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安敏  周石 《上海医学影像》2001,10(3):F003-F003
肝动脉化疗肝癌致脑碘油栓塞是一种罕见的介入治疗并发症,我们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51岁。因上腹部疼痛伴消瘦二月余,B超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而住院治疗。实验室检查AFP 352μg/L,CT增强检查发现右肝肿块(5×5.5×4.5cm)呈轻度不均匀强化,CT值40-60HU,无腹水,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胆囊、胰腺、脾脏均无异常CT征象(图1)。经临床、生化、B超、CT诊断为肝癌,遂行肝动脉灌注化疗碘油栓塞治疗。 治疗方案:常规插管至肝动脉造影示肝右叶肿块明显染色,可见粗大、紊乱的肿瘤血管、经导管灌注5  相似文献   

2.
总结80例大剂量碘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大剂量碘油栓塞的患者较常规剂量栓塞患者术后恶心、疼痛、发烧等症状表现的比较明显、持续时间也较常规剂量长,因此术前的谈话沟通、术后的积极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1998年10月~2002年12月。16例多血供肝癌21次行超液化碘油加钨丝双重栓塞病例[1]。年龄最大75岁 ,最小42岁。男13例 ,女3例。瘤体最大直径11cm ,最小直径5cm ,单个瘤体11例 ,多个瘤体5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Siemens数字减影机 ,5Fyarshiro导管 ,3F微导管 ,超液化碘油 ,国产钨丝 ,钨丝是螺管状 ,钨丝外径0.2mm ,长8mm ,柔软 ,不透X线、透视、摄片均能清楚显示 ,属永久性栓塞剂。1.2方法每例病例首先行瘤体动脉灌注化疗 ,灌注结束 ,引入3F微导管超选进入肿瘤供血动脉 ,超选到位 ,注射超液化碘油 ,待碘油出现返流后 ,停止注射碘油。开…  相似文献   

4.
1979年日本熊健一郎,首先报告了碘油具有选择性聚集并长期滞留于肝癌的特性。1983年Knonno T等报导了临床使用碘油抗癌药混合剂注入肝动脉治疗肝癌的效果,指出  相似文献   

5.
6.
失去外科治疗机会的肝癌病人至今为止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肝动脉药物碘油栓塞术(Lipiodol transcather arteriale embolization,简称LP-TAE)。LP-TAE后除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等栓塞综合征外,还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因出血病灶弥漫且全身情况差,不能做手术止血,内科治疗效果亦差,往往危及患者生命。我科采用腹腔动脉插管灌注血管收缩剂治疗成功二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例一,男,43岁。慢肝史20多年,右上腹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抗癌药加碘化油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肝癌,观察栓塞程度即碘油沉积比例与疗效的关系。材料与方法:79例原发肝癌用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插管.将导管(cook公司生产6.5FRosch型肝管)超选择置于肝固有或肝左、右动脉内先用丝裂霉素、5—Fu化疗.后用阿霉素加碘化油和明胶海绵栓塞。结果:全部病例CT片显示肿瘤区碘油沉积,根据随访观察生存期一年以上者54例。结论:肿瘤区碘袖沉积占肿瘤比例越大肿瘤坏死越彻底生存期也越长。  相似文献   

8.
肝癌碘油栓塞后碘油沉积形态与疗效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肝癌碘油栓塞后碘油沉积形态与疗效关系的影像学研究俞进友①朱良志②姚志高①沈慧①1资料与方法1991年10月至1995年12月我院对100多例肝癌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选择其中治疗前后有肝区平片、B超、CT扫描追踪观察资料完整的62例进行分析。其中男48...  相似文献   

