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东北地区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1例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所占比例、发生部位、发病年龄、首发症状及确诊前病程进行分析。结果本病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1.2%;原发部位前五位为胃肠道、鼻、头颈、口咽和脾;发病高峰年龄50~59岁;首发症状多样;确诊前病程1周~10 a。结论东北地区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高,高峰年龄大,首发症状无特异性,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内镜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及病理资料。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可累及多部位,表现为溃疡型、肿块型、弥漫型及结节型,病变范围较大、形态多样、多灶损害为特征。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表现缺乏特异性,与胃癌、胃溃疡、胃炎等鉴别困难。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内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下表现多样,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3.
恶性淋巴瘤因首发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多样,症状缺乏特异性,故极易漏诊及误诊。我院收治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早期误诊为炎症,后经病理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40岁,因鼻面部红肿糜烂2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突然出现面部红肿,无疼痛,当地医院考虑为丹毒,给予抗感染治疗,红肿向两侧面颊扩展,四肢躯干出现红斑,鼻背部出现溃破渗出伴发热,体温38℃~40℃。体检:面部正中及两侧面额部有淡红色水肿斑,鼻背、鼻炎处皮肤糜烂,有黑色痴皮,表面有渗出,鼻前庭红肿,鼻道通畅,四肢躯干有散在红斑。病程中WBC呈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喉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提出早期诊断此类疾病的合理有效方法。方法:对临床29例病理确诊原发于喉部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与同时期原发于鼻腔鼻窦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29例原发性喉部恶性淋巴瘤病例均进行了手术干预,在术中或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后进行了后继的放射及化学综合治疗,病员的平均住院日较原发于鼻腔鼻窦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为长。结论:本病的合理有效的诊断治疗,需早期明确诊断和判定病变累及范围,在尽可能早期获取病理诊断基础上,提高对喉部影像学的认识,对于此类疾病及时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获得更好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敏  陆化  徐卫  张闰  陆世丰  李建勇 《华西医学》2007,22(3):600-602
目的:为加强对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PLB)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认识,了解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病因及预后,加深对其病理、影像学表现特点的认识,以期得到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方法:报道分析了一例以左小腿局部胀痛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通过综合病史、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局部组织活检加病理可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可改善疾病的预后.结论:PLB是少见的结外淋巴瘤,以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通常为溶骨性破坏,PLB病情发展迅速,局部症状重而全身症状轻,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造成早期准确诊断非常困难,容易发生误诊,目前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应采取综合的临床诊断手段,加以鉴别诊断,尽早明确诊断,积极系统的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变化特点,探讨其诊断标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胃手术与胃镜活检病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研究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结果】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多表现为较表浅的面积较大的溃疡,病理诊断结果大部分为低度恶性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结论】胃恶性淋巴瘤虽然发病率不高.但由于本病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较复杂,加上基层病理医生对本病认识程度的限制,极易误诊,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1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主要症状为鼻塞、鼻出血或涕中带血、脓涕或水样涕,2例持续高热;主要体征为鼻道积脓,鼻中隔或下鼻甲糜烂溃疡,鼻腔或鼻咽部肿物.18例均误诊,误诊时间2周-5个月,经1-5次鼻咽部黏膜活检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首次病理活检误诊率为72.22%.结论: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确诊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正确取材是关键.对可疑病例应反复多次活检,方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29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中胃部恶性淋巴瘤13例(44.8%),小肠4例(13.8%),回盲部9例(31.0%),结肠3例(10.4%)。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术前内镜、消化道造影确诊率分别为29.2%、5.6%,消化道造影结合CT确诊率为11.1%。术中快速病理检查3例均被确诊。结论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以胃部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回盲部。仅凭症状及体征很难与胃肠道其他疾病区别。内镜是最主要的检查方法,应特别注意多次、多部位且深达粘膜下取材活检;消化道造影是主要的检查方法,但如不重视分析反起误导作用。手术并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对可疑患者应放宽手术指征,重视术中所见避免误导,多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是提高确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以乳糜胸为首发症状淋巴瘤的认识。方法:报道我科2016年收治的以乳糜胸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患者1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该患者以乳糜胸为首发表现,最后经胸腔积液病理检查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结论:以乳糜胸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诊断困难,应特别警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rimary extranodal lymphoma,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236例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表明:①236例PENL病例占同期淋巴瘤的40.7% (236/580),中位年龄为55岁(16岁-91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8: 1(153/83).