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CT增强扫描与CDFI表现,以提高FNH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例FNH患者(共12个病灶)的CT增强扫描与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12个病灶平扫均呈低密度,病灶实质部分CT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显著均匀性强化,门静脉期和平衡期略高于或等于肝实质密度,瘢痕部分延迟期密度等或稍高于肝实质。12个病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显示轮辐状血流信号,最大血流速度为(0.61±0.12)m/s,RI为0.44±0.21。结论:CT增强扫描表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很好反映了FNH的病理及病灶血管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表现特征,以提高CT对FNH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FNH患者螺旋CT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资料.结果 16例患者16个FNH病灶中,平扫显示所有病灶均为略低密度,位于肝包膜下,其中14个可见更低密度瘢痕,从病灶中心向周围呈辐射状或不规则状.肿块实质呈"快进慢出"强化,中心瘢痕及辐射状分隔、假包膜"延迟强化",延迟期整个肿块密度趋于均匀一致.结论 平扫和多期增强螺旋CT扫描能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螺旋CT多期扫描有助于FN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多种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DSA及18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的影像表现,认识FNH的多种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 10例FNH经手术病理证实,回顾分析其多种影像学表现.10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DSA肝动脉造影,2例行18FDG PET显像.结果 10例FNH均为单发性结节,位于肝右叶8例,肝左叶2例.肿瘤直径1.1~9.3 cm,平均5.1 cm.CT检查10例,平扫均为低密度,其中8例病灶(直径均>3.0 cm)中央区有星芒状的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9个结节明显强化,1个中等强化,病灶中央更低密度区无强化,2个病灶中央或周边见增粗迂曲血管,其中1个尚可见动脉-门脉、动脉-静脉分流现象;门脉期病灶密度稍有下降,8个高于或等于肝实质,2个低于肝实质;延迟期7个等于或略高于肝实质,3个低于肝实质,5个病灶中央更低密度有强化.血管造影:4例FNH的供血动脉均来自肝动脉系统,供血动脉增粗、扭曲, 1例血管分支放射状分布,周围呈环绕状聚集染色,中央局限性缺损,另3个分支血管紊乱并呈抱球征,1个尚见动脉-门脉、动脉-静脉分流.2例18FDG PET显像均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结论 FNH CT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描以"快进慢出"为主要特征,而血管造影显示肝动脉供血为主,表现为供血动脉增粗、扭曲,呈轮辐状向周围发散.这些影像特征有利于FNH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平扫和动态增强的螺旋CT、MRI表现,提高FNH诊断符合率。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例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动脉期扫描除中心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均匀强化,其中3例还可见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4例呈略高密度、2例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2例伴有中心瘢痕者均有延迟强化。MRI检查9例,病灶均呈不均匀略长或等T1及T2信号,增强动脉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或略高强化。结论平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MRI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明显地提高与其他富血管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9例FNH患者10个病灶的MS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9例中8例为单发病灶,1例多发。平扫9个呈低或稍低密度,1个等密度。平扫3个病灶见中央瘢痕;多期增强扫描7个病灶见中央瘢痕,动脉期及门脉期瘢痕均未见强化,延迟期5个见中央瘢痕强化。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8个FNH病灶明显均匀强化,2个中等均匀强化;门脉期病灶密度下降,但均略高于或等于正常肝实质;延迟期病灶密度等于或略低于肝实质。动脉期4个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增粗的供血动脉,其中1个为肝动脉分支直接进入病灶中心,1个的供血动脉自病灶中心沿纤维间隔向周边呈放射状分布,另2个周边见供血动脉。结论:MSCT多期扫描可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学特征,对FNH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平扫和动态增强的螺旋CT、MRI表现 ,提高FNH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 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螺旋CT检查 8例 ,MRI检查 6例 ,其中 1例同时做CT和MRI检查。结果 :8例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 ,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动脉期扫描除中心疤痕外 ,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均匀强化 ,其中 4例还可见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 4例呈略高密度、4例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 ,4例伴有中心疤痕者均有延迟强化。MRI检查 6例 ,病灶均呈不均匀略长或等T1及T2 信号 ,增强动脉期呈明显强化 ,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或略高强化 ,4例MRI平扫显示中央瘢痕者有延迟强化。结论 :平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MRI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 ,明显地提高与其它富血管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影像诊断及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 lar hyperp lasia,FNH)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7例病例,术前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0例又行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分别进行影像学及病理学对照分析。结果17例FNH病灶均呈孤立结节或分叶状肿块,多数直径2~5 cm。平扫呈等或略低密度及信号,T2W I为略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为明显的均质的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12例仍略高于肝实质,6例略低于或等于肝实质。11例病灶内显示瘢痕,其中8例呈延迟强化。4例静脉期出现包膜样强化。病理观察:17例FNH均无包膜,增生的肝细胞形成肝板被纤维间隔分割呈结节状,瘢痕区域由纤维结缔组织及厚壁畸形血管组成。结论典型的FNH影像学可明确诊断,不典型的FNH应与肝细胞腺瘤、肝细胞癌、肝血管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尚文  陈自谦  钱根年  钟群   《放射学实践》2009,24(5):506-509
