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肿节风注射液与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实体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实体瘤模型。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肿节风注射液小剂量组(1.5g/kg,ip)、大剂量组(3g/kg,ip)、5-Fu组联合用药组。小鼠接种24h后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10d。观察各组小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及体重变化。并考察给药后胸腺、脾脏指数、外周血象的变化。结果:肿节风注射液小剂量组抑瘤率为26.84%,肿节风注射液大剂量组抑瘤率为44.74%,5-Fu组抑瘤率30.77%,联合用药组抑瘤率分别为58.39%与65.1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用药组抑瘤率高于单用肿节风注射液组和5-Fu组(P〈0.01)。且联合用药对胸腺、脾脏指数、外周血象无明显影响。结论:肿节风注射液和5-Fu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实体瘤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并能减轻5-Fu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脂麻花醇提物对S180和H22小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麻花醇提物对小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观察脂麻花醇提物对小鼠肉瘤S180和肝癌H22的抗肿瘤作用,测定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6、3、1.5g/kg脂麻花醇提物对S180和H22小鼠瘤株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脾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脂麻花醇提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对S180小鼠和H22小鼠抑瘤率分别为25.2%~53.6%和27.1%~40.1%。  相似文献   

3.
藤茶双氢杨梅树皮素抗肝癌H2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作文  阎莉 《中医药学刊》2006,24(9):1627-1629
目的:探讨双氢杨梅树皮素(Ampelopsin,APS)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MTT法观察APS及其含药血清体外对肝癌H22细胞及对小鼠肝癌H22实体瘤的抑瘤作用。结果:APS及其含药血清均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H22细胞的生长,APS的IC50为18.65μg/mL,20%、10%含药血清的抑瘤率分别为35、04%、30.91%;APS灌胃给药对荷瘤H2: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00mg/kg剂量组的抑瘤率为27.38%。结论:APS对体外H22细胞和体内肝癌H22实体瘤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蒿琥酯对H22小鼠肿瘤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肿瘤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H22肝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Control)、环磷酰胺组(CTX)组及青蒿琥酯15mg/kg组、30mg/kg组、45mg/kg组、60mg/kg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两周后,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VEGF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生长(P〈0.01),其中青蒿琥酯45mg/kg组抑瘤率为65.26%,效果与CTX相当,优于青蒿琥酯其它各剂量组(P〈0.01);各治疗组能降低肿瘤组织VEGF表达,其中ATS 45mg/kg组与CTX组降低作用明显(P〈0.05)。结论:青蒿琥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抑瘤机理与抑制肿瘤组织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与顺铂(DDP)联合运用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KM小鼠复制H22实体瘤和EAC模型.经腹腔注射给药.观察两药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采用二乙酰-肟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正常小鼠用药后尿素氨(BUN)、肌酐(Scr)水平变化。结果:As2O3(1mg/kg、2mg/kg、4mg/kg)联合DDP(2mg/kg)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率分别为58.21%、66.95%和72.81%;对荷EAC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57.48%、78.27%和91.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其中,As2O3(2mg/kg、4mg/kg)联合DDP(2mg/kg)对肝癌H22的交互作用系数(CDI)分别为0.97和0.98。联合用药3组肾系数和BUN、Scr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三氧化二砷与顺铂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有协同抑制作用.所用剂量对肾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参茎叶皂甙(GSL)及其与5-氟尿嘧啶(5-Fu)不同剂量合用对小鼠移殖性肿瘤S180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进行实验,观察GSL及其与5-Fu不同剂量合用与单用5-Fu对小鼠移殖性肿瘤S180抑瘤率的差别以及对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肝脏指数的影响。