.56)分,P=00.001];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积极应对(r=-0.044)、消极应对(r=0.383)、精神质(r=0.331)、内外向(r=-0.113)、情绪稳定(r=0.548)、掩饰性(r=-0.292)以及自尊(r=-0.315)显著相关(P<0.05);情绪稳定(β=0.396)、消极应对(β=0.220)、精神质(β=0.118)、自尊(β=-0.146)、积极应对(β=0.074)和掩饰性(β=-0.071)进入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能解释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异的41.1%(F=150.602,P=0.000).结论 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初中生更常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来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个性发展较不健康,自尊得分较低,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及家庭关怀度的差别,分析家庭关怀度、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的个人基本情况问卷、家庭关怀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2406名湖南省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初中生家庭关怀度以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初中生,其中家庭关怀度[(4.79±2.32)分vs(5.08±2.46)分,P=0.014]以及适用度[(0.77±0.62)分vs(0.87±0.62)分,P=0.001]得分的差异有显著性;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总得分[(59.27±11.78)分vs(60.55±11.88)分,P=0.009]、家庭支持[(19.12±4.69)分vs(19.72±4.59)分,P=0.012]、其他支持[(20.29±4.59)分vs(20.69±4.57)分,P=0.033]得分低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2.18±0.56)分vs(2.07±0.57)分,P=0.000]高于非留守初中生;留守初中生家庭关怀度指数与领悟社会支持显著性正相关(r=0.368,P<0.000);家庭关怀度总得分(r=-0.098)以及适应度(r=-0.123)、成长度(r=-0.074)和亲密度(r=-0.080),领悟社会支持三个维度家庭支持(r=-0.151)、朋友支持(r=-0.089)、其他支持(r=-0.137)得分及总分(r=-0.149)与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达到了显著相关的水平(P<0.01),家庭支持(β=-0.126)和适应度(β=-0.086)进入方程,能解释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异的16.2%(F=20.049,P=0.000).结论 要促进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父母、照顾者应给予留守初中生更多的家庭关怀,学校通过家访、家长会等给予其更多的帮助,社会给予其更多的关注,给其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通过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正确寻求社会支持和利用现有的社会支持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百色市离异家庭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将百色市两所中学的83名离异家庭中学生与83名非离异家庭中学生按配比条件配成对子,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的调查问卷对其调查,并对83名离异家庭中学生心理进行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①离异家庭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阳性检出率较高,为54.22%。各种心理问题中,以焦虑(40.96%)、人际关系敏感(30.12%)、强迫(24.10%)较多见,除偏执和精神病性外,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离异家庭子女中女生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3项因子分以及总均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或P<0.01)。③离异家庭子女中初中生的强迫、焦虑、偏执3项因子分显著高于高中生(P<0.05)。④离异家庭子女干预后SCL-90各项因子分及总均分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离异家庭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离异家庭中学生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