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整理海上著名伤科流派、石氏伤科代表性人物石筱山先生膝部筋伤医案,以挖掘石筱山先生对于膝部筋伤的诊治经验,为膝部筋伤中医保守治疗提供参考。对石筱山先生治疗膝部筋伤的立法处方及用药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石筱山先生对于膝部筋伤的治疗可大致分为内治与外治两种治疗方法。其中内治法又可分为温经温养法、化瘀化痰法与舒筋活络法,外治法又可再分为手法理伤法、膏贴熏洗法和针刺通络法。石筱山先生秉承石氏伤科"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思想,对于膝部筋伤的内治立法处方具有极其独到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治疗风格与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2.
筋伤是中医骨伤科常见的疾病。西医治疗筋伤主要以控制症状、协调平衡为主,而中医治疗该病主要以恢复筋骨的平衡与功能为主。中医治疗该病的手段多种多样,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医学者对筋伤的理论认识不同,导致其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也各异。深入探讨筋伤的相关理论,对临床医生治疗筋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筋伤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的筋伤治法,以期为临床上筋伤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筋伤活血膏治疗慢性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奇正消痛贴外用,治疗组采用筋伤活血膏外敷,10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综合疗效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或0.01).结论 筋伤活血膏治疗慢性筋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筋伤保健膏的镇痛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热板法致疼痛小鼠模型,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筋伤保健膏可提高动物因热刺激致痛的痛阈值。结论:筋伤保健膏具有镇痛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氏伤科传人朱龙骧老中医运用手法诊疗筋伤疾病经验丰富,临证善用摸法,脊柱摸法尤具特色。其伤筋按摩手法可归纳为弹拨、舒顺、静定治筋三法,脊柱伤筋手法可总结为卧位旋颈法、坐位旋胸法、坐位及侧位过伸旋腰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氏黑膏药治疗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96例筋伤患者采用生氏黑膏药(由麝香、牛黄、珍珠、三七、鹿茸、冰片、血竭、鳖甲等90味原料制成)治疗。结果:痊愈162例,好转30例,无效4例,有效率97.95%。结论:生氏黑膏药治疗筋伤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胸腰椎骨折筋伤7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胸腰椎压缩程度、筋伤状况与腰背痛之间的关系。选择73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腰部垫枕和适时功能锻炼等治疗,以椎体的压缩程度、腰背臀痛点的压痛部位以及腰背疼痛程度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效果和分析探讨骨折、筋伤与腰背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腰背痛程度与胸腰椎的压缩程度不成正比,腰背疼痛程度的减轻和改善,与压缩椎体的恢复程度不成正比。说明胸腰椎发生压缩性骨折的同时,腰背部筋伤已客观存在,是引起伤后腰背痛的主要原因。注重早期筋伤治疗,有助于消除腰背疼痛、减少后遗腰背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医思维是中医诊疗最核心的思维方法,如何培养骨伤科医师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成为临床思维培养的重点.中医骨伤筋伤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为中医骨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筋伤为切入点,探讨中医思维的培养和应用,为提高临床疗效、完善现代的中医骨伤科诊疗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孙树椿首席研究员的学术人生。方法:收集孙树椿学习成长、临床教学、科学研究、医风医德等材料进行分析和挖掘。结果:孙树椿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多有成就,尤其是在骨伤科筋伤疾病方面很有建树。结论:孙树椿中医学术思想值得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10.
复方软伤伸筋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复方软伤伸筋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机理。方法 :采用单盲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2 2 0例 ,随机分为软伤伸筋丸组 (治疗组 ) 1 60例 ,壮骨关节丸组 (对照组 ) 60例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 88.75 % ,总有效率为 99.3 5 % ;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 2 3 .3 3 % ,总有效率为 91 .68%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2复方软伤伸筋丸无毒副作用。3复方软伤伸筋丸的应用可使增生骨刺吸收 ,损伤半月板修复。结论 :复方软伤伸筋丸是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测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搜集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确诊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整复推拿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93.34%,对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结论 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补虚温通理筋法治疗中风气虚血瘀型恢复期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赵强  杨宏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667-2669
目的:观察补虚温通理筋法治疗中风气虚血瘀型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笔者将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补虚温通理筋法治疗,对照组依据《针灸学》和《推拿学》中风病常规治疗,并配合电针,10 d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采用(NIHSS)量表和(Barthel)指数,对各组疗效作评估。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值比较(P<0.05)。结论:补虚温通理筋法治疗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赵启  赵利敬  袁帅  赵明宇 《河南中医》2020,40(3):459-462
目的:观察“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腰腹联合手法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颈肩腰腿痛科收治的FBS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法配合中药塌渍治疗,治疗组给予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的腰腹联合手法配合中药塌渍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下腰痛评分系统(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6.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腰腹联合手法治疗FBSS临床疗效高于常规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理筋推拿配合骨盆PNF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推拿配合骨盆PNF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WOMAC评分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推拿配合骨盆PNF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临床抢救与治疗模式。方法: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A第一时间吸氧并控制吸氧量,根据病情展开抢救并合理应用呼吸机;对照组B接诊后观察病情,判断呼吸状态后展开急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接诊处理;比较三组疗效及生存评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P〈0.05);观察组生存患者Fugl-Meyer及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的生存患者(P〈0.05)。结论:临床救治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患者应注重及时性与准确性,在保障患者正常呼吸的前提下针对性急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活血舒筋手法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冻结肩患者60例,采用活血舒筋手法进行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手法治疗4周后,治愈55例,好转5例,全部有效;对痊愈的55例患者进行5~16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结论:活血舒筋手法治疗冻结肩的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指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手功能改善.方法:本文从我科指屈肌腱断裂术后患者中选取56例指屈屈肌腱断裂病人,分康复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分别于术后4周及术后16周对手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康复治疗组在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介入规范的康复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黄耀连  罗桂青  李磊 《光明中医》2016,(14):2136-2139
目的分析总结近35年来有关针刺疗法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明确针刺疗法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以针刺、针刺治疗及指屈肌腱腱鞘炎、弹响指、扳机指为检索词,1981—2015年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及Pub Med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共筛选出30篇相关文献,发现研究大多数为病例报道,其余文献则均为单纯的临床对照试验(CCT),有系统的随机对照及设置随访之试验设计(RCT)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多为疗效观察研究,但无统一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有关指屈肌腱腱鞘炎的针刺机理研究报导尚不多见。结论针刺疗法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不良作用小的优势,临床疗效满意,今后应进一步完善针刺疗法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研究实验设计,以阐明针刺疗法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的作用机理,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通络止痛洗方治疗跟骨跟腱止点末端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拟通络止痛洗方煎后外洗的方法治疗跟骨跟腱止点末端病46例。[结果]按照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JOA)评价,疗效优良率100%,治疗后改善率89.5%(改善率={[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治疗前分数]}*100%),效果满意。[结论]自拟通络止痛洗方治疗跟骨跟腱止点末端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王进 《辽宁中医杂志》2014,(9):1960-1961
目的:观测理筋推拿法结合扬刺滞针温针灸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门诊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确诊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推拿法结合扬刺滞针温针灸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结合温针灸法进行治疗。每日治疗1次(治疗组滞针提拉手法隔日进行1次),6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结果:总有效率93.6%,对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结论:理筋推拿法结合扬刺滞针温针灸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