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外感咳嗽多因肺卫功能减退或失调,以致在气候突变时,六淫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外邪以风、寒、燥、热为多,常以风为先导,挟寒、热、燥犯肺,故临床上以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者居多.  相似文献   

2.
四物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属于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风、寒、湿侵袭所致.在治疗上多以祛风、散寒、除湿或兼以活血化瘀为法,临床疗效不令人满意.笔者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理,以及坐骨神经痛的发病特点,认为与肝有密切的关系.故以"四物汤"为基本方加味,对本病进行治疗探索,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治疗结果初步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盛丽先从风论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其莉 《河南中医》2012,32(1):72-73
目的:观察从风论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以疏宣七味汤、苍耳予散、玉屏风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日1剂,7d为1疗程,1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59例患儿中,临床控制40例,显效1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8.1%.结论:从风论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从肝论治4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证指南医案》云:“头为诸阳之会,与厥阴肝脉会于巅……厥阴风火乃能逆上作痛.”偏头痛,中医又称偏头风,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在病理上多以肝脏为病位中心,与风、火、痰、瘀四邪关系最为密切,所以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以芎芷石膏汤为主方,加减化载,施以平、清、疏、补,佐以熄风化痰活血祛瘀等诸法,治疗偏头痛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皮肤瘙痒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或继发性抓痕结痂,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中医称为"痒风"或"风瘙痒",是临床常见而又棘手的疾病.笔者在近10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语出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在阐述行痹的治疗方法中提到"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李氏的防风汤及如意通圣散中都使用了补血活血的当归,从中更能看出从血论治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充分表明理血在风证进展和治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荨麻疹多由风血合病,风邪善行数变,致使此病发无定时,发无定处。而风邪又分"内风"和"外风",风或从外生,或从内生。风从外生,多由风邪夹杂寒邪、热邪、湿邪侵袭肌表,多兼有卫外不固的症状,风从内生,多由脏腑功能受损失调或因七情内伤等多种致病因素诱发,而临床上无论是血寒、血热、血虚、血瘀皆可化风而引起瘾疹,风邪为临床多数荨麻疹病患的根本致病因素。而李氏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思想指导临床切合实际,对风邪致病证型的皮肤病的诊疗意义非常。临床上发现荨麻疹大多病情缠绵难愈,易致邪气入里,遂应辨清其标本虚实,历代医家主张以治血理血为重,兼以疏风和营之法。导师张燚深入剖析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提出将荨麻疹分为血寒生风、血热生风、血虚生风、血瘀化风,4个证型,并自拟中药方剂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又称变异型哮喘、咳嗽型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临床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咳嗽剧烈,以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其发病机理复杂,中医将其分属于"咳嗽""风咳"等范畴.符合风证"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盛则挛急"的特性.2011年1月~2012年9月,笔者以调肝肃肺方配合穴位贴敷方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独取后溪穴治疗落枕4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剑铧 《河北中医》2006,28(8):623-623
落枕是颈项疼痛,颈部转动受限的一种疾患.多由于夜间睡眠时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使颈项一侧的肌群在较长时间处于过度伸张状态而发生痉挛,或因夜眠时肩部暴露,颈肩部当风感湿寒所致.2000~2004年,笔者在临床上独取后溪穴治疗落枕4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属祖国医学“类风”、“类脑风”、“偏头风”范畴 ,其病情反复发作 ,痛势剧烈 ,伴随症状严重 ,经久不愈 ,治疗上颇为棘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偏头痛 15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中 ,男 6例 ,女 9例 ;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15年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6 5岁。所有病例均有一侧或两侧头部发作性疼痛史 ,发作时头痛为钻痛性或搏动性。多伴有视觉异常等先兆 ,并伴随有恶心、呕吐、畏光等症状。常因劳累、焦虑、用脑过度、乘车、失眠、饮酒、月经、气候变化等因素而诱发。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治疗 白…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神经炎 ,临床上常称之为面神经麻痹 (或面神经瘫痪 ) ,又名歪嘴风。我院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 15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 15例患者中 ,男 13例 ,女 2例 ,发病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70岁 ,其中以 18~ 50岁发病为多 ,病变部位均为单侧 ,左 13例 ,右 2例 ,治疗全病程6~ 2 0天。1.2 临床表现 :本病虽病因未明 ,可与病毒感染或风湿性损害有关 ,局部受凉或冷风刺激过久而发病 ,其主要表现为 :多数患者晨起后被他人发觉或自觉口唇欠灵活经照镜后…  相似文献   

