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76例高龄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手术切除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年来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0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龄组(年龄〉165岁)176例,低龄组(年龄〈60岁)845例。结果高龄组术前77.8%有合并症,低龄组术前9.5%有合并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食管癌患者主要合并症为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肾功能衰竭。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27%,低龄组为13.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围术期死亡率分别为4.55%和2.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术前有较多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而手术死亡率无明显增加。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高龄食管癌手术切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分析53例围手术期行IABP(术前9例、术中19例及术后25例)的OPCAB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中或术后行IABP的患者死亡率,分析影响治疗结果的因素.结果 患者总死亡率20.75%(11/53),其中术前行IABP的患者死亡率为11.11%(1/9),低于术中的21.05%(4/19)和术后的24.00%(6/2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与治愈患者相比,在性别、年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急诊手术、桥血管数、IABP前是否平均动脉压<60 mmHg及多巴胺用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愈患者比较,死亡患者在行IABP前的心率较快(P<0.05),氧合指数较低(P<0.05),乳酸值较高(P<0.01).结论 IAB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循环方式,在OPCAB围手术期选择合适的时机应用IABP,能够提高IABP的疗效,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外科围手术期死亡的原因,以期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1月~2010年12月的在我院治疗的38例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67%(38/2281),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肺切除术死亡者略低于非肺切除术后者(P〈0.05),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循环衰竭60.51%(23/38)。结论:严格手术指征,充分处理并发病,选择恰当手术时机,术中、术后加强监护治疗,及时处理并发症,对降低手术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患者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行PCI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前hs-CRP水平分为A、B、C3组,A组(hs-CRP水平〈lmg/L)纳入患者45例,B组(hs-CRP水平为1~3mg/L)纳入患者41例,C组(hs-CRP水平〉3mg/L)纳入患者40例。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观察患者术后CIN的发病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CIN的发生率分别为11.1%、17.1%和30%,且血清hs-CRP水平较高的患者CIN发生率也较高,3组总体差异和A组与C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而A组与B组、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论是将术前hs-CRP水平作为连续变量还是作为分类变量纳入回归模型,患者术前hs-CRP水平的显著升高都是CIN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患者发生糖尿病也是CIN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在围手术期应用水化治疗和性别为男性是CIN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行PCI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前hs-CRP水平与其术后CIN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关系,是CI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糖尿病也是CIN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围手术期应用水化治疗和性别为男性是CIN发病的保护因素。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肾功能改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肾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1月在该科行瓣膜置换手术5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手术前及手术后不同时间点测量血清肌酐(Cr),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观察其变化。并根据术后连续3d的GFR值分为〉80ml/min组和≤50ml/min组,比较和分析患者年龄、术前心功能分级和肾功能状况、CPB时间和围手术期低血压时间等因素与肾功能衰竭发生的相关性。结果:①术后3dGFR均比术前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7dGFR逐渐恢复,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后≤50ml/min组的上述指标与〉80ml/min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①CPB换瓣术后3d内肾功能指标明显降低,第7d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②高龄、术前心功能不全和肾功能损害、CPB时间长和围手术期低血压时间长是术后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胸腺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46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为97.3%(142/146),围术期死亡率4.1%(6/146)。随访135例,其中单纯胸腺瘤患者68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64/68)、86.6%(52/60)、77.1%(37/48);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6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7/67)、92.7%(51/55)、85.7%(36/42),两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Masaoka病理分期,患者5年生存率Ⅰ期96.8%(30/31)、Ⅱ期88.9%(32/36)、Ⅲ期55.0%(11/20)、Ⅳ期0(0/3);其中Ⅰ、Ⅱ期5年生存率95.5%(62/67)高于Ⅲ、Ⅳ期5年生存率47.8%(1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胸腺瘤以外科手术为主,Masaoka分期有助于手术指征的选择,并能有效的判断手术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菅东霞  孙素贞  邹雪琴 《中外医疗》2012,31(19):136-13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人院时S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术前lh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17.50%和11(29.01±2.5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35.00%和(23.47±2.52)分(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甲状腺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82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32例)和中青年组(15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老年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多于中青年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暂时性、永久性并发症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5.63%(5/32)、6.25%(2/32),中青年组为11.33%(17/150)、3.33%(5/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甲状腺切除手术安全可行.麻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高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2011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患者15320例,其中有3910例为老年患者,对老年患者在围术期中的高血压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有375例老年患者在围术期发生高血压,占9.59%;与老年患者围术期高血压发生情况有显著相关性的因素为患者是否在术前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及其所实施的手术种类(P〈0.05):老年患者高血压发生情况在各种围手术期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在全麻各时段的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术期发生共有86例有低血压的情况发生。结论与老年患者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情况有明显相关的因素为患者在术前是否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及其患者所实施的手术种类;在围术期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情况。  相似文献   

10.
护理流程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雄招  孙波  蒙丽婵  王雪莲 《吉林医学》2009,30(18):2079-2081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腹腔镜手术护理要求制定护理流程。搜集腹腔镜手术患者9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6例,患者参照操作流程给予围术期护理;对照组51例,患者实施普通手术护理,分析围术期两组之间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护理操作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试验组手术医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手术器械较对照组更为完备(P〈0.05)、试验组腹腔镜摄像系统的故障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流程的应用提高了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