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许云  宋卓  王菲叶  杨宇飞 《中医杂志》2022,(5):420-424,429
辨病识机是中医认识疾病的重要部分.毒邪在肿瘤病变的全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当前主要从虚实的角度辨析肿瘤存在内容错综复杂、难以统一等局限.本文以寒热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了从阴阳辨析肿瘤毒邪的可能性及必然性;提出肿瘤毒邪的根源和产生形式在于阴阳失衡,受机体整体和环境阴阳的影响,与虚实辨析相辅相成;并以结直肠癌为例,指出其为阴瘤的...  相似文献   

2.
舌诊能较客观地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和机体感受外邪的情况,对辨证治疗和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故为临床医生所重视,常以此作为诊断疾病寒热虚实的主要依据。笔者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数十年,发现有  相似文献   

3.
整理《医宗必读》痢疾篇条文,李中梓论述了痢疾的病因病机特点,疑似之症辨析、治疗及据脉象推断疾病转归,通过症状结合舌脉进行寒热虚实辨析,疑似之症更须详辨。治疗上明确病因辨证施治,认为痢疾病证与脾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强调临证注重补益脾肾。  相似文献   

4.
<正>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统称诊断疾病的八纲。临床实践中,虽然疾病有内伤、外感之分,症状表现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然基本上可用八纲辨证的方法加以归纳。因此可以说,八纲是认识疾病的要领,判断病机的依据。明代医家王执中曾云:“治病八字,虚实阴阳表里寒热,八字不分,杀人反掌”。则说明八纲在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作用。虚实、寒热已如前述,下面仅讲表里、阴阳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医辨证中,提出的八钢辨证法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总纲,其中阴阳代表的是总的大纲,在临床具体辨证施治过程中,是通过表里、寒热、虚实来具体体现其疾病的病理变化的,而表和里又主要说明其病位的深浅,实际上真正体现其病性的是寒和热、虚和实。因此,寒热在整个疾病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6.
六维辨证观是综合多种辨证思维所提出的辨证观念,旨在从病因、病位、病期、病性、病势、病理等6个维度对疾病证态进行系统辨析,有利于临床把握整体,抓住机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和持续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多责之于肺气本虚,内外感召或他脏及肺,常有慢性肺系疾病迁延日久或先天不足因素。病位主要在肺,最常波及脾肾,病久可牵连心肝及六腑,是典型的多系统复杂疾病。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即肺脾肾虚损,痰瘀互结成积,除见气虚气滞、阴阳虚损等病理状态外,还最常见痰饮瘀及微型癥瘕等病理产物。本病分期明确,卫气同病、气分期和气营同病阶段病情寒热之性及邪正之势多变,可因病邪性质、季节地域、体质等因素表现不一,需要谨慎判断和用药;气血同病阶段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疗棘手,恰是中医药发挥优势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7.
经络诊察是通过“审、切、循、扪、按”的诊察方法判断经脉的异常,是针灸临床中的基石,八纲辨证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个辨证纲领。本文通过经络诊察法联系到八纲辨证的表里、寒热、虚实,从经络诊察角度辨别疾病的病位之深浅、病性之寒热、邪正之盛衰,通过经络诊察不仅可以明确疾病过程中敏化或者是特异性的穴位,同时可以通过经络诊察之审、扪分寒热,循、按分表里、切分虚实,以及察任督分阴阳,隐含了完美的八纲辨证体系,为临床针灸的施针、取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1前人有关中医小肠病证候的论述前人关于小肠病证候的论述较为分散,主要有在“小肠气滞”、“小肠实热”、“小肠虚寒”、“小肠寒热错杂”等证候。汉·华佗《中藏经》专列“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对小肠疾病的虚实寒热辨证、脉象特征、预后等进行论述。唐·孙思邈  相似文献   