②PENL的首发部位常见于胃肠道、鼻腔、扁桃体、纵隔、皮肤、脾、睾丸、骨及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其所占比例依次为30.1%(71/236)、10.6% (25/236)、8.9% (21/236)、5.9% (14/236)、5.1% (12/236)、4.7%(11/236)、4.2% (10/236)、4.2% (10/236)、3.0% (7/236).③PENL的首发症状多无特异性;体征多为原发器官的肿大或局部肿块形成,在本研究中此体征占66.9%(158/236).④按照2008年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胃肠道PENL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常见,鼻腔PENL病理类型以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常见,扁桃体、睾丸、中枢神经系统PENL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常见.结论:原发性结外淋巴瘤并不少见,出现原发器官的肿大或局部肿决形成时,应警惕原发性结外淋巴瘤,重视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诊断特点,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禹州市中心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收治的55例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针对性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P 〈0.05);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胃镜下溃疡型21例、肿块型14例、结节型12例、浸润型8例。非霍奇金病患者45例、霍奇金病患者10例;T 细胞来源9例、B 细胞来源46例。给予患者积极针对性治疗后,3年以上患者生存率为32.7%(18/55)。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通过胃镜检查、病理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诊断,并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0年至2007年期间收治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上肠部不适感、黑便或腹部肿块,术前误诊8例,术前明确诊断2例、均为胃镜下确诊,术后病理分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辅以术后化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2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6月至2004年6月诊断明确的22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常以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胀痛不适为首发临床表现。22例中病变部位胃部12例,小肠10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均为恶性。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依据,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5例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NHL的热型多样;②其他临床表现更为复杂,但无明显特异性;③诊断NHL的方法多样,可通过淋巴结活检、穿刺活检、骨髓涂片或骨髓活检来确诊NH;④多浆膜腔积液和肝功能恶化提示预后较差。结论: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NHL临床症状复杂,热型不规则,确诊依靠病理,尤其在影像学引导下对病灶行细针穿刺找到淋巴瘤细胞意义更大。个别高度怀疑伴肝脾或腹腔淋巴结肿大者行剖腹探查(脾切除术),可提高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15.
宾精文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11-3713
目的:提高对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结果:11例肿瘤9例位于幕上,2例位于小脑半球,均为单发,且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病程短,病情发展快。术前诊断困难,较易误诊,确诊依靠手术和病理检查。结论: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鉴别比较困难,综合分析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MRI征象,有利于对本病作出更好地诊断。[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6.
叶献光  陈少肾 《临床荟萃》1996,11(7):295-295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遇到某些淋巴瘤患者以肺部病变为首发症状而就诊,为了识别淋巴瘤的肺部病变,本文收集我们医院经病理确诊,临床及x线资料完整的35例淋巴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蒋力生 《华西医学》2004,19(2):252-252
目的:探讨临床上罕见的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96~2002年收治的9例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细胞型。随访7例,4例已分别存活1~5年,3例于1~2年死亡。结论: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无特异性临床征象,诊断比较困难,凡原因不明的持续性脾肿大均应考虑到本病。及早手术取得病理证实后辅助化疗或放疗有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兰  周殿元 《新医学》1999,30(6):332-333
1引言胃肠道是给外恶性淋巴瘤最常侵犯的部位,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是指以结肠为首发病变部位的淋巴瘤,我院1977年1月至1996年2月收治经内镜、手术及病理活俭证实为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19例,现报告如下。2临床资料2.1诊断标准[1]具体为:①全身无病理性浅表淋巴结肿大;②胸片提示无纵隔淋巴结肿大;③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④手术时证实恶性淋巴瘤病变局限于结肠及引流区淋巴结;⑤肝、牌正常。2.2一般资料19例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5~66(45±10)岁。入院至确诊时间1~180天,中位确诊时间47天。发病…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外淋巴结可涉及全身各器官,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病部位依次为胃肠道、鼻咽部、甲状腺、肺等。治疗大多为综合治疗。胃肠道淋巴瘤首选手术治疗;鼻腔淋巴瘤以放疗为主;甲状腺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取得病理确诊,不应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肺恶性淋巴瘤治疗目前认为手术是首选方法;卵巢恶性淋巴瘤目前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胃镜下特征及诊断要点,以提高胃镜时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对24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临床、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组PGML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胃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15例,肿块型7例,弥漫漫润型2例,病变累及胃体14例,胃窭10例,多部位者8例。术前胃镜活检确诊者19例(79%)。结论 PGML胃镜下具有病变范围广、病灶多发、形态多样的特点。胃镜活检是确诊PGML的主要手段,提高对该病的警惕和认识,掌握胃镜下活检技巧,可提高胃镜对PGML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