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β受体阻滞剂。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且还能减少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β-受体阻滞剂在电击抵抗性室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在电击抵抗性室颤(shock-resistantventricularfibrillation)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12例电击抵抗性室颤患者分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治疗。结果:5例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均抢救成功。7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3例成功,4例死亡。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电击抵抗性室颤有效,但需要较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28-1829
临床纳入116例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8例。其中58例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利尿、强心、扩血管药物等)作为对照组,另5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1%、96.5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R、LVEF、SBP以及DBP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R、LVEF、SBP以及DB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4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低盐饮食、强心、利尿、扩血管、控制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4wk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悦宁定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HF患者362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转化酶抑制剂和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观察临床效果、安全性。结果:应用转化酶抑制剂与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后,症状、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转化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黄筱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383-2384
[目的]探讨递增式口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利尿剂、洋地黄、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扩张药治疗的基础上,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观察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72例).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以小剂量起始,缓慢递增式加用美托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通心络胶囊联合β-受体阻滞剂及其他抗心衰药物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共计9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美托洛尔+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脏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SD、LVEDD、BNP水平均降低,LVEF和6MWT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恶心呕吐、头晕、皮疹及肝、肾功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β-受体阻滞剂及其他抗心衰药物应用于老年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我院2005年120例(A组),2006年124例(B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统计其接受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的情况。结果:A、B组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的分别为18.9%和19.8%。结论:临床实践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的比例很低,且剂量偏小,β受体阻滞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尚需进一步重视及规范。  相似文献   

9.
2011年2月~2012年6月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开始后的1、3和6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步行6min距离和心胸比。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常规治疗结合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不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病因不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休息、低盐饮食、吸氧、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洋地黄、利尿剂、抗心律失常、消除心力衰竭诱因等综合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治疗6周后观察心力衰竭患者心率、血压和心功能的变化,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以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应用倍他乐克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心率明显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也显著降低。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最后纳入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心力衰竭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整体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LVESD、LVEDD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且LVEF水平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预防左室重塑,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1例,分成治疗组(72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和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次数、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ACC/AHA的C、D级病例心功能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粉针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3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西药(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洋地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粉针剂,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益气复脉粉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8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8例),均给予休息、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美多心安。比较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减慢、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8%,对照组总有效率67%。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供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心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冠、β-受体阻滞剂、ACEI制剂等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自拟心水汤,每日1剂,水煎服.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0d后观察2组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75%,对照组为75.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心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远期疗效,自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经2年追踪观察,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吕卫华  王杰萍  王青  闫巍 《临床荟萃》2012,27(10):837-839,843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298例老年(>60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性别、年龄、病因、心功能及用药等,按年代分为4组,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β受体阻滞剂4年的平均使用率为73.7%,达到最大耐受剂量的比例为44.3%.年龄和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影响其应用的主要因素.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已得到普遍应用,但仍有一部分适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未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高海拔地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心功能Ⅱ~Ⅲ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美托洛尔。观察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心功能较对照组提高(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海拔地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强心、利尿、ACEI、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强心方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观点认为 ,心力衰竭禁用 β受体阻滞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存率。我们从1998年 2月~ 2 0 0 1年 3月对 4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 ,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基础上 ,加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 ,取得较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