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凉血解毒利湿法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文启 《四川中医》2007,25(12):87-88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利湿法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确诊为下肢丹毒患者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患者选取具有凉血解毒利湿功效的中药黄柏12g,牛膝12g,黄连6g,金银花20g,赤芍12g,丹皮12g,紫花地丁12g,蒲公英30g,鸭跖草12g,川萆30g,薏苡仁30g,车前草15g组成汤剂基本方,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2次,混匀后分2次服用;下肢红肿疼痛部位外敷金黄膏,每日更换1次;西药组患者经青霉素皮试后以青霉素钠注射液,每次480万U静脉滴注,每日2次。均用药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中药组治愈率优于西药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凉血解毒利湿法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2.
黄连解毒汤治疗皮肤病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 丹毒 张某,男,40岁,1993年8月7日初诊。患者右小腿起红斑伴发热2d。头身疼痛,食欲不振,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既往有足癣史。皮肤科检查:右小腿可见约18cm×10cm大小之水肿性红斑,边境清楚;双足趾间轻度糜烂。西医诊断:①丹毒;②足癣。中医辨证:湿热火毒,蕴阻肌肤。治宜清火利湿,凉血化斑,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味:生地、银花、大青叶各30g,黄连、黄芩、栀子、黄柏、木通、泽泻、连翘、赤芍、丹皮各1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服药3剂,红斑变淡,身热已退,头身轻爽,大便已软。再服6剂,红斑消退,诸症消  相似文献   

3.
消丹饮治疗下肢复发性丹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治疗下肢复发性丹毒 (急性期 )使用抗生素或中药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多可获效 ,但对慢性复发性丹毒用上法治疗则疗效欠佳 ,且反复发作。多年来 ,笔者以自拟消丹饮治疗下肢复发性丹毒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5例中 ,男性 5 6例 ,女性 2 9例 ;年龄 30~ 45岁者 2 0例 ,46~ 6 0岁者 40例 ,6 1~ 75岁者 2 5例 ;病程最长者 6年 ,最短者 10个月。诊断标准 :(1)初有恶寒、发热 ,周身不适 ;(2 )皮损多数发生于下肢 ,其次为头面部 ;(3)典型皮损为表面发亮的水肿性红斑 ,边界清楚 ,严重者红斑表面可起水泡 ,红斑迅速向周围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辛凉解毒法为主中医药治疗SARS的疗效。方法 :对隔离病区收治的 70例患者 ,采取中医药辛凉解毒为主的综合方案治疗 ,拟方 :金银花 15g ,连翘 15g ,僵蚕 10g ,蝉蜕 6g ,桔梗 10g ,甘草 6g ,元参 15g ,马勃 6g ,重楼 2 0g ,岗梅根 2 0g ,柴胡 10g ,厚朴 10g ,随证加减。同时配合中成药清开灵、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小柴胡片口服 ,常规对症支持与抗生素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治愈出院 ,平均退热时间 (3 .2 6± 1 .18)天 ,胸片炎症阴影开始吸收平均时间 (4 .33±2 . 81)天 ,病灶明显吸收者 2 7例 ,平均时间为 (9. 0 2± 3 .15 )天 ,4 3例完全吸收者平均时间 (6 . 4 2± 2. 0 6 )天 ,平均住院天数 (10 . 14± 3. 73)天。结论 :SARS属中医温病范畴 ,发病证候以卫气证为主 ,应用辛凉解毒为主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1 新蒲饮 组 成:黄连6?g,黄柏10?g,蒲公英20?g,连翘20?g,煨木香10?g,仙鹤草30?g,生甘草3?g,陈皮8?g. 功 效:清热利湿,和中健运. 主 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脾胃湿热证). 用 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 解:方中黄连清热、燥湿、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连所含的小檗碱有广...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 :6 4例中 ,男 4 4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18岁 ,平均 10岁。多数患者曾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方法 :利咽解毒饮方药组成 :连翘 30 g,柴胡9g,桔便 15 g,板蓝根 30 g,山豆根 2 0 g,紫草 15 g,金银花30 g,蒲公英 30 g。日 1剂 ,水煎分 4次服 ,3~ 6剂可获治愈。疗效判定与结果 :痊愈 :(服药后发热、咽痛 1~ 3d内消失 ,扁桃体缩小或恢复正常 ,两年内再次感冒而未合并扁桃体化脓及高热 )共 39例占 6 1% ;显效 (服药后发热、咽痛症状在 1~ 3d内消失 ,两年内再次感冒时合并扁桃体红肿而无化脓及高热 )共 2 2例 34.4 % ;…  相似文献   