结果5-Fu(25mg/kg)、GSL(100mg/kg)、GSL+5-Fu(100mg/kg,25mg/kg)、GSL+5-Fu(100mg/kg,12.5mg/kg)对小鼠S180均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抑瘤率分别为56.00%(P〈0.01)、51.34%(P〈0.01)、51.86%(P〈0.01)、40.27%(P〈0.01)。结论各给药组对小鼠移殖性肿瘤S180均有较强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5-Fu可使荷瘤小鼠胸腺、肝脏、脾脏指数明显降低,而GSL对荷瘤小鼠胸腺、肝脏指数无明显降低,但对脾脏指数有明显降低,而与不同剂量5-Fu合用,不能预防荷瘤小鼠胸腺、肝脏、脾脏指数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开口箭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实体瘤H22的抑制作用及其对体重增长率、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影响。方法:开口箭总提物、开口箭总皂苷和多糖分别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对H22实体瘤移植性小鼠连续10d灌胃给药后,测其体重增长率、抑瘤率、胸腺指数及脾指数,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总提物3个剂量组和多糖3个剂量组对小鼠移植性实体瘤H2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41.23%、42.58%、39.11%、42.58%、53.95%、40.27%,其中多糖中剂量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总皂苷组与模型组比较没有差别。3种药物不同剂量对移植性实体瘤H22小鼠的体重、胸腺和脾脏均没有抑制作用.结论:开口箭总提物和开口箭多糖有明显的抑制小鼠移植性实体瘤H22的作用,而且对胸腺、脾脏没有毒副作用.在抗肝癌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英抗肿瘤有效部位对小鼠肝癌细胞H22移植肿瘤生长有无抑制作用及作用强度.方法 采用在ICR小鼠腹腔内接种小鼠H22肝癌细胞细胞株制作肿瘤模型,给予阳性对照药环磷酰胺和白英总甾体生物碱有效部位干预后,测量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应用SPSS统计软件,比较组间抗肿瘤药效强度.结果 白英甾体总生物碱24mg/kg对小鼠肝癌细胞H22移植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C(%)为66.24%,抑瘤率为50.14%;白英甾体总生物碱48mg/kg、12mg/kg对小鼠肝癌细胞H22移植移植肿瘤无抑制作用,T/C(%)分别为104.55%、95.58%,抑瘤率分别为-4.97%、0.97%;而相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环磷酰胺T/C(%)为14.09%;抑瘤率分别为87.93%.结论 白英甾体总生物碱是白英抗肿瘤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9.
调衡Ⅰ、Ⅱ号对H22与EAC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调衡方对H22(小鼠肝癌)与EAC(艾氏腹水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实体瘤及EAC腹水癌模型,观察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结果:19.5g/kg、31.5g/kg、42g/kg的调衡Ⅰ、Ⅱ号方组,31.5g/kg单Ⅰ号组,单Ⅱ号组,对H22和EAC小鼠瘤株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调衡Ⅰ、Ⅱ号具有抗肿瘤作用,对H22小鼠抑瘤率分别为23.08%~51.44%;对。EAC腹水癌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10.94%~27.33%。  相似文献   

10.
槲寄生碱抗肝癌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槲寄生碱对小鼠H22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每只0.2ml肿瘤细胞悬液,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24h后将小鼠随机分组,各组分别给不同浓度的槲寄生碱、5-Fu、CMC-Na,均连续给药7d,停药后1~3d将小鼠拉颈处死,剥取瘤块称重,按"抑瘤率=(1-T/C)×100%"公式计算抑瘤率.结果:槲寄生碱在120mg/kg剂量时对小鼠肝癌H22的抑瘤率可达73.8%.结论:槲寄生碱有抗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锁阳蜜干预雷公藤多甙对小鼠生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和剂量的雷公藤多甙(GTW)对昆明小鼠怀孕率的影响;锁阳蜜(CSR)干预和停用GTW后的自愈倾向。方法:空白组小鼠给1%羧甲基纤维素(CMC)溶液;GTW分为5个剂量组,灌服45mg/kg、30mg/kg、22.5mg/kg、15mg/kg、7.5mg/kg的GTW混悬液;联合组为锁阳蜜水煎剂3.9g/kg+GTW7.5mg/kg、7.8mg/kg+GTW30mg/kg,停药组给30mg/kgGTW混悬液,以上各组先灌胃20d。20d后与成年雌鼠1:2合笼7d。第28d起各组按照剂量继续给药,停药组停用GTW。20d后再次合笼7d。每次合笼后观察雌鼠怀孕率。结果:随着GTW给药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雌鼠怀孕率呈下降趋势。45mg/kg组给药40d后怀孕率降为0%(P〈0.01)。锁阳蜜7.8g/kg组怀孕率由20d时的20%上升到40d时的65%。停药组怀孕率由20%上升到55%,与同一时间段的GTW组比较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5。结论:GTW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是呈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的。锁阳蜜可以改善GTW对雄鼠生殖系统的抑制作用,提高雌鼠的怀孕率。停用GTW20d,怀孕率可以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苏宏  叶江琳  刘慧  梁晓海 《新中医》2011,(12):111-113
