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腹主动脉的直径扩张至正常动脉的1.5倍时可定义为腹主动脉瘤[1]。临床工作中若肾下腹主动脉的直径3 cm时可诊断为腹主动脉瘤[2];由于女性的主动脉直径一般较男性小,因此对女性而言指标可略小些[3]。依据不同的标准,腹主动脉瘤可有不同的分类。依据腹主动脉的直径,可分为小腹主动脉瘤(直径5.5 cm)和大腹主动脉瘤(直径≥5.5 cm),而后者常需要手术干预[4];依据其是否有相关的症状表现如动脉瘤相关的腹痛及背部疼痛,可分为症状型和非症状型腹主动脉瘤,其中症状型腹主动脉瘤较为少见,占5%~22%[5],通常是破裂  相似文献   

2.
对于无症状的腹主动脉瘤何时手术目前尚不明确。腹主动脉瘤破裂后 ,其死亡率接近 10 0 % ,直径小于 6cm的动脉瘤破裂的机率相对较低。自 1984年起 ,Scott研究组在社区进行超声诊断腹主动脉瘤的研究 ,确定外科治疗的指征并在前瞻性研究中加以应用 ,选择性手术指征 :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 ,( 1)动脉瘤直径等于或大于 6cm;( 2 )连续扫描显示其每年膨胀等于或大于 1cm;( 3)与动脉瘤有关的症状加剧 ;( 4 )出现直径大于 3cm的髂动脉瘤。如不符合上述指标 ,患者继续接受随访检查。结果 此研究涉及 2 1188人 ,其中 1412 9人接受检查 (受检率…  相似文献   

3.
小腹主动脉瘤是指瘤体最大直径30~54 mm的腹主动脉瘤。虽然多数患者无症状且破裂风险较低,但临床工作中仍会遇到小瘤体破裂的患者。瘤体一旦破裂其病死率极高。同时,随访过程中给予手术干预的比例也非常高。目前尚缺乏成熟的针对发病机制层面的治疗策略。如何做好临床随访工作、预测破裂风险及时行外科人工血管置换术或腔内隔绝术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目前小腹主动脉瘤的临床随访现状以及如何精准预测破裂风险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虽然破裂是扩张中腹主动脉瘤的最终结局,但尚不知有些腹主动脉瘤为何突然破裂。小腹主动脉瘤(<5cm)的最佳手术修复时机尚不清楚。如能认识腹主动脉瘤快速扩张的危险因素,并以此密切监测病人,可有助于明确手术时机。本研究拟就腹主动脉瘤快速扩张的危险因素作一些探讨。 方法:1982~1994年,本研究检测了514例患者(男性376例,女性138例),年龄36~92岁。腹主动脉直径经B型超声重复测量结果定为±0.3cm。测量位置为肾脏上和肾脏下,主动脉分叉上方。如果腹主动脉直径大于正常值50%以上(年青人2.5cm,老年人3cm)即认为存在动脉瘤性扩张。>4cm的腹主动脉瘤随访间期为6~12月,<4cm的随访间期为12个月。腹主动脉瘤扩张在3个月增大0.25cm或一年大于1cm为迅速扩张。分析年龄、严重心脏疾患、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脑卒中病史、心绞痛、饮酒与动脉瘤体快速扩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道自1996年11月以来,手术治疗4例腹主动脉瘤的体会。4例中,胸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破裂并十二指肠瘘、腹主动脉瘤+双髂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双髂总动脉瘤+双髂内动脉瘤+双股动脉瘤各1例。作者总结了有关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诊断,CT、DSA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意义,以及手术方式选择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血管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动脉瘤破裂是其最为灾难性的预后。目前公认为动脉瘤直径是导致AAA破裂的最主要因素,AAA直径小于5.4 cm者,其每年的破裂率接近于1%;而瘤体直径大于7 cm的人群,其每年的破裂率则高达32.5%(表1)~[1-2]。