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医史文献分会主办、广西中医学院承办的第11届全国中医医史文献学术会议于2008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广两南宁召开,会议收到各地学术论文90余篇,内容涉及中医古籍文献、中医学史与各家学说、地方医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医史文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来自全国各地的11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的内涵与意义,在总结分析近现代浙江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今后几年浙江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的主要方向,认为在医史研究上应该"拾遗补缺",应加强中医药古籍的整理研究,重视为中医临床可提供借鉴的知识信息.  相似文献   

3.
着重探讨了采用综合系统的方法,从学术内容和医史文献等多方位对中医古籍按学科或专题进行全面整理;还介绍了按此思路编纂的大型针灸古籍丛书《针灸古典聚珍》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一部研究四川医史的好书──喜读《四川中医药史话》张之文关键词:四川中医药史话,书评赵立勋教授长期专注于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数十年来乐此不疲,时有硕果面世。《四川中医药史话》则是他近年来在全国古籍文献整理研究走向低谷时以他为主编的又一力作。笔者最近有幸拜...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有关中医史研究论文约有200篇,主要发表在《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医学与哲学》等期刊上,著作11本,内容涉及中医史研究的医史理论与学科建设、断代史、专科史、专题史、疾病认识史、医家及其流派、医学文物与考古、医药交流与比较史、民族医学史、医学外史等10个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人物传记资料是研究医史、医家的最基本的资料之一,如何查找历史人物传记资料是医史研究必须掌握的技能。笔者在文献咨询工作中,曾遇到一例有关考证医家姓名字号的咨询课题,其检索程序和论证过程,在医史人物传记资料检索方面颇具典型价值,兹录于此,供医史研究者参考。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年5月出版的《类修要诀  相似文献   

7.
中医古籍主要收录在历代综合性书目及中医专科书目中,介绍了中医古籍在七分法、四分法、十二分法中的归类,以及中医专科书目《医藏目录》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医籍分类,分析了中医古籍的分类体系及其演变过程,有助于从分类角度在浩如烟海的古文献中查找医籍文献。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报》2014,(12):1851-1854
按照各民族医药的学科属性和文化特征将相关学者对民族医药古籍分类体系进行类和类的等级划分,综合考察中图法、科图法、古籍普查分类法、中华古籍总目编目规则、《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历代学者对医药古籍的分类方法,以及前期工作中对少数民族医药古籍实地调查情况,并结合少数民族医药古籍内容特征,将相同类目进行合并,上下级类目进行归类后分为上级类目和所属下级类目。本研究将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按照内容的不同划分为以下"一级类目":医经、医理、诊疗、本草、方书、临床各科、养生、医案、医史、综合性医书、兽医等11大类。根据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内涵外延的解析以及其传统分类方法的研究,结合民族医药的学科特点和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的工作需要,对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类型进行了归纳和划分,列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层次的分类体系简表,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古籍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国史·经籍志》等古代综合性书目对中医古籍的归类和分类方法各不相同,反映了编者对古代医籍内容属性的不同认识。中医药学著作的现代分类方法,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回顾曾经使用过的医籍归类和分类方法,可以为今后的中医药图书文献整理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按照各民族医药的学科属性和文化特征将相关学者对民族医药古籍分类体系进行类和类的等级划分,综合考察中图法、科图法、古籍普查分类法、中华古籍总目编目规则、《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历代学者对医药古籍的分类方法,以及前期工作中对少数民族医药古籍实地调查情况,并结合少数民族医药古籍内容特征,将相同类目进行合并,上下级类目进行归类后分为上级类目和所属下级类目。本研究将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按照内容的不同划分为以下“一级类目”:医经、医理、诊疗、本草、方书、临床各科、养生、医案、医史、综合性医书、兽医等11大类。根据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内涵外延的解析以及其传统分类方法的研究,结合民族医药的学科特点和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的工作需要,对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类型进行了归纳和划分,列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层次的分类体系简表,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史上,北宋雕板医书是个极其重要而特殊的阶段,其成就首推官刻。北宋10次中央官刻医书以其丰富的内容使宋以前古代医籍第一次得到真正的保存、传播和发展,并创造使用了新的雕板标识方法和技术,统一或规范了部分经典医籍的刊刻形式与版本体例。已成为今天了解古医籍成书源流、判别版本优劣、辨析文字真伪和流派承传、审定史料学术价值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古音系研究》是已故著名语言学家魏建功先生的一部力作。该书以如何研究古音系及如何建立语音史和语言史为宗旨 ,详述古音系的分期和内容 ,论列古音系材料十种 ,其中五种均为旧音韵学书籍难以觅见的 ,弥足珍贵。书中所征引、所讨论的中外时贤的论著达数十种之多 ;所讨论的范围、所涉及的资料上自甲骨文 ,下迄婴儿学语的讹音 ,东自日语、朝鲜语汉字音 ,西至敦煌遗书 ,可谓囊括古今 ,包举宇内。《古音系研究》堪称音韵学乃至语言学领域内最富时代气息和战斗精神的著作 ,书中一以贯之的“综论古今通塞 ,尚论群贤得失”的科学精神 ,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13.