目的:观察参芪化瘀方对荷瘤小鼠肿瘤组织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参芪化瘀方对H22肝癌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将H22肝癌荷瘤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各10只:参芪化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环磷酰胺注射用粉针剂(CTX)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参芪化瘀方高、中、低剂量组予以0.4mL中药(浓度分别为4.16g/mL、2.08g/mL、1.04g/mL)灌胃,CTX对照组予以0.2mL[小鼠给药剂量为20mg/(kg·d)]腹腔注射,模型组予以0.4mL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给药14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p53基因的表达,并观察其对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肿瘤抑制率。结果:高、中、低剂量参芪化瘀方都能降低H22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水平,且能升高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结论:参芪化瘀方对H22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能保护小鼠的免疫器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蝎毒多肽增强5-氟尿嘧啶(5-Fu)对肝癌H22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接种H22肝癌小鼠腹水方法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在接种后第7天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蝎毒多肽(20mg/kg)组、5-Fu(15 mg/kg)组、低剂量蝎毒多肽(5 mg/kg)+5-Fu组、高剂量蝎毒多肽(20 mg/kg)+5-Fu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21d.绘制肿瘤体积增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CD34标记肿瘤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核因子-κB (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给药组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1),微血管密度(MVD)及NF-κB、MMP-9、VEGF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5-Fu组相比,高剂量蝎毒多肽+5-Fu组的MVD及NF-κκβ、MMP-9、VEGF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P<0.01),而低剂量蝎毒多肽+5-Fu组则无显著改变.结论 蝎毒多肽可增加5-Fu对肿瘤组织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22肝癌组织NF-κB通路及MMP-9、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端粒酶活性及其限速酶hTERT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接种法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将96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LBP高、中、低(20,10,5 mg/kg·d)剂量组和环磷酰胺(20 mg/kg·d)组.观察LBP对小鼠肿瘤体积、抑瘤率的影响.PCR-TRAP-ELISA 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Western blot测定hTERT蛋白表达.结果 20,10,5 mg/kg·d的LBP能明显减小肿瘤细胞的体积和质量(P<0.05),抑瘤率分别为42.23%、25.10%和9.16%;同时,LBP(20,10mg/kg·d)能明显抑制肝癌组织hTERT蛋白表达(P<0.05),降低端粒酶的活性(P<0.05).结论 LBP可通过抑制小鼠肝癌组织hTERT蛋白表达、降低端粒酶的活性,从而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取C57BL/6J小鼠60只,常规接种Lewis肺癌,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CTX)、联合用药组(CTX联合ART),青蒿素的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mg/kg),检查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抑瘤率,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析青蒿素对小鼠血清TNF-α和IFN-γ含量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青蒿素能显著抑制小鼠肺癌,青蒿素200mg/kg和100mg/kg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6.06%、23.84%,青蒿素联合CTX药物组的抑瘤率为61.49%;而且能影响荷瘤小鼠外周血清TNF-α及IFN-γ细胞因子水平,随着剂量的增加,血清中TNF-α和IFN-γ的水平明显提高.