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再给予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干扰素安福隆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毒学应答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流感样症候群、睡眠障碍、精神异常、体重减轻、甲状腺功能改变和骨髓抑制等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当,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疗效显著,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程继海 《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514-2516
目的:总结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E)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均为48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12,24,48周和治疗结束24周不同时间点的血常规、肝功能、丙型肝炎病毒载量(HCV-RNA)等,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率、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无应答(NR)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E)的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效及普通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停药后持续应答。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长效干扰素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α-2b(PEG-INFα-2a、PEG-INFα-2b)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n=40例),普通干扰素组采用普通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n=30例),均分别于治疗4、12、24、48w及治疗结束后24w、144w评价疗效,收集相关的基础资料,回访患者治疗后持续应答情况。结果:长效干扰素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为94.8%,显著高于普通干扰素组的81.3%(P0.01);治疗后停药观察144w长效干扰素组持续应答率为78%,显著高于普通干扰素组36.7%(P0.01)。结论: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优于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停药144w观察复发率明显低于普通干扰素组。  相似文献   

4.
郭健文  姚维敏  陈焰 《黑龙江医学》2017,(12):1213-1214
目的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01—2017-01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与普通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毒应答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及病毒学无应答(NR)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副反应相对较少,具有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美鸿  周君霞  林庆东 《广东医学》2007,28(12):2016-2017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组(观察组)和普通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组(对照组).观察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 μg,1次/周;对照组皮下注射普通干扰素500 万U,3次/周.两组均口服利巴韦林胶囊1 000 mg/d,疗程48周.观察两组的血液病毒学和生化学变化及副作用,并随防至72周.结果 治疗后12,24,48,72周时,观察组的病毒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的副作用发生率相似,均无严重的副作用发生.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抗病毒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组而副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静脉药瘾者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方法 38例静脉药瘾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治疗组,没同期就诊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7例为对照组,均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80μg/w)联合利巴韦林[10.6mg/(kg·d)]治疗48周,检测基线及治疗12周、48周时的血浆HCV RNA水平,治疗后随访24周,比较两组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治疗终点病毒学应答(ETVR)率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EVR率、ETVR率、SVR率分别为44.74%、76.32%、63.16%和48.65%、75.68%、64.86%,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药瘾者慢性丙型肝炎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病毒学应答与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人群相当,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是静脉药瘾者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优化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基因1b型丙型肝炎患者分为普通干扰素优化方案组、普通干扰素标准方案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α-2α)方案组,比较各组在治疗过程中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结果:普通干扰素优化方案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方案组获得的EVR、ETVR及SVR均高于普通干扰素标准方案组。结论:根据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答情况来调整干扰素用量的方案,可以提高干扰素的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应答(RVR、cEVR、ETVR、SVR)、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VR、cEVR、ETVR、SV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优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6,(7):894-896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42例,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作为抗病毒治疗方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12周、第24周、第36周、第48周、治疗结束后24周检测HCVRNA载量。统计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同时对比不同临床资料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以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4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快速病毒学应答率75.35%,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97.18%,持续病毒学应答率82.39%。对比不同临床资料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结果显示,年龄≤40岁、体质量<75kg、病程<10年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显著高于年龄>40岁、体质量≥75kg、病程≥10年的患者(P<0.05);疗程越接近48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累积用量越接近预计用量的患者,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越高(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慢性丙型肝炎较为理想的抗病毒方案,临床治疗中应尽量保证80%以上的疗程和80%以上的药物推荐剂量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聚乙二醇(PEG)干扰素、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48周的治疗后,观察组19例患者获得早期病毒应答,13例患者获得SVR,2例患者无应答。对照组10例患者获得早期病毒答应,6例患者获得SVR,18例患者无应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确切、安全,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采取适当措施,能够确保患者完成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手术切除法及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5例95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行胬肉切除术及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手术,对术后复发率行对比分析,随访6~12个月。【结果】手术切除组(A组)复发15例,复发率为33.33%。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组(B组)复发5例,复发1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羊膜移植可以有效地抑制纤维组织增生,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波和激光介入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04例(104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2例.微波组给予静脉腔内微波介入消融术,激光组给予静脉腔内激光介入消融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术后临床症状均改善明显(P<0.05),但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微波和激光介入消融术均可有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人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覆膜支架腔内隔绝介入手术的病人,采用了局麻加强化镇静、硬膜外麻醉、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并辅脏器功能的维护、控制性降压等措施。结果 12例病人围麻醉期呼吸、循环平稳.无一例发生麻醉并发症。结论 充分的麻醉前准备,合适的麻醉选择,以及采用控制性降压、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护等措施是保证此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麻醉方法。方法对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覆膜支架腔内隔绝介入手术的病人,采用了局麻加强化镇静、硬膜外麻醉、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并辅脏器功能的维护、控制性降压等措施。结果12例病人围麻醉期呼吸、循环平稳,无一例发生麻醉并发症。结论充分的麻醉前准备,合适的麻醉选择,以及采用控制性降压、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护等措施是保证此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微卡(Vaccae)治疗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0例初治菌阳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化疗方案均采用标准初治方案2HRZS(E)/4HR,观察组前两个月在此基础上采用Vaccae,对照组化疗期间不用微卡菌苗治疗.结果:经过治疗,除6个月后的痰菌阴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余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ccae在辅助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疗效明显,使用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能加快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提高治愈率,且价格适宜,是较好的免疫调节剂,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杨柳  王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6):760-761
医源性胆瘘是指在上腹部手术过程中,由于胆周病理改变、解剖变异、手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出现的胆管完整性遭到破坏,胆汁外漏,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近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方法 根据患者的X光片和手术中所见,将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各20例分为横断型和星状、粉碎型骨折两大类,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和手法复位自制抱膝圈加石膏托外固定.两组均随访1年以上.结果 对两大类型髌骨骨折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手术治疗为80%,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的50%(P<0.05).但总有效率(疗效优+疗效良)手术治疗为90%,保守治疗为95%,两法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对横断型骨折的治愈达优率,手术治疗为100%,保守治疗为50%;对星状、粉碎型骨折的治愈达优率,手术治疗为42.8%,保守治疗为58.2%,两法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横断型髌骨骨折(包括横断并碎裂为几大块的骨折),特别是断端分离超过2 cm者,应该采用手术治疗;而对严重粉碎性骨折,主要考虑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整体医疗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整体医疗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诊疗的必要性及优越性。方法:对我中心开展整体医疗3年来的经验进行总结,比较分析运用此医疗模式前后3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收治情况及患者的住院回头率、门诊长期随访率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情况。结果:病人收治量、住院回头率分别较前增加20.1%,26.2%,门诊长期随访和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均较前有显著增加。结论: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实行整体医疗服务后,更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医患关系的维系长期而稳定,有利于实现病人健康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牵引联合中药口服及骶管治疗的综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门诊及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综合治疗组59例行中药口服、牵引、骶管治疗等综合治疗,单纯牵引组51例单纯行牵引治疗.采用JOA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进行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6个月的JOA评分比较,综合治疗组优于单纯牵引组(P<0.05);治疗后1、6个月改善率2组比较,综合治疗组优于单纯牵引组(P<0.05).结论 应用牵引联合中药口服及骶管治疗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