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探讨,并研究其护理方法 .方法 方便收集2015年8月—2016年8月180例在该院急诊输液出现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病例资料,对其不良反应症状及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在180例急诊输液患者中,呼吸系统疾病44例,胃肠感染64例,泌尿系统感染54例,其他部位感染18例.其中青霉素类抗生素引起不良反应25例,占13.89%;头孢类抗生素引起不良反应86例,占47.78%;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引起不良反应42例,23.33%;其他类27例,占15.00%,各种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痊愈166例,占92.22%,好转14例,占7.78%.结论 对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加强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护理,能够有效确保急诊输液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室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应急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急诊输液室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12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不良反应的药物构成、临床表现和涉及的系统损害及其对疾病病程和程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12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涉及药物共计164例次,其中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最高,与其他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中占构成比例最大的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与其他类别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涉及皮肤损害,占总比例的61.59%,与其他损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6.88%的患者不良反应对原疾病病程和程度的影响不明显,仅有3例导致病情延长,1例病情加重。结论规范和细致的临床观察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环节,积极全面的护理措施和有意识防范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3.
178例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疗效,寻求更好的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统计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178例急诊科患者静脉输注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对其进行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等措施。结果所有药物不良反应者均及时停药并对症治疗,1例因引起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余病例中的抗生素不良反应均未导致严重后果。结论对急诊输液病人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护理时,要做到及时停药,立即遵医嘱采用抗过敏性休克等措施,并对患者行心理安抚,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5.
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4年1月,我科共发生药物不良反应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6个月~3岁17例,3~6岁13例,6~12岁10例。主要涉及抗生素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输液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和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对90例门诊输液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以及用药情况统计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增长、基础疾病增多以及抗生素应用过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本组试验90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通过积极地护理,症状得到好转。结论: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掌握药物知识和操作,密切注意用药反应,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保证患者在用药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门自2009年12年~2010年12月输液的680例患者作为参考组,选取同期另外700例输液患者作为观察组,参考组患者输液时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参考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2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患者进行输液同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晓娟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6,4(4):90-91
急诊病人病情急、危、重,常常需要输液治疗。过敏反应是输液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需要及时正确地处理。本文总结了2000年1月-2001年1月我科在急诊输液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4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7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7例患者。两组均实施常规输液,对照组37例患者实施普通护理,干预组37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状况采用SCL-90进行评分,护理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出现了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评分(12.6±2.83),对照组评分(24.7±3.49),干预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37例患者没有出现输液反应,但是对照组37例患者中出现了5例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配合输液的患者。结论对患者实施相应的综合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降低其心理负担,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患者输液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讨论。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输液室68例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发病部位在皮肤的有50例,占比例的73.5%;发病部位在心脑血管的8例,占比例的11.7%;发病部位在呼吸系统的4例,占比例的5.9%;发病部位在胃肠道的6例,占比例的8.9%。60例患者使用药物为抗生素,占比例的88.2%,其中有30例患者使用药物为头孢菌素,12例患者使用药物为青霉素类;18例患者使用药物为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其他药物有8例,占比例的11.8%。结论: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以皮疹为主,其次头晕、心慌、出冷汗等心脑血管症状。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过敏史进行询问,严格规范药物配制,加强输液巡视,观察病情变化,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积极进行急救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导致急诊手术患者静脉输液不畅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1 977例急诊手术患者的静脉输液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引起输液不畅的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静脉输液不畅与精神因素、管道扭曲、受压或打折、血管痉挛、血循环受阻等有关。结论:积极查找静脉输液不畅的原因,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手术中静脉输液的重复穿刺,为急诊手术的顺利进行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2.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2月到我院急诊输液的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系统的、规范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输液后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的身心均有重要影响,可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使患者更密切地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本文就护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7~ 12月期间在该院门急诊接受静脉输液的24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24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输液,实验组患者在输液同时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首次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也更高,虽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差异显著.结论:在门急诊中为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输液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和分析门急诊输液患者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门急诊输液中出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患者共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门急诊输液中患者出现中药注射剂药物的不良反应会有出不同的临床表现,由于及时发现,60例患者均得到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且所有临床表现均有效缓解。结论:在患者进行门急诊输液时,护理人员要及时预防可能出现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通过对患者进行细致观察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输液不良反应38例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学明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8,21(1):16
输液不良反应是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疾病症状加重或其他与本身疾病无关的一些症状。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其后果非常严重。我院门诊部2005年5月至2007年9月共处理38例输液不良反应患者,观察与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输液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部出现的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出现不良反应的静脉输液药物中的典型药物、以及典型不良反应表现症状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结果静脉输入左氧氟沙星药物下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共计31例,所占比例为62.00%。明显高于其他药物输入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为主,所对应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计20例,所占比例为40.00%,明显高于其他各类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发生率;以上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对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症状的观察与鉴定,做好静脉输液宣教以及巡回护理工作。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最大限度的控制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古孜力努尔·阿布都热衣木 《中国伤残医学》2014,(6):290-291
目的:对诊室中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00例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门诊室进行输液发生不良反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800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此基础上实施特殊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对不良反应的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和不良反应治愈率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程度和不良反应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实施特殊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探讨门诊输液患者发生ADR的常见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降低药物反应发生率,提高医疗安全的质量。方法 A组采用传统治疗护理方式,B组加强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出现ADR后及时处理。结果 B组患者和A组患者相比,症状较轻患者,ADR在停药后很快消失,症状严重则给予抢救处理,必要送急诊留院观察作进一步处理后,病情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规范严格的操作和细致的临床观察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防范和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ADR的发生率,确保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