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从临床观察血卟啉衍生物(HPD)对鼻咽癌是否有加强放疗效应的作用,作者选取病理确诊1~Ⅳa期初诊鼻咽癌98例,按T、N、M和性别配对分为HPD加放射组(实验组)和单纯放射组(对照组),均采用50钴γ射线连续常规分割放射治疗。从鼻咽间接镜检查和CT扫描检查分析鼻咽原发灶的消退情况来看,实验组全消率分别为100%,65.3%,对照组全消率分别为73.5%,32.7%,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实验组全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59%(P<0.01);计算HPD的放射增敏比为1.4-1.5;两组急性放射反应和毒性反应无差别,说明血卟啉衍生物能提高鼻咽癌放疗的近期效应,配合放疗是安全的,远期疗效则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
将100例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N2~N3),随机分成放疗加热疗组(实验组),单纯放疗组(对照组),两组再分3~4cm、5~7cm两个A、B组。热疗4~8次,2h内放疗。DT60Gy时统计消退率,实验A组为92%(23/25),B组80%(20/25);对照A组60%(15/25),B组56%(14/25)。DT70Gy时,实验组全消率100%(50/50),对照组74%(37/5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放疗加光动力学疗法随机研究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伟  刘法文 《上海医学》1996,19(10):573-575
1991年10月至1992年12月,作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食管癌放疗加光动力学疗法60例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单纯体外放疗DT60~66Gy/6~7周;实验组:30例,体外放疗同对照组,只是当Dr40Gy/4周时加用PDT。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近期疗效(Ⅰ+Ⅱ级X线片)、1、3年生存率对照组分别为:66.7%(20/30)、46.7%(14/30)、16.6%(5/30);实验组分别为:83.3%(25/30)、76.7%(23/30)、30.0%(9/3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其中1年生存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作者认为放疗加光动力学疗法优于单纯放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诱导化疗在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Dp+5-Fu诱导化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Ⅲ~Ⅳ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诱导化疗组(诱导化疗+放疗组)39例,对照组(单纯放疗组)43例。诱导化疗组在放疗前先用DF方案化疗2个周期,放疗方案两组相同。结果:诱导化疗组与对照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4%和81.4%,1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7.4%和83.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5年局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耳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1985年1月至1992年12月收治的18例中耳癌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8.9%(16/18)中耳癌均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及其临床表现,中耳癌的治疗采用单纯手术,手术结合放疗,单纯放疗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5%(6/8),57.1%(4/7),0(0/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7),40%(2/5),0(0/3),结论中耳癌的早期诊断可  相似文献   

6.
鲁帮云 《上海医学》1996,19(10):581-583
为探索联合化疗加放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对58例Ⅲ、Ⅳ期鼻咽癌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29例采用顺铂、氟脲嘧啶联合化疗加放疗(实验组),29例单纯放疗(对照组)。两组的放疗方法及照射剂量相同。初步结果显示放射剂量50Gy时颈淋巴结的全消率两组分别为86.2%(25/29)和65.5%(19/29),P<0.05,原发灶的全消率两组无明显差异。颈淋巴结的疗终残存率两组分别为6.9%(2/29)和31.09%(9/29),P<0.05,原发灶的残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联合化疗加放疗有助于改善肿瘤的退缩率,降低近期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长期疗效及放射反应和并发症。方法 92例食管癌随机为2组;常规分割放疗组46例,每天1次,每次2Gy,每周5次,总剂量70Gy;超分割放疗组46例,每天2次,每次1.15Gy,间隔4~6h,每周5d,总剂量80.5Gy,所有病例均采用^60Co远距离照射。结果 两组急性和后期放射反应无显著差别,3、5、7、10年局控率分割组(56.4%、51.7%、47.0%、11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T2N1(ⅡB)期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177例。其中,仅行区域淋巴结放疗者143例(淋巴结放疗组),行区域淋巴结及胸壁放疗者34例(胸壁放疗组)。结果:胸壁放疗组优于淋巴结放疗组,两组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5%(25/34)、64.7%(22/34)及48.3%(69/143)、39%(56/143),比较均P〈0.01。胸壁复发率前者低于后者(P〉0.05)。笔  相似文献   

9.
谢杰雄  朱锦贤  雷章华 《广西医学》2000,22(6):1220-1222
目的:评价外照射加腔内后装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外照射加腔内治疗73例T1~2期鼻咽癌(腔内组),选择同期单纯外照射的70例T1~2期鼻咽癌作对照(外照组)。腔内组外照射60~70Gy后行腔内放疗,剂量为8~18Gy。外照射单纯外照射剂量68~82Gy。结果:腔内组和外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6.3%、71.3%和98.6%、82.9%、64.0%,经Long-rank法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6%、91.6%和88.4%、82.5%,其中3年局控率两者差异呈显著性(P〈0.05),5年局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发症:张口困难:腔内组为4例(占5.5%),外照组11例(占15.7%),两者差异呈显著性(P〈0.05);外  相似文献   

