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学医、从医、教学、科研成就。方法:搜集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首届国医大师,全国著名中医临床大家,伤寒专家,中医康复学科奠基人郭子光在从医、治学、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成就,分析大师成长路径和成就原因。结果与结论:郭子光教授的成就与其少年时的砥砺,严谨的治学,临床的不断积累,系统的继承、开掘与发展有极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徐景藩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首届国医大师,著名脾胃病专家,在临床、教学、管理、养生诸方面均有较高成就。  相似文献   

3.
邵铭教授师承国医大师徐景藩,从医多年,在治疗肝病方面经验丰富,临证用药轻灵,注重顾护脾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黄疸型肝炎,疗效明显,笔者跟师学习整理导师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国医大师贺普仁学术人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首届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的学术经历、医学成就与仁心大德。方法:从贺普仁教授拜师学医、临床创立"针灸三通法"的理论内容、学术主张、科研观点、医风医德等方面,全面回顾贺普仁教授的学术生涯,评述诊疗思想、学术创新、临床科研成就等。结果和结论:贺普仁教授是我国的针灸大师,是中医针灸领域承前启后的泰山北斗。贺普仁教授创立的"针灸三通法",对于中医针灸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针灸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首届"国医大师"陆广莘研究员的成长过程、学术成就和医德医风。方法:从陆广莘拜师学医、临床实践、科研主张、学术观点、医德医风等方面,讲述了陆广莘的名医成长之路,评述了其诊疗思想、学术观点、科研成就等。结果和结论:陆广莘堪称当代著名中医理论家、临床家。他关于中医药的论述,对当代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为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泄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提出“胃风”是泄泻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临证以胃风理论为指导,在泄泻的治疗中提倡重视“风药”的运用,取其健脾胜湿祛风、升举清阳畅风、条达肝气宁风、开通玄府疏风之功,常获良效。本文分析徐景藩从“胃风”角度以风药治疗泄泻的丰富经验与独到见解,以期启迪临床、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7.
口臭一疾常使人"有口难言",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五脏六腑皆可致口臭,但主要责之于脾胃.陆为民教授在临证治疗口臭时,继承并灵活运用国医大师徐景藩升降之法,巧添芳香之品、风药等,绝口臭之源,在临证治疗口臭时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8.
任壮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1,(12):1429-1431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颜德馨学术人生。方法:从国医大师颜德馨学业、医业、传承等方面探讨国医大师颜德馨的成就。结果:颜德馨教授在临床、教育、科研和文化等诸方面均建树颇多,尤其创立"衡法",丰富了中医治则学,揭示了人体衰老奥秘,开拓疑难杂症治疗和养生长寿新途径,为中医药传承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结论:颜德馨教授是中医同仁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崔健  赵爱华 《中医药导报》2019,25(6):131-132
赵绍琴教授是中国著名的中医大师、温病大家,通过探讨其成长、成才之路,以求追忆旧迹,启迪后学。赵教授卓越的成就离不开家传、拜名师以及自身不断勤奋学习和临证。  相似文献   

10.
张力 《世界中医药》2013,8(8):934-936
刘沈林教授是全国著名的名老中医药专家,秉承吴门、孟河医派,师从国医大师张泽生、徐景藩,潜心研究消化道疑难病、恶性肿瘤40余载,精勤不怠,手不释卷,归纳总结大量临床经验,临证造诣颇深,且提倡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博采众长、不拘形式,  相似文献   

11.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主治太阳蓄水证,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陆为民教授师承国医大师徐景藩,博采众长,对经方颇有研究,概括出适用五苓散的“蓄水体质”,临证时谨守病机,不拘病证,将其加减化裁治疗腹泻、水肿、湿疹等疾病,屡获良效,故浅析陆为民应用五苓散经验,以期启迪临床、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12.
单兆伟教授是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曾先后师从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临证经验极其丰富,尤擅脾胃病的诊治。现将其运用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3.
路志正教授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为人谦和,医术精湛,在学术上学兼各家,博采众长,尤重脾胃学说,其学术风格独特,临证经验丰富,笔者试从调治杂病宗脾胃、辨证论治重湿邪、三因制宜尚整体、以平为期察阴阳、综合防治倡养生5个方面对路志正教授的临证经验做粗浅分析,并附病案说明。  相似文献   

14.
跟师医案3则     
张学文教授是我国首批"国医大师"之一,临证50余载,诊疗经验极其丰富,本人有幸成为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学员,遵照"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的研修要求,于2010年9月师从国医大师张学文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摘录3则跟师典型医案,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5.
董筠  沈洪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7):72-73
周仲瑛教授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临证常遇反复发热、多方求治无效的患者,周老能熔伤寒温病为一炉,用伤寒六经辨证参合温病卫气营血辨证,随证加减,而起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6,(3):476-478
徐景藩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脾胃病学家、首届国医大师,积累了宝贵的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治经验。他认为本病病因繁多,症状纷繁,病虽在食管,与肝胃密切相关,肝胃郁热、胃气上逆为主要病机,以左金丸合济生橘皮竹茹汤为基础,自拟泄肝和胃方加减治疗,疗效颇佳,并着重从其组方、用药特点等方面介绍其经验。  相似文献   

17.
国医大师夏桂成在长期的临证过程中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论治形成了独到的见解。总结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证经验,并验之临床。病机方面夏桂成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是以肾虚,尤以肾阳偏虚为致病之本,以血瘀不通为致病之标,治疗方面倡导补肾调周以治本,化瘀通经以治标,主张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并提倡调畅情志,配合饮食宜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治疗水肿验案进行分析,阐述段富津教授的临证思路和辨证方法,以期为水肿的辨证论治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徐景藩教授,全国白求恩奖获得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500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从医60余年,秉承家传,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笔者有幸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师从徐老,侍诊左右,获益良多,兹将徐景藩教授临证心法概要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探微中医思维,特别是中医临证思维,对中医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指导价值。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在长期实践中归纳总结的整体、辨证、平衡、共性、模式思维是其对中医临证思维的独特见解,通过系统归纳分析其中医临证思维学术思想,以期为提高临床医师的中医临床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