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凤娟 《吉林医学》2010,31(15):2148-2149
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法的治疗效果,旨在探讨牙髓状态对牙周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重度牙周炎患者44例,患牙52颗,随机分为试验组(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牙周治疗组),分别记录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的第4周、第7周、第12周患者的PPD(牙周袋探诊深度)、PLI(菌斑指数)、SBI(龈沟出血指数)值。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疗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在对照组,经治疗后第4周、第7周、第12周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患者选择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法较单纯牙周治疗法疗效更加明显,更有利于牙周骨组织的再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度牙周炎单纯牙周治疗和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口腔科重度牙周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牙周治疗,实验组给予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PD、SBI、PLI、MD、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PD、SBI、PLI、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0%(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36/50)(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单纯牙周治疗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周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临床效果,从而了解重度牙周炎时牙髓状态对牙周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牙周病科门诊收治的重度牙周炎患者60例(80颗牙)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牙周治疗+根管治疗,对照组仅予单纯牙周治疗,均在治疗后12、24周复查,比较两组牙周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牙的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 CAL)、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 T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BI、PLI、CAL、PD、TM指标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观察组的临床指标(PLI、SBI、PD、CAL、TM)逐步改善,且第24周时各项指标均优于第12周(P<0.05);而对照组第24周和第12周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早期即使患牙并未出现明显牙髓坏死的表现,行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预后有很大改善,同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改善将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牛建杰 《中外医疗》2014,(11):80-81
目的:观察应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方法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用医学盲法选取27例重度牙周炎的患者,共计32颗患牙,将其分为采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法的观察组和采用单纯牙周治疗法的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10周、治疗第18周分辨记录以下数据:PPD(牙周袋深度)、SBI(龈沟出血指数)、PLI(菌斑指数)、CEJ-BD(釉牙骨质界到骨缺陷底的距)、CEJ-AC(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结果两组经治疗后,PPD、SBI、PLI指标无显著的差异;经过18周观察CEJ-BD减少0.67 mm;对照组减少0.21 mm; CEJ-BA 减少0.23 mm;对照组减少0.34 mm,观察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该研究中所例出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在牙周组织的恢复和再生无明显差异,但在缺陷骨组织的再生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更能优化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牙周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牙周袋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松动度(MD)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1)两组治疗后PD、PLI、SBI、MD均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的程度较为明显(P〈0.05);(2)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观察组的PD、PLI、SBI、MD指数逐渐改善,第8周疗效优于第4周(P〈0.05);对照组第8周疗效与第4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有理想临床疗效,通过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达到治疗目的,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牙周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两组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炎性因子(IL-6、PCT、IL-8、IL-1β、CRP、TNF-α)、骨代谢指标(ALP、OPG、BGP、PICP)和牙周情况(PLI、PPD、SBI、TM、GI、AL)。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PLI、PPD、SBI、TM、GI、AL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IL-6、PCT、IL-8、IL-1β、CRP、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P、OPG、BG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IC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治疗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效果优于单纯牙周组织再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杨力 《卫生职业教育》2019,(20):155-157
对比研究单纯牙周治疗与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影响,并分析重度牙周炎的牙髓治疗最佳时机。本研究纳入中到重度牙周炎患者100例,共选择100例患牙,随机1∶1对照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实验组患者接受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牙周炎,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牙周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体检,记录所选定的患牙的相关临床指标,并对牙髓进行根管治疗,应用超声清洁设备进行牙龈刮治术,对牙根进行表面修整。对照组患者不接受根管治疗,牙周清理及牙根修整与实验组相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及附着丧失指数(AL)方面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活髓患者26例,其中治愈患者15例,好转患者9例,未愈患者2例,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部分活髓患者66.7%及牙髓完全坏死患者33.3%的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单纯牙周治疗,尽早对患者进行牙髓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固齿散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口内自身对照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50例共300牙,分为中药固齿散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牙经基础治疗后,将中药固齿散与牙膏混合后刷牙,对照组患牙经基础治疗后,单纯以牙膏刷牙。观察基线、用药后3、6、9个月的临床变化,记录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度(MD)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龈沟出血指数(S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斑指数(PLI)治疗3、6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松动度(MD)治疗9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在基础治疗后,以中药固齿散与牙膏混合长期刷牙辅助治疗牙周炎疗效明显,用药方便,能稳定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26-28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知柏地黄丸加减方,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硝唑,记录并分析初诊和4周后复诊时治疗有效率及各项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松动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LI、SBI、PD、松动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可改善机体状态,同时刺激成骨,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周炎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联合口腔正畸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周探诊深度(PPD)、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AL)、探诊出血(BOP)、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炎症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牙周炎消失时间为(15.20±2.32)d,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4%,牙周炎消失时间为(25.21±3.21)d,且观察组患者PPD、PLI、AL、BOP、SB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牙周组织再生术,值得临床的运用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