破裂腹主动脉瘤(ruptur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AA)是血管外科最为凶险和常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EVAR)治疗主动脉瘤的方法、手术适应证,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8年3月行EVAR术治疗65例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3例(stanfnrd B),胸主动脉瘤4例,肾下腹主动脉瘤28例.结果 65例动脉瘤EVAR手术均获得成功,33例夹层动脉瘤的假腔在术后造影立刻消失,28例腹主动脉瘤及4例胸主动脉瘤瘤体成功隔绝.随访3~24个月,1例患者术后2个月死亡,其余患者未发现支架移位或内漏.结论 动脉瘤的EVAR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可行及效果确切等优点,早期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有待于临床进一步观察.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21例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例行Bentall手术,2例行Cabrol手术;5例同时置换二尖瓣。术前心功能IV级15例,III级6例。动脉瘤直径6~11 cm,平均(8.5±2.6) cm;17例主动脉内膜有撕裂,其中5例升主动脉远端仍有夹层。主动脉瓣环直径2.7~5.4 cm,平均(3.2±1.8)cm。超声心动图检查均示主动脉瓣严重关闭不全。结果手术后无早、晚期死亡,术后超声心动图和造影检查示主动脉瓣关闭良好,移植的冠状动脉通畅、无扭曲,效果满意。结论动脉瘤直径大于6 cm时应及时随访和做预防性手术,一旦发现夹层动脉瘤应立即手术,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腹主动脉瘤病人作一期腔内隔绝术治疗的可行性、手术操作技巧及并发症防治原则。临床资料 :1例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瘤的病人于 2 0 0 1年 2月在本中心接受了腔内隔绝术。术前CTA显示 :主动脉自弓降部开始出现夹层 ,一直延伸到腹主动脉分叉上6cm ,假腔的最大直径达 6 .6cm ;肾下腹主动脉瘤的最大直径为 4 .5cm ,瘤颈受夹层累及 ;双侧髂总动脉各有一直径 2 .5cm的真性动脉瘤。手术在全麻下进行 ,降主动脉植入规格为 34mm× 34mm× 1 30mm的直管型Talent移植物封闭夹层裂口 ;腹主动脉植入规格为 2 6mm× 1 4mm× 1 4 5mm的分叉型Talent移植物。将腹主动脉瘤和双侧髂动脉瘤隔绝 ,手术耗时 30 0min ,失血 30 0ml,透视 62min ,造影 5次 ,使用造影剂 2 0 0ml。术后病人恢复顺利 ,术后第 2天出ICU ,术后 30d出院。随访 1年 ,病人生活质量良好 ,复查CT示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瘤及髂动脉瘤完全封闭。结论 :腔内隔绝术的微创特点使一期治疗Stand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腹主动脉瘤成为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术后应先处理胸主夹层处理腹主动脉瘤 ,以减少后半程手术对先前植入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小腹主动脉瘤(smal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sAAA),是指最大直径小于55 mm的腹主动脉瘤[1]。sAAA的研究范围包括:①sAAA的增大速率:早在20余年前的研究就发现sAAA的平均年增长直径约为2.2 mm[2],并认识到其最初观察时的直径越大,则增大速率也越大(如:1976年Bernstein等[3]报告34例的平均瘤体增大率为8.3 mm/年;1985  相似文献   

11.
