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寻求准确简便的纠aY-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方法。方法观察50例正常人群,分别用EDTA、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外周血涂片观察;对8例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用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了血小板计数和人工末梢血血小板计数,同时进行外周血涂片观察。结果EDTA—K2、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血小板计数结果经统计学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人群显微镜下血小板大小、形态、分布正常,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显微镜下血小板聚集成堆。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与人工末梢血人工血小板计数结果相符合。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可以代替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做血小板计数;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可以代替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做血小板计数,纠正了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避免了,临床诊断上的麻烦。  相似文献   

2.
EDTA-K2对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影响小,抑制血小板在体外聚集诸多优点,作为抗凝剂已被广泛应用于血细胞计数,但引起血小板异常的粘附、聚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极易对检验结果错误理解、误诊,应引起高度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方便、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医院检验科进行临床血常规分析.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推广和普及,E D T A-K2也作为较理想的血常规的抗凝剂被广泛应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使用的对血细胞影响较小的血液抗凝剂.最近我科在血常规检验中发现2例由EDTA-K2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现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4.
EDTA-K2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液常规检查所用的抗凝剂通常为EDTA-K;为国际血液标准委员会(ICSH)推荐使用,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的形态影响也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为此,我们对600例门诊病人用血细胞自动计数仪作血小板计数的同时,行手工操作血小板计数,进行对照比较发现5例因EDTA-K2,引起血小板的假性减少、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EDTA抗凝剂致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长丽  王晓红 《吉林医学》2009,30(19):2367-2368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作为血细胞分析的抗凝剂,已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于1993年认定,并被广泛使用,但EDTA可以引起个别人血液中的血小板发生凝集,从而导致在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作为抗凝剂的静脉血,用血液分析仪做血小板计数时出现血小板假性偏低的现象,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thro mbocytopenia,PTCP),而且这种凝集物不能被溶血素所破坏,这样也会使白细胞的计数相对升高。现全国已有不同地区若干例的报道,我科近期发现1例特殊的PTCP,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艳  孙家祥 《海南医学》2013,24(21):3187-3189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对假性血小板减少(PTCP)的影响及纠正方法.方法 对82例PTCP者用EDTA-K2、枸橼酸钠分别抗凝重新抽血送检,EDTA-K2抗凝管在15 min、1h及2h,枸橼酸钠抗管凝在15 min以内分别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同时取末梢血人工显镜血小板计数.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用EDTA-K2、枸橼酸钠抗凝采静脉血,在0min、5min、15 min、30 min、60 min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结果 PTCP组EDTA-K2抗凝血15 min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低于枸橼酸钠抗凝和显微镜计数结果(P<0.001);1 h及以后更低.枸橼酸钠抗凝和显微镜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6,P=0.103);对照组EDTA-K2抗凝结果和枸橼酸钠抗凝15 min以内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及以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DTA-K2抗凝标本0 min与60 min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t=0.857,P=0.402).PTCP组EDTA-K2抗凝标本血涂片可见大量血小聚集或卫星现象,随时间延长聚集加剧.结论 EDTA-K2对血小板可产生聚集作用,引起PTCP.在一定条件下,用枸橼酸钠替代EDTA-K2抗凝静脉血做血小板计数或采末梢血用草酸胺稀释液显微镜人工计数,可以纠正PTCP.  相似文献   

7.
