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病理特性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原则。方法 总结125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治经验。所有病灶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神经源性肿瘤占同期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的22.0%。其中神经鞘瘤48.9%,神经纤维瘤27.2%,节细胞瘤13.6%,其他少见肿瘤10.4%。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57年7月至1995年7月经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64例,良性53例(占82.8%),恶性11例(占17.2%),其中神经鞘瘤33例,节细胞神经瘤12例,神经纤维瘤7例,神经纤维肉瘤4例,神经母细胞瘤3例,恶性神经鞘瘤3例,原始性神经外胚叶瘤,嗜铬细胞瘤各1例,作者对该类肿瘤的发病情况,病理分类1症状诊断及外科治疗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哑铃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哑铃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长期慢性胸背痛,多伴有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个别病例无症状。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胸部MRI检查,结果与术中情况吻合。肿瘤均由胸外科医师与神经外科医师协作一期完全切除。术后胸背痛及感觉和运动障碍明显改善或消失,异常神经系统体征消失。恢复顺利,治愈出院。术后病理:神经鞘瘤4例,神经纤维瘤2例。结论胸部MRI对肿瘤的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手术治疗应由胸外科医师与神经外科医师协作一期切除椎管内外肿瘤,先切除椎管内肿瘤,然后再切除椎旁胸内肿瘤,根据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方法;本组70例均作X线检查,34例行CT扫描,66例接受手术治疗,恶性肿瘤行综合治疗。结果:良性肿瘤60例术后无复发,恶性肿瘤5例平均生存32个月,1例生存在18年。结论;本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CT扫描更有价值。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良性肿瘤治疗效果好,恶性肿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纵隔神经源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小儿外科1988年至1996年11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4岁,男:女为0.57:1。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预后良好。良性肿瘤均未复发。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小儿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可以明显提高小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电视胸腔镜切除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切除的体会。认为纵隔单发、无严重粘连的神经源性肿瘤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短、对病人手术创伤小,术后呼吸、咳嗽、排痰好。术后购管拔除时间早,生活质量高,住院周期短等优点。此项技术应进一步熟练,扩大临床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治疗的15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1例多发神经纤维瘤病患儿颈胸交界处多个肿瘤被切除,术后局部压迫症状消失,horner征较术前加重,左臂活动受限无改善,并发脑脊液胸漏,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左锁骨下动脉壁上残留少量肿瘤组织,术后进一步行放、化疗;其余病人的肿瘤均完全切除,术前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结论:术前充分估计术中的特殊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入路,是提高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原则。方法 总结125 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治经验。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神经源性肿瘤占同期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的22 .0 % (125/568) 。其中神经鞘瘤48 .9 % (61/125) ,神经纤维瘤27 .2 % (34/125) ,节细胞神经瘤13 .6 % (17/125) ,其他少见肿瘤10 .4 % (13/125) 。无临床症状而于查体时发现78例,占62 .4 % 。肿瘤位于后纵隔117 例。手术切除率98 .4 % (123/12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 .0 % (5/125) ,手术死亡率0 .8 % 。恶性肿瘤的3 年生存率18 .2 % 。结论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类型相关,无论良恶性均首选手术治疗,不同的病理类型有不同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与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对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的41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33例(81%)、恶性8例(19%),神经鞘瘤30例,神经纤维瘤6例,神经节细胞瘤5例,完整切除36例,部分切除4例,放弃手术1例,全组无死亡。结论: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于后纵隔,多为良性;胸部X线检查(胸片,CT)为术前主要诊断方法,术后辅助治疗取决于病理检查结果。手术为治疗首选,良性瘤和部分恶性瘤一般可获完整切除,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充分考虑到术中的特殊情况,。防止相邻重要器官损伤,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纵隔肿瘤42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骶骨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9年43例骶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患者.年龄21~67岁,平均36.5岁;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病理类型:神经鞘瘤27例、神经纤维瘤16例.手术采取单纯前路、单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行肿瘤切除,累及骶髂关节稳定性者行髂腰固定.随访24-89个月.结果 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为出血、邻近脏器损伤、神经损伤、感染、伤口不愈合以及肿瘤的复发.结论 骶骨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特点明显,手术切除需根据具体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巨大肿瘤者术中出血多,术后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2.