胸、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美国主动脉瘤列疾病死亡的第十三位,在老龄人口中,主动脉瘤破裂是更为常见的死亡原因,在死于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患者中,83%年龄大于65岁.胸、腹主动脉瘤在西方国家发病率高于我国,但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胸、腹主动脉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胸、腹主动脉瘤一旦形成,其自然病程是瘤体逐渐增大直到破裂,除非患者在瘤体破裂前因其它原因死亡.Bickerstaff等报道,胸主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TAA)诊断后的5年生存率为13%,其中动脉瘤破裂致死者占70%.Estes报道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诊断后的5年生存率为19%,10年生存率为0,其中63%的患者死于动脉瘤破裂.外科手术是预防胸、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唯一有效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胸或经腹行主动脉瘤切开或切除,人工血管主动脉重建术.手术指征动脉瘤横径大于5cm或每年直径增加0.5cm以上,以及有压迫周围脏器等伴随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EVAR)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4年3月35例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行EVAR术患者资料,其中9例合并单侧髂内动脉瘤,1例合并双侧髂内动脉瘤,14例合并单侧髂总动脉瘤(直径18 mm),11例合并双侧髂总动脉瘤,所用腔内技术包括栓塞髂内动脉瘤后覆盖,髂内动脉瘤单纯覆盖,"喇叭口"支架,以及"三明治"技术重建一侧髂内动脉等。结果:所有腔内技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25±40)min,出血量(173±65)m L。术中发现内漏8例(22.9%),其中I型内漏4例(近端2例,远端2例)均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III型内漏1例,经扩张及部分加弹簧圈栓塞后内漏消失,II型内漏2例及IV型内漏1例,均未予处理。35例术后随访6~60个月,无动脉瘤破裂,2例术后6个月发现腹主动脉瘤体增大,造影确诊远端I型内漏,经弹簧圈栓塞后内漏消失,其余33例瘤体直径无增大。结论:对于合并髂动脉瘤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有效处理髂内动脉,然后根据髂总动脉直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男性腹主动脉瘤(AAA)患者瘤体增长情况。方法 选取2014—2023年双流县敬老院3092名居民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体检的2518名居民,采用便携式超声进行腹主动脉检查,记录动脉瘤不同直径例数、复查例数,观察动脉瘤直径变化情况,分析同一瘤体直径下的动脉瘤增长曲线。结果 共筛查出285例AAA患者,其中,体检中心187例,102例最大直径﹤30 mm,50例最大直径30~39 mm,28例最大直径40~49 mm,7例最大直径≥50 mm;敬老院98例,84例最大直径﹤30 mm,14例最大直径30~39 mm;最大直径﹤40 mm的患者比例为87.7%(250/285)。随访1年,无死亡患者,5例最大直径﹥50 mm患者接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AVAR)治疗,另外2例直径﹥50 mm的患者拒绝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285例AAA患者复查率为90.2%(257/285),其中,体检中心162例AAA患者接受复查,91例最大直径﹤30 mm,39例最大直径30~39 mm,27例最大直径40~49 mm,5例最大直径≥50 mm;敬老院95例AAA患者接受复查,82例最大...  相似文献   

14.
腹主动脉瘤大小对腔内隔绝术及其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an LX  Bao JM  Zhao ZQ  Qu LF  Feng X  Lu QS  Feng R  Mei ZJ  Pei YF  Jing ZP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6):420-422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大小对腔内隔绝术及隔绝后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07年6月共429例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依腹主动脉瘤直径将患者分为<55 mm组(A组,n=274)及≥55 mm组(B组,n=155).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研究两组动脉瘤大小、瘤颈长度、瘤颈直径、瘤颈扭曲程度及髂动脉是否受累等,并探讨动脉瘤大小对腔内隔绝术及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 A组平均年龄71.1岁,B组73.7岁(P<0.05).B组有冠心病史者(36.1%)明显多于A组(18.6%)(P<0.05),B组伴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多于A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腹主动脉瘤平均直径为(46.6±6.8)mm,B组为(66.8±11.2)mm(P<0.05);B组腹主动脉瘤较A组近端瘤颈短、瘤颈直径大、瘤颈扭曲、易累及髂动脉(P<0.05);B组患者应用腹膜外径路、髂内动脉重建或髂内动脉栓塞等附加手术、术中牵张导丝均多于A组,术中发生内漏数及使用移植物个数均高于A组(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B组高于A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术后B组内漏率及二次干预率均高于A组.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而腹主动脉瘤的大小对腔内隔绝术存在一定影响,较小腹主动脉瘤无论在术中操作、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等方面均优于较大腹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15.
