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在医学发展到今天已被提升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出生缺陷给患儿自身日后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及生活上的不便,同时对家庭和社会也是1个沉重的负担。由此可见产前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正确诊断,对于及早处理和降低出生缺陷尤为重要。超声作为1种无创伤的检查手段,已成为早期筛查和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首选方法。三维超声拓展了超声技术的空间显像功能,在二维图象的基础上提供了更丰富的诊断信息,使超声诊断水平从平面上升到立体多角度,从而使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率大大提高。1三维超声在产前对胎儿颜面部畸形能尽早做… 相似文献
2.
李茂谊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9):563-564
胎儿唇裂是最常见的颜面部畸形,可以是单纯性,也可以出现在一些综合征中,本文对13例常规二维超声显示唇裂畸形胎儿进行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对象13例常规二维超声显示唇裂畸形的中、晚孕(20~40周)胎儿,其中2例合并腭裂,1例为无脑儿合并唇裂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在胎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8月期间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超声检查可疑消化道异常并行MRI检查的孕妇胎儿影像及临床资料,共41例患者,并于产后新生儿期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胎儿消化道畸形。结果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消化道畸形41例,MRI检出消化道畸形胎儿36例;未检出5例,诊断符合率87%。结论MRI在胎儿消化道畸形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有助于产前胎儿消化道畸形的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先天畸形诊断中的优势与局限性以及相互的补充作用。方法:对行超声检查中怀疑畸形的24例孕妇进一步行三维超声和磁共振检查,将两者检查结果加以比较并与临床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4侧孕妇共栓出9例先天性畸形,磁共振证实诊断的9侧,完善诊断的3侧,排除超声疑似畸形的1例。结论:磁共振对胎儿神经系统解剖的诊断明显优于超声;而超声,尤其是三维超声对于胎儿表面成像优于磁共振。所以在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上.磁共振和超声的相互结合有利于相互弥补各自的局限性,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25例孕12~40周孕妇实行普通彩超或系统彩超检查,对可疑体表畸形的胎儿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畸形24例,均经引产和产后证实.结果:胎儿畸形25例,实时三维超声检出24例,符合率为96%.结论:实时三维超声能动态显示胎儿在宫内活动及表面成像,对诊断胎儿畸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查艺葆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1999,11(3):27-28
<正>胎儿畸形种类繁多,以往靠X线、羊膜囊穿刺等进行诊断,比较麻烦,且有的畸形不能被检出.用超声显像可实时观察胎儿器官的形态和活动情况,能检出胎儿畸形,方法简便,可多次重复检查,已被公认为检测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对142例胎儿颜面部行三维扫查、表面三维重建成像;将三维成像结果与胎儿娩出后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观察三维表面成像对颜面结构的显像效果、对颜面结构畸形的正确判断能力,并分析影响成像的因素。结果:142例中获得胎儿颜面表面三维图像133例,成功率93.4%;133例已成像胎儿中,颜面正常儿115例,其三维成像诊断与产后检查相符;颜面部畸形18例,其中单发畸形11例,多发复合畸形7例,经三维成像正确诊断16例,漏诊2例,三维表面成像诊断颜面畸形的敏感性88.9%,特异性100%,对颜面畸形病灶检出率82.3%。结论:颜面三维表面成像具有空间立体显像效果,可立体、直观、全面地显示颜面结构的外形及比邻关系,为临床提供了胎儿颜面畸形部位及程度的形象化图像依据,是提高胎儿颜面畸形诊断准确度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9例先天性胎儿畸形情况。结果:49例畸形儿中,产前超声检查确诊为胎儿畸形42例,总检出率85.7%(42/49)。漏诊7例,漏诊率14.27%(7/49)。所有患者均经正常分娩或引产后尸检证实。结论:超声可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器官发育情况,不仅能确定胎儿有无畸形,而且能对胎儿畸形的类型明确诊断,对临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优生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8年1月~2012年3月在上虞市人民医院进行孕期保健检查以及在其他医院初诊为可疑胎儿结构的2 87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实施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和引产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 875例孕12~40周孕妇中,经引产及出生证实为畸形的胎儿有133例,产前二维超声检测出128例,漏诊5例,诊断符合率为96.97%。采用二维超声进行胎儿畸形诊断的敏感度为96.97%,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99.82%,阴性预测值为99.82%,阳性预测值为100.00%。