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初步建立艾滋病带状疱疹中医诊疗规程,针对其关键问题开展专家问卷调查并修订该规程。方法:经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论证,建立艾滋病带状疱疹中医诊疗规程草案。采用2 轮问卷调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艾滋病领域专家对诊断、治疗、调护等关键问题的接受程度及建议,并修订诊疗规程。结果:第1 轮完整问卷回收率为96%,专家对概念、临床特征、病因病机、病史体检、诊断标准、肝经湿热辨证标准和辨证用药、皮肤、饮食和心理调护、疗程和疗效标准等条目的认可度较高;成方验药、艾灸推拿、辅助检查、脾虚湿蕴和气滞血瘀的辨证标准及辨证用药、西医治疗等条目变异系数(CV)较大。各条目权重在0.043 6~0.046 2之间。Cronbach 系数ɑ(CCA)=0.996,分半信度R=0.86。第2 轮完整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对概述、病因病机、病史及一般检查、诊断标准、3 个证型的辨证标准和辨证用药、成方验药、皮肤、饮食和心理调护等条目的认可度较高,CV 为0;辅助检查和艾灸推拿CV 为0.063 8,比第1 轮小,专家意见的一致性有较大提高;各条目的权重系数在0.058 2~0.059 0 之间;CCA=-0.041,分半信度R=0.79。通过2 轮调查得到了该规程的修订版本。结论:2 轮问卷调查专家积极性较好,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均较高。通过2 轮问卷调查,对该规程的诊断、治疗、调护等关键问题基本达成了较好共识。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复发性口腔溃疡(AIDS-ROU)的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手段单一,但与AIDS的发病及进展关系密切.中医辨证论治从整体调节出发,对于病因、机制不清的疾病具有优势.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与专家论证,建立AIDS-ROU中医诊疗规程草案.基于该草案,采用2轮专家问卷调查接受程度及建议,修订该草案,进而提高专家认可度.结果显示第1轮调查的完整问卷回收率为96%,概述、病史和体检、阴虚火旺的辨证标准、心脾积热和阴虚火旺的辨证用药、西医治疗和调护等条目的认可程度较高,对发病率、脾胃气虚的辨证用药和疗效评价标准等条目的认识差异较大,Cronbach系数α(CCA)=0.998,分半信度R=0.91.第2轮调查的完整问卷回收率为100%,概述、病因病机、病史和体检、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心脾积热和阴虚火旺的辨证标准及辨证用药等条目的认可程度较高,对寒热错杂和脾胃气虚的辨证标准及辨证用药、调护、其他治法等条目的认识差异较大,CCA=0.428,分半信度R=0.96.第2轮的变异系数比第1轮小.2轮问卷中单个条目对总体评价结果所做出的贡献相差不大.通过2轮问卷调查,专家对AIDS-ROU的辨证分型、用药等关键问题达成了较好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是一种新发病,艾滋病的发病原因,西医认识非常明确,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临床症状复杂,祖国医学中未有该病的记载,因此也引起现代各医家对艾滋病的中医发病机制的争论,在治疗方法上也是各有千秋.根据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中说“凡治病,须先识因;不知病因,病源无目”,因此须对艾滋病的病因病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只有认清病邪本质及疾病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的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滋病的中医病因和命名。方法:分析艾滋病病因、致病特点。结果:艾滋病符合湿邪治病的特点。结论:艾滋病病因为外邪,宜命名为异湿。  相似文献   