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强  蒋耀光  王如文 《肿瘤》2004,24(4):402-403,406
目的回顾总结28例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断要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980~2002年收治的28例巨大纵隔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8例中全部切除23例姑息性切除5例,其中肺楔形切除2例,肺叶切除1例,部分心包切除5例,上腔静脉成形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胸部X线、CT及B超是巨大纵隔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麻醉时体位及手术切口的选择、术中操作技术注意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切除率,应注意创面渗血及复张性肺水肿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Thoracic dumbbell tumors are uncommon neoplasms arising from neurogenic elements of the posterior mediastinum. Surgical removal of these tumors with mediastinal, neuroforaminal and intraspinal components can often be challeng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esent our experience of single-stage removal of dumbbell tumors of the posterior mediastinum and to discuss the surgical strategies for such tumors.Metho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2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 for thoracic dumbbell tumors at our department during the period 2008 to 2016. Patient demographics, clinical features, operative reports, and pre- and postoperative images were reviewed.ResultComplete resection was achieved in all patients, with no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Surgical excision was performed by laminectomy plus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in 10 patients and laminectomy plus thoracotomy in 4 patients. Two patients underwent VATS alone. Supraclavicular and transthoracic approach was performed in 2 patients. Another 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upraclavicular approach alone.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244 min (range 55–370 min), with mean estimated blood loss (EBL) of 360 ml (range 50–790 m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one case of Horner's syndrome and one cas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leakage. At a mean follow-up of 29 months no patients showed recurrence of the tumor.ConclusionThoracic dumbbell tumors should be evaluated for intraspinal and neuroforaminal involvement. Single-stage posterior laminectomy plus VATS/thoracotomy, VATS/thoracotomy, and supraclavicular alone or combined with transthoracic approach all could be the preferred method for removing these dumbbell tumors with satisfactory outcomes.  相似文献   

14.
巨大实质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巨大实质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 18例巨大实质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并发症 5例 ,15例随防 1~ 9年 ,肿瘤复发 1例 ,广泛转移 1例。结论 胸部X线 ,B超及CT检查应作为巨大实质性纵隔肿瘤常规检查手段 ;麻醉时体位及手术方式合理选择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并注意防治复张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15.
16.
原发性骶骨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骶骨肿瘤应用外科手术与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2年10月至1999年10月我院收治原发性骶骨肿瘤20例,包括良性肿瘤4例,低度恶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6例。病变位于S3以上7例,S3以下1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9例,包括骶骨次全切除1例,骶骨大部切除14例,病损内切除4例。术后配合放疗7例,化疗2例。结果:全部手术无1例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为切口皮缘坏死感染3例,大小便功能障碍4例,其中2例恢复正常,18例随访6个月至15年,平均4年5个月。存活最短为1年6个月,最长达12年为1例脊索瘤患,5例死于复发转移。6例能从事一般工作,7例能从事一般家务劳动。结论:早期及时的诊断是彻底切除骶骨肿瘤的重要条件,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对骶骨肿瘤应进行积极的外科治疗。术后配合放疗可减少复发,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哑铃型椎管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至2008年10年间收治的28例哑铃型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哑铃型椎管肿瘤患者均经MRI和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临床特征主要为椎管内压迫症状(根性疼痛、感觉异常、肌无力)和椎管外压迫症状(椎体周围发现包块)。所有病例均行Ⅰ期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23例获得随访,随访7个月~10年,18例恢复正常工作。结论 对椎管肿瘤患者应重视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MRI检查在哑铃型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占重要地位;早期诊断、Ⅰ期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是优选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4例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分析手术治疗14例巨大纵隔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中完整切除9例,部分切除5例.1例术后出现急性肺水肿,2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均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半年至8年,良性肿瘤术后疗效好,恶性者术后主要死于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选择合适的麻醉和手术方式治疗巨大纵隔肿瘤效果肯定,术中可选择分块或整块切除,防止避免大出血和复张性肺水肿.恶性者术后辅助化疗和(或)放疗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性动脉栓塞对于骨肿瘤手术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对于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不同部位肿瘤的动脉栓塞的方法和技术因素。采用Seldinger’s技术超选择插管,以明胶海绵、PVA微球和金属弹簧圈对肿瘤进行栓塞。结果27例骨肿瘤患者术前接受DSA检查和术前动脉栓塞术。动脉栓塞术后1~5d接受外科手术。其中22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23例肿瘤不同程度缩小,20例肿瘤得以完整切除。结论手术前DSA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骨肿瘤自身及其周边的血管分布和供血情况,有利于指导手术。术前动脉栓塞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更安全,肿瘤完整切除率更高,手术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