孙海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220-1221
目的:针对临床偶见的EDTA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分析原因从中发现及找出能够纠正其减少的方法。方法:分别对已确诊该病例的血液进行EDTA和枸橼酸钠仪器法的不同时间进行检测和无抗凝仪器法,涂片镜检法,比较这些结果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仪器法(枸橼酸钠)、仪器法(无抗凝)、涂片镜检法与仪器法(EDTA)0min时的结果接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器法(EDTA)结果明显降低。结论:临床实际工作中如遇到血小板减少一定要慎重报告,采用多种方法排除一切可能的影响,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结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 选取30例血小板减少者于0min、15min、30min、60min不同时间段进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同时将新鲜血立即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抽取新鲜EDTA-K2抗凝血于草酸铵血小板稀释液中进行手工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不同时间段经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血小板计数随时间增加而下降、血小板压积也出现明显下降、而血小板平均体积增加(P<0.05、P<0.01),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无明显改变(P>0.05);而立即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与手工检测相比P>0.05.结论 加强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结果探讨对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信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临床特点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7年间10例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经不同抗凝剂仪器检测、手工法计算血小板数及血涂片瑞-姬氏染色法观察血小板形态的情况,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结果]EDTA抗凝剂仪器测出血小板数为(18.7±10)×10^9/L,换用枸橼酸钠法、手工法检测血小板数分别为(165.1±42)×10^9/L、(186.8±52.0)×10^9/L,与EDTA抗凝法比较,P均〈0.01,中位误诊时间为21d(7~30d),基础疾病分别颅咽管瘤1例、鼻咽癌1例、慢性肾炎尿毒症期2例、乙型肝炎1例、冠心病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子宫肌瘤1例、高血压病1例、健康体检1例.基础疾病与假性血小板减少程度的无关系。【结论】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较低,极易误诊,对于临床上无出血倾向的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注意排除EDTA—PTCP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临床特点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7年间10例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经不同抗凝剂仪器检测、手工法计算血小板数及血涂片瑞-姬氏染色法观察血小板形态的情况,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结果]EDTA抗凝剂仪器测出血小板数为(18.7±10)×109/L,换用枸橼酸钠法、手工法检测血小板数分别为(165.1±42)×109/L、(186.8±52.0)×109/L,与EDTA抗凝法比较,P均<0.01,中位误诊时间为21 d(7~30 d),基础疾病分别颅咽管瘤1例、鼻咽癌1例、慢性肾炎尿毒症期2例、乙型肝炎1例、冠心病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子宫肌瘤1例、高血压病1例、健康体检1例,基础疾病与假性血小板减少程度的无关系。[结论]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较低,极易误诊,对于临床上无出血倾向的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注意排除EDTA-PTCP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赵玉海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633-4634
目的对脂肪肝所致高血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提高群众对脂肪肝高血压的重视。方法在忻府区南城社区服务中心管理的213例高血压病案中,随机抽取38例案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脂肪肝和高血压病例数非常吻合,符合脂肪肝引起高血压的病理机制。结论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必须从控制脂肪肝做起,坚持科学的生活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胆道蛔虫病致急性胰腺炎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煜  程军  李荣 《河北医学》2003,9(7):590-592
目的:总结胆道蛔虫病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胆道蛔虫病致急性胰腺炎病例38例。结果:38例中非手术治疗28例,死亡l例;手术治疗10例,死亡2例。水肿型25例,非手术治疗23例,手术治疗2例,均治愈;出血坏死型13例,非手术治疗5例,死亡l例,手术治疗8例,死亡2例。结论:胆道蛔虫病致急性胰腺炎应遵循急性胰腺炎诊治的一般规律,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尽可能行非手术治疗;即使要手术治疗,亦宜延缓,但当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有感染征象时应及早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特点的疾病 ,妊娠时除妊娠生理原因 ,孕妇本身的各种内科合并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外 ,许多妊娠并发症也能引起血小板减少[1] 。重度血小板减少可致产妇产后出血、胎死宫内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 ,对母婴存在潜在的危险。近年来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及对妊娠血小板减少的重视、妊娠期的积极处理 ,妊娠血小板减少的孕产妇及围生儿妊娠结局都有明显的改善。笔者对我院 2 0 0 2年收治的 10 6例妊娠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分析总结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 0 0 2年 1~ 12月我院产科病房分娩孕妇中所有血小板 <10 0× 10 9/  相似文献   

14.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致AVB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所致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38例病毒性心肌炎所致AVB患者行心电监护并酌情给予相应治疗,同时分析其疗效及相关治疗措施的价值。结果35例患者经治疗AVB消失,2例遗留二度Ⅰ型、Ⅱ型交替性AVB,1例遗留三度AVB。结论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AVB多为可逆性病变,经临床积极治疗多可恢复,少数不能完全恢复的多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极少数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患者需行心脏起搏器治疗。  相似文献   

15.
