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试验方法,对4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治疗.奥施康定初始剂量10mg/12h,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结果:4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奥施康定最小剂量10mg/12h,最大剂量60mg/12h;治疗效果:完全缓解24例(60.0%),部分缓解15例(37.5%),轻度缓解2例(5.0%).其中中度疼痛患者的显效率为100.0%(7/7),重度疼痛患者的显效率为96.9%(32/33),全部患者总的显效率为97.5%(39/40).不良反应:便秘15例,恶心呕吐4例,腹胀1例,尿潴留1例,嗜睡3例,头晕2例.结论:奥施康定治疗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试验方法,对4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治疗。奥施康定初始剂量10mg/12h,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结果:4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奥施康定最小剂量10mg/12h,最大剂量60mg/12h;治疗效果:完全缓解24例(60.0%),部分缓解15例(37.5%),轻度缓解2例(5.0%)。其中中度疼痛患者的显效率为100.0%(7/7),重度疼痛患者的显效率为96.9%(32/33),全部患者总的显效率为97.5%(39/40)。不良反应:便秘15例,恶心呕吐4例,腹胀1例,尿潴留1例,嗜睡3例,头晕2例。结论:奥施康定治疗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试验方法,对49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治疗。奥施康定起始剂量10mg/12h,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评价镇痛效果、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49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平均镇痛时间12.45h。总有效率89.80%,中度疼痛组有效率93.75%,重度疼痛组有效率87.88%。KPS评分:28例(57.14%)升高,19例(38.78%)稳定,2例(4.08%)病情恶化死亡。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7例(14.29%)。结论: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试验方法,对49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治疗.奥施康定起始剂量10mg/12h,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评价镇痛效果、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49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平均镇痛时间12.45h.总有效率89.80%,中度疼痛组有效率93.75%,重度疼痛组有效率87.88%.KPS评分:28例(57.14%)升高,19例(38.78%)稳定,2例(4.08%)病情恶化死亡.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7例(14.29%).结论: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奥施康定起始剂量10mg/12h,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评价镇痛效果、KPS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 :平均镇痛起效时间41分钟,平均镇痛时间12.6h,日平均剂量69.03mg。31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轻度缓解1例(3.23%),中度缓解4例(12.90%),明显缓解20例(64.52%),完全缓解6例(19.53%),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96.77%。KPS评分:19例(61.29%)升高,9例(29.03%)稳定,3例(9.68%)病情恶化死亡。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11例(35.48%)。 结论 :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时,起效快,镇痛效果满意,副反应轻,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美施康定控制癌痛的疗效及具体运用。方法 对中重度癌痛患者予美施康定口服 ,起始量 3 0mg ,q12h。 2 4小时后如果疼痛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则继续用此剂量 ,如果轻度缓解或无效则增加用量每次增加 3 0mg ,直至控制疼痛。结果 CR :2 5 /4 2例 ,占 5 9.5 2 % ;PR :16/ 4 5例 ,占 3 8.1% ;MR :1/ 4 2例 ,占 2 .3 8% ;NP :0例。疼痛缓解率 (CR PR) :97.62 %。结论 美施康定对癌痛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同时作者对美施康定的用量与调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并介绍了处理美施康定副反应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张磊  刘啸  王艳军  吴杰 《现代肿瘤医学》2016,(18):2961-2964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接受奥施康定+高乌甲素治疗,对照组(25例)接受奥施康定治疗。实验组中高乌甲素片的用法为10mg tid,与奥施康定同日开始服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都使用奥施康定止痛,以10mg每12h为开始计量,按照数字评分进行剂量调整,达到 NRS≤3分,直到用药结束,观察用药7d后两组的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在用药7d内疼痛明显缓解。实验组使用高剂量奥施康定人数比例为16%,而对照组为48%,实验组高剂量人群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排便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2%和40%,对照组的排便困难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的患者,两组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两组在呕吐、呼吸困难、尿潴留、眩晕等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乌甲素联合奥施康定可以控制中重度癌痛;联合用药显著减少了高剂量奥施康定使用的人数,高乌甲素增加了止痛效果,减少了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奥施康定联合高乌甲素止痛治疗作为中重度癌痛的一种较好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美施康定控制癌痛的疗效及具体运用。方法 对中重度癌痛患者予美施康定口服,起始量30mg,ql2h。24小时后如果疼痛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则继续用此剂量,如果轻度或无效则增加用量每次增加30mg,直至控制疼痛。结果 CR:25/42例,占59.52%;PR:16/45例,占38.1%;MR:1/42例,占2.38%;NP:0例。疼痛缓解率(CR+PR):97.62%。结论 美施康定对癌痛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同时作者对美施康定的用量与调整提常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介绍了处理美施康定副反应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美施康定治疗中晚期癌痛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美施埭定控制中晚期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6例中晚期癌痛病人,按需定时给药,30~60mg q12h,必要时增加剂量,每次增加30mg,直至控制疼痛。结果 CR17例(37%),PR25例(54.3%),MR3例(6.5%),NR 1例(2.2%)。总有效率CR PR42例(91.3%)。