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是一项需要精心策划、精细实施、有效执行、严密控制的系统工程。运用精细化管理思想构建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主要从确立'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构建精细化的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内容方法、环境、保障、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3.
目前医学院校在提高医学专业课程教师人文素质方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措施零散而不成体系;二是缺乏帮助教师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培养路径。因此,本文认为医学院校应转变观念、明确目标,主要从理论培训、人文实践、环境浸染、自我教育等方面着手,构建"四位一体"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医学是最富有人文精神的学科,有着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须充分挖掘医学专业教育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寓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然而目前种种原因导致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不尽人意.因此,研究提高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必需而迫切. 相似文献
5.
6.
7.
8.
针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阐述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及应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梁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6):76-77
实践表明加强医学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迫在眉睫。如何构建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长效机制呢?文章着重从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等机制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梁丽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1,(6):76-77
实践表明加强医学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迫在眉睫。如何构建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长效机制呢?文章着重从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等机制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合并或组建等形式成立,担负着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关注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明确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观,进而不断加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本文从保障目标、保障主体、保障方法等三个... 相似文献
12.
13.
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医学教育价值观导向。适应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应努力构建学生医德素质“351”培育体系:坚持“三个统一”,即人文素质培育与科学素质培育、医德教育与医术教育、教学生做人与教学生做事相统一;通过“五项工程”,即教师引领、课堂教学、实践锻炼、氛围陶冶、继续教育,逐步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分阶段、立体化”的学生医德素质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15.
新时期,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成为必然趋势。然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历史不长,医学生创新创业亦存在先天的弱势与短板,受到种种问题制约。文章恰以此为背景探讨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普及重视足,有效实践少,有效成果严重不足"的社会性学术问题,结合医学生特点与多年就创业教育经验,对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探究,尝试构建新时期地方医学院校一站式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地方性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指出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和政策因素、学校管理、教师自身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制度、调整政策、加强激励和投入、鼓励教师增强职业发展的自主性等促进职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从医学院校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及医学教学特色等方面着手,探讨了医学院校教师在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因素,提出了"师德和医德并存、教育学和医学并重"的建设策略,以促进医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