9.
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成为治疗不能手术中晚期肝癌的首选和有效方法^[1,2]。为配合临床无创伤性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的对照研究,我们采用轮转式切片机对31个经肝TACE治疗后Ⅱ期手术切除的肝癌病灶行石蜡病理大切片检查,获得满意的组织切片。现将我们的初步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嵘  王建华  周康荣 《中国临床医学》2002,9(2):194-194,196
自1979年日本学者Nakakuma首次应用碘化油治疗原发性肝癌以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简称TACE)已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有效和首选方法。带有化疗药物的碘油乳剂能较长时间的选择性沉积在肿瘤内,栓塞肿瘤末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碘油栓塞治疗后磁共振成像(MRI)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影像一病理对照,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判断原发性肝癌(HCC)碘油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坏死和残存的准确性。方法:23例TACE后行Ⅱ期手术切除的HCC患者,手术前1周内行MRI检查,包括SE序列和FMP-SPGR多回合动态增强扫描。手术后沿MRI扫描平面作5~10mm层厚肿瘤连续切面和HE染色病理大切片。结果:23例患者MRI共显示31个病灶,采用动态增强和T2W1相结合,MRI准确判断28个病灶的肿瘤坏死和残存,准确率为90.3%。2个纤维间隔包裹和1个包膜下少量肿瘤残存未能显示。结论:动态增强和T2W1相结合,MRI能准确评价碘油栓塞后肿瘤坏死和残存,但对于纤维间隔包裹或增强早期无强化的包膜下少量肿瘤残存的判断仍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13.
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69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9例,行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将5—FU、卡铂及丝裂霉素与生理盐水或碘油混合,加热至55—65℃后经微导管注入肝癌滋养动脉。对照组30例,行经动脉超选择化疗栓塞,温度控制在20℃。术后记录体温、肝功能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出现。术后每月复查甲胎蛋白(AFP)及CT,独立盲法评价碘油沉积情况及肿瘤大小变化,并根据病情变化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统计肝癌患者生存率。结果实验组生存率:0.5年、1年、1.5年、2年、3年、4年分别为,100%、97%、90%、79%、62%、3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肝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实验组毒副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是较方便、简单、安全的方法,能显著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序贯应用三维适行放射治疗(3DCRT)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0)行TACE术3次后,序贯3DCRT;对照组(n=30)仅给予TACE术3次。结果:实验组、对照组近期瘤体缩小率分别为83.3%(25/30)和56.7%(17/3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血清AFP下降率分别为100%(30/30)和96.6%(29/3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2年累积生存率实验组分别是80%(24/30)和46.6%(14/30),对照组分别是53.3%(16/30)和26.6%(8/30)。结论:TACE联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其近期、远期疗效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超声造影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的观察,了解超声造影对TACE疗效的评价作用,并进一步协同TACE的治疗.方法 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瘤组织血供情况,了解肿瘤组织内部有无残留血供和遗漏病灶,并对未完全灭活的病灶针对性地进行TACE补充治疗.结果 超声造影提示:单次TACE治疗病例中,肿瘤灭活病例和肿瘤遗漏病例均明显高于多次TACE治疗的病例(P<0.01);在单发病灶的治疗病例中,肿瘤灭活率明显高于多发病灶者,且无肿瘤遗漏(P<0.01),肿瘤的残留率单发病灶与多发病灶间无明显差异(P>0.05);TACE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比较统计显示,单发病灶与多发病灶的两组间完全缓解率比较,单发病灶的完全缓解率要明显高于多发病灶(P<0.01);3年生存率随访,6个月,l、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9.8%、45.6%、22.3%.结论 CEUS能够比较精确地反映TACE治疗后肿瘤血供阻断情况,客观地评价和反映了TACE治疗的疗效,同时为进一步寻求新的原发性肝癌治疗手段和进行必要的补充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影响,P-GP和肝癌预后的关系,从耐药基因角度评价TACE对肝癌治疗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肝动脉栓塞化疗后二期切除的原发性肝癌(HCC)及癌旁组织中P-GP的表达情况,并以本课题前期研究的30例未经TACE治疗的HCC及癌旁组织中P-GP表达情况作对照.结果 TACE后P-GP在HCC和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93.3%(28/30)、56.7%(17/30),与未做TACE的阳性率[83.3%(25/30)、30.0%(9/3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阳性病例比P-GP阴性病例生存时间短,P-GP表达不同的肝细胞肝癌病人的生存时间有差别(P<0.05).结论 P-GP参与介导HCC的多药耐药,TACE后肝癌细胞P-GP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TACE后导致继发性多药耐率增高.P-GP的表达有一定的预后判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给予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试验组),同时选取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仅行TACE;于1-2个治疗周期后比较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卡氏评分。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3.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存质量卡氏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3%、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6.4%、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患者临床获益率及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化疗剂量及治疗间隔对III期肝癌患者病死风险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10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III期肝癌患者单纯接受TACE治疗,根据TACE治疗中化疗药物的应用剂量分为低剂量组(33例)和常规剂量组(39例);根据TACE的治疗间隔时间分为短间隔组(24例,〈6周)和长间隔组(25例,≥6周);随访至患者死亡。分析TACE的化疗药物剂量与治疗间隔时间对肝癌患者相对病死风险及生存期的影响及组间差异。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1年和2年的生存率:低剂量组分别为15.15%(5/33)及0%(0/33),常规剂量组分别为23.08%(9/39)及0%(0/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短间隔组分别为13.64%(1/24)和0%(0/24),长间隔组分别为20%(5/25)及4%(1/25)。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多因素分析显示,TACE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TACE次数和TA-CE治疗间隔时间是独立的相对危险因素。结论:III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中,减少化疗剂量并不缩短生存期;适当延长TACE治疗间隔时间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降低病死危险,可能更有益于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电极射频(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不能切除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大肝癌患者的30个结节采用RFA及TACE治疗,肝癌结节大小5.3~12.0cm,平均6.4cm。结果:18例治疗前甲胎球蛋白(AFP)升高的患者,治疗后明显下降。6例治疗后再次活检,呈完全性坏死。1a存活73.7%(14/19),3例生存4a以上,1例至今存活达6a以上。结论:RFA联合TACE治疗不能切除的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脏内科行TACE术的1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TACE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疼痛消失占病例90%以上,肿块缩小50%~70%,腹腔积液消退3例,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下降7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定期随访复查中5位患者复查后再次行TACE治疗。结论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对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