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云霞 《河北医学》2016,(5):863-865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问题评估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住院后及出院前填写焦虑( SAS),抑郁( SDS)自评量表并进行6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min步行运动试验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脏功能,加快患者疾病恢复的进程,提高了生命质量,降低了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64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干预组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1年内慢性心衰复发再入院率、病死率及患者对有关心衰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1年内复发再入院率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8%和4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病死率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0%和25.0%,(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慢性心衰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抢救、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各100名。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心力衰竭的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的生活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活动指导以及病情观察和对症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四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调查,通过比较来探讨护理干预在抢救、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地提高疗效,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宁杰良 《当代医学》2011,17(7):136-13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影响,探讨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各项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及治疗的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入院后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不良负面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蒙志婵 《吉林医学》2014,(13):2936-293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8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采用6 min步行运动试验了解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6 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分别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心功能,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HAMD评分、HAMA评分和6MWT评分情况。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MWT评分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龚凤安 《当代医学》2012,18(12):13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焦虑和抑郁情况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前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减轻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9.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理状况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干预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6MW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其心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我院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心理特征、对应护理措施和体会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病情重、病程长、多反复发作。对这类病人如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衰患者均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系统的护理干预。两组皆予以≥半年随访,观察记录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抑郁状态问卷(DSI)评分情况,以及随访半年复发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护理 SDS 评分与 DSI 评分皆有一定改善(P <0.01),研究组改善更佳(P <0.01);研究组随访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予以系统的护理干预处理,可改善心理状态,并降低复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大埔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67%,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在提升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提升生活质量,临床借鉴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廖秋菊   《中国医学工程》2011,(5):155-155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急性肾孟肾炎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2008年6月~2010年5月80例急性肾孟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均好,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住院天数为(15±7)d,对照组为(21±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和积极的护理干预保证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英民 《中外医疗》2013,(32):156-157
目的探讨主动性个性化心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收入的120例行手术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主动性、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生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焦虑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主动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工作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稳定生命体征,帮助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还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占3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SAS评分,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d、14d、20d后,两组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延津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4例CHF患者纳入研究,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使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MLHFQ)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后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82.69%)高于对照组(5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CHF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治疗期间负性情绪,且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秀容 《吉林医学》2014,(15):186-3383
目的:研究基础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在舒张型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舒张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以基础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4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张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基础护理结合心理护理的护理方法,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进行性逐渐衰竭的综合征,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各地都很高。家属面对患者的一系列症状无所适从,加上家属本身在社会中的各种精神压力、长期照顾病人的疲劳、即将失去亲人的痛苦等,很容易产生医患纠纷。临床中,我们根据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特点,对患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许多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综合表现,是一种有高度死亡危险的情况.随着急性心肌梗死挽救成功率的增高以及一些先进的医疗技术或新型药物的广泛应用,使患者的寿命延长,CHF患者的数量也逐年上升[1].我们通过对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因素进行了护理干预,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明显地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复发率,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截肢患者由于严重的身体创伤造成相应的生理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下降从而自卑失望,以至于厌世轻生。而心理干预就是对患者运用干预技术,从心理、社会因素着手干预他们有碍身体健康的不良行为,尽快转变角色,接受干预及护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