11.
脆蛇味咸、性平而无毒,人肝、脾、肾经.有搜风通络,攻毒定惊,散瘀消肿之功效.民间多用于健脾搜风.滇南地区用之颇多.余临床上用之效果显著,特别是小儿厌食、小儿疳积之脾虚生风或脾虚肝旺者更宜.单味脆蛇或伍以其它药均可.  相似文献   

12.
段金娜  岳仁宋  喻国 《光明中医》2012,27(3):451-451
“风消”是指在消渴病中以多食消瘦,体重减轻,精神疲乏为表现的一系列症状.笔者试从“二阳结”揭示了风消的本质乃是:胃强脾弱.并例举了典型病例以兹佐证,本文以加味白虎汤为基本方药,进一步阐述在临床上治疗风消的效果,对风消的早期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桂枝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属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发病季节以冬春为多,为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临床表现以皮肤阵发性奇痒为特征.初发患者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由于经常搔抓,常有血痕、血痂、色素沉着、苔藓样变或湿疹样变等继发性皮肤损害.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中医认为,多因营卫不和、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或风湿蕴于肌肤,不得疏泄而致。笔者自1981年到1984年,采用桂枝汤加味治疗31例,获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临床资料年龄均在55岁以上.男性21例,女性10例。反  相似文献   

14.
白晓明 《上海针灸杂志》2013,(12):1051-1051
眼外肌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病,是由于神经核或眼外肌本身器质病变使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或部分麻痹而引起的眼球突然向内偏斜,向外活动受限,“视一为二”为特征的眼病,中医学称为“风牵偏视”。笔者采用循经取穴针刺治疗眼外肌麻痹52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治风活血法治疗脑血管病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风活血法是指在治疗血瘀病证时,风药可为主药起活血化瘀作用,或为辅药起协同作用,或作为引经药引药直入病所,能明显加强活血化瘀药作用,以提高临床疗效的一种治则。目前,应用本法治疗脑血管病取得一定进展。 1 治疗学机制研究 由于中风病病因病机学说的发展演变,目前对本病的认识已日渐由风转向血,治疗上或认为其病在血,与风无关,或忌风药辛燥升散,多用血药而摒弃风药,其应用亦为多数医者所回避甚而禁忌。但由于风药非独祛风,而是治血,有活血、止血、补血之功,在中风病治疗中有着他药不可替代的独特治疗作用[1],故仍有医者作了一些有…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又称"偏头风".是临床较常见病症,其病多暴发,头痛甚剧,或左或右,常反复发作,病势缠绵难愈,严重者影响工作学习.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以自拟方"头风散"为基本方,并在此方基础上辨证加减,治疗偏头痛7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辨证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秀 《北京中医》2000,19(2):41-42
偏头痛又称"偏头风".是临床较常见病症,其病多暴发,头痛甚剧,或左或右,常反复发作,病势缠绵难愈,严重者影响工作学习.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以自拟方"头风散"为基本方,并在此方基础上辨证加减,治疗偏头痛7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可引起感染后咳嗽或哮喘,目前临床上缺乏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晁恩祥教授根据风咳理论而创制的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本病证显示了较好的临床前景.本文对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及哮喘机制、病毒感染与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以及晁恩祥教授的风咳理论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开展中医药治疗病毒感染致气道高反应性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研究思路以便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女子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证,因其受经带胎产等因素影响,往往病程缠绵.笔者近几年运用血府逐淤汤加减治疗数百例,效果很好,现报导如下:病理一、气滞血淤:女子多气郁,肝气不疏,气逆于上,则致血行受阻,气滞血淤,脑络不通 不通则痛.多表现为头胀痛、掣痛等.二、血虚受风:产后体虚,或素体血虚,或正值经期.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风邪为病,上先受之,风寒之邪阻滞脉络,血行受阻,脑络不通而头痛.多表现为隐痛等,往往缠绵不愈.方药  相似文献   

20.
头痛一证,临床多见.对于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中医又称之为“脑风”、“首风”。右今治疗头痛方药甚多,或祛邪,或扶正.或攻补兼施。几年来我们清开灵静脉点滴治疗顽固性头痛,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举典型病例如下. 一、×××,男,18岁,住院号:378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