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选取30例重度烧伤的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从正常足月的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进行移植)和对照组(滴入PRMI 1640培养液),对比观察两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大鼠术后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纯化的UC-MSCs应用于创面移植,可有效促进创面新愈细胞的修复与重建,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改善创面的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重度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创面愈合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伤口治疗科接受常规治疗的1例女性DFU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患者创面宽度约为2 cm,长度8 cm,第1跖骨处向内连接,中间约有0.5 cm距离,正常组织暴露约有...  相似文献   

3.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在重症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重症胰腺炎(SAP)大鼠肺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逆行胆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观察血清淀粉酶、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蛋白含量;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变化及核因子-κB(NF-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DTC组较SAP组血清淀粉酶显著下降,PaO2明显升高,胰腺、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BALF白蛋白含量[PDTC组(17.28±2.55)mg/ml,(16.53±3.08)mg/ml;SAP组(23.56±0.94)mg/ml]和MPO活性[PDTC组(9.18±1.70)U/g,(8.69±2.06)U/g;SAP组(13.29±3.36)U/g]明显下降,同时肺组织NF-κB和iNOS表达下调,P均<0.05.结论:PDTC对SAP大鼠肺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其抑制NF-κB活化、抑制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的活化和调控iNOS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一氧化氮的过量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鼠绿脓杆菌性角膜炎模型,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绿脓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产生的大鼠角膜炎模型的抗炎作用。方法:建立角膜炎动物模型,模型制作前30min于大鼠球结膜下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炎症组)和PDTC(治疗组),模型制作后1、3、6、12h观察大鼠表现,角膜的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KB(nuclearfactor-κB,NF-κB)的活化情况结果:LPS刺激后大鼠角膜组织中NF-κB早期活化。治疗组大鼠角膜中的NF-κB p65核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少于炎症组;鼠眼表现和角膜组织学改变较炎症组改善显著。结论:成功建立了绿脓杆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NF-κB活化在绿脓杆菌性角膜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PDTC可有效减轻角膜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因子- k 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及PDTC组。于术后第7天处死,观察各组腹腔粘连的情况。结果:模型组粘连广泛致密,PDTC组粘连轻微,模型组粘连程度分级评定明显重于PDTC组(P<0 .0 1)。结论:核因子- k 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可明显减轻腹腔粘连,对腹腔粘连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内注射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9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盲肠型肠粘连模型组(模型组)及PDTC 组(术前1 h腹腔注射PDTC)(n=32).各组大鼠随机分成4个亚组,每组8只,分别于术后第1、3、5、7天开腹观察腹腔粘连情况,进行粘连程度分级评定;同期抽取大鼠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腹腔粘连程度分级评定,PDTC组和模型组分别为(1.94±1.16)、 (2.63±1.16),明显高于对照组(0.22±0.42,P<0.01);与模型组相比,PDTC组腹腔粘连程度显著减轻(P<0.05).与模型组相比,PDTC组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 P<0.01);对照组与PDTC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粘连早期,细胞因子TNF-α、IL-6明显升高;PDTC可通过降低血清TNF-α、IL-6的含量来预防腹腔粘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大剂量顺铂(cisplatin,DDP)所致肾毒性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100只,雌雄各半,依体重随机分为DDP组,DDP+PDTC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DDP 12 mg/kg单次腹腔内注射,PDTC 50 mg/kg每日皮下注射1次,连用3 d,等量NS对照.每组取10只小鼠,观察并记录其用药后的反应、体重变化及存活时间;分别取对照组小鼠和DDP用药后24、48、72 h的DDP组和DDP+PDTC组小鼠各10只,内眦静脉取血检测肾脏功能,然后剖腹取两侧肾脏,称重并计算肾系数,统计学分析. [结果]DDP用药后24 h,DDP用药组小鼠体重下降、肾系数增高;用药后48 h,小鼠血尿素氮、肌酐含量明显升高;用药72 h 66%小鼠死亡,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DTC可明显减轻DDP所致小鼠的体重下降,并能有效预防DDP用药后小鼠血尿素氮和肌酐的升高,明显提高小鼠的生存率,与DDP用药组小鼠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DTC可改善小鼠DDP用药的毒副作用,预防大剂量DDP所致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大鼠皮肤创面的促愈作用及机制,为临床皮肤损伤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建立大鼠背部皮肤全层切割伤模型,将大鼠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MSCs处理组,分别于伤后3、6、9、12 d采用大体观察,常规组织学检查观察2组大鼠背部皮肤伤口愈合状况及RT-PCR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皮生长因子(EGF)mRNA在愈合中的变化特点.