7.
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80例中 ,男 38例 ,女 4 2例 ;年龄 2 5~ 75岁 ,2 5~ 4 0岁 12例 ,4 1~ 75岁 6 8例 ;头面部 15例 ,腰肋部 5 8例 ,上下肢 7例。 80例患者均皮肤起疱疹 ,疼痛灼热 ,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发热 (体温一般不超过 39℃ ) ,严重者皮疹为血疱、坏疽及全身泛发。治疗方法 犀角地黄汤加减 ,药物组成 :水牛角粉 12 g(冲服 ) ,生地黄 15 g,牡丹皮 12 g,赤芍 12 g,黄连 6 g,黄芩12 g,板蓝根 15 g,灵磁石 30 g,代赭石 30 g,珍珠母 30 g(先煎 ) ,虎杖 12 g。加水 10 0 0 ml,煎取 30 0 m l药汁 ,日 3次。7d为 1个疗程。疗效标准 治愈 :皮疹消退 …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其蒙医学统称为“泄泻”症。我所自制的儿科传统方药擦拉古德阿瓦治疗此症“神红粒”而闻名。笔者现将治疗的 10 8例 (1995年~ 1996年 )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 10 8例 ,其中男性 4 8例 ,女性 6 0例 ;年龄 2个月~ 6岁 ;病程 2日~ 6 0日 ;患儿均有蛋花汤样或黄色稀水样便 ,便镜检示 :脓细胞 (0~ 5个 ) ,红细胞 (+)。2 治疗方法擦拉古德阿瓦由朱砂 5g、巴豆 (制 ) 5g、黄连 3g、牛黄0 1g、麝香 0 1g等 5味药组成。将黄连、巴豆 (制 )粉碎成细粉与朱砂、牛黄配研制成小米粒大小面糊丸…  相似文献   

9.
搜集近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黄连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范围1~120 g。2)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黄连的最佳剂量。如清热燥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口腔溃疡、小儿泄泻、哮喘、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等疾病为3~120 g;清热解毒,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心内膜炎、湿疹、肛周脓肿、急性盆腔炎、下肢丹毒等为3~45 g。3)治疗的疾病及症状不同,黄连的配伍亦不同,如清热解毒配伍黄芩、黄柏、大黄等,清热燥湿配伍葛根、吴茱萸、干姜等。  相似文献   

