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肾性尿少尿闭时危险因素的机制及口服中药汤剂的危险性因素;认为口服中药汤剂不仅会因增加体内的水分而加剧高血容量所致的并发症,更会因进入人体例 内的钾不能及时排出而导致高钾血症;提出了洗浴疗法、通腑泄浊、结肠注三种治疗用药方法,可供临床选择运用。  相似文献   

2.
陈敏 《四川中医》1999,17(1):30-30
肾性少尿一般都有明显浮肿,属中医的“水肿”范畴。笔者采用温肾利水法治疗获得一定的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2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熟附子、葫芦巴、仙茅、巴朝、木通各12g,茯苓30g,车前子20g,泽泻25g,仙灵脾10g。肿甚者加黑白丑各10g,带皮槟榔10g,重用熟附子25~30g。3治疗结果显效(利尿开始时间为三~3天,服药至水肿退尽7~15天)13例,占总例数率50%a有效(利尿开始时间为4~6天,服药至浮肿退尽为15~观天)9例,占35%;无效棚…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7岁 ,主因无痛性肉眼血尿伴脐上腹痛16天入院。为全程血尿 ,腹痛为间断性绞痛、不剧烈。查体 :发育正常 ,营养差 ,心肺 (- ) ,腹平软、脐上压痛 ,右肾区有叩击痛 ,未触及肿块。尿常规 :WBC10~15个 / HP,RBC满视野。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B超 :右肾实性占位性病变 ,左肾未见异常。肾 CT:右肾巨大肿块 ,不除外肾母细胞瘤 ,左肾未见异常。 IVU检查 :右侧尿路未见显影 ,左侧显影正常。尿路平片未见异常。肾图 :右肾肾功能重度受损 ,呈梗阻图形 ,左肾功能正常。术前诊断 :右肾母细胞瘤。于 2 0 0 0年 8月 2日在全麻下行右肾切…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即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肾脏损害、热退病重五期经过为特征.根据本病发病特点、临床症候及流行性和传染性,属于中医学"瘟疫"、"疫疹"、"疫疠"范畴.病理传变涉及卫气营血过程,病理中心在气营,重点为营血,以心、肾、胃三脏腑为病变的关键.病理变化极其复杂,临床上每易出现三焦俱热、虚实夹杂的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5.
急性少尿型肾原性肾衰竭的治疗中,少尿期的长短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一环,部分患者因不能安全渡过少尿期而死亡。1993年~1996年,我们自拟活肾汤用于急性少尿型肾原性肾衰竭少尿期的抢救,并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以求缩短少尿期,尽快改善肾功能,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为我院1993年~1996年收治的急性少尿型肾原性肾衰竭病人,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22~71岁,平均47.26岁。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5~64岁,平均50.14岁。病例选取  相似文献   

6.
卢宁  付丽  李敏 《中医药信息》2002,19(3):47-48
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死亡率较高 ,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 ,以桃红四物汤为主 ,治疗2 6例出血热少尿期 ,治愈率达 84.6 1 %。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即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救治是防治并发心衰、肺水肿、肾功能衰竭(CRF)的关键。既往对该病少尿期的治疗着重于利尿剂的应用,重症患者加大其用量,其结果副作用大,易加重肾脏损害,增加患者的死亡率。近年来我们加用大剂量生大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两组病例均符合1987年卫防字4号文件颁发的HFRS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1治疗组本组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4:1;年龄23~55岁,平均40.5±4.5岁;轻型5例,中型8例,重型5例,危重型2例;少尿者14例,无尿者6例,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加减生大黄汤结肠灌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所有128例患者均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66例采用加减生大黄汤结肠灌注,每天3次,当每天尿量>1500ml时,每天2次,连用2周,对照组62例采用传统的甘露醇灌肠治疗,每天3次,当每天尿量>1500ml时,每天2次,共用2周.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97.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加减生大黄汤结肠灌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效果好,可以明显缩短少尿期,改善症状,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肾性管型尿乃肾脏气化失调,蛋白质、细胞等瘀积凝滞肾系而成。根据病程及性质,分别治以祛风宣肺、摄精固涩、凉血和血、解毒利湿、扶正导浊,可调整肾脏气化,促进病肾恢复、管型消失,为肾病辨治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少尿期是临床较为危重的病症。1996年以来,我们共收治了112例HFRS病人,其中有13例患者少尿期在4d以上,最长达10d之久,并出现了氮质血症。在此阶段我们采用中、西两法并行治疗。中药应用大黄牡丹皮汤口服,每天1~2剂,在没有血液透析的条件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3例病人均符合HFRS的诊断,少尿期4~6d10例、7d2例、10d1例。13例病人中,男7例,女6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16岁,平均34岁。2 治疗方法采用大黄牡丹皮汤化裁:大黄30g,牡丹皮15g,桃仁12g,芒硝6g(冲),蒲公英30g,丹参45g,水煎服,每天1~2…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临床实际出发,对蜜蜂针刺的治疗作用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在介绍蜂针的操作手法经验基础上,从直刺法入手,对蜂针操作时是否需要拔刺、留蜂针刺的利与弊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蜂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中医来治疗各种疾病。在现代,许多中国人仍然依赖于中医维持健康和对抗疾病。中医的影响已扩展到其他许多国家,很多人使用中药治疗疾病。中医起源于古代的中国,古人认为每件事物的调和都由阴阳的平衡来保持,中医的发展基于它对疾病诊断和治疗体系的形成和应用的科学证据,中药己经使用很长时间,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主要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并讨论了中医理论、治疗原则以及在现代医药领域中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13.
中医预防疾病存在着优势与不足,实际工作中只有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创造中国独特的预防医学,才能使中医预防医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芍药甘草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成分差异. 方法: 制备传统汤剂(TD)、自制配方颗粒汤剂(DGD-S)、市售A厂和B厂配方颗粒汤剂(DGD-A,DGD-B)共4类11批芍药甘草汤,采用HPLC建立指纹图谱,流动相乙腈(A)-0.05%磷酸水溶液(B,pH 2.42)梯度洗脱(0~8 min,16%A;8~35 min,16%~50%A;35~36 min,50%~100%A;36~38 min,100%~16%A;38~40 min,16%A),检测波长250 nm.以3批TD的平均信息为标准汤剂信息,从成分的出现或消失、指标性成分含量、共有峰面积、主成分分析及指纹图谱相似度共5个方面全面对比芍药甘草汤不同剂型的差异信息. 结果: DGD与TD比较,未见有紫外吸收的化学成分的出现与消失.指标性成分含量差别较大,其中DGD中甘草酸铵含量均与TD存在极显著差异.DGD-A中23个共有峰峰面积的总和与TD无显著差异,而DGD-S,DGD-B的共有峰面积之和与TD存在极显著差异,二者分别相当于TD的2.5,3.2倍.在PCA中,DGD-A更接近于TD,表明其各单体成分的绝对量更接近于TD,而DGD-S,DGD-B的绝对量远大于TD.DGD-A与标准汤剂的相似度最小,表明DGD-A中各成分间的比例与标准汤剂相差较大. 结论: 芍药甘草汤DGD与TD间仅有成分比例的明显差异,并无成分本身的明显差异;应按比例调整某些DGD的用量以使其与汤剂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海藻及海藻与其他药物配伍后其中碘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间接碘滴定法测定海藻原药材、海藻与甘草不同比例合煎、单煎后混合液中碘的含量。结果 此方法稳定、可靠 ,加样回收率高。结论 所建立的间接碘滴定法可用于测定海藻及海藻与其他药物配伍后其中碘含量  相似文献   