王艳  李刚  佐满珍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0):1404-140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分别用垂体后叶素、缩宫素及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9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垂体后叶素止血组,于切开浆膜层前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IU;缩宫素止血组,注射缩宫素20U;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术,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肿形成。结果:垂体后叶素止血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3.7±29.5)min,与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93.5±32.2)min]相近,缩宫素止血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30±62.50)min,明显长于前两组(P<0.05);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垂体后叶素止血组术中出血分别为(70.2±34.6)、(78.5±35.2)mL,明显少于缩宫素止血组[(150.3±50.5)mL](P<0.05);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及垂体后叶素止血组术后无1例血肿形成,缩宫素止血组有1例血肿形成。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及子宫动脉阻断术止血的止血效果均优于缩宫素,是有效的止血方法。垂体后叶素止血操作易于掌握,而子宫动脉阻断术则相对复杂,要求术者必须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6.
综合治疗肾后性急性肾衰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肾后性急性肾衰的病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总结38例肾后性急性肾衰的临床资料.结果上尿路结石梗阻33例,输尿管狭窄2例,输尿管炎症、UPJO及肾肿瘤各1例.24例为功能性孤立肾.开放手术12例,输尿管镜治疗4例,膀胱镜下插管17例,保守治疗8例.36例治愈,2例未愈出院.结论急性肾后性肾衰的主要病因为上尿路结石梗阻,且大部分患者为功能性孤立肾.B超、CT对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治疗上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除梗阻,可取得良好疗效.必要时需行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近年来有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总结,比较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中枸橼酸与肝素抗凝的优劣和安全性.方法 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研究对象设定为进入ICU、伴有急性肾损伤和(或)重度脓毒症的患者.研究的选择标准限于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文章的语言不做限制,有入选的非英语文献请专业的机构进行翻译.对CRRT时局部枸橼酸与肝素抗凝进行比较.终点:首要终点是CRRT滤器的使用时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大出血(定义为血压下降或需要≥2个单位的红细胞输注),以及代谢性碱中毒、低钙血症、血小板减少症;次要终点是医疗费用高昂超过患者的负担.结果 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362例患者).枸橼酸抗凝是出血减少的影响因素(RR=0.230,95%CI =0.100~0.530),肝素在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方面有着更低的发生率(RR=4.310,95% CI=1.450~12.860),两者在滤器寿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0.810~1.160),局限性:样本例数不均衡、文献质量不高.结论 枸橼酸能够降低抗凝时的出血风险,但会显著增加电解质和代谢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临床特征。方法2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应用RT-PCR法和序列分析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并且对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检测均阳性,8例患者特异性血清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均有发热症状,外周血细胞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均有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酸转氨酶或乳酸脱氢酶的升高,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并经积极治疗,多数患者可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老年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治愈,围手术期死亡3例,2例死于肺部感染并心力衰竭,1例死于术后吻合口漏、败血症及中毒性休克.术后出现并发症21例次,其中肺部感染8例次,切口感染、心肺肝功能不全各4例次,吻合口漏、切口裂开各2例次,腹腔感染1例次.结论:对老年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应进行综合判定,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重视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促进前房出血吸收,防止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血染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患者卧床,包扎双眼;静滴或口服皮质类固醇;使用止血芳酸;安络血等止血药;冲洗前房。结果:出血全部吸收96例(92.31%),出血未全部吸收8例(7.69%)。结论:外伤性前房出血视力的恢复与早期治疗有关,并与出血量,眼球损伤程度及有无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