10.
笔者临床发现 ,某些伴有面部痤疮的青年乙型肝炎患者 ,形体壮实 ,除肝功能检查异常外 ,无自觉症状。笔者体会到这类患者的面部痤疮与深伏于肝脏血分的乙肝病毒有关 ,治疗这类乙肝患者笔者采用解毒透表之治法 ,获得满意疗效。基本方 :银花、芦根、板蓝根、葛根各3 0 g,连翘、牛蒡子各 1 0 g,大青叶、白鲜皮、地肤子各2 0 g,淡豆豉 1 5g,厚朴 1 2 g,薄荷 (后下 ) 6g。每日 1剂 ,水煎分 2次服。一般经 2~ 3个月治疗后 ,随着面部痤疮的消失 ,肝功能也趋向正常 ,部分病人乙肝表面抗原也转阴。如治邬某某 ,女 ,2 5岁。 1 997年 6月 2 0日初诊。患…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2):182-183
目的:探讨加味黄连解毒汤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面部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面部丹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口服加味黄连解毒汤、外敷如意金黄散治疗,对照组37例,青霉素静脉滴注,硫酸镁外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周。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水平及局部症状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下降水平、局部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黄连解毒汤口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面部丹毒疗效确切,并能显著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郭民权 《中医研究》2003,16(6):58-59
脱肛多见于中气下陷 ,然亦有属于实热证者 ,采用泻火解毒、清热凉血法治疗脱肛而获效 ,今举例如后 :陈某 ,男 ,6 12 岁 ,1999年 6月 15日初诊 :脱肛已有 1月余 ,大便秘结 ,解大便时直肠脱出 ,须用手按之才能收回 ,食少 ,大便两日一解。诊见 :肛头脱出 2cm ,红肿热痛 ,有血渗出 ,面未口渴 ,小便黄赤 ,唇红 ,舌红苔黄 ,脉数。证属实热 (大肠实热 ) ,治宜泻火解毒 ,清热凉血 ,兼以疏导 ,拟方 :黄连 5g、黄柏 3g、黄芩 3g、栀子 5g ,大黄 (后下 ) 3g、银花 9g、生地 6g、槐花 6g、乌梅 3g、赤芍 6g、五倍子 2g、建曲 9g、焦山楂 10g。服上方 1剂…  相似文献   

13.
加减乌梅汤治久痢验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某 ,男性 ,50岁 ,干部。患者身体虚弱 ,1 0年来经常腹痛腹泻 ,虽经服用中西药物治疗 ,但仍反复发作而来诊。患者口苦 ,口唇糜烂 ,饮食欠佳 ,胸满 ,心中懊 ,少腹冷痛 ,大便每日 5~ 6次 ,量少稀薄 ,便后下坠 ,有腰以下沉重感 ,小便不畅 ,舌红苔黄 ,脉沉弦。此证属上热下寒久痢证 ,治以清上温下 ,方选乌梅汤加减 :乌梅 2 0 g、细辛 6g、桂枝 1 0 g、党参1 5g、附子 6g、川椒 1 2 g、干姜 1 2 g、黄连 1 0 g、黄柏 1 0 g、当归1 2 g、米壳 1 2 g、白芍 1 5g、甘草 6g,连服 1 0剂而愈。按 :此案久痢属上热下寒 ,胸满懊 ,口唇糜烂 ,舌红苔…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多出现中枢性高热 ,属于中医的热闭证。近年来 ,笔者运用自拟安神息风散治疗中枢性高热 6 2例 ,经临床观察效果较为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临床经明确诊断的重型颅脑损伤出现中枢性发热 ,体温在 39℃以上病人 6 2例 ,其中男性 4 1例 ,女性 2 1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70岁。2 治疗方法以清热开窍法为主。药物组成 :牛黄 30g,郁金 30g ,羚羊角 (粉 ) 10 0g,黄芩 30g ,黄连 30g,山栀子 30g ,朱砂 15g,珍珠母10 0g,冰片 7 5g ,麝香 7 5g ,升麻 30g ,石决明 5 0g,大青叶 6 0g ,苏合香 15g,丁香 3g。制法 :牛黄、羚…  相似文献   

15.
黄连解毒汤配合贴敷治疗湿热泄泻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以来 ,我们用黄连解毒汤加味内服 ,配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湿热泄泻 6 0例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 6月 2 8日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选择肠道湿热证作为观察对象。临床表现 :腹痛即泻 ,泻下急迫 ,粪色黄褐秽臭 ,肛门灼热 ,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1.2 一般资料 我们按就诊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 2组 :治疗组 6 0例 ,男 2 6例 ,女 34例 ;年龄 14~ 6 9岁 ,平均 37.6岁 ;病程 3个月~ 18年 ,平均 4.3年。对照组 30例 ,男 13例 ,女 17例 ;…  相似文献   