香港地区动脉瘤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g SW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1):817-820
目的 阐述香港动脉扩张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模式及主动脉瘤传统手术与腔内治疗术的发展现状。方法 分析香港医院管理局1999-2000年主动脉瘤统计数值,香港血管外科工作小组在公立医院主动脉瘤调查报告及香港大学外科学系血管外科833例患者经验。结果 主动脉瘤是香港地区目前第10大致命疾病,每年大概发现800例新病例,而主动脉瘤破裂率为10%,破裂病死率为80%。目前一半手术适应证为主动脉瘤破裂,有大比例患者未获手术治疗。在有经验的血管外科中心腹主动脉瘤择期手术病死率已下降至2%,而破裂手术病死率也降低为38%。结论 香港地区主动脉瘤发病率与世界发病率同步增加。近年腔内治疗术迅速发展,有一定的成效,但患者选择与随访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腹主动脉瘤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主动脉瘤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是动脉瘤切除和人造血管移植术,这一观点已经得到血管外科医师的公认。1988~1989年二年间,作者共有43例腹主动脉瘤手术的经验。43例病人中的14例为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急诊手术,占总手术例数的32%。29例选择性手术中发现4例动脉瘤行将破裂,1例动脉瘤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的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人工血管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例腹主动脉瘤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DeBaKeyl型^[1]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在手术前动脉瘤突然破裂死亡。其余6例主动脉瘤均行动脉瘤阻断、切开,人工血管置换术。其中1例亚铃状胸腹主动脉瘤分期行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手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及时明确诊断,选择合理的术式和人造血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则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超声扫描筛选检查腹主动脉动脉瘤(AAA),Ha- mer发现在60~64岁、65~75岁和80岁以上男性的检出率分别为2.6%、6%和9%;在女性较少见,其发病期要晚10~15岁.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在60~65岁和80~85岁男女之比分别为11:1和3:1.三类人群最易发生主动脉瘤,即伴症状的闭塞性动脉疾病、吸烟者和AAA病人的近亲.在男性,具间歇性跛行或冠状动脉疾病者的发病率较总人口高2~3倍,而动脉瘤病人的近亲者则高出5倍.Cloucestershire社团筛选AAA方案选择65岁男性,其AAA直径≥3.0cm为4.4%,≥4.0cm为1.3%.AAA的直径不足4.0cm时,每年扩大0.2cm,而直径6.0cm时每年扩大0.5cm.大动脉瘤长大很快和易破裂,而小动脉瘤长大缓慢和不易破裂.目前普遍认为动脉瘤直径≥5.5cm,限期性手术切除可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3例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病人中男8例,女5例.年龄(62.6±8.3)岁.动脉瘤的最大直径为45~68?mm,平均(58.1±7.3)?mm.体外循环方式有完全体外循环、部分体外循环、选择性脑灌注(SCP)、深低温停循环(HCA)及逆行性脑灌注(RCP).6例弓部动脉瘤及3例急性StanfordA型夹层动脉瘤在HCA和SCP下行全弓部置换术;1例StanfordB型夹层动脉瘤在HCA和RCP下行血管置换;3例真性降主动脉瘤中,2例在部分体外循环下,1例在HCA下行血管置换,其中2例行肋间动脉重建.采用的外科吻合技术有开放吻合和阻断瘤体两侧进行吻合两种.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及脊髓损伤.发生2例脑梗塞,无肾功能不全者.结论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手术时,体外循环方式的选择和适当的外科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两个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外科治疗腹主动脉瘤482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Chen F  Wang Y  Fu W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1):835-837
目的 探讨提高腹主动脉瘤手术安全性的方法。方法 总结了自1960年1月-2001年3月482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以及腹主脉瘤腔内隔绝术的经验。本组461例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采用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430例,31例采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21例胸、腹主动脉瘤采用Crawford方法切除。采用腹膜外途径21例,小切口15例,脐下弧形切口11例。结果 随着腹膜后途径及脐下弧形切口和小切口等应用,动脉瘤近端血流控制,动脉瘤切除以及缝合修补和腔内隔绝术等方法的更新,使手术的危险性明显降低,总手术病死率5.2%,5年存活率达74.4%。结论 手术技术和麻醉监护的进步,使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变得更安全、迅速和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