10.
40岁以下各类型青光眼患者60例(70只眼),随机分为实验组(尿激酶与5-氟脲嘧啶用药组)和对照组各30例。行青光眼滤过术后第1~3天于滤区结膜下每日注射尿激酶1000u,术后第4~8天每日注射5-氟脲嘧啶5mg,随访观察1.5~2年,平均20个月。结果表明:手术成功率实验组为88.89%,对照组为61.76%(P<0.01)。功能性滤过泡实验组为94.44%,对照组为52.94%(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 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食管癌的价值。方法 对食管癌术前放疗的作用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综合组41例,单纯手术组44例。术前放疗用6MV-X线,放疗剂量4.0GY/20F/2w,休息2~4周进行手术。结果 综合组和单纯手术组的近期效果:根治切除率分别为85.0%和51.1%(P〈0.05),淋巴结转移率为19.5%和56.8%(P〈0.01),切缘阳性率分别为2.4%和9.1%。结论 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免疫花环法测定了50只健康长爪沙鼠(雄性25只,雌性25只)红细胞上C3b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数量.82日龄组沙鼠红细胞上C3b受体花环率(6.55±0.93%)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6.62±0.91%)均明显高于56日龄组沙鼠红细胞上C3b受体花环率(5.81±0.92%)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5.48±1.0%),P<0.05.沙鼠红细胞上C3b受体和免疫复合率花环率相近。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4万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们于1991年对北京市区及郊区的0~14岁儿童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共调查43977例,其中实查人数43946例,实查率为99.93%;哮喘发病率约为0.88%。调查采取向儿童父母问卷填表及体检的方式进行,共查出相关儿童444例;其中哮喘302例(68.0%)、婴幼儿哮喘92例(20.7%)、喘息性支气管炎5例(1.1%)、过敏性咳嗽14例(3.2%)和可疑哮喘31例(7.0%)。男女患病率分别为0.94%和0.82%,相当于1.15∶1。哮喘起病及发病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占95.6%;起病年龄以3岁以内为主,占82.9%,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降低。好发时辰以午夜和临睡为主,分别为38.5%和21.7%;好发季节为冬季。59.9%有个人过敏史,一、二级亲属有哮喘者分别为17.3%和31.5%。治疗中应用抗生素者占97.7%~100%。未按哮喘治疗者城区为4.6%,农村为23.1%~29.7%。  相似文献   

14.
用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05例,手术前后二尖瓣口面积分别为0.92±0.18cm2和1.86±0.20cm2(P<0.001),左心房平均压力分别为2.58±0.82kPa和1.34±0.64kPa(P<0.001),左心房内径分别为4.6±0.4cm和4.4±0.3cm(P<0.05),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平均每例好转1.33级。术中术后无死亡和动脉栓塞病例,出现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包填塞、一过性低血压各1例,5例发生短暂性心动过缓,总成功率为97%。  相似文献   

15.
评价卡托普利(CPT)和依那普利(EL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CPT组68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CPT12.5~25mg,3次/d;ELP组68例,ELP5~10mg,2次/d;对照组56例,消心痛5~10mg,3次/d。住院治疗15~64d,平均23.5±6.7d,出院后定期随访(15~30d)。结果CPT组总有效率为91.1%,ELP组为94.1%,对照组为78.6%;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4.4%、2.9%和8.9%;再入院率为43.1%、48.5%和82.4%;DLP组和CPT组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PT与ELP均能有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降低病死率,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自1992年3月~1994年8月,热疗合并放射治疗晚期颈部转移癌38例(热放组),单纯放疗35例(单放组)。放射治疗采用60Co或(和)电子线照,1.8~2.0Gy/次,5次/周;加热采用915MHZ微波热疗机,2次/周。热放组平均放射剂量59.5Gy,单放组65.5Gy。结果:热放组和单放组的CR、PR分别为57.9%、26.3%和31.4%、20%,差异有显著性(P<0.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4%、57.9%、42.1%和51.4%、37.1%、20%,2、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认为:热疗合并放射治疗可增加放射敏感性,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1年对45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后放疗DT40-60GY/4~6周。同期行单纯手术26例。术后放疗组与无放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2%、72.7%和80.8%、68.8%,差异无显著性,但对于腋淋巴结转移者,术后放疗组与无放疗组3年生存率为76.2%和33.3%(P<0.01)。两组局部复发率为4.4%和19.2%(0.01<P<0.05)。术后放疗组同侧锁骨上区复发为0,无放疗组为11.5%(0.01<P<0.05)。说明术后放疗对腋淋巴结转移者,可以提高生存率,同时减少局部区域的复发  相似文献   

18.
分析T2N1(ⅡB)期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177例。其中,仅行区域淋巴结放疗者143例(淋巴结放疗组),行区域淋巴结及胸壁放疗者34例(胸壁放疗组)。结果:胸壁放疗组优于淋巴结放疗组,两组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5%(25/34)、64.7%(22/34)及48.3%(69/143)、39.%(56/143),比较均P<0.01。胸壁复发率前者低于后者(P>0.05)。笔者认为乳腺癌术后,行区域淋巴结及胸壁放疗能降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 例中段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放疗组( A 组) 和后程加速超分割组( B 组) ,各15 例,均用60 Coγ射线照射。 A 组照射2 G Y/ 次,5 次/ 周,总量为68 G Y/6 ~7 周。 B 组前4 周照射同 A 组,第5 周开始1 .5 G Y/ 次,2 次/ 日,间隔6 小时,总量为68 G Y/5 ~6 周。结果 局控率: A 组93 .3 % (14/15) , B 组93 .3 % (14/15) ;两组1 、2 、3 年生存率分别为33 .33 % (5/15) 、0(0/15) 、0(0/15) 和80 % (13/15) 、46 .66 % (7/15) 、13 .33 %(2/15) 。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优于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20.
甲苯咪唑在驱治贾第虫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甲苯咪唑1日1次,每次200mg,3天疗法和1日3次,每次200mg,1天疗法,治疗贾第虫感染56例,治后1与4周,包囊阴转率分别为92.3%、84.6%与90.0%、96.7%。未见明显药物反应。表明甲苯咪唑对贾第虫感染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