16.
普济消毒饮加味治愈大头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某 ,女性 ,36岁 ,1 989年 5月 1 5日初诊。患者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寒发热 ,头面红肿疼痛 ,目不能开 ,咽喉不利 ,舌燥口渴 ,心烦易怒 ,伴便秘尿黄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有力。诊见体温正常 ,咽部充血 ,扁桃体不大 ,心肺腹检查 (-)。证属火热疫毒上攻之大头瘟证。治以清热解毒、疏风散邪。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味 :黄芩 1 5g、黄连 1 5g、陈皮1 0 g、玄参 1 0 g、连翘 1 2 g、板蓝根 1 5g、桔梗 1 2 g、大黄 6g(后下 )、甘草 6g。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3剂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大便通 ,小便略黄。上方去大黄 ,玄参改为 1 5g,续服 3剂…  相似文献   

17.
温如丰 《陕西中医》2003,24(1):57-58
一般资料  6 8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3 8例 ,女性 3 0例 ;年龄最小者 2 0岁 ,最大 76岁 ;病程最短者 1年半 ,最长者 1 6年 ,平均8.5年 ;病变累及直肠 2 5例 ,乙状结肠 2 8例 ,直肠及乙状结肠 1 5例。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 :柴胡、云苓、元胡各1 2 g,白芍 1 5g,黄芪 2 0 g,、党参、莲子、白术、桃仁、当归各 1 0 g,三七 6 g,白及、甘草各 6 g。随证加减 :形寒肢冷加补骨脂、吴茱萸 ,酌附子、干姜 ,久泻脱肛加升麻 ,脓血便者去党参、黄芪加黄连、黄柏、地榆。水煎服 ,每日 1剂 ,3 0 d为 1个疗程。疗效标准 根据 1 987年中华全国…  相似文献   

18.
1 青黛治疗肝掌、蜘蛛痣青黛性味咸寒 ,功能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可治热毒发斑、血热吐血、衄血、惊痫发热、肺热咯痰、痈疮肿毒等。笔者用青黛治疗肝病肝掌、蜘蛛痣及酒毒伤肝 ,效果良好。如患者马燕 ,女 ,40岁。患乙肝 3年 ,面部及颈部有 4个蜘蛛痣 ,手掌鱼际部鲜红 ,并见心烦易怒 ,肝区疼痛 ,小便黄赤 ,白带量多色黄 ,偶有鼻衄 ,舌尖红 ,脉弦滑。化验 :AL T1 1 0 U。证属热毒炽盛 ,肝失调达。治以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 ,兼以舒肝解郁。方用青黛、黄芩、栀子各 1 5g,连翘、蒲公英各 3 0 g,炒大黄 1 0 g,赤芍、牡丹皮、茜草、元参各 2 0 g…  相似文献   

19.
1.葛根芩连汤治泄泻,痢如故黄某某,男,42岁。因发热、腹胀、腹泻红白粘液便3天而于1990年4月20日入院。患者于3天前因饮食不洁而突发发热、腹胀腹痛,泄泻红白粘液便,日达数十次。到某医院大便化验后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服用“痢特灵”等药后病情未见好转,求诊于余。查:舌质淡红,苔黄厚,昧沉滑。予清热利湿之葛根芩连汤治疗。葛根15g黄芩10g 黄连6g 白芍15g 广香6g 槟榔10g  相似文献   

20.
一般资料3 5例患者中男性 2 6例 ,女性 9例 ;年龄 3 0~ 68岁 ;病程 3~ 2 6年。均经结肠镜确诊 ,全部患者经多次大便检查及细菌培养排除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等。临床表现 1 0例以腹痛为主 ,1 2例有间断脓血便 ,9例腹泻粘液便 ,4例腹泻与便秘交替。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黄芩 1 0 g、黄连 1 0 g、白芍 1 5g、白及 1 0 g、白头翁 1 5g、当归 1 0 g、党参 1 5g、木香 1 0 g、地榆炭 1 5g、炒栀子1 0 g、甘草 6g。上药水煎浓缩过滤取汁 1 2 0 ml,待温度适宜时保留灌肠 ,每次 60 ml,早晚各 1次 ,1 0天为 1个疗程 ,可连续应用 2~ 4个疗程。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