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经典的免疫学理论,将致病原(全细胞或抗原分子)免疫机体就能调动机体的特异免疫识别和免疫保护。瘤苗主动免疫是以肿瘤细胞、相关抗原、肿瘤特异抗原或模拟抗原、抗原编码基因免疫机体使之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主动性特异性免疫治疗策略。本文综述了以上不同层次的肿瘤疫苗在近年的研制进展。  相似文献   

2.
肿瘤MHC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HCⅠ类抗原在免疫识别及肿瘤特异性杀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同种MHCⅠ类基因转移至肿瘤细胞后,可以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的致瘤性,增强其免疫原性,有效地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将此种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作为瘤苗可有效地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肿瘤的MHC基因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肿瘤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从 18 93年Coley第一次利用细菌提取物诱发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杀伤研究到现在 ,人们已经基本明确机体在肿瘤细胞的免疫识别和免疫调节过程中的分子机制 ,在此基础上 ,研究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肿瘤疫苗已经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手段。肿瘤疫苗是利用患者自身的肿瘤细胞、肿瘤特异性抗原及其它免疫调节细胞治疗和预防肿瘤 ,与感染性疾病的疫苗有所不同 ,肿瘤疫苗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激发机体对肿瘤抗原特异的免疫反应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识别和免疫排斥主要依赖于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T细胞的激活是通过识别细胞表面MHC…  相似文献   

4.
肿瘤基因工程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特异抗原通过与自身MHC分子结合并共表达于细胞表面而被T细胞所识别,在其它识别信号如复合刺激因子或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下,激活CTL、巨噬细胞等,从而对肿细胞产生免疫排斥与杀灭作用。以肿瘤细胞作为疫苗可以诱导机体的免疫应答,为预防和治疗肿瘤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肿瘤的抗原性是肿瘤免疫学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免疫学家们对肿瘤细胞是否表达与正常组织所不同的抗原及其能否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诱发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一直未能揭示肿瘤抗原的本质问题。关键原因乃是受限于人们对肿瘤的发病学以及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分子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臧健 《四川肿瘤防治》2006,19(4):284-286
目前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仍然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但这些方法仅限于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又能损伤机体的正常细胞。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免疫基因治疗策略治疗肿瘤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免疫基因治疗肿瘤是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将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基因导入肿瘤或其他免疫效应细胞,使其在机体表达分泌细胞因子或利用其基因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或)免疫系统的功能。肿瘤的免疫基因治疗,可获得细胞因子肿瘤局部的高表达,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和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呈递和识别能力,克服了以往细胞因子疗法需要反复、多次、大剂量注射所带来的副作用及肿瘤细胞因子多次注射所致的耐药性的缺点,且肿瘤疫苗的致瘤性降低,危险性大大降低。当前,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肿瘤细胞表达特异性抗原,被CTL识别并靶向杀伤,但肿瘤仍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逸机体免疫系统的杀伤.肿瘤微环境中基质细胞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并不是旁观者,可调控肿瘤的生长,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因此,靶向基质可治疗肿瘤.肿瘤抗原缺失体(antigen loss variants,ALV)是肿瘤遗传不稳定性形成的抗原缺失肿瘤细胞群体,不能被CTL识别和杀伤.因此,ALV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也是免疫治疗肿瘤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8.
1971年Bumet提出了免疫监视的概念,认为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通过细胞免疫机制破坏肿瘤细胞。大量支持肿瘤免疫监视的证据说明了免疫疗法或疫苗可以有效地治疗肿瘤。用杀死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裂解物或肿瘤抗原蛋白、肽或DNA并辅以细胞因子或佐剂制备的疫苗可以产生免疫应答或临床反应。但是这种免疫反应通常比较弱,并且很少能产生彻底和持久的临床反应。  相似文献   

9.
肿瘤抗原靶向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肿瘤抗原基因通过合适的途径在体内表达,打破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耐受状态,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功能,有助于机体清除肿瘤,目前较成功地用于体内表达肿瘤抗原的途径有通过重组病毒载体、利用成纤维细胞介导、直接注射多核苷酸疫苗等。通过这些途径表达的肿瘤抗原增强了肿瘤细胞原先低下的免疫原性,使机体重新建立起对肿瘤的免疫监督功能,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个世纪以来 ,肿瘤抗原的研究一直处于肿瘤免疫学的核心地位 ,而肿瘤免疫治疗也随着肿瘤抗原研究的深入不断发展 ,并形成肿瘤生物治疗的主流。肿瘤免疫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说明只有坚持肿瘤抗原研究才能更好的发展肿瘤免疫治疗。1 肿瘤特异性抗原研究肿瘤细胞是正常细胞的“非己”化。肿瘤细胞在“非己”化过程中 ,必然会产生一些“非己”的成分。在这里 ,我们把肿瘤的这种“非己”成分限定为只存在于肿瘤细胞 ,而正常组织细胞不具有的细胞膜成分 ,通常称为肿瘤抗原。机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任何“非己”的成份 ,并通过免疫应答将其排除。…  相似文献   

