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史及体重指数在儿童血脂紊乱筛查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将家族史联合肥胖用于筛查儿童血脂紊乱的意义.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地区6~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有效调查对象19 037例,其中男童9 495人,女童9 542人,根据年龄及性别分为学龄期男童、青春期男童、学龄期女童和青春期女童.检测受试儿童空腹末梢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以及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结果:在总受试儿童中,有家族史儿童占38%,肥胖儿童占4.9%,有家族史并肥胖儿童占2.5%,有家族史或肥胖儿童占40.4%.无肥胖且无家族史儿童、无肥胖但有家族史儿童、肥胖但无家族史儿童及肥胖且有家族史儿童各种血脂异常发生率分别为:高脂血症[7.9%]、9.6%、30.1%及31.5%;高胆固醇血症0.9%、1.5%、 3.3%及2.9%;高甘油三酯血症7.1%、8.6%、29.2%及31.3%;混合型高脂血症0.2%、0.5%、0.4%及2.7%.肥胖儿童发生血脂紊乱的危险性与非肥胖儿童相比各性别年龄分组OR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学龄期男童6.439 (4.178~9.925)、青春期男童6.287 (4.153~[9.518)、]学龄期女童5.063 (3.041~8.427)、青春期女童3.665 (2.536~5.296) (P均=0.000).有家族史儿童发生血脂紊乱的危险性与无家族史儿童相比各性别年龄分组OR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学龄期男童1.204[ (0.952~1.522)] (P =0.121)、青春期男童1.331 (1.047~1.692) (P=0.020)、学龄期女童1.095 (0.847~[1.416)] (P=0.490)、青春期女童1.260 (1.070~1.483)(P=0.005).在血脂紊乱儿童中,有家族史儿童占[43.8%,]肥胖儿童占15.8%,有家族史并肥胖儿童占8.2%,有家族史或肥胖儿童占51.3%.结论:家族史联合肥胖对于筛查儿童血脂紊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身体活动不足和不合理膳食等方面。在临床实践中,人体测量学指标可应用于预测CVD的危险因素和评估诊治疗效。这些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等。每种测量学指标所针对的侧重点各不相同。BMI多用于评价全身性肥胖,WC侧重于评价腹部肥胖,WHR对CVD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较弱,WHtR校正了身高因素、人群间差异度小,预测CVD危险因素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于永清  傅荣佳  李勇杰 《河北医学》2004,10(12):1111-1113
目的 :了解学龄期单纯肥胖症男童、女童气质特征。方法 :用“8~ 12岁儿童气质量表”对学龄期单纯肥胖男童、女童 (研究组 )及正常体重 (对照组 )儿童各 6 9人进行问卷调查。用自制“儿童气质相关因素问卷”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在气质维度上 ,男性中度肥胖组的反应阈、重度肥胖组的节律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女性轻度肥胖组注意分散和反应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中度肥胖组之趋避性和持久性 ,重度肥胖组之趋避性和反应阈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0 .0 1)。结论 :单纯肥胖男童、女童在不同气质维度上存在多项差异 ,并与多项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魏文凭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865-2867
目的 探讨足月母乳喂养学龄前4 岁~5 岁儿童超重肥胖与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有无性别差异,为预防和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扬泰地区60 所幼儿园4 000 名4 岁~5 岁足月母乳喂养学龄前儿童,采用1∶1 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筛查出的645 名超重肥胖儿童和匹配的645 名正常体重儿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分析其出生体重与儿童肥胖关系有无性别差异.结果 无论是男童(OR=3.289,P=0.000) 还是女童(OR=2.622,P=0.000),高出生体重是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男童(OR=3.229,P=0.002)而言,低出生体重是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对于女童(OR=2.011,P=0.094)而言则不然.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男童BMI与出生体重之间呈现"U"形分布(P〈0.05),女童BMI与出生体重之间呈现"半U"形分布(P〈0.05).结论 出生体重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在儿童肥胖的干预和预防工作中需要考虑到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黄长武  陈经云  张明 《海南医学》2008,19(12):93-94
目的研究肥胖或超重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浆瘦素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5例健康儿童和42例肥胖或超重儿童的血浆瘦素水平,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健康儿童平均瘦素浓度男童(1.81±0.46)ug/L,女童(2.27±0.65)ug/L,超重或肥胖儿童的平均瘦素浓度男童(16.07±4.44)ug/L,女童(17.01±3.65)ug/L,女童瘦素水平略高于男童。结论大多数超重或肥胖儿童瘦素水平增高,提示存在瘦素抵抗,仅少数为瘦素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中老年居民不同肥胖类型与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发生及聚集情况,为该人群预防和干预CVD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 650例广西南宁市45岁以上壮族城乡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体质量指数和腰围作为不同肥胖类型的测量指标,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全身型肥胖组、腹型肥胖组和复合型肥胖组,比较各组间CVD危险因素检出率,分别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肥胖类型与CVD危险因素的发生及聚集情况。