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络在虚拟人体上的可视化显示。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来源于Voxel—Man虚拟人体开发平台;采用管状建模法。结果:重建后的经络模型视觉效果好,并可以显示经络线上不同层次的解剖结构。结论:初步实现了经络线在虚拟人体上的可视化显示,为构筑经络研究平台提供了数据载体。  相似文献   

2.
郑利岩 《中国针灸》2003,23(4):222-224
目的:从中医学整体观出发,正确认识经络实质。方法:以《灵枢》中有关经络论述为指导,综合我国学者多年来经络研究的成果,归纳、总结了构成经络实质三大要素,即经络组织结构、经络作用通路及经络效应表现的相关资料。结论:提出经脉是附着于筋膜组织,借助神经、血管、淋巴管,调整人体机能的带状结构;络脉是小血管,借助神经、血管、淋巴管,调整人体机能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3.
蔡诗川 《中国针灸》2003,23(8):481-482
目的:探讨经络研究的正确方向。方法:本于中医唯象思维结合经络的现代研究,分析研究经络实质具体性地归属某一种解剖关系的不合理性和经络现象与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关系。结论:经络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功能态。  相似文献   

4.
经络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人体生理功能及特殊联系规律的认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灵枢》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分布全身,内联五腑六腑,外连四肢躯干和五官,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系网,把人体的各部统一成为完整的有机整体。经络活动维持和调节人体机能,就病变而言,经络病变可影响到脏腑,脏腑病变也可影响到经络,清代医家喻嘉言指出:“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者,开口动手便错。”1临床资料笔者在临床针刺治疗疾病过程中,对50例病例通…  相似文献   

5.
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经络现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络现象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的关系。方法:将传统经络路径与一些失无综合征进行比较。结果:描述中的比各路径与许多多发性先天异常及智力障碍综合征的特征之间存在惊人的对应关系。将二者相对比强烈地提示经络系统很可能存在于人体之中前反映了人体各部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联系。结论:本研究很可能为揭示经络的本质,并阐明人体的发育与病理规律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6.
原穴的伏安特性与寒热辨证量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石现  丁宇  张诚 《中国针灸》2002,22(2):11-19
目的;通过研究人体经络原穴的伏安特性与寒热证的关系,探索中医的人体功能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康威人体经络特性分析系统,检测分析了80例寒、热证患者和25例正常人的十二经原穴的伏安特性。结果:寒热证患者的异常经络数明显多于正常人,其伏安面积值根据寒热的程度,各有向正负两极发展的趋势。结论:这种方法有助于寒热辨证的量化诊断。  相似文献   

7.
经穴由间隙物质构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谢浩然 《中国针灸》2003,23(8):463-465
目的:阐明经穴由间隙物质构成。方法: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学说的有关论述,结合现代经络研究的有关成果,进行对照验证研究。结果:在人体皮肤与肌肉和骨骼等器官之间的间隙结构中,有疏松结缔组织、组织液气、神经、血管和淋巴等多种物质的复合功能。结论:经络穴位是由间隙物质构成的,组织液气是在间隙中运行着的,液气运行循经感传是有规律的,经络实质运行规律是可认识的。  相似文献   

8.
奇经八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琴  周德安  王麟鹏 《中国针灸》2003,23(6):344-346
目的:探讨奇经八脉在人体经络系统中尚未引起重视的诸多特点和作用。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和临床观察,提出奇经八脉系统和十二正经系统在人体的经络系统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详细说明奇经八脉如何发挥其联络、蓄溢、统领的作用。结论:阴维脉、阳维脉可能循行于上肢,起联络蓄溢手三阴三阳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络——人体的无形信息通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经络——人体的无形信息通道李志超(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1经络研究命题的建立与展开中医学的经典理论文献《黄帝内经》成书于2500年前,贯穿于全书的理论核心就是经络藏象学说。所谓经络者:“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612-612
身体健康在于经络畅通,但是怎么知道哪条经络不通,不通又怎么让其畅通,则是困扰中医学发展的千古难题。导平疗法是根据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经络理论,利用测平仪,测出人体受阻经络及导平仪的定向冲击特性,对其受阻经络进行强行导通直达病灶,达到从根本上治愈疾病的目的。临床疗效证明:导平疗法对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糖尿病、外伤性瘫痪、中风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结果:按照中医理论,所列举的常用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均为80%以上,且毒副作用小,有些中成药还具有改善肾功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痘等作用。结论:按照中医理论,中成药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的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和成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方法:对近年来部分药学期刊中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结果: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呈现多发性和普遍性,临床表现多样性,不可预知性,种类不确定性,批间差异性等特点,情况较为复杂。结论: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薇薇  苏晓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1982-1984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补肾化瘀法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比较方法,分中医组、中西医组两组,均为上海市中医医院风湿科门诊和住院病人。每组各30例,共60例,疗程6个月,对蛋白尿及免疫指标进行观察。结果:(1)总有效率分别为中医组96.7%,中西医组93.33%。(2)两组在治疗蛋白尿方面均有疗效(P0.05,P0.01)。(3)中西医结合、中医治疗均能降低血沉(P0.01,P0.05)。(4)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医治疗均能降低dsDNA(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升高C4(P0.05)。结论:滋阴清热、补肾化瘀中药联合CTX能改善蛋白尿、调节免疫的作用,减少激素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以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结合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回顾性分析部分文献报道的药品不良反应和医院临床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存在于部分不良反应的报告病例中。结论:遵循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提高临床医师、护士和药师的专业素质,可减少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东省粤东地区基层中医药发展现状。方法:采用现场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2种方式对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揭阳市揭东县等卫生主管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调研,对被调查地区卫生局相关领导、基层医院院长、基层医院医生代表进行访谈,以了解各地基层中医药发展状况。结果:由于中医药服务定价偏低、“中医院西化”“中医人员西化”现象严重、中医医疗机构底子相对薄弱、专业队伍后继乏人、中医药特色不明显、体系结构有缺陷等原因,广东省粤东地区基层中医药的发展陷入困境。结论:应充分认识基层中医药发展现状,针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薄弱环节,制定正确的应对措施,使基层中医药摆脱困境,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医药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颁布的四部中医药法律法规,梳理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中医药立法的进程。方法:对不同时期中医药法律历史价值进行评析。结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医药立法先后经历立法空白、立法割裂、立法统一三个不同时期。结论:只有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针,才能建立起即符合国情又符合广大人民意愿的社会主义卫生法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宫腹腔镜联合中医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根据中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纯中药组、中药+外敷组、中药+保留灌肠组,每组于宫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最长者治疗4个疗程。结果:观察1年后,妊娠31例,总妊娠率51.67%,其中单纯中药组妊娠率30.00%,中药+外敷组妊娠率60.00%,中药+保留灌肠组妊娠率65.00%。结论:宫腹腔镜联合中医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疗效显著,外治法联合口服中药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用中药治疗175例脂肪肝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血脂、肝功。结果:治疗后患者血脂及肝功指标显著改善。结论:中药治疗脂肪肝可逆转肝细胞损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ABI及PWV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确定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仪的血管功能性指标ABI、PWV,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冠心病患者中,痰浊血瘀型23例,气滞血瘀型22例,气虚血瘀型24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31例,四型中ABI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PWV异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PWV异常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临床中医骨科医生采用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采用填写问卷的方法对江西省300名中医院骨科医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在收到的284名现况调查的有效的问卷中,有56.06%的中医骨科医生选用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调查医生的职称、年龄、学历及其所在医院的等级与采用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可度成正比。结论: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被临床医生接受并使用,可考虑向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