5.
基于专家问卷的艾滋病皮肤瘙痒性病变中医诊疗规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艾滋病皮肤瘙痒性病变中医诊疗规程草案。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论证,建立艾滋病皮肤瘙痒性病变中医诊疗规程草案。采用两轮问卷调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艾滋病领域专家对诊断、治疗、调护等关键问题的接受程度及建议,并修订诊疗规程。结果第1轮完整问卷回收率为96%,专家对病史及体检、3个证型的辨证标准、血虚风燥的辨证用药和调护等条目的认可程度较高,对概述、辅助检查、血热生风和风淫湿胜的辨证用药等条目的变异系数(cv)在0.1603~0.2473之间,认识差异较大。根据回收意见,对规程进行修改,并开展第2轮问卷调查。第2轮完整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对病史及体检、诊断标准、血虚风燥、风淫湿胜的辨证标准和血虚风燥的辨证用药等条目的CV为0,认可程度高,一致性好。其他条目的CV为0.0638~0.1439,所以差异程度比第1轮小,专家意见的一致性有较大提高。两轮调查中单个条目对总体评价结果所做出的贡献相差不大。通过两轮调查得到了该规程的修订版本。结论两轮问卷调查的专家积极性较好,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均较好。通过两轮问卷调查,对该规程的诊断、治疗、调护等关键问题基本达成了较好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王江蓉  孙建军  陈军  沈银忠  郑毓芳  刘莉  张仁芳  卢洪洲 《中医杂志》2011,52(13):1122-1123,1127
目的 调研上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为中西医结合诊疗艾滋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HIV感染者/AIDS患者共计398例,填写症状体征调查表,并进行中医辨证,将患者分成气虚证、气虚兼挟阴虚证、气虚兼挟湿热证、气虚兼挟痰瘀证、气虚兼挟血瘀证和无证可辨6种证候。结果 HIV感染者110例,AIDS患者288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气虚兼挟湿热证以及无证可辨者比例均显著高于AIDS患者(P<0.05);而AIDS患者属气虚兼挟阴虚证、气虚兼挟血瘀证者显著高于HIV感染者(P<0.05)。结论 HIV感染者以气虚兼挟湿热证为主,AIDS患者以气虚兼挟阴虚证和气虚兼挟血瘀证为多见。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的中医病因,主要有疫毒说,湿温说,虚劳说,伏邪说等,诸家认识不一,“毒邪”学说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病因学说,为艾滋病中医病因的探析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生机制、药物治疗、疫苗开发的关键.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于其特殊性,25年来,一直没有一种真正理想的动物模型,近年来新型艾滋病动物模型发展迅速.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艾滋病动物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着重分析常用的灵长类动物,并对各个模型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9.
对近期召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上的60余篇论文进行分类整理归纳。从卫生管理、防治切入点、中药治疗艾滋病以及合并症等4个方面探讨我国在中医药诊治艾滋病方面的现状。中医药诊治艾滋病已有确切成效,基础研究和诊疗标准等方面的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10.
对艾滋病的中医病因名称进行命名,使之统一和规范,这是科研及临床的现实需要。命名的原则应遵循独有性、区别性、准确性等原则,科学地体现出本病病因的特殊性。作者在进行有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初步认为艾滋病的中医病因名称命名为“艾毒”或“艾邪”较好,其中以“艾毒”最能体现艾滋病的实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认识、经验总结方面较系统地总结了近6年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变化与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艾滋病应从无症状期着手。  相似文献   

12.
闫磊  郭会军 《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490-2493
艾滋病腹泻是指HIV感染者、艾滋病期患者出现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大多为慢性腹泻,并常伴有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及消耗综合征,是引起HIV/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认为引起艾滋病腹泻的原因很多,按有无生物因素入侵,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而发病机理不明,可能为多种因素共同的结果。中医认为艾滋病腹泻主要病机是脾虚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无以传导变化,水湿内停,合污而下,发生泄泻。在治疗上,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和针灸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近年来中医研究艾滋病方面的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其中涉及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研究的内容。结果与结论:艾滋病的病因病机为"疫毒"直中五脏并在五脏长期潜伏,耗损五脏精气,导致全身正气虚弱;艾滋病应尽早治疗,还可借鉴其他类似疾病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4.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内科疾病,蛋白尿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其病理因素以湿瘀为主,并贯穿痰病之始终,脾肾亏虚是发病和病程迁延的内在因素,终致久病入络,瘀血阻滞。本病常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  相似文献   

15.
咳嗽作为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了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艾滋病咳嗽的病因病机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根据艾滋病的发病特征和临床特点,中医各家以整体观为指导,对艾滋病咳嗽的病因病机多数从内伤角度加以论述,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复制致肺脾肾受损,正气亏虚是艾滋病咳嗽的主要病因病机特点,痰湿瘀浊乃属其重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文章具体阐述了中医病因学说的形成、内涵和发展,通过对现有中医病因理论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认为中医病因理论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并提出应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观出发探讨中医病因理论的实质。只有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指导下,中医病因理论才能自成一体,提出了基础性病因、继发性病因和发展性病因的中医病因分类方法,使中医病因理论体系更具科学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常见病原体分布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对300例住院的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观察,探讨小儿肺炎病原体在不同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及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在不同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的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小儿肺炎病原体分布与发病年龄有相关性,与发病季节、中医证型分布无相关性;小儿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与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吴欣芳  王阶 《辽宁中医杂志》2009,(11):1874-1876
免疫重建是通过各种治疗方法,实现机体淋巴细胞在表型及功能上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干预艾滋病的免疫重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了中医药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的理论基础、中医药辨证治疗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的方法及中医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的药物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