目的:总结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1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FNH的平扫及三期增强CT表现。结果:CT平扫21个病灶中7个病灶呈均匀低密度,14个呈不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疤痕外,19个病灶有明显均匀强化、1个中等不均匀强化、1个轻度不均匀强化,6个病灶还可见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影;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显示10个病灶呈略高密度,6个病灶呈等密度,5个病灶呈略低密度。平扫显示7个病灶伴有中央星状疤痕者,多期增强CT显示15个病灶有中央疤痕并于平衡期出现延迟强化。结论:CT检查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FNHCT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描以"快进慢出"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FNH的 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单发病灶12例.平扫:低密度9例,等密度2例,高密度1例.增强:动脉期所有病灶均快速显著增强,门静脉期所有病灶增强密度逐渐下降,延迟期10例病灶为等或稍低密度,2例为稍高密度轻度增强;4例病灶动脉期检出中央瘢痕,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瘢痕密度逐渐增高而面积减少或消失;动脉期和门静脉期3例病灶周围可见增粗的供血动脉.结论 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FNH具有特征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MSCT和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FNH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及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结果:CT平扫显示病灶均呈稍低密度灶,1例在脂肪肝背景下呈相对高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均呈明显均匀强化,2例可见扭曲扩张的供血动脉,8例病灶中央可见瘢痕区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期示病灶稍高于、等于或低于周围肝实质,中心瘢痕灶延时期强化。MRI检查示病变呈等信号或稍低T1信号及稍高T2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时期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11例显示病灶中央疤痕呈延迟强化。1例行MRS检查提示Cho峰明显升高。4例行DWI检查,病灶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ADC图上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结论:MRI较CT能更全面地显示FNH的病理特征,DWI和MRS检查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诊断及病理对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FNH的CT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对其CT表现及其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例FNH病灶均呈孤立结节或分叶状肿块,其中10例位于近肝表面包膜下,直径2~6cm。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均为明显全瘤均匀性强化,强化高于正常肝组织而接近于同层腹主动脉,门静脉期9例下降到稍高密度,3例为等密度,其中4例显示典型中央瘢痕组织,1例中央瘢痕延迟扫描后出现强化。12例FNH病灶均无包膜,为孤立的、中央有纤维瘢痕的结节肿块,纤维瘢痕中可见厚壁血管及增生的小胆管。结论:CT可明确诊断典型的FNH。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和DSA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武警四川总队医院2008-06至2016-08经病理证实的5例FNH患者的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图像,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和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CT为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DSA检查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结果 5例均为单发肿块,CT平扫均呈密度不均、边界较清的稍低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明显强化,其中心为条状或放射状无强化瘢痕影;门脉期病灶呈等密度改变,中心低密度瘢痕影无强化;延迟扫描低密度瘢痕逐渐强化。DSA中病灶表现为富血供占位,供血动脉迂曲、增粗,进入病灶后呈放射状分布显示,染色均匀,境界清楚。结论 FNH的CT多期扫描和DSA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二者结合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肝腺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腺瘤的螺旋CT表现。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确诊的9例10个肝腺瘤的螺旋CT平扫和增强三期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表现。结果9例10个肝腺瘤的平扫及增强螺旋CT表现如下:病变边界光滑清晰,无明显分叶。位于肝右叶7个,左叶3个。平扫呈等密度1个,均匀略低密度4个,不均匀低密度2个,混杂密度3个。4个病灶周围环以低密度假包膜,包膜完全2个,不完全2个。2个病灶诊断为急性出血,1个为亚急性出血,4个病灶中心可见坏死,2个病灶内可见脂肪变性。