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从"治未病"理论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防治。方法:从"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出发,结合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特点,阐述桥本甲状腺炎的防治中"治未病"理论的具体运用。结果:运用"治未病"理论指导桥本甲状腺炎的防治,可有效预防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控制其发展,防止其复发。结论:"治未病"理论对桥本甲状腺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骆继杰教授"治未病"思想在慢性肾炎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骆氏"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未病先防"具体体现在:认清肾虚本质,同时注重后天脾胃,脾肾双补,治病先安未受邪之地;"既病防变"具体体现在:有病早治,久病、重病防变。结果:在该思想的指导下,临床疗效显著,许多危害肾脏的危险因素都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延缓了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进展。结论:骆老治未病思想在慢性肾炎的防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慧 《四川中医》2011,(6):33-34
探讨明代医家万全在儿科"治未病"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从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防返、病愈防遗四个重要方面进行论述。对于儿童"治未病"中医学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对临床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陈进春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痹病的临床研究,非常重视"治未病"思想在痹病防治中应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防治体系。该文分别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介绍了其"治未病"思想在痹病中的应用经验。指出如能充分应用"治未病"思想,不仅可提高痹病的疗效,而且可有效降低痹病的发病率、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陈吉  朱晓宏 《光明中医》2014,29(11):2257-2258
中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等几个方面。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防治的的意义。1治未病理论"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强调"未病而治"的预防医学思想,贯穿于养生、防病理论的始终。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反复强调"上工必须治未病",[1]"上工治未病"既体现了医学以追求人类健康为目的的本质,又反映了医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几个方面。治未病理论对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点从其基本思想出发,对慢性HBV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等常见慢性肝病的中医诊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治未病理论在肝病临床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以治未病理论指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主要包括5方面:辨别体质,养生防病;欲病救萌,防微杜渐;伏病调治,防其发作;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治未病”理论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黄帝内经》预防与治疗学的精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的理论与临床发展中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治未病"理论的内涵为线索,并针对中风病的致病因素,探讨"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充分反映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中医思想。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33-1734
从"未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盛防危","瘥后防复"五方面浅谈"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不同时期防治中的含义及体现,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分期防治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洪素兰教授应用"治未病"理论防治甲状腺结节的经验。方法:甲状腺结节病的未病先防,首重情志调节,强调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畅,重视形神兼养,节饮食、慎劳逸,结合自我调息以调动肝脾两脏的潜在抗病能力;已病早诊早治,辨病与辨证结合,紧扣本病主要病机用药治疗,同时结合情志疏导等;瘥后防复,强调避免情志刺激及饮食失宜等复发因素。结果:经过30余载临床观察,应用"治未病"理论可有效防止甲状腺结节的进一步增大与复发。结论:应用"治未病"理论防治甲状腺结节病效果显著,复发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更强调人、自然、社会的关系要协调一致,顺应自然、保健摄生,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傣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学同是中华民族传承的瑰宝,对各族人民的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治未病"理论与"雅解"学说分别是这两个医学的核心理论,也是中医学和傣医学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笔者通过对"治未病"理论与"雅解"学说的起源、理论基础、内容及其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将两者相互借鉴学习,促进各自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山区城市体检人群进行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评价其对山区城市人群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探讨适合山区城市人群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措施方法。方法:采取双盲方法将1 000位山区城市体检人群随机分为中医治未病干预组,对照组各500人,对每个人进行《亚健康测量表》测评分类,中医体质辨识,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理论原则,按照"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进行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结果:试验组的研究人群干预前、后健康状态变化,血脂、血压、血糖、肝功能及其他异常检验指标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讨论:本研究表明,运用中医治未病开展对城市人群进行健康干预,方法有效、简便、实用、操作性强,效果显著,对改变和保障目前人们身体健康状况具有特别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亚健康与“治未病”的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阐述亚健康的概念与范畴及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与范畴的基础上,论述了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认为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辨识及干预,开展亚健康的研究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治未病”的内涵及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把我国肝癌"未病态"人群分为4类:"健康未病态"的健康人群,"潜病未病态"的非活动性HBV、HCV等病毒携带者、饮食不洁不节者和情绪抑郁者,"前病未病态"的各型慢性肝炎、肝硬化,"传变未病态"的肝癌患者。针对这4类"未病态"的特点分别论述了干预措施,以尽量减少肝癌的发生、发展,改善肝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从学术源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愈后防复等方面总结了邓运明教授“治未病”学术思想。邓运明教授认为“治未病”与“治已病”相辅相成,“治未病”的重点是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应加强养生保健、按摩导引在临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按照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倡导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提出慢性病"3+4+3"防治路向:面向三类人群(一般、高危、患病人群),朝向四种状态(无病、病前、病中、病后状态),指向三辨模式(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进而探讨其应用策略:对于一般人群无病状态——辨体养生,固本防病;对于高危人群病前状态——辨体干预,治本救萌;针对患病人群病中状态——"三辨"施治,标本兼顾;针对患病人群病后状态——辨体调理,固本防复。文中结合案例加以佐证,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深涛教授认为湿热型消渴病痹症四肢皮肤均可见灼热疼痛感,严重之处甚至不能接触衣被,触之则皮肉如刀割之痛,伴见皮疹,口干、口苦,腰重酸痛,下肢脚踝部水肿,此为湿热浸于肌肤皮下,并下注足胫。湿则肿,热则痛,足膝肿痛,乃湿热熏蒸。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治湿在上在外者当微汗,在下在内者当利小便。选用张元素之《医学启源》当归拈痛汤加减,由中焦脾胃而治之,上下分消其湿热。  相似文献   

18.
从未病先防、已病防传、既病防变论述治未病理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防治的指导意义。指出: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三级预防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