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在产前检测出132例,仅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9.25%,诊断敏感度达到99.25%,特异度100.00%,准确度达到99.96%,阴性预测值为99.96%,阳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采用实时三维超声用于胎儿畸形诊断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联合母体血清学在胎儿颜面部畸形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三亚市妇幼保健院(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做产检筛查的106例疑似胎儿颜面畸形孕中期孕妇,均行四维超声以及母体血清学检查,以分娩或者引产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四维超声、母体血清学单项及联合检查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四维超声、母体血清学和四维超声联合母体血清学诊断胎儿颜面畸形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2、0.863和0.981。四维超声及母体血清学单独诊断胎儿颜面畸形的灵敏度及准确率显著低于二者联合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173、0.064,P<0.05)。结论:四维超声联合母体血清学筛查可提高对胎儿颜面畸形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detect the rol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refining the diagnosis of suspected fetal renal anomalies detected during screening sonography.Methods54 pregnant women, with suspected fetal renal anomalies detected during routine ultrasound screening, were rescanned by MRI to refine the diagnosis of the suspected renal anomalies. The pregnancy outcome was examined externally and by postnatal ultrasonography.Results54 cases of suspected renal anomalies detected during screening sonography of 8 400 pregnant women (0.6%), were rescanned by MRI in this study. The MRI diagnosed, 29 (53.7%) cases of parenchymal renal disease, 20 (37.0%) cases of hydronephrosis, 3 (5.6%) cases of single renal cyst and 2 (3.7%) cases of megacystis + hydroureter. The amniotic fluid volume was normal in 33 (61.0%) cases, while it was decreased in 21 (39.0%) cases. Two cases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 (3.7%) were detected in the studied cases. During antenatal follow up of the prenatal diagnosed cases with renal anomalies 2 cases of bilateral RA (Potter's syndrome died in utero = IUFD) and out of 52 live births 1 case of NND occurred due to bilateral MCKD with trisomy 18. In this study, when the prenatal finding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ostnatal findings, the MRI was 89.5% accurate, while the prenatal ultrasound was 85% accurate in diagnosing fetal renal anomalies.ConclusionThe MRI can be used as a complementary adjunctive modality with excellent tissue contrast especially in equivocal cases or inconclusive sonographic findings. 相似文献
12.
MRI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 I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手术前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正常对照组,1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病例均行盆腔、骶尾部MR检查。观察肛门内、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形态,肛门直肠本身发育缺陷以及骶椎、泌尿生殖系统等畸形。结果本组MR显示耻骨直肠肌、括约肌群发育好13例,发育较好3例,发育差3例,T1W I不抑脂序列为显示肛周肌群较好的序列。7例合并骶尾椎畸形,5例合并泌尿系统畸形。结论MR I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从形态上了解盆底肌的发育,并能明确骶骨、椎管、泌尿系统等畸形,在确定手术方式及评价手术疗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05年11月100例MR病例,运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研究。其中研究组55例经常规MR I、MRA(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V(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照组45例单纯行常规MR I扫描。常规扫描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TSE)横断T1WT2W压水T2加权像,矢状T1W或冠状T2W。结果2组扫描结果:研究组(55例)诊断正确率为95.6%(其中4例经DSA与手术证实为假阳性);对照组45例诊断正确率为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 I结合MRA、MRV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患者80例,将其纳入病例组。