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除出血、坏死和脂肪变性部分呈均匀明显强化8个,有2个病灶肿瘤实质部分呈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4个病灶周围包膜平扫和动脉期呈低密度,门脉期或延迟期呈轻度强化。结论螺旋CT特别是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腺瘤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螺旋CT四期动态扫描的典型与非典型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FNH 的病例的典型和不典型CT表现,每例都经CT平扫和四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2例FNH病例中,10例单发,2例多发,共发现14个病灶.8例单发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如显示中心疤痕(6例) ,增强动脉期(25 s)明显均匀强化(除外疤痕) (7例),门脉期(50 s)仍明显强化,平衡期(90 s)稍高密度,延迟期(180 s)等或低密度以及增粗与扭曲的供血动脉(6 例) 等.4个病灶增强动脉期(25 s)明显不均匀强化,疤痕区不明显,门脉期和平衡期低密度,术前被误诊为肝细胞肝癌.另外2个病灶误诊为血管瘤.结论 FNH大多具有典型的动态CT增强征象,但少数征象不典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肉瘤样肝细胞癌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肉瘤样肝细胞癌的CT表现。7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7例病灶平扫均为低密度,其中6例病灶内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有强化表现,门静脉期显示原动脉期强化区域密度减低,延迟期4例病灶边缘及内部实性区有轻度延迟强化。7例中,单发6例,多发1例。结论原发性肉瘤样肝细胞癌具有肝细胞癌和肉瘤的双重特征,CT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DSA和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DSA和MRI影像资料,DSA检查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MRI检查为平扫后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DSA显示病灶富血供性,供血动脉增粗、迂曲,进入病灶后的供血动脉分支向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病灶染色均匀,边界清楚;6例见肝静脉引流。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于动脉期呈显著强化,持续至延迟期仍高于或等于肝实质;3例病灶中央显示瘢痕组织信号,于门脉期开始强化并持续至延迟期。结论 FNH的DSA特征为供血动脉分支进入病灶后呈辐射状向周围分布,且常见肝静脉引流,MRI动态增强扫描能敏感显示其病灶中央的瘢痕组织信号,两者结合检查能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脾脏错构瘤(SH)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SH的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表现。结果:本组9例中,8例单发病灶,1例多发病灶。单发病灶CT表现:3例平扫呈等密度,4例呈稍低密度(其中2例边缘伴钙化),1例呈高密度,病灶呈爆米花样钙化。多期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弥漫性不均匀轻度强化或周围斑片状强化(6例),动脉期明显强化(1例),延迟后上述病灶均接近或稍高于脾实质密度。1例爆米花样钙化各期均未见强化;本组1例多发病灶者共发现8个病灶,最大径1.2~9.5cm不等,CT显示脾上极1个病灶以囊性为主,边缘弧形钙化。其余病灶为实性结节或肿块,以等低密度为主,边界欠清,增强后呈弥漫性、渐进性强化。结论:SH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当CT平扫显示脾内等或稍低密度实性肿块,伴或不伴钙化,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弥漫性不均匀轻度强化或周围斑片状强化,随时间延迟呈渐进性强化,延迟期接近或稍高于脾实质密度时有助于SH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平扫为等密度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螺旋CT( spiral CT,S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探讨SCT多期增强扫描对此类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肝穿刺活检或临床随访证实的CT平扫呈等密度的HCC 14例(占同期702例HCC的1.99%),回顾性分析这类HCC 的SCT多期增强扫描的强化方式及CT征象.结果 14例HCC 的SCT平扫均呈等密度影(假阴性).S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为"速升速降"型强化的4例,3例可见肿瘤假包膜形成;动脉期仍为等密度,门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密度影的4例;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癌灶均呈低密度影的2例;动脉期瘤灶明显强化,门脉期、延迟期表现为等密度的3例;平扫为等密度、多期增强扫描显示动静脉瘘及门静脉癌栓的弥漫型肝细胞癌1例.结论 CT平扫可能会漏诊等密度的肝癌病灶,可疑患者需行增强扫描检查;SCT多期增强扫描能显示平扫为等密度的HCC的血供特点,对其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其CT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AML 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征象,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0例中平扫均以低密度为主,边界清楚。3例平扫病灶由稍低密度软组织成分和低密度脂肪成分组成。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例软组织成分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密度仍高于肝实质,延迟期4例仍为高密度。病灶内脂肪成分均出现强化。7例病灶动脉期出现中心血管影,4例病灶出现引流静脉引流至肝静脉。结论肝AML 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MSCT对术前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0.
周围型肝内胆管癌的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CT表现.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 例IHPCC 病人,均行 CT 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所有病例CT平扫病灶均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病灶内或病灶周围可见胆管扩张.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强化8例,轻度强化17例;延迟扫描均有不同程度强化表现.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是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