9.
寒热虚实,可以说是临床辨证中贯穿始终的轴线.<内经>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讲的是治则,实际也道出了中医临床辨证最基本的立脚点.<金匮要略>中在脏腑经络病证中随处可见的寒热虚实的问题,也向我们展示了临床辨证的丰富多彩,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本文仅对<金匮要略>中的寒热虚实问题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0.
清代著名医家程国彭所著《医学心悟》,书中概括了八纲辨证与医门八法,多篇幅阐述对疼痛的治疗经验。强调辨证应注重辨疼痛表里、深浅、上下、左右;辨明虚实,寒热以及虚实与寒热之间不同;辨疾病伤寒六经传变、转归及预后;辨疾病的发展初、中、末不同时期、病情的主症与兼症。论治则应融寒温于一炉,法方对应,随症化裁,灵活运用八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李雅言名老中医治疗顽固性慢性痢疾临床经验。方法:对李雅言老中医遗留的病案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寒热错杂者宜和其寒热,虚实并存者宜调其虚实,阴虚湿热者宜养阴清肠,阴阳两虚者宜益阴温阳等。结论:顽固性慢性痢疾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李雅言老中医临床治疗顽固性慢性痢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医的辨证目的就是辨病位、辨虚实、辨寒热、辨病势。治疗就是根据病位,以归经选药,根据虚实,或补虚或祛邪,根据寒热,或选温药温之,或选寒凉药清之,根据病势,选择适宜路径扶正、祛邪而去,本质上就是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配伍组方就是将这一治疗思想具体贯彻在某方中,所以配伍原则就是治疗原则。中医的辨证目的、治疗原则、配伍原则是一脉相承的连续思维,都是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这一提炼清晰阐释中医科学内涵,方便教学,是一种更为世界接受的语言表述形式,有助于促进中医发展和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3.
咳喘是呼吸系统的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对咳喘病的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而传统医学有着诸多的优势。因此探求中医药治疗咳喘势在必行。咳喘病病位在肺肾而与五脏相关,应根据咳喘的不同阶段,分清在肺在脾在肾,辨清寒热虚实,而采用不同的治则和方药,进行系统调治,方可奏效。  相似文献   

14.
李薇 《西部中医药》2011,24(3):13-15
通过对<名医类案·腹痛篇>2则医案的分析,探讨了治疗腹痛辨虚实时,运用实则通虚则荣;辨寒热时,运用寒则温热则清的法则.  相似文献   

15.
从重在从肝脏立论,兼顾脾(胃)肾之脏;辨别虚实寒热,从脏腑气血结合冲任为中心调治两方面阐述《傅青主女科》辨治痛经的特点,并根据辨证分型的不同分别给予调摄。  相似文献   

16.
吴瑞甫为近代福建及新加坡著名国医名家、教育家及中西医汇通之佼佼者,其《新订奇验喉证明辨》于近代白喉肆虐,时医多未知悉西医白喉血清疗法所作。重视喉科病脉证并治,强调辨疾病本质及整体诊查与局部辨证相参合。阐明广义喉痹阴阳与“四时五脏气化”之学理,从三阴三阳气化说阐释喉痹“一阴一阳结”。融会中西治白喉,在时疫的基础上提出“痰毒”病原说。阴虚白喉和虚寒白喉辨治、遣方用药重辨证及蒐集喉科民间治法与验方,针对华南“阳燠气泄,中虚湿盛”的体质特点,凸显地域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2):143-144
甘苦合化法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是运用甘寒和苦寒两种不同药性的药物合理配伍治疗疾病的独特方法 ,其中甘以滋阴生津、苦以清热除烦。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宜滋阴清热。甘苦合化法契合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用以治疗糖尿病,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临证辨治单纯表证和里证,由于病情单一,表证辨其中风伤寒温病,里证辨其虚实寒热,运用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及脏腑经络辨证等,相形而论,尚易应对。但病人禀赋阴阳不等,体质强弱不同,感邪轻重不一,每有表里同病、虚实兼夹者,病情相对复杂,施治起来有时难免使人有瞻前顾后,顾此失彼之感。张仲景《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以辨治外感疾病,其中不乏对杂病的辨治,表里同病的治疗亦属不少,示人以规矩准绳,所出诸方,内蕴治病妙法良意,使人临证有所仿效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金墨先生的传人张秀琴治疗月经病从气血虚实辨治效如桴鼓。张教授认为月经病从气血辨治主要区分虚实,即(脾肾)气虚、血虚、(肝郁)气滞、血瘀,治疗虚证月经病多以补肾扶脾养血为主,治疗实证月经病多以疏肝理气活血为主。收集张教授治疗月经不调383例中药处方,用频率分析法分析药物的使用比例、使用频率和剂量,其中养血调经类药物白芍、赤芍、当归使用频率居前三,分别为95.30%、84.33%、78.33%,活血化瘀类药物益母草占57.44%,疏肝理气类中药香附使用频率为55.35%,提示调理气血在治疗月经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多数慢性胃病患者反复发作的诱因多为饮食不慎、情志刺激等,而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素体脾胃虚弱,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脾胃病中单纯的虚、实、寒、热证并不多见,往往相互错杂为患,治疗颇为棘手,当补虚泻实,平调寒热,以"衡"为期,众所周知,脾胃病易治,却难以根除,主要原因在于初愈后调理失当。除了告知患者节饮食,调情志外,临床上常给患者开具用于无病时服用的方药来预防复发,嘱其间断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