结论 美施康定是控制中晚期癌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剂量奥施康定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分析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创建癌痛规范化病房治疗期间应用大剂量奥施康定(日剂量≥150mg)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应用奥施康定期间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镇痛起效时间18~60 (39±21)分钟。镇痛平均时间(9.1±1.2)天。镇痛总显效率89.9%。未见呼吸抑制、认知障碍、严重脏器损伤等不良反应。 结论:大剂量奥施康定治疗癌性疼痛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门诊及病房共同收治晚期肿瘤患者82例,按照镇痛三阶梯原则给予不同剂量奥施康定口服,观察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82例患者中72例有效,最小日服量为40 mg,最大日服量为720 mg,总有效率为87.8%。7例恶心,28例出现腹胀伴便秘,3例头晕,2例嗜睡,3例出现皮疹,3例口干。结论奥施康定可作为晚期肿瘤中至重度疼痛患者的首选口服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确诊小细胞肺癌9个月、右肺腺癌、骨转移、腹壁转移1个月”于2015年03月21日入院. 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多为大量白色黏痰,伴痰中带血,无发热、盗汗.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明显缓解,行肺CT检查提示右上肺团块状高密度影.后就诊于我院行支气管镜取病理确诊为肺小细胞肺癌(局限期),于我院行EP方案联合化疗8周期及放疗,靶区剂量66Gy/33f.6个月前患者因肩胛区出现跳跃性疼痛,疼痛评分为6分,口服起始剂量奥施康定20mg,对症治疗.3个月前因伴发热、咳嗽、咳痰再次入院,行纤维支气管镜及PET-CT明确诊断为肺恶性肿瘤(腺癌)、肺恶性肿瘤(小细胞肺癌,广泛期)、骨继发恶性肿瘤、腹壁继发恶性肿瘤,给予培美曲塞二钠单药化疗2周期,肩胛部疼痛较前无明显好转,疼痛控制不佳,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科.病程中无发热、无咳嗽、咳痰、近1个月体重减轻约5kg.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患者一般状态稍差,KPS评分70分,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右上肺呼吸音弱,左侧肩胛区见一约15cm×15cm隆起,皮肤发红,触之皮温稍高,质稍硬,无波动感,轻度压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食管癌癌痛患者进行癌痛滴定,研究滴定后药物的作用以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食管癌癌痛患者100例,口服盐酸羟考酮,观察分析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记录滴定周期.结果 100例患者中,86.0%的患者在1个周期内完成滴定,2个周期内滴定完成率为12.0%,重度疼痛患者1个周期滴定完成率为20.0%(2/10),2个周期滴定完成率为70.0%(7/10),中度疼痛患者在前2个周期内滴定完成率高达98.9%;在治疗的早期阶段,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次数不断增加,甚至出现尿潴留,但是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逐渐不再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羟考酮在治疗食管癌癌性疼痛中有很明显的优势,操作简单,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16.
多瑞吉贴剂治疗癌性疼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多瑞吉贴剂在中重度癌痛病人的止痛效果、不良反应。方法癌痛患者38例,采用多瑞吉治疗,每3日更换贴剂,于第15天进行评价,并与同期美菲康治疗者30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均为中重度癌性疼痛。结果多瑞吉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84.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嗜睡、便秘、恶心呕吐等。结论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可明显改善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nalgesic efficacy as well as adverse effects of OxyContin for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cancer pain. Methods: OxyContin was administered at an initial dose of 10 mg every 12 h and titrated upwards according to the extent of pain relief. The analgesic effect, 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 scale as well as adverse effect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mean onset time and duration of analgesic effect was 41 min and 12.6 h, respectively, with the daily average dose of 69.03 mg. Among all the 31 patients who had suffered moderate to severe pain, slight pain relief was achieved in one patient (3.23 %). Moderate, obvious and complete pain relief were achieved in 4 (12.90 %), 20 (64.52 %) and 6 (19.53%), respectively. KPS was elevated in 19 (61.29%) and stable in 9 (29.03%) patients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OxyContin. 3 (9.68%) patients were died of disease deterioration. Main adverse effect was constipation in 10 cases (32.26%). Conclusion: OxyContin wa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cancer pain, with rapid onset, good analgesic performance, mild adverse effect and safety profil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影响晚期癌症伴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镇痛效果的相关因素,为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方法 收集260例晚期恶性肿瘤伴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规范化镇痛治疗。以疼痛强度数字分级法评分降至≤3分,爆发痛次数≤3次/日,解救治疗次数≤3次/日作为疼痛控制良好的指标,以镇痛3天疼痛控制情况、镇痛时间、镇痛药物剂量作为评价镇痛难易的指标。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有无骨转移、疼痛强度、疼痛部位、疼痛原因、疼痛机制及有无频发爆发痛(每天3次以上)对镇痛效果的影响。结果 260例患者镇痛治疗3天疼痛控制良好率为75.4%(196/260),中位镇痛时间为2天。Logistic回归及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化系统肿瘤、重度疼痛和频发爆发痛是导致镇痛3天疼痛控制不佳(P<0.05)及镇痛时间长(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年龄、骨转移、疼痛部位、疼痛原因和疼痛机制对镇痛3天疼痛控制情况及镇痛时间长短无显著影响(P>0.05)。185例应用强阿片类药物患者中,年龄<60岁(P=0.018)、重度疼痛(P<0.001)、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P=0.002)及频发爆发痛(P=0.015)的患者需止痛药物剂量大,而性别、肿瘤类型、骨转移、疼痛部位、疼痛原因对镇痛药物剂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年龄<60岁、消化系统肿瘤、重度疼痛、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频发爆发痛为影响镇痛效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