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12-1113
选取我院口腔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行成人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方法,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差度、上中切牙的凸距差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成人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显著,正畸效果佳,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94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非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斜角与上中切牙凸距差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磨牙移位明显小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倾斜角与上中切牙凸距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长沙市口腔医院收治的94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中切牙倾斜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及磨牙位移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倾斜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磨牙位移为(3.69±0.29)mm,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操作简便、创伤小、支抗稳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83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1)。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正畸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及上中切牙凸距差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具有较佳的支抗作用,明显优于传统的口腔正畸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和传统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正畸治疗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正畸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正畸效果。结果 观察组上中切牙突距差、上中切牙倾角、下齿槽座角及尖牙间宽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磨牙移位距离则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各指标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相较于传统正畸方法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王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5):2151-2152
目的:分析与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口腔正畸的成年患者共78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强支抗。对比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并对患者治疗后上中切牙唇倾角差、磨牙位移以及上中切牙凸距差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量表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成功率为94.9%,对照组患者成功率为82.1%,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唇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磨牙位移,观察组与对照组磨牙位移分别为(3.20±0.33)mm与(5.65±0.43)mm ,上中切牙唇倾角差分别为(14.05±3.82)&#176;与(27.64±4.14)&#176;,上中切牙凸距差分别为(2.38±0.55) mm与(4.15±1.01)mm。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型种植体对成人口腔正畸患者进行支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操作简便、加力迅速、稳定性好等优点,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改善,因此本文认为,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0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联合横腭杆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9个月后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位移及满意率、不良反应(水肿、感染、明显不适感)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9个月后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均较对照组大,磨牙位移较对照组小(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研究微型种植体对口腔正畸患者上中切牙唇向移位距离以及磨牙位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11月期间经我院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150例,根据选择矫正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6例予微型种植体治疗,对照组64例予传统治疗,观察并比对两组经治疗后的上中切牙唇向移位距离以及磨牙位移以及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口腔的上中切牙唇向移位距离和磨牙位移较对照组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对口腔正畸患者其显著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十分理想,其上中切牙唇向移位距离以及磨牙位移改善更佳,对于口腔正畸患者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在口腔正畸矫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接受口腔正畸矫正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矫正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口腔正畸矫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均大于对照组,磨牙位移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应用于口腔正畸矫正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咀嚼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正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磨牙移位和上中切牙唇向移位距离分别为(3.18±0.26)mm、(4.22±2.12)mm;而对照组的磨牙移位和上中切牙唇向移位距离分别为(6.25±0.78)mm、(2.58±0.75)mm,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微型种植体支抗运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不仅可以缩短磨牙移位距离,还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不锈钢直丝弓给予正畸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物体支抗正畸治疗。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正畸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畸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口腔炎症、软组织水肿及不适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软组织水肿两组均为轻度,未发现严重水肿。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要配合综合性护理方案,强调患者口腔卫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90例口腔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正畸治疗。9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头影测量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治疗组治疗后头影测量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100%)明显优于对照组(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疗效显著,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口腔科准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104例适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微型组和加强组,每组52例。微型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进行治疗,加强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正畸治疗2年后的治疗成功率、上中切牙凸距差和倾角、磨牙移位、上齿槽和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微型组患者经治疗后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和凸距差、上齿槽和下齿槽座角和尖牙间宽度等均明显优于加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34,22.216,7.232,7.579,7.365,8.165,P0.001);微型组经治疗后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加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2,P=0.004);微型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加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4,P=0.001)。结论在对口腔畸形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时,微型种植体支抗比口外弓加强支抗在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0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正畸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效果。方法 选取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患者(100例,郑州颐和医院收治),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例时间: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对照组:常规正畸方法治疗,观察组: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正畸治疗,两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正畸效果(治疗12个月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12个月内)、牙龈情况、咀嚼功能、炎性指标水平(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结果 两组GI、SBI、PLI评分降低(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间治疗12个月后相比,观察组更低;两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升高(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间治疗12个月后相比,观察组更高;两组间治疗12个月后相比,观察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更大,磨牙移位更短;两组牙周组织TNF-α、IL-6、MMP-9、IL-1β水平升高(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但两组间治疗12个月后相比,观察组更低;两组间治疗12个月内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P <0.05(有差异)。结论 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可有助于缓解患者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对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结构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予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口腔结构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时磨牙移位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切牙倾角差及上中切牙凸距差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时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可有效改善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结构,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按支抗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其中治疗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对照组采用传统强支抗方法。用X线测量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正畸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上中切牙唇倾角(U1-SN)、下中切牙唇倾角(L1-MP)和上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U1-L1)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U1-SN和L1-MP测量值均小于对照组,而U1-L1测量值则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完成治疗,且均未出现矫治器脱落、松动及局部感染等。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口腔正畸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种植体支抗在错畸形正畸中的应用效果及其稳定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收治的2011年1月-2013年10月需要正畸的错畸形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然后行一般正畸支抗治疗,后定期复诊。治疗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然后给予种植体支抗治疗。术后口服抗生素,每月复诊,9个月后取出。观察两组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等。对比两组疗效及稳定性。结果治疗组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28.64±5.46)度、(3.38±0.17)mm、(4.32±1.28)mm]与对照组[(12.04±3.26)度、(6.00±0.37)mm、(2.41±1.14)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273、45.041、7.800,均P0.05)。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65.31%、100.00%)均高于对照组(32.65%、81.6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53、7.830,均P0.05)。对照组未见脱落。治疗组有2例因种植体偏离方向,患者疼痛难忍,重新改变方向后植入,复查未见松动。结论在错畸形正畸中采用种植体支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且稳定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对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牙齿咬合力及龈沟液MMP2、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9)、常规组(n=48)。常规组采用口外弓支抗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统计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及磨牙移位)、不良反应发生率、矫正前后咀嚼功能、牙齿咬合力、龈沟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细胞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CAM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研究组矫正后咀嚼功能、牙齿咬合力高于常规组,龈沟液MMP2、CAM1、NO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高于常规组,磨牙移位小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3/49)低于常规组20.83%(10/48)(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可提高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牙齿咬合力、咀嚼功能,降低龈沟液MMP2、CAM1、NO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法用于口腔正畸对患者牙唇倾角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对照组实施微螺钉种植体垂直90°置入,观察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法。观察至治疗后1年,比较两组牙唇倾角、咀嚼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年上中切牙唇倾角、下中切牙唇倾角均低于对照组,上下中切牙唇夹角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年咬合力、咀嚼效率均提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中使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法效果确切,利于改善牙唇倾角,提升咀嚼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