11.
刘发全  张积仁 《癌症》2001,20(7):778-778
由于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癌基因突变或异常糖基化 ,肿瘤细胞出现新的抗原或隐蔽抗原暴露;肿瘤细胞破坏或肿瘤治疗引起的抗原刺激,均可引起肿瘤患者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 ,导致免疫识别和免疫应答 [1] 。通过检测肿瘤病人外周血中肿瘤标志物或免疫应答产物 ,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免疫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分离肺癌病人血清中能够特异地识别肺癌膜蛋白免疫识别分子 ,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肿瘤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功能缺陷及其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是防止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除了由NK细胞和NKT细胞等免疫细胞所介导的天然免疫监视外,机体可以通过获得性免疫监视功能防止肿瘤细胞的扩增和转移[1].转化的肿瘤细胞可以释放细胞因子和热休克蛋白等信号以活化机体的"哨兵"--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一旦活化后,APC可以识别并且递呈肿瘤相关抗原(TAA),如黑色素瘤抗原1(MAGE1)和T细胞识别的黑色素瘤抗原1(MART1);然后APC迁移入次级淋巴器官(淋巴结和脾脏)启动获得性免疫反应,产生抗原特异的效应性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并且最终由CTL裂解肿瘤[1-2].  相似文献   

13.
IL-2基因转导小鼠肝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细胞因子基因导入肿瘤以制备能用于肿瘤治疗的新型瘤苗.是近几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研究的热门课题。该方法通过基因修饰以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可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同时由死亡肿瘤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激活免疫效应细胞,以改变肿瘤局部的微环境,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免疫功能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起决定作用。肿瘤抗原激活CTL及CTL杀伤肿瘤细胞的前提是CTL对肿瘤抗原的有效识别。与抗体和B细胞受体不同,CTL既不能直接识别游离抗原,也不单独识别出现于细胞表面的抗原片段,但是CTL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既能识别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又能识别靶细胞上MHC-1类分子及其所递呈的表位肽,这就是所谓的“双识别”,也是MHC限制性的基础。“双识别”产生CTL活化的第一信号,CTL与APC间CD28-B7、LFA-1-CD54、CD2-CD58等多种共刺激分子的相互结合可产生多种第二信号,从而使CTL充分活化。  相似文献   

15.
肿瘤免疫逃逸是指肿瘤细胞通过某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对其的监视与杀伤,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的现象。迄今已发现多种机制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肿瘤细胞及肿瘤抗原本身的改变,如肿瘤细胞MHC或共刺激分子缺如、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减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疫苗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是肿瘤免疫反应中不可缺少的辅助细胞。未成熟DC可摄取抗原,当有危险信号刺激时可迁徙至淋巴器官,并递呈抗原给T细胞进而激发免疫应答。目前普遍采用的获取DC的方法是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诱导和培养。证据显示DC浸润与许多恶性肿瘤的预后有关。DC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也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用于装载DC的抗原包括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提取物、肿瘤抗原蛋白、肿瘤抗原肽、肿瘤抗原DNA/RNA等。肿瘤抗原经脂质体介导在体内转染DC,也可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肿瘤疫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疫苗是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类物质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抑制其生长 ,防止复发和转移。近年来 ,随着肿瘤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 ,肿瘤疫苗的研制取得了重大进展 ,已有多种瘤苗进入了临床试验。一、肿瘤免疫与免疫逃逸 机体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重要作用。抗原致敏的T细胞只能特异地杀伤、溶解带有相应抗原的肿瘤细胞 ,并受MHC限制。激活T细胞需双重信号 ,T细胞受体与抗原结合后 ,提供第一信号 ,共刺激因子B7等为第二信号。CD8 CTL细胞在TH细胞辅助下活化后除直接杀…  相似文献   

18.
树突状细胞的肿瘤抗原负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体外负载肿瘤抗原致敏DC可以有效地增强其抗原提呈能力,所制备的肿瘤抗原DC疫苗回输体内后可促进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和其他抗肿瘤免疫应答机制,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已发展了多种针对DC负载肿瘤抗原的方法,有些方法已被应用到了人体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是实现肿瘤靶向治疗的关键,缺乏有效靶标仍然是肿瘤靶向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糖代谢标记以其可以进行活体标记并且具有密度高、毒性低、干扰小等特点,使其能够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基于糖代谢标记策略,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半抗原、抗原、化疗药物及细胞毒性药物等的标记,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或激活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还可以通过标记免疫细胞增加其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糖代谢标记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红细胞不仅可以运送氧、二氧化碳和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还能够识别、黏附、提呈肿瘤抗原,此外红细胞能够促进免疫细胞吞噬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因此红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红细胞也可以开发作为药物载体治疗肿瘤,这与红细胞自身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半透膜的特性有关。药物可以倍助渗透压梯度的不同、抗生素提高膜通透性,膜受体介导连接,以及交联介导连接等方法载入。已载入红细胞的药物半衰期延长,缓慢释放,受体液中酶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降解,并且可以减轻药物毒副作用。缺点在于其靶向性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