16.
新疆医科大学为全国第二家中西医合并院校.在新疆进行中西医合校,实属时势所使,事在必行.强弱相合,处于弱势的中医学院只有坚持相对独立,才能保证于合校后发扬中医药特色、办好中医药教育.中西医合校,给原本弱小的新疆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可供凭借和利用的积极因素,同时也存在不少负面影响.新疆医科大学在实践中认清了中西医同校的优势与缺憾,采取扶持和爱护中医的策略,不断尝试规避冲突、化解矛盾、趋利祛弊、务期和谐,终喜事业有成,使高等中医药教育得以在新疆生存,并越过低谷,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中西医对银屑病发病机理认识、治疗现状、临床疗效、药物毒副作用、医疗费用、趋势展望进行了比较,为发挥中西医优势治疗本病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8.
凝血酶时间法的改进及对四物汤类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改进凝血酶时间(TT)法,使其更适合体外凝血酶抑制剂筛选。并用此方法测定比较四物汤类方及方中代表性成分的抗凝血酶活性。方法:建立凝血酶浓度对lgTT延长率(%)的标准曲线,对影响凝血酶活性的相关因素进行考察,如血浆的储存条件;药物溶媒的选择;药物与凝血酶预温时间。并且测定比较四物汤(SW)、少腹逐瘀汤(SF)、香附四物汤(XF)、桃红四物汤(TH)、芩连四物汤(QL)的抗凝血酶活性。对方中代表性成分的抗凝血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获得改进凝血酶时间法的适宜条件;筛选结果显示四物汤类方均有明显的抗凝血酶活性,抑制性的强弱顺序为QL(IC50=1.30mg·mL-1)>SF(IC50=1.39mg·mL-1)>XF(IC50=3.55mg·mL-1)>SW(IC50=8.14mg·mL-1)>TH(IC50=10.94mg·mL-1);活性成分槲皮素也具有显著抗凝血酶活性。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凝血酶抑制剂筛选的便捷方法,证实了四物汤类方及成分具有直接抗凝血酶的活性,为深入解析活血化瘀方中靶向凝血酶的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推广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应用。方法:结合本院短期内使用小包装饮片的实际情况,对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和讨论。结果:小包装中药饮片与传统的调配模式相比具有保持中药特色、提高称量准确性,减少称量误差、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饮片质量、提高消费透明度、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浪费等优点,同时存在占用空间大、增大饮片质量控制难度、拆包操作繁琐、先煎、后下、包煎等没有明显的标记等不足。结论:中药调配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小包装中药饮片应扬长避短,不断改进,以更好地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中药饮片、小包装饮片和颗粒饮片3种剂型的应用、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几方面论述中药饮片传统与现代应用的合理性;对有关3种剂型评价的不同观点加以论证;对传统中药饮片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阐明传统中药饮片不能被取代,而必须坚守应用的观点和理由;展望中药饮片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