结果 MSCs处理组大鼠皮肤愈合快,愈合指数高,创伤后第3天MSCs处理组大鼠皮肤TGF-β1上调明显,第6天EGF上调明显.结论 MSCs能促进大鼠皮肤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其引起各种生长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体外培养的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RPA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RPASMCs,经不同浓度的PDTC作用不同时间后,应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RPASMCs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表达水平.结果 PDTC能显著抑制10%FBS刺激下的RPASMCs生长.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显示,PDTC作用24 h后,RPASMCs生长周期受到明显阻滞;RT-PCR检测显示,PDTC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RPASMCs Cyclin D1 mRNA的表达.结论 PDTC能明显抑制血清诱导的RPASMCs增殖以及阻滞细胞周期进程,而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 mRNA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小鼠全层皮肤切除创面愈合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hUC-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并做向成骨、成脂细胞方向分化.48只雄性BALB/c小鼠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hUC-MSCs组和PBS组,每组24只,在其背部形成一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分别于创周注射hUC-MSCs悬液和PBS液.于3、7、14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所培养的细胞为hUC-MSCs,体外诱导其能向成骨、成脂细胞方向分化.hUC-MSCs组创面愈合率在各时间点均较PBS组显著增高(P<0.05).HE染色显示hUC-MSCs组创面愈合质量优于PBS组.免疫组化显示hUC-MSCs组VEGF在3d时表达最多,7、14 d逐渐减少,但均较PBS组增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UC-MSCs组3、7、14 d创面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PBS组(P<0.05).结论 hUC-MSCs可增强皮肤创面VEGF的表达,促进皮肤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PDTC(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干预A549细胞24h、48h、72h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PDTC干预48h后A549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PDTC干预浓度的增大和时间延长,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增加(P<0.05、0.01);PDTC干预后Bcl-2及PCNA蛋白表达均下降,呈剂量依赖性(r=-0.980,P<0.01;r=-0.977,P<0.01)。结论:PDTC可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Bcl-2表达下调及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2.
曹雪秋 《重庆医学》2013,42(9):1002-1004
目的研究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2细胞,细胞分为3个组:对照组、实验分为50、100μmol/L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PDTC对Hep-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TC对Hep-2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DTC对Hep-2细胞Bcl-xL和XIAP的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p-IκB、Bcl-xL及XIAP的蛋白表达及活化。结果 PDTC对50μmol/L组和100μmol/L组的Hep-2细胞生长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TC的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P<0.05)。Hep-2细胞经PDTC处理24h后,50μmol/L组和10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1±2.18)%和(35.4±2.62)%,与对照组(3.12±1.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TC能导致Hep-2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增加且呈量效关系。结论 PDTC能够通过阻断Hep-2细胞NF-κB的活化,降低与抗凋亡相关基因Bcl-xL及XIAP的表达,抑制Hep-2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肌腱干细胞(TDS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大鼠缺损髌腱的修复作用。方法从SD大鼠的髌腱及骨髓组织中,分离出TDSC和BMSC并培养,分别联合纤维蛋白胶移植到大鼠髌腱缺损模型中。60只SD大鼠分为以下三组:TDSC组采用TDSC+纤维蛋白胶;BMSC组采用BMSC+纤维蛋白胶;对照组采用纤维蛋白胶。术后1、2、4、6、8周检测移植物的大体外观形态、组织学变化及生物力学指标。结果术后8周TDSC组、BMSC组髌腱缺损基本消失,对照组仍可见髌腱缺损边界。术后8周TDSC组、BMSC组均可见类似肌腱样组织;对照组见肉芽组织增生,细胞排列紊乱,组织杂乱无序。