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颈内静脉置管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右颈内静脉置管的手术病人90例,随机均分成3组,A组采用传统盲探穿刺,B组超声定位后穿刺,C组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记录各组穿刺成功及一次成功例数、成功插管所需次数、成功插管所需时间、并发症等。结果B、C组穿刺成功及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5),成功插管所需次数B、C组明显少于A组(P〈0.05);A组出现4例颈部血肿、3例刺破动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的颈内静脉置管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病人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间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探寻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入路.[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使用股静脉和颈内静脉临时导管行血液透析的120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股静脉组60例和颈内静脉组60例,比较两组病人穿刺置管时间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颈内静脉组和股静脉组置管所需时间分别为13.57 min±2.73 min和9.86 min±1.69 min,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0.0%和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相比,血液透析病人股静脉穿刺置管时间较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JVC)、股静脉置管(femoral vein catheter,FVC)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置管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JVC组(n=108)、FVC组(n=63)和PICC组(n=156),比较三种静脉置管方法在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和患者舒适程度方面的差异。结果FVC组和PICC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3.65%和93.59%,三种静脉置管方法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留置时间最长,平均为(119.78±33.52)d(P〈0.05);三种置管方法在误入动脉、气胸、导管堵塞、血肿、静脉炎和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ICC组患者舒适度最好(P〈0.05)。结论PICC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袁川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3):155-156
<正>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常用于长期输液、营养治疗或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传统操作采用盲探式,主要借助患者自身的解剖标志进行定位,但穿刺风险较高,如误穿动脉、造成气胸、血肿形成、导管易位及死亡等,晚期可并发感染、导管失效、导管或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引起医疗纠纷[1]。依靠解剖标志定位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肥胖、多次置管、解剖变异、躁动等常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定位在失血性休克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1例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高频超声定位和体表定位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以及误穿动脉、血肿、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75.0%,观察组为91.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穿刺置管时间为(267±37)s,观察组为(216±33)s,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8例误穿颈内动脉,观察组无一例误穿动脉(P〈0.05)。结论高频超声定位下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少,优于体表定位下的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9.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enl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的并发症,为置管前宣教和置管后护理提供根据。方法 将92例恶性肿瘤患者分2组,A组(n=52)采用PICC置管;B组(n=40)采用CVC置管,比较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B组导管相关感染,导管断裂发生率高于A组。结论 肿瘤终末期、机体抵抗力差、长时间卧床的患者行PICC置管较为方便;需要长时间化疗。化疗间歇期需要适当活动,特别是乳腺癌术后术侧肢体需要锻炼的患者,以CVC置管为宜。行CVC置管时,正确固定、严格换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11.
朱建美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3,(10):2399-2400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因素.方法 选取进行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按置管部位分为颈内静脉置管组和股静脉置管组,每组50例.颈内静脉组的导管尖端放于患者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隧道的方向是外下方;股静脉实验组的导管尖端放于患者髂总静脉处,隧道的方向是直下方.每支导管平均留置1个月,拔管后剪下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阴性,观察有无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感染发生无统计学差异,主要感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结论 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感染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13.
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是临床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研究对20例在超声引导下经贵要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小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12)
目的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enl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的并发症,为置管前宣教和置管后护理提供根据.方法将92例恶性肿瘤患者分2组,A组(n=52)采用PICC置管;B组(n=40)采用CVC置管,比较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B组导管相关感染,导管断裂发生率高于A组.结论肿瘤终末期、机体抵抗力差、长时间卧床的患者行PICC置管较为方便;需要长时间化疗.化疗间歇期需要适当活动,特别是乳腺癌术后术侧肢体需要锻炼的患者,以CVC置管为宜.行CVC置管时,正确固定、严格换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良琴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4):404-405
血管通路,又称血液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需条件,也是维持血透患生命的生命线。它可分为临时陛血液通路和永久性血液通路。临时性血液通路主要采取中心静脉置管法。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置管是目前中心静脉置管常用的三种途径。因股静脉管腔较粗大,相对表浅,容易固定且周围无重要组织结构,无需作特殊准备,容易操作,成功率高,常作为首选。现将我院89例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患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并开口于中心静脉的导管.经多途径的中心静脉置管因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适用于需要大量、长时间输液及输入刺激性大的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在置管后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导管异位就是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异位后的导管需要进行调管,否则,会因异位的不同部位而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如调管不成功,则需重新置管,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也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我科2010年1月-2010年6月经多途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195例,异位24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液透析需要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再回输到体内.中心静脉置管(CVT)是近年来血液透析中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常用的一项技术,随着透析的发展,临床应用日益普及.我科自1998年10月~2003年10月间共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技术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96例次,现就其留置导管时间及并发症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颈内静脉置管与直接动静脉穿刺进行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分别统计2 组透析过程中血流量、静脉压及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结果:颈内静脉置管组透析中血流量明显较高( P< 0 .001) ,静脉压明显较低( P< 0 .001) ,其中179 % 出现导管感染,89 % 出现导管堵塞。动静脉穿刺组609 % 出现肢体血肿,217 % 出现动脉瘤。结论:颈内静脉置管的血流量明显增加,易达充分透析效果,并可反复使用,不限制患者活动,是方便、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置管与Seldinger穿刺法中心静脉置管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某院危重症患者109例,按置管方案不同分床旁组55例、Seldinger组54例。床旁组予以床旁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置管,Seldinger组予以Seldinger穿刺法中心静脉置管。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出血量、穿刺用时、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BPS评分)。结果床旁组BPS评分、一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Seldinge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旁组穿刺用时较Seldinger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旁组并发症发生率(25.45%)高于Seldinger组(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能缩短穿刺用时,但需加强疼痛及并发症管理,确保置管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