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复合型肥胖是发生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与正常组相比,复合型肥胖组发生1种CVD危险因素的风险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腹型肥胖组、复合型肥胖组发生2种或2种以上CVD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为正常组的2.781倍(OR=2.781,95%CI:1.108~6.984)、3.416倍(OR=3.416,95%CI:2.818~4.141)(均P<0.05)。结论:广西南宁市壮族中老年居民肥胖类型与CVD危险因素的聚集有关,复合型肥胖的影响最高,其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导致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行为因素,为探讨行为干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淄博市城区、农村各3所7~12岁学生3428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总检出率为10.88%(373/3428),城市儿童肥胖率为11.47%(207/1806),农村儿童为10.05%(166/1622),差异无显著性;男童总肥胖率为12.28%(217/1776),女童为9.39%(156/1662),男童与女童的肥胖率差异有显著性(χ2=6.830,P<0.01).不同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坐卧时间过长(看书作业、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等)、不喜欢体育运动、进食速度快、喜欢肥腻肉食、不吃早餐、挑食偏食、常吃零食甜食、常吃快餐为主要危险行为因素,户外活动时间较长(每天>2h)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率较高,与不良行为因素密切相关,家庭、学校应采取行为干预措施,以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超重与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骨龄发育特征,探讨超重与肥胖和骨龄发育延迟或提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评估2018年1月~2021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421例(男性768例,女性653例)儿童、青少年的手腕部骨龄,依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超重与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男性、女性两组骨龄年龄差(body age difference,BAD)的区别,并对超重与肥胖儿童、青少年骨龄提前或延迟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超重与肥胖儿童、青少年骨龄提前,女童提前程度大于男童,超重与肥胖男、女童分别提前1.12岁和1.21岁(t分别为15.430、14.604,P均<0.05)。6.00~8.99岁年龄段超重与肥胖儿童骨龄发育提前比例最高。男、女童超重与肥胖与骨龄发育情况均呈正相关(Kendall′s tau-b分别为0.275、0.202,P均<0.01),超重与肥胖男、女童骨龄提前比例(52.8%、59.4%)高于正常儿童(28.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5.489、27.992,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超重与肥胖男、女童骨龄提前风险分别增加1.18倍和1.25倍(P<0.05)。结论 超重与肥胖是骨龄发育提前的风险因素,超重与肥胖女童骨龄提前程度大于男童,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在临床上应给予重视,尤其是6.00~8.99岁年龄段儿童。骨龄评估能为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季于琪  尹鹏   《四川医学》2022,43(7):694-698
目的 调查乐山市7~9岁儿童龋齿患病率,并探讨儿童龋齿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2003年中国学组推荐的BMI分界值,将336例7~9岁的小学生分为体质量不足组、体质量正常组、体质量超重组和肥胖组,由医师对儿童进行全口龋病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BMI对儿童龋齿患病率的影响。应用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法分析年龄的体块指数Z评分(BAZ)与乳牙龋病的关系。结果 (1)随着年龄增长,男童和女童的BMI都逐渐升高。7岁组、8岁组、9岁组男童龋齿患病率分别为31.1%(19/61)、36.7%(18/49)、31.8%(21/66),女童患病率分别为27.3%(15/55)、31.2%(15/48)、15.8%(9/51),在7岁组和8岁组,男童与女童的龋齿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P=0.569),但在9岁组,男童的龋齿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P=0.039)。(2)正常体质量、体质量不足、超重和肥胖的男童分别为55.1%、7.4%、24.4%、13.1%;女童分别为56.9%、6.9%、21.9%、14.4%。在男童和女童中,随着BMI的增加,儿童的龋齿患病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单纯性肥胖对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发展的影响。方法应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89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和178例正常体重儿童进行自我意识水平的调查。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分量表得分和总分上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别(P〈0.05),肥胖组男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和总分方面与对照组男童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而肥胖组女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幸福与满足分量表上得分有统计学差别(P〈0.01),肥胖组男童和女童在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应针对男童和女童不同的发育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促进单纯性肥胖儿童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