结论:青蒿素对Lewis肺癌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并能上调荷瘤小鼠血清的TNF-α和IFN-γ含量,从而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泰山四叶参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泰山四叶参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每日1次等容量灌胃给予5%吐温-80(20mL/kg)、维生素C(0.1g/kg)、四叶参醇提物(10、20g/kg)和四叶参水提物(10、20g/kg),给药14d后杀鼠取血、肝、脑,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四叶参水提物和醇提物20g/kg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血清GSH水平,提高血清、肝匀浆和脑匀浆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四叶参水提物10g/kg剂量组血清和肝匀浆SOD、GSH—Px、GSH水平也见明显升高,MDA含量也显著下降。结论泰山四叶参醇提物和水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水提物的作用较醇提物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狼毒乙素(ECB)对 U14宫颈癌的荷瘤小鼠,以及新狼毒素A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a)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① U14宫颈癌的腋下移植瘤小鼠各50只,各随机分成5组,实验组灌胃分别给予狼毒乙素(ECB)高、中、低组(12、10、8mg/kg),阳性药组灌胃给予环磷酰胺(50mg/kg),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d后处死动物剥离瘤组织称质量,计算抑瘤率。②雄性裸小鼠20只,皮下接种DU-145细胞,随机分成用药组和对照组。于癌细胞种植第2天起,对照组每天喂饲0.9%氯化钠溶液,用药组每天喂饲新狼毒素A15rag·kg-1·d-1。记录用药第2—7周末时移植瘤的平均体积。结果:①狼毒乙素(ECB)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 U14宫颈癌的抑瘤率分别为66,40%,49,61%,44.14%;②用药组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第3周末至第7周末的移植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值均〈0.001)。第7周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的生长抑制率达到65.34%。结论:狼毒乙素(ECB)对小鼠宫颈癌U14有显著抑制作用;新狼毒素A可以显著抑制DU-145肿瘤的生长,提示该药对AIPCa有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龙血胶囊(DXS)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艾氏实体癌EC的抑制作用及与放、化疗联合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小鼠抗移植性肿瘤实验。结果:LXS 250mg/kg灌胃对Heps的最大实验抑瘤率达58.57%(P〈0.01).LXS、5-FU单独给药.对Heps的抑瘤率分别为41.86%和52.56%,联合给药抑瘤率达62.33%(P〈0.001)。LXS、CTX和5-FU单独给药对EC的抑瘤率分别为32.02%、37.64%和39.89%(P〈0.05),分别与CTX、5-FU联合给药,抑瘤率达43.26%、45.51%(P〈0.01)。LXS口服、钴-60放疗对Heps的抑瘤率分别为58.57%、54.58%;二者联合.抑瘤率达64.54%(P〈0.001)。结论:龙血胶囊对Heps、EC有较好的抑瘤作用龙血胶囊与放.化疗联合,有显著的增效减毒和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与不同剂量硫酸亚铁补铁剂合用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效果。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个/mL)72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个大实验组[蒿甲醚治疗剂量(50mg/kg)+不同剂量硫酸亚铁组;蒿甲醚维持剂量(33.3113g/kg)+不同剂量硫酸亚铁组],每个大组再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I组:蒿甲醚50mg/kg组、Ⅱ组:蒿甲醚50mg/kg+3mg/kg硫酸亚铁组、Ⅲ组:蒿甲醚50mg/kg+1.5mg/kg硫酸亚铁组、Ⅳ组:蒿甲醚50mg/kg+0.75mg/kg硫酸亚铁组;V组:蒿甲醚33.3mg/kg组、Ⅵ组:蒿甲醚33.3mg/kg+3mg/kg硫酸亚铁铁组、Ⅶ组:蒿甲醚33.3mg/kg+1.5mg/kg硫酸亚铁组、Ⅷ组:蒿甲醚33.3mg/kg+0.75mg/kg硫酸亚铁组;IX组:空白对照组为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各实验组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Ⅱ、Ⅲ、Ⅳ组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率分别为:52.0%、56.3%、53.5%、51.2%;V、VI、VI、Ⅷ组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率分别为:41.8%、44.0%、43.6%、42.2%,各实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P〈0.01)。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具有显著的抑瘤效果,与不同剂量硫酸亚铁补铁剂合用,能明显增强蒿甲醚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抗癌灵胶囊对小鼠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180瘤株、艾氏腹水癌,用昆明种小鼠建立模型,抗癌灵胶囊(10.0mg/kg、30.0mg/kg、90.0mg/kg)三个剂量组灌胃给药,观察该药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抗癌灵胶囊(10.0mg/kg、30.0mg/kg、90.0mg/kg)连续8天灌胃给药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三剂量分别为44.21%、47.94%、49.17%;对艾氏腹水瘤小鼠生存天数亦有明显延长作用,生命延长率三剂量分别为36.19%、33.93%、46.40%。结论:说明本药有一定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