随着时间增长各组的最大应力、最大应力百分比和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百分比均增加(均 P<0.05);在各个时间点,TDSC组、BMSC组的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在2周时,TDSC组的最大应力百分比和弹性模量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TDSC组、BMSC组在4、6、8周时最大应力百分比和弹性模量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TDSC组与BMS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8周时,TDSC组与BMSC组的弹性模量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同种异体TDSC联合纤维蛋白胶可促进肌腱早期愈合、改善肌腱的生物力学特性,并且其弹性模量优于BMSC联合纤维蛋白胶,提示TDSC能更好地促进肌腱损伤的早期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病理过程,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s,PDTC)对LPS所致Au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96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DTC预防组.静脉注射LPS(6 mg/kg)复制ALI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后2、4、8、12 h活杀.PDTC预防组在注射LPS前30 min予以PDTC(120 mg/kg)腹腔注射.测定肺湿/干质量比(W/D),石蜡包埋切片经HE染色行肺组织病理评分,TUNEL法测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p65,NF-κBp65)表达,RT-PCR法检测AM的sPLA_2ⅡA、Bcl-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W/D、肺组织病理评分、AM的NF-κBp65表达及凋亡、AM的sPLA_2 IIA基阙表达增加(P<0.05),AM Bcl-2、Bax基因的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PDTC预防组上述改变得以逆转,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 预防性予以PDTC可抑制AM NF-κB活化,抑制sPLA_2ⅡA基因表达,促进Bcl-2基因表达,抑制AM凋亡,对LPS所致的AL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促进创面愈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GFP转基因小鼠(GFP-C57BL)腹股沟处脂肪组织,获得ADSCs,并在体外证明其具有成骨和成脂的多向分化能力。14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并制作创面,实验组注射PBS缓冲液悬浮的ADSCs,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PBS缓冲液。观察并分析创面愈合情况,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利用real-time PCR检测创面组织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TCP-1)以及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结果分离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同种异体移植ADSCs可以显著促进创面的愈合速度。移植两周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创面区域有少量ADSCs存活。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创面组织中促炎因子IL-1、IL-6和TCP-1表达下降,抗炎因子IL-10表达上升。结论通过同种异体局部注射ADSCs可以显著促进皮肤创面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AD-SCs降低了创面局部的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顺铂毒性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PDTC组各10只连续用药13 d,于第14天处死;顺铂组和PDTC-顺铂联合用药组各10只连续给药5 d后处死;测定体重和肾重、血肌酐、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抗结核病新药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的定性鉴别与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化学法、紫外光谱(UV)法、红外光谱(IR)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结合对照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PDTC合成产品的质量分数。结果 PDTC水溶液有特征的硫取代显色反应。PDTC 5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在255、278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25 nm波长处有最小吸收。PDTC在3 250、2 500 cm-1间出现VSH较强的宽峰,在1 716 cm-1附近为VCS较弱的宽峰。以PDTC对照品为对照,进行PDTC合成产品定量分析,在25.75-206.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低、中、高3个水平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9、100.06%、100.10%,RSD分别为0.59%、1.47%、0.58%(n=3)。结论建立的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PDTC合成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19.
糖尿病创面是目前国内外临床治疗复杂难愈型创面的难题之一.由于糖尿病所带来的长期高血糖对全身各个脏器的持续损害,造成大小血管、神经发生病变,同时会造成创面持久不退的慢性炎性反应.无论是对于糖尿病所致的溃疡,还是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创面,治疗起来都十分棘手.生长激素不仅具有促进生长,调节蛋白质、脂肪、葡萄糖氧化代谢等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对食管癌细胞系EC1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PDTC(1、5、10、50、100 μmol/L)处理EC1细胞24、48和72 h后,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用不同剂量PDTC(0、5、10、50、100 μmol/L)处理EC1细胞48 h后,测定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PDTC可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EC1细胞的增殖(F剂量=8.950,P=0.005;F时间=30.718,P<0.001;F交互=60.504,P<0.001).不同剂量PDTC作用48 h后,随着PDTC剂量的增加,EC1细胞凋亡率增加(F=7.020,P=0.001),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F=771.064,P<0.001),G2/M和S期细胞比例增加(F=963.002、309.332,P均<0.001).结论:PDTC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系EC1的增殖,诱导其发生凋亡,并将其阻滞在S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