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不可切除、转移、复发、原发可切除并有中-高危复发风险胃肠间质瘤(GIST)的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血药浓度(谷浓度)>1100μg/L时,GIST病人的临床获益明显增加。甲磺酸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监测有可能成为辅助治疗GIST的重要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2.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些年来临床上新兴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就是分子靶向治疗的一个成功典范.甲磺酸伊马替尼可以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而抑制细胞增生起到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作用.伴随着甲磺酸伊马替尼在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方面效果的肯定及推广,其发生的相关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策略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采用病例序列报道结合文献回顾分析的方法,评价和分析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5例复发均已死亡.4例未复发.手术后有2例患者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结论 胃镜、B超、CT等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定位有较大作用,CD117是胃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胃肠间质瘤患者2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中、高危患者术后口服伊马替尼靶向治疗。结果 21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良性9例,12例潜在恶性或恶性,属中、高危患者,口服伊马替尼可提高生存率。结论手术是胃肠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靶向药物具有延缓胃肠间质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胃肠间质瘤基因突变和分子靶向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管间质瘤是最常见的胃肠管原发的间叶源性肿瘤.胃肠管间质瘤的发生是由KIT基因突变导致KIT蛋白的组成性激活引起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也与胃肠管间质瘤的发病机制有关.KIT的突变位点主要是exon11、exon9、exon13和exon17;PDGFRA的突变位点主要是exon18、exon12和exon14.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参数、对甲磺酸依马替尼的反应与突变所在的位置及突变类型相关.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个选择性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临床应用是胃肠管间质瘤分子靶向治疗的里程碑.本文就胃肠管间质瘤基因突变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度复发风险胃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研究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术后辅助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中度复发风险胃胃肠间质瘤的123例病人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123例中,男64例,女59例。中位年龄58岁。部分(39.0%,48例)病人在体检时发现,无明显症状,出现症状者以腹痛、腹胀为主(30.1%,37例),其次为出血、贫血。中位随访58(24~150)个月,27例术后行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者,1例出现肝转移;96例未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者,5例出现复发或转移。6例复发转移病人,按照"WHO良恶性评估"标准,3例属恶性,3例属良性;按照"形态学良恶性评估"标准,5例属恶性,1例属交界性。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组1、3、5年的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100.0%,95.8%,95.8%,未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组1、3、5年的DFS分别为98.9%,97.9%,94.4%,两组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0)。"WHO良恶性评估",82例良性GIST与41例恶性GIST间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形态学良恶性评估",42例恶性间质瘤与81例非恶性间质瘤间DF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中度复发风险胃GIST经手术R0切除后,术后复发率较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辅助治疗对DFS未见明显影响,当然这需要大样本量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证实;形态学指标在临床决策上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1(MDR1)基因和KIT基因与胃肠间质瘤(GIST)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GIST882-S细胞和GIST882-R细胞中MDR1 mRNA和KIT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GIST882-S细胞和GIST882-R细胞中P-gp和CD11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GIST882-R细胞和GIST882-S细胞MDR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21±0.033和0.157±0.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T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89±0.063和0.339±0.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p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3±0.058和0.237±0.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17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44±0.123和0.704±0.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P-gp的过度表达可能与GIST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机制有关,而KIT基因可能未参与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2月—2009年12月3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GIST好发于胃和小肠,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16例(51.6%)GIST发生于胃,8例(25.8%)发生于小肠,3例(9.7%)发生于结直肠(其中2例伴有肝转移),发生于肠系膜、网膜及腹膜后4例(12.9%)。CT检查呈现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大部分边界完整。GIST表达CD117阳性者28例(90.3%),CT34阳性者22例(71.0%)。18例恶性GIST中9例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术后3年存活5例,9例未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者1例失访,术后3年存活0例。结论:在区别GIST与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时,CD117、CD34具有重要价值。CT、内镜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GIST常用和重要的手段,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近期我院行肝移植治疗因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所致肝功能衰竭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为男性,59岁.患者4个月前在外院确诊为胃肠间质肿瘤(GIST),并行肿瘤切除术,术后为防止肿瘤复发,规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服药后第5周,外周血WBC下降为1.07×109/L,中性粒细胞占0.011,但未减少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用量.患者入院前20 d出现乏力加重,伴恶心厌食,同时出现腹痛、皮肤及巩膜黄染.当地医院诊断为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采取保肝、限制蛋白摄入、降血氨、降黄等对症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反而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0.
章关平  黄鹏 《腹部外科》2013,(6):411-413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00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其中男性12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23~75岁,中位年龄55.6岁.术中行淋巴结清扫5例,术后5例患者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服药时间6~40个月,剂量为400 mg/d.结果 本组GIST病变部位:胃9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7例,结肠2例,直肠2例.21例均在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灶部位.术后均由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确诊.酪氨酸激酶受体(CD117)阳性率为95.24% (20/21),骨髓干细胞抗原(CD34)阳性率76.19%(16/21).有效随访17例,随访12个月至10年.3例于术后6~24个月肿瘤恶化死亡,其中有1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8个月后死亡;7例肿瘤复发,其中3例出现远处转移,4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7例病情稳定,其中4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结论 提高对GIST的认识,减少误诊,积极的手术切除结合靶向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