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合并T2DM的高血压患者122例,入院后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2例,A组)和常规治疗组(60例,B组)。在常规降压、降糖、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分别于入院后及6月时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检出率。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hs-CRP[(8.8±1.6)比治疗后(6.2±1.3)]mg/L、IMT[(1.24±0.13)比治疗后(0.98±0.19)]mm、颈动脉斑块积分[(6.23±0.57)比治疗后(5.07±0.42)]mm,斑块检出率(82.3%比治疗后:69.5%)显著下降,P均<0.01。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下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指标改善程度成正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合并T2DM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炎症反应程度,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高血压患者85例,入院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B组).在常规降压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一次,分别于入院后及6个月时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高频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斑块检出率.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经治疗后hs-CRP[(1.28±1.04)mg/L]比治疗前[(1.97±1.84)mg/L]显著降低;IMP治疗后[(1.03+0.23)mnl]比治疗前[(1.23±0.16)mm]明显减小;斑块检出率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下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改善程度成止比.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炎症反应程度,具有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90例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n=30),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30),对照组(n=30),共观察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3组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计算斑块面积。结果治疗6个月后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对TC,TG,LDL降低,颈动脉I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减少均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男性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及降脂疗效。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20mg,共16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10mg、20mg均能明显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10mg组治疗后(1.23 0.19)mm比治疗前(1.48 0.26)mm,P<0.05;20mg组治疗后(1.03 0.2)mm比治疗前(1.46 0.23)mm,P<0.05],降低TC、TG、LDL-C水平(P<0.05),升高HDL-C水平。与10mg阿托伐他汀组比较,20mg阿托伐他汀能更进一步降低TC、LDL-C和升高HDL-C水平(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5.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男性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及降脂疗效.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20 mg,共16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10 mg、20 mg均能明显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10 mg组:治疗后(1.23 0.19)mm比治疗前(1.48 0.26)mm,P<0.05;20 mg组:治疗后(1.03 0.2)mm比治疗前(1.46 0.23)mm,P<0.05],降低TC、TG、LDL-C水平(P<0.05),升高HDL-C水平.与10 mg阿托伐他汀组比较,20 mg阿托伐他汀能更进一步降低TC、LDL-C和升高HDL-C水平(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降压、降脂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部或门诊就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且颈动脉至少1处斑块形成的患者88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对照组,5 mg/d)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治疗组,5、10 mg/d),2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水平[对照组(141±9)比(159±12)mm Hg,治疗组(134±7)比(160±13)mm Hg]和24 h平均舒张压水平[对照组(87±5)比(99±7)mm Hg,治疗组(84±4)比(98±8)mm Hg]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IMT和斑块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LDL-C、IMT和斑块总积分明显下降,HDL-C升高(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总积分的改善与总胆固醇(β=0.357)、LDL-C(β=0.410)、24 h平均舒张压(β=0.382)下降有关(均P0.05)。结论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单一治疗比较,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降压、调脂治疗及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患者是否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分为他汀组及非他汀组,各40例,选取非冠心病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层厚度(CIMT)并计算斑块积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CIMT及斑块积分变化情况以及斑块检出率。结果冠心病患者CIMT及斑块积分[(1.16±0.15)mm,8.12±5.18]明显高于对照组[(0.85±0.20)mm,2.65±1.68,P<0.05],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1.18±0.13)mm,9.27±3.26]与中度狭窄者[(1.12±0.15)mm,7.69±4.52],中度狭窄者与轻度狭窄者[(1.01±0.13)mm,5.28±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他汀组及非他汀组CIMT[(1.16±0.14),(1.15±0.16)mm]及斑块积分(8.45±4.35,7.85±5.2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他汀组在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CIMT及斑块积分[(1.13±0.16)mm,6.88±3.58]虽低于治疗前及同期非他汀组[(1.14±0.15)mm,7.18±4.59],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CIMT[(1.06±0.16)mm]及斑块积分(4.39±4.12)明显低于治疗3个月及治疗前(P<0.05),也明显低于同期非他汀组[(1.14±0.13)mm,6.89±4.73,P<0.05]。非他汀组及对照组在相关治疗3、6个月后CIMT及斑块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息息相关,是冠心病高危预测因素之一。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逆转血管狭窄,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评价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68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1次/d,连续12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IMT、斑块数,比较不稳定斑块数、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MT、斑块积分、不稳定板块数、PI和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有效的反应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IMT、斑块以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在老年男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尿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男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10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治疗,治疗12周后对病人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颈动脉相关指标、尿酸、b FGF、hs-CRP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最大软斑块长轴、平均斑块数目及最大斑块体积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尿酸、b FGF及hs-CP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男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能改善颈动脉IMT、最大软斑块长轴、斑块数目及体积,降低尿酸及b FGF、hs-CRP水平,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sclerosis,CA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以及阿托伐他汀对此的影响。方法选择CAS患者212例,按照CAS严重程度分为3组。轻度CAS组73例,中度CAS组96例,重度CAS组43例,每天口服20mg阿托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AS斑块的数量和稳定性、HDL-C、LDL-C、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变化。结果中度CAS组和重度CAS组治疗后I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77±1.26)mmvs(2.23±1.06)mm,(2.15±1.10)mmvs(2.61±1.31)mm,P<0.05]。3组治疗前后IMT和斑块性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治疗前后LDL-C、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治疗前TG、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LDL-C、TG、hs-CRP、CD8明显降低,HDL-C、CD4、CD4/CD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CAS的机制之一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