论出土医学文献的整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土医学文献包括涉医甲骨、金石、简牍、缣帛、敦煌西域医学卷子、黑水城医学册叶等。这些文献具有时间跨度长,载体种类多,内容涉及广,学术价值大,阅读研究难等特点。对其进行系统地整理研究,可探寻传世古医籍源头,梳理中医经典脉络;发掘古代医学的成就,充实、改写中国医学史;可据以校勘传世古医籍,匡正千年之讹,破释千古之谜。这项工作应成为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出土医学文献整理研究历史、现状及原因作简要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医古籍的主要形式是简册和帛书,世称"简帛医籍。"近百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大量涉及中医的简帛不断地被发现,这对于重修医学史与校勘古医籍具有其他文献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伤寒钤法》是一部论述伤寒运气学说的元代著作,由程德斋继承马宗素《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医书的基础上编撰而成。《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著录的版本均源自《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一书,并非原著,原书已经散佚。除薛氏重编本,《伤寒钤法》还见于明周藩王朱橚《普济方》及同时代熊宗立《重编伤寒必用运气全书》。三者虽然大致相同,但文本内容及表述差异较大,对此进行考察,有助于展现钤法原貌,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文献学角度研究清代石成金《食鉴本草》的学术特点与文献价值,以期探索该书在明清食疗史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本文通过对清代养生学家石成金的生平、成书背景,以及其《食鉴本草》的版本、学术特点作简要考证与浅述,挖掘该书的价值。[结果]本书是一本侧重于饮食养生的食疗类本草专著,其"治未病"思想贯穿于始末,并重视从食物的产时、产地、宜忌等方面鉴别食用,告诫人们需饮食节度;在细微处体现出石氏食养与儒释道思想兼收并蓄的特点。[结论]清代石成金《食鉴本草》不同于古代其它食疗类本草著作,其更注重食物宜忌、鉴别方面的内容,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饮食养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 目的] 界定?高丽老师方?传到中国的年代.[ 方法] 以?外台秘要?里?高丽老师方?的记载和王焘提及的与此相关的人物、文献的记载作为文献考察入口,进行考察界定?高丽老师方?传到中国的年代.[ 结果] ?高丽老师方?是?苏长史方?( ?千金方?里提到的茱萸汤) 之前,与?徐王方?( 隋代) 前后的隋末唐初传到中国的医学文献.[ 结论] ?高丽老师方?是隋末唐初传入中国的朝鲜三国时代高句丽末期的医学文献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出版社近期推出的《中国历史》(六卷本)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该书由著名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主编 ,汇聚数十名史学专家 ,历时七载 ,数易其稿 ,精心撰著而成。与已往历史教材相比 ,该书呈现出下列特点 :一、内容全面、丰富 ,史料可靠、可信 ,论述平实、公允 ,文字明白晓畅。二、吸取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 ,不断校正过去的偏颇 ,体现出与时共进的显著特点。三、继承了史论结合的修史系统 ,所作议论要言不繁 ,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9.
《东医宝鉴》是朝韩最负盛名的传统医籍,由医家许浚采撷中国明以前医籍及其他汉籍文献的精华分类编纂而成.书中引文均标出了所引文献的来源出处,其中标记为“本草”的引文情况比较复杂.从“本草”引文的分布、来源、征引方式、药学特色等几方面入手,对《东医宝鉴》引录的“本草”进行初步考证发现,在全书正文23卷中,每卷均有源于“本草”的引文;许浚所谓“本草”,多数出自《证类本草》,少数混入了其他医书的内容;许氏摘要、化裁引录原书,已经融入了作者追求简洁实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以医案文献的发展史为切入点,对经文史哲类古籍附案、医籍附案、医案专著3种主要体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历史沿革及特点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医案的科学研究及中医专业人员的检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