另于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8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1.5T超导型扫描仪检查,随访6个月统计2组不良事件,包括血流动力学恶化、心功能恶化、心功能衰竭。结果 病例组左室心肌质量指数(26.59±3.53)g/m2、左室每搏输出量指数(30.61±1.63)mL/m2、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65.96±0.23)mL/m2、左室心脏指数(1.57±0.26)L/(min·m2)、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30.57±1.28)mL/m2,低于对照组(P<0.001)。病例组右室每搏输出量指数(30.74±3.24)mL/m2、右室收缩末容积指数(31.57±2.37)mL/m2,低于对照组(P<0.001),右室心肌质量指数(21.51±3.51)g/m2、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101.59±1.65)mL/m2、右室心脏指数(3.57±0.26)L/(min·m2),高于对照组(P<0.001)。病例组肺动脉主干内径峰值流速(45.74±1.62)cm/s、肺动脉主干内径膨胀性(20.18±2.61)%,小于对照组(P<0.001)。病例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1.25%)高于对照组(5.00%,χ2=6.874,P<0.001)。结论 功能磁共振成像能较好反映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肌损伤情况,预测肺动脉高压不良事件,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DCE-MRI)、波谱成像(1H-MRS)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32例乳腺疾病患者,全部行动态增强扫描及1H-MRS成像,分别判断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类型、波谱曲线有无异常增高胆碱峰(Cho);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DCE-MRI及1H-MRS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结果:病理结果证实乳腺癌20例,良性肿瘤12例。20例乳腺癌患者中,1例呈缓慢上升型(Ⅰ型),5例呈上升平台型(Ⅱ型),14例呈上升下降型(Ⅲ型);16例MRS检出胆碱峰。12例良性肿瘤中,7例呈Ⅰ型,4例呈Ⅱ型,1例呈Ⅲ型,MRS检查2例出现胆碱峰且TIC曲线均为Ⅰ型。TIC曲线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95.00%,特异性58.30%,诊断符合率81.25%;胆碱峰诊断的敏感性80.00%、特异性83.30%、诊断符合率71.87%;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95.00%、特异性100.00%、诊断符合率96.90%。结论:DCE-MRI对乳腺恶性病变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1H-MRS可以弥补DCE-MRI特异性低的不足,因此,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初次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MRI检查,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MRI诊断肿瘤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率为84.8%,MRI对肿瘤局限在子宫内膜和浅肌层浸润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3%、92.6%、90.9%和82.4%、87.5%、84.8%。MRI鉴别浅表浸润(Ⅰa+Ⅰb)与深肌层浸润(Ⅰc)的准确性为93.9%,对深肌层浸润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95.6%。MRI对宫颈间质受累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6.7%、100%、96.9%;对宫颈管内膜受累诊断的敏感性仅为40%,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6.7%、92.3%。MRI对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50%、96.5%、90.8%。结论:MRI在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间质侵犯,尤其是深肌层浸润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而MRI诊断子宫颈内膜受累和淋巴结转移敏感性不高,但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在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R灌注成像技术,对20例正常志愿者及2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肾功能对照研究。测定肾灌注图上各个肾皮质及髓质的信号强度改变,绘制和分析各时间-信号曲线。分析血肌酐量与MR信号强度的关系。结果时间-信号曲线的改变能客观的反映肾功能的变化,血肌酐量与MR信号强度呈明显负相关,能对肾功能作半定量分析,并能对部分病因进行诊断。结论MR灌注成像可作为一种新的、无创的、敏感而可靠的评价肾功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20.8±7.4)ng/ml.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t=20.206,P=0.000;与锰暴露组比较,t′=13.144,P=0.000.中毒组与低、高锰暴露亚组比较,t′值分别为12.964、9.957,P=0.000].8例高锰暴露工人1年后追踪调查仅发现作业环境空气MnO2浓度中位数较1年前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次为0.89、0.31 mg/m3,Z=-2.142,P=0.032).结论 锰暴露引起工人脑MR T1WI信号明显增强,